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關係在量子水平上不存在,但在宏觀中卻存在的奇怪事實

2020-12-22 三磅的宇宙


我們必須學會生活與矛盾的現實。正如他們所指出的量子力學與佛學

在最基本的層面上,正如今天大多數物理學家所接受的那樣,自然界是不可預測的,是混亂的,甚至是隨機的。


這就是所謂的不確定性,有時也稱為 "量子隨機性"。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注意到,某些量子理論和實驗(如著名的雙縫實驗)意味著,在其基本層面上,自然界並不像在宏觀層面上似乎那樣服從因果律。


這顯然已經得到了不同的證明,比如: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的一項實驗表明,光子的發射沒有固定的順序。

這種不確定性的概念讓愛因斯坦特別不舒服,他和波多爾斯基、羅森一起指出,如果真的是這樣,量子力學意味著我們習慣的 "真實 "世界不能按照我們的設想來維持。

試圖拯救一種決定論的觀點,物理學家大衛-博姆提出,宇宙的因果性--以及現實本身--只能通過非位置性來維持。


這種理論將通過量子糾纏或遠距離現象的相互聯繫來拯救宇宙的因果性,吸引隱藏的變量。


波姆提出,量子層面的奇怪行為可以解釋為隱含的整體性的可見效應,其中每個原子都會以某種方式與宇宙中的所有其他原子相連。

雖然波姆的理論在當代物理學中並沒有受到很好的歡迎,但最近卻被一個很有前途的學派復興了,這個學派講的是 "新興量子力學",在這個學派中,粒子反而被理解為與零點場交織在一起的共振現象。

現象之所以具有明顯的隨機性,是因為每一種現象都會被其他遠處的現象所改變,而這些現象的產生,就好像是通過 "隱藏的變量"。


最後,博姆的理論意味著每個現象都存在於一個與其他所有現象完全相互依賴的網絡中。

學者克勞斯·迪特·馬特斯[1]將這些量子力學的思想與印度佛教大師納加朱納【2】的馬達哈卡哲學進行了比較,納加朱納是所有現象的空性或相互依存概念的主要闡述者。


納加朱納的哲學中,事物因為沒有內在的實質而存在,因為它們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宇宙才能出現其變化過程和原因。


這種空洞性或依賴性起源理論可以比作 "量子互聯性",在這種理論中,物理現實之所以可能,只是因為沒有局部決定的例子。


靈場,是一種無限勢能的海(相當於佛教空性的圓滿),它具有無限的創造力,從它身上出現的一切現象,就像佛教阿毗達摩中所說的那樣,每時每刻都在出現和消失。

這兩種理論:

  • 新興量子力學


  • 納加朱納的佛像

......用我們觀察到的世界來解釋因果關係,然而有一個平面是沒有因果關係的,在波姆所說的 "隱含的整體性 "中,所有現象在其無限潛能中的深刻統一。


在佛教中,這與被稱為慈善的平行面,絕對的現實,無條件的,正是佛性的身體。


根據佛教內部的一些學說,如大乘禪或大乘佛法,現實的終極層面以一種自發的方式表現為表象世界。


這個平面對於我們相對的、偶然的條件來說是無法理解的,然而,它可以通過哲學的推測或瑜伽師的微妙感知來推斷。

14世紀的藏族大師龍欽拉布堅(更好地稱為龍欽巴)表達了這種神秘的困惑。

行為在經過考察後,顯示出缺乏內在的存在性。

卻又如夢中一般,產生各種快樂和痛苦。

[...]


它們並不是真正存在的東西,即使心靈如此相信也是如此

然而因果過程是無懈可擊的。

這就是依附性緣起的深刻本質。

既不存在也不存在... ...

佛教和量子力學一樣,必須處理終極現實中不可能有因果性的悖論,因為因果性意味著變化和可能性,例如,一尊佛可能不再是佛。


但是,它也需要在相對的平面上捍衛因果關係的存在,否則,佛教作為通往解脫的道路,某些行為會產生一定的效果(業力),導致解脫,就沒有意義了。


類似的事情似乎也發生在量子力學中,如果在本體論層面否定因果關係,那麼同樣是一門科學,發展出量子力學這樣有效的東西,就不再有意義。


以某種神秘的方式,相對和絕對必須共存... ...


