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Hernan教授《因果推斷:What If》新書,311頁講解因果效應(附下載)

2021-02-20 專知

【導讀】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SPH)Miguel Hernan與Jamie Robins 教授共同編著了關於因果邏輯推斷方面的書作《Causal Inference: What If》,總共分3個部分,22章,311多頁,對因果推理的概念和方法做了系統性闡述,是各個領域包括經濟學、健康醫療、心理學、計算機等從業人士的重要參鑑材料。

地址:

https://www.hsph.harvard.edu/miguel-hernan/causal-inference-book/

在本書中,我們強調需要足夠認真對待因果問題,才能明確表述它,我們還區別了數據和因果推斷假設的不同作用。一旦建立了這些基礎,因果推斷就必然變得不那麼隨意,這有助於防止混淆。然後,本書描述了各種數據分析方法,這些方法可用於在收集一組人口中每個個體的數據時,在一組特定的假設下估算感興趣的因果關係。本書的一個關鍵信息是,因果推斷不能簡化為用於數據分析技巧的集合。

本書分為三個難度越來越大的部分:第一部分講述沒有模型的因果推斷(即,因果關係的非參數辨識)第二部分是關於模型的因果推論(即,通過參數化模型對因果關係的估計)第三部分從複雜的縱貫數據中得出因果關係的推斷(即,估算時變處理的因果關係)。全書還專門設置了很多要點(Fine Points)和技術點(Technical points),解釋了正文中提到的某些主題。要點針對所有讀者,而技術點則是為接受過統計學方面中等程度訓練的讀者設計的。本書對之前分散在多個學科期刊中的因果推斷概念和方法進行了緊湊的介紹。我們希望對因果推斷感興趣的任何學科的讀者都能有所裨益,例如流行病、統計學、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計算機科學。

第 1-10 章重點講述一些基本概念,通過大量的簡單實例和圖形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因果推斷中的核心概念和方法。第 11-18 章講述了各種各樣用於進行因果推斷的模型,包括工具變量法 (IV)、傾向得分匹配分析 (PSM)、調節效應、結構方程等。第 19-25 章介紹了較為複雜的情形,如面板數據、 動態處理效應、反饋效應等。

目錄內容:

第一部分 無模型的因果推斷

1 A definition of causal effect 32 Randomized experiments 133 Observational studies 256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causal effects 6910 Random variability 123


第二部分 有模型的因果推斷   

12 IP weighting and marginal structural models 14913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parametric g-formula 16114 G-estimation of structural nested models 17115 Outcome regression and propensity scores 18316 Instrumental variable estimation 19317 Causal survival analysis 20918 Variable selection for causal inference 223

第三部分  複雜縱向數據因果推斷

19 Time-varying treatments 235  20 Treatment-confounder feedback 24721 G-methods for time-varying treatments 25722 Target trial emulation 277

 

專知便捷查看

便捷下載,請關注專知公眾號(點擊上方藍色專知關注)

專知,專業可信的人工智慧知識分發,讓認知協作更快更好!歡迎註冊登錄專知www.zhuanzhi.ai,獲取5000+AI主題乾貨知識資料!歡迎微信掃一掃加入專知人工智慧知識星球群,獲取最新AI專業乾貨知識教程資料和與專家交流諮詢!點擊「閱讀原文」,了解使用專知,查看獲取5000+AI主題知識資源

