(歷史釋疑 第102期/奉天玉)
看過《中國成語大會》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這要一個問題——酈波老師在給大家科普成語知識的時候,常常提到語義的訛變。歷史在不斷的發展,文化也在不斷的更新,因此很多人都認為語義的訛變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順其自然的接受就是了。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成語不僅失去了其本義,其含義還越來越猥瑣,越來越讓人難以啟齒。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其中被曲解最深的四個「正經」成語。
一、一場春夢
說到「春夢」二字,可能很多人的腦海中,都不自覺的播放起了《動物世界》的解說:「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到了……的季節……」,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雖然春天代表著美好,但美好的事情有很多,並不一定非要扯上那些不健康的畫面。這個成語第一次出現,是五代詩人韋縠的《才調集·張泌詩》中,其中寫道:「倚柱尋思倍惆悵,一場春夢不分明」,意思是說,過去美好的一切轉眼成空,如今回想起來,竟有些不真實。
《侯鯖錄》中也寫道,東坡被貶到海南的時候,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曾對他說,「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總不能認為原本毫無交集的兩人,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故事吧?
二、暗通款曲
對於「暗通款曲」的解釋,官方給出的說法是,為了隱瞞別人,私下裡進行溝通或接觸,如今一般引申為男女偷情。然而,其中的「款曲」二字,代指殷勤、忠誠的心意,其本義更偏向於官商勾結。只不過這個成語如今能找到的出早出處,是遼人所著的古本《焚椒錄》,其中寫道:「如是者,叄管齊下!終使可汗見疑猜忌,以蕭後與趙暗通款曲,遂成冤獄而殞歿!」意思是說,宰相等人通過三管齊下,讓可汗懷疑蕭後與伶人趙惟一私通,鑄成了冤獄,「暗通款曲」如今的引申義才這麼猥瑣。
三、人盡可夫
提到「人盡可夫」四個字,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潘金蓮等,應該被釘在恥辱柱上的女性,認為這個詞的含義就是,一個女子可以像對待自己的丈夫一樣對待任何男人,畢竟成語字典上就是這樣解釋的。甚至風月場所中,還衍生出了「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的解釋。
然而,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其中記載道,一個叫雍姬的女子,父親是權臣,丈夫是帝王心腹,她不經意間得知了丈夫要奉帝王之命,暗害自己的父親,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幫誰,於是回到娘家向母親請教。母親對她說,父親是有血緣關係的,只有一個,丈夫卻是選擇的結果,誰都有機會成為這個角色。可見,這個成語的本義,並不關乎風月。
四、梅開二度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這個詞只會出現的豔詩或不可描述的古代話本中,指代一夜之間,夫妻不止一次行敦倫之禮。然而,這個成語的出處更加正經——小說《二度梅》中,有一個叫梅良臣的書生,因為父親被奸佞陷害而亡,只能寄住在父親故交陳日升家中。有一次,風雨交加之下,陳家院中的梅花凋零了,梅良臣突發奇想,拜道:如果我日後能功成名就,為父親伸冤,就讓梅花再開一次,第二天院中的梅花果然重新綻放了,梅良臣本人也重振了梅氏一族。
因此,梅開二度的本義是指美好的事情再次發生,現在常用於足球比賽中,代指一場比賽中,一個球員進兩個球。至於那些令人難以啟齒的含義,只是後人抖機靈而已,與這個詞本身無關。
參考資料|《左傳》《二度梅》《焚椒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