也許最好的做法是效仿那伽諸那的例子,他說放棄所有的觀點--將自己置於一種徹底的概念脫離狀態--就是開悟......。


資料:

1、克勞斯·迪特·馬特斯(Klaus-Dieter Mathes):維也納大學南亞,藏學和佛教研究系主任。瑜伽士和15至16世紀佛陀自然的詮釋

2、納加朱納Nagarjuna:首要主題是菩薩通往佛法的道路,以及菩薩為實現啟蒙而必須積累的功績和智慧。

3、Madhyamaka:馬達哈卡佛教其追隨者被稱為瑪達米卡(Mādhyamikas),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兩所主要學校之一,另一所是瑜伽派。學校的名稱是提及佛教的一般說法,即這是一條中間道路(madhyamāpratipad)避免了永恆主義的兩個極端-一切事物由於永恆的本質而存在的學說-和an滅主義-東西在存在時就具有本質的學說,而當事物本身不存在時,這些本質就被消滅了。Madhyamaka學派(可以稱為英語中的中心派學派)的信念是,通過否認事物具有任何內在本質,才能最好地實現這一中間道路。換句話說,萬物都沒有固有的本質。這種普遍固有的空虛學說是學校的標誌,它使學校牢固地融入了與佛教的智慧至善文學相關的傳統中。