相關焦點

  • 哈佛教授新書《因果推理》開放下載!311頁暢享閱讀
    作者 | 陳大鑫AI科技評論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有關因果推理的書籍:《Causal Inference: What If 》。這本書是由哈佛大學教授Miguel A. Hernán和James M. Robins兩位教授合著的新書,即將由CRC出版。
  • 因果推斷領域新書(附PDF):Causal Inference: What If
    因果推斷是當今機器學習領域炙手可熱的研究方向,而圖靈獎得主貝葉斯網絡之父 Judea Pearl 的著作《為什麼》更是讓該領域的知識得以普及。而在2020年末,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 Miguel Hernan 與 Jamie Robins 教授合作完成的因果推斷領域的新書 Causal Inference: What If,更是詳細全面地闡述了因果推斷領域的基本概念與背後的理論基礎。
  • Stata講座:因果推斷中的雙重差分法開講
    主講嘉賓是中央財經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王存同教授,講座題目為《因果推斷中的雙重差分法》。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的10596多名師生及研究者觀看了本場直播。本次講座王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因果推斷模型中的雙重差分法(DID)的介紹。因果推斷模型與方法是現代社會科學研究者利用計量模型發表高水平實證論文的核心利器,其中雙    重差分法(DID)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跨媒體因果推斷
    本論壇將從跨媒體智能的抽象歸納、演繹推理及因果推斷等方面,討論跨媒體大數據表徵與推理、分析因果計算的前沿理論和方法、探索跨媒體因果推斷的未來發展趨勢,並暢想未來的創新應用方向。張文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慧首席教授
  • 因果推斷異質性是什麼? 邊際處理效應讓你與眾不同
    從這個回歸結果中,我們知道上大學的導致的收入效應約為32.8%(整體樣本),而在上了大學的那部分樣本中的效應上升為53.7%,在沒有上過大學的那部分樣本中的效應只為12%。下面這張圖是我們最關心的,因為它集中展示了邊際處理效應在整個Ui上的變化趨勢。Ui越小表示個體上大學的概率越大,Ui越大表示個體上大學的概率越小。
  • 搞懂因果推斷中內生性問題解決方法必讀的書籍和文獻已搜集好!
    8.廣義合成控制法gsynth, Stata運行程序release,9.廣義合成控制法gsynth, 基於交互固定效應的因果推斷,10.再談合成控制法SCM, 幫你尋找因果推斷控制組,11.合成控制法什麼鬼? 因果推斷的前沿方法指南關於面板數據模型,1.面板數據方法免費課程, 文章, 數據和代碼全在這裡, 優秀學人好好收藏學習!
  • 隨機分配是什麼, 為什麼重要, 對因果關係影響幾何?
    最近,我們引薦了①關於各種因果識別方法的120份經典實證文獻匯總」,②哈佛大學新修訂完成的因果推斷經典大作免費下載!附數據和code,③因果推斷的統計方法總結, 177份文獻,④政策評估的計量方法綜述, 包括最新因果推斷方法,⑤在教育領域使用IV, RDD, DID, PSM多嗎?
  • Python實現固定效應回歸模型實現因果關係推斷
    眾所周知,「相關並不意味著因果關係」。 我要告訴你,相關可以表示因果關係,但需要一定條件。 這些條件已在計量經濟學文獻中被廣泛討論。 在本文中,我將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對其進行總結。 我將解釋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為什麼標準的普通最小二乘(OLS)無法確定因果關係。 然後,我將介紹可以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的固定效應(FE)模型。
  • 『因果推斷』主要英文期刊推薦
    很多小夥伴在問,如何快速地獲取最新的『因果推斷』相關研究成果,小編的建議就是有針對性地選擇幾本經常刊發『因果推斷』理論、方法與應用的期刊,跟蹤期刊最新的文章
  • 因果推理「三問」: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如何使用?|內生性|因果關係|...
    譯者:AI研習社(聽風1996)  作為一名經濟學博士,我致力於尋找某些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用來完成我的論文。因果關係強大到可以讓人們有足夠的信心去做決策、防止損失、求解最優解等。在本文中,我將討論什麼是因果關係,為什麼需要發現因果關係,以及進行因果推理的常用技巧。  1. 什麼是因果關係?
  • 「深度」AB測試中的因果推斷——隨機化分流