相關焦點

  • 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時空「量子漲落」引起因果不確定性
    人們意識到,在某些理論中可能存在微觀因果衝突,這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特別是物理學家T.D.Lee和G.C.Wick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關於因果關係的理論討論,特別是「時間之箭」,都斷言物理定律對時間流動沒有任何偏好。然而,這種特殊的假設並不適用於量子物理學,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的方向。
  • 時空「量子漲落」引起因果不確定性?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
    在當前的量子場論中,因果關係通常是由用於類空間分離的場換位消失來定義。麻薩諸塞大學和裡約熱內盧聯邦鄉村大學兩名研究人員現在進行了一項研究,討論並綜合了量子場論中因果關係的一些關鍵方面,其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這種理論通常被稱為「quadratic gravity」。
  • 量子物理學:新研究綜合了量子場論中因果關係的不同方面
    在當前的量子場論中,因果關係通常由場換向器消失以進行類空分離來定義。麻薩諸塞州大學和裡約熱內盧聯邦農村大學的兩名研究人員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討論並綜合了量子場論中因果關係的一些關鍵方面。他們的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是他們對量子引力理論進行研究的結果,該理論通常被稱為「二次引力」。
  • 從「相關關係與因果關係」到「用事實解釋事實」的錯誤
    無獨有偶,批改學生的作業,看到有一個學生說相關關係不等於因果關係,這是對的,但正確的說法是:因果關係一定有相關關係,相關關係不一定有因果關係,不能以相關關係來直接否定具有因果關係,還要進一步分析。  因果關係在邏輯鏈上是在一條直線上居於前後,如A推出B,B推出C,則A與B、B與C、A與C之間都存在著因果關係。而非因果關係的相關關係在邏輯鏈上不在一條直線上,而是處於平行狀態。
  • 繼雙縫實驗後,量子領域又一顛覆三觀的實驗,因果關係將不復存在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85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繼雙縫幹涉實驗後,量子領域又一顛覆三觀、顛覆常識的實驗,這項實驗將徹底撼動宏觀世界中存在上千年的邏輯關係,因果先後順序將不復存在。在宏觀物理世界中,存在一個貝爾不等式,主要講的關於是否存在完備局域隱變量理論,這個理論在宏觀世界的地位與質量守恆定律相同,都是不能被撼動的真理,但是在微觀量子領域,有一項實驗將徹底顛覆這個真理,一同被顛覆的還有存在了幾千年的因果關係、邏輯順序,這項實驗就是比雙縫幹擾實驗還要恐怖的延遲選擇實驗。
  • 偶然並不存在——因果原理
    ——凱巴林因果原理所蘊涵的真理是,律則遍布整個宇宙,偶然並不存在。所謂的「偶然」只不過是說明人們並未認知或覺察到事物的緣起。世間萬象是連續相接的,不存在間斷,也沒有例外。因果原理是一切科學思想——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基礎。
  • 量子力學中最令人無法接受的兩大特質,意識決定物質、因果倒置?
    在我們的常識中,人類所生存的宏觀世界是由微觀世界中的粒子組成的,但是隨著量子力學的深入發展,微觀粒子呈現的多種特性是無法與宏觀世界聯繫在一起的,甚至是嚴重違背人類正常思維邏輯的,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講在量子力學中兩大最令人無法接受的特質。 一、意識能決定物質?
  • 論刑法中的因果關係
    一、刑法中因果關係的概念  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因果關係一詞被廣泛採用,一般而言,其指的是原因與結果之間客觀存在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而刑法中的因果關係,是刑法對一般意義上因果關係的選擇。在此基礎上,把刑法中的因果關係分為絕然的、必然的、或然的、偶然的四種[13]。同時,此理論中的偶然因果關係與傳統理論所講的偶然因果關係不完全相同,是指數個必然因果環節的緊密鏈結,就像數個緊密連接的鐵環一樣,必須環環相扣,不能脫節。如果有一個環節不是必然聯繫,那就脫節了,整個因果鏈條就不能形成偶然因果關係。
  • 量子力學違反了因果律?還是因為量子力學不適用因果律?
    一、什麼是因果律表示任何一種現象或事物都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在牛頓經典力學中,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只要或者一切初始條件,那麼事物的發展規律就可以用一套公式表達出來,即使再複雜,不過是輸入參數不一樣而已,有多少選擇參數,就有多少種輸出可能!
  • 量子世界中時間不存在;超光速、宇宙坍縮時或會出現時間倒流
    在宏觀世界不行。首先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任何宏觀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因為速度超過光速時相對論失效。因果律即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之意。因此在宏觀世界時光不可以倒流。但有趣的是現實中可以「觀察」到所謂「時間倒流或時間反演」:比如電影倒放。
  • 不再糾結「物質不滅」與「物質不存在」!
    ,宏觀世界是一個變質、變味的世界,我們看不到真相,通過中觀的邏輯和之前講的方法,就能理解一切因緣法看似真實,實則虛幻的真相。以前物理學喜歡講「物質不滅」,但現在的科學結論卻不一定是這樣,物質可以滅,在物質的下面,只是一種能量,它可以不滅。能量的說法還是很不可思議的噢!它意味著,這棟樓,包括我們這些人,都可以消散、融入到虛空當中,什麼都不存在;當密度足夠的時候,通過擠壓,這棟樓,包括我們這些人,又可以在虛空當中出現。
  • 張小虎|論刑法替代因果關係的歸責:理論基奠與事實根據
    第一,替代因果關係的情形並非純粹的疑案。關於疑案,存在諸多學說。筆者認為,所謂疑案是指因證據不足而致案件具體事實不詳,進而在定罪與量刑上存在諸多疑問的犯罪案件。立於替代因果關係的視角,「案件之疑」的核心就在於因果關係事實的細節與確定存在疑問。
  • 刑法意義上因果關係的理解
    該案中,小張詐騙的行為與老劉死亡之間是否存在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係呢?案例2、小張實施詐騙行為,騙取老劉用於養老的存款十萬元,老劉發現自己受騙之後,悔恨交加,一時想不開,自尋短見,氣絕身亡。該案中,小張詐騙的行為與老劉死亡之間是否存在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係呢?
  • 從刑法因果關係中分析本案的定性
    經查,王某不知道李某是心臟病患者。  [分歧]  本案中對王某的行為如何定性,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王某以傷害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並造成他人的死亡,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王某對李某繫心髒病患者不知情,王某的毆打行為與李某的死亡之間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係,故本案系意外事件。
  • 最新量子實驗證實,客觀現實並不存在!
    論文顯示,在由原子和粒子組成、受到量子力學規則支配的微觀世界裡,兩個不同的觀察者有權接收到屬於各自角度上的事實。換言之,根據我們對自然構成要素本身的理論,事實實際上是主觀的。觀察者是量子世界中一個強有力的參與對象。據此,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或狀態——量子疊加。
  • 最新量子實驗證實,客觀現實並不存在
    論文顯示,在由原子和粒子組成、受到量子力學規則支配的微觀世界裡,兩個不同的觀察者有權接收到屬於各自角度上的事實。換言之,根據我們對自然構成要素本身的理論,事實實際上是主觀的。觀察者是量子世界中一個強有力的參與對象。據此,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或狀態——量子疊加。
  • 連因果關係都能顛覆,量子物理的奇異性超出想像
    Walther的研究組讓光子在實驗室內高速飛行,在此過程中無法判斷它們是以什麼樣的次序通過兩道門的。這並非因為他們丟失或破壞了次序信息,而是因為這個信息根本就不存在!在Walther的實驗中,我們無法明確定義事件的先後順序。2015年的這一發現,讓科學家意識到,量子物理要比他們此前的理解更加匪夷所思。
  • 刑法因果關係的理論爭鳴
    在不同學科、不同語境中,因果關系所指涉的範圍並不一致。經驗科學中的因果關係一般歸屬於存在論,而規範科學中的因果關係則大致可歸屬於規範論。  刑法因果關係  必須以規範目的為指導  刑法因果關係區別於存在論的因果關係,並非是對兩個事實之間根據自然法則所歸納出來的客觀關聯性,而是基於刑法規範目的對兩個事實之間價值性聯繫的評價
  • 量子力學能證明什麼?能證明靈魂存在嗎?
    量子現象證明了微觀世界具有不確定的特性,但這怎麼就跟靈魂扯上了關係?不知道有些人究竟是從哪裡看出來,量子現象可以至少證明靈魂的存在?在宏觀世界中,我們可以準確預測一個宏觀物體在某一個時刻的運動狀態,其速度和位置都是能夠同時確定的。
  • 赫瑞瓦特大學研究:量子力學中客觀現實並不存在
    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中,表明在由量子力學的奇怪規則支配的原子和粒子的微觀世界中,兩個不同的觀察者有權獲得自己的事實。換句話說,根據我們對自然本身構成要素的最佳理論,事實實際上可以是主觀的。觀察者是量子世界中強有力的參與者。根據理論,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或狀態,專業術語稱之為為疊加。但是奇怪的是,只有在沒有觀察到它們的情況下,情況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