    本文作者詳細的介紹了在統計推斷中對A/B模型的應用。上一篇文章「「深度」A/B測試中的因果推斷——潛在結果模型」中我們介紹了用於A/B測試因果推斷的潛在結果模型,現在我們來看看在統計推斷中如何應用這個模型,對試驗的因果效果進行估計。
  • 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時空「量子漲落」引起因果不確定性
    麻薩諸塞大學和裡約熱內盧聯邦鄉村大學兩名研究人員現在進行了一項研究,討論並綜合了量子場論中因果關係的一些關鍵方面,其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這種理論通常被稱為「quadratic gravity」。開展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約翰·多諾霍(John Donoghue)說:就像標準模型一樣,quadratic gravity是一種可重整化的量子場論,但它有一些特殊性質。
  • 時空「量子漲落」引起因果不確定性?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
    在當前的量子場論中,因果關係通常是由用於類空間分離的場換位消失來定義。麻薩諸塞大學和裡約熱內盧聯邦鄉村大學兩名研究人員現在進行了一項研究,討論並綜合了量子場論中因果關係的一些關鍵方面,其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這種理論通常被稱為「quadratic gravity」。
  • 再談合成控制法SCM, 幫你尋找因果推斷控制組
    歡迎到以尋找因果關係為宗旨的因果推斷研究小組交流訪問.計量社群徐 Chang群友推薦.今天,我們「因果推斷研究小組」將為計量經濟圈的圈友們進一步引薦「合成控制法」。關於該方法的一些基礎性知識和實證中的操作,圈友們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合成控制法什麼鬼? 因果推斷的前沿方法指南。
  • 貝葉斯MS-VAR的Granger因果關係和狀態推斷
    其他參數時間序列模型也被用來研究基於一步預報的Granger因果關係,包括向量自回歸滑動平均(VARMA)、logistic平滑轉移向量自回歸(LST-VAR)和一些廣義自回歸條件異方差(GARCH)模型。
  • 因果推理「三問」: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如何使用?
    我們不能在這裡得出因果關係,因為我們沒有控制所有混雜變量。關於這個例子的更多細節,你可以閱讀我討論 "辛普森悖論 "的文章:所謂的「辛普森悖論」在得出因果效應的結論時,我們需要記住的另一個因素是選擇偏差。為了隔離治療效果,我們需要確保治療組單位是在人群中隨機選擇的。這樣,我們在治療後觀察到的差異不是因為其他因素,而是因為治療。
  • 刑法因果關係判斷標準的反思與重構
    由於B的介入而致X發生系普通人所難以預測的異常,從而A與X之間缺乏相當關係,進而A與X之間也就沒有刑法因果關係。(詳見《人民檢察》2019年第13期,有刪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暨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①參見[美]約書亞·德雷斯勒著:《美國刑法精解》,王秀梅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頁-171頁。
  • 《惡靈附身(The Evil Within)》劇情DLC「因果(The Consequence...
    遊戲名稱:惡靈附身:因果  英文名稱:The Evil Within: The遊戲類型:冒險遊戲AVG  遊戲製作:Bethesda  遊戲發行:Bethesda  遊戲平臺:PC  發售時間:2015-04-21  遊戲專題:http://www.ali213.net/zt/EvilWithin/  遊戲語言:英文點擊進入《惡靈附身》6號升級檔+「因果
  • 因果關係在量子水平上不存在,但在宏觀中卻存在的奇怪事實
    這顯然已經得到了不同的證明,比如: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的一項實驗表明,光子的發射沒有固定的順序。試圖拯救一種決定論的觀點,物理學家大衛-博姆提出,宇宙的因果性--以及現實本身--只能通過非位置性來維持。這種理論將通過量子糾纏或遠距離現象的相互聯繫來拯救宇宙的因果性,吸引隱藏的變量。波姆提出,量子層面的奇怪行為可以解釋為隱含的整體性的可見效應,其中每個原子都會以某種方式與宇宙中的所有其他原子相連。
  • 周日直播:因果助力CV、NLP和認知神經科學 | 因果科學與Causal AI...
    明晚8點,「因果科學與Causal AI」讀書會將進行第十二期的線上論文分享,主題是「 因果助力CV、NLP和認知神經科學」,將由 浙江大學在讀碩士吳亦全、 浙江大學在讀博士張聖宇、 集智俱樂部常駐作者十三維來進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