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系車發動機的工作水溫比日系高?老司機給了答案,你同意嗎

2020-12-06 汽車信息推送

為什麼德系車發動機的工作水溫比日系高?老司機給了答案,你同意嗎

1.說卡諾循環的……

對於工質,其實就是汽油來說,燃燒後高達幾千攝氏度,做功結束後輸出一部分功,輸出得越多,說明熱效率越高,那麼剩餘的能量就越少,排氣溫度越低。這是針對排氣來說的。

在考慮這種循環時,首先的條件是「絕熱」,意思是,汽油所有的能量都在氣缸裡,要麼輸出,要麼變成不可利用的功通過尾氣排走。通過任何其他途徑的流失的能量,都屬於耗散,傳熱就是其中之一。缸內的能量通過壁面最後被冷卻液帶走,這就屬於耗散。

水溫越低,起碼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內外溫差大,帶走的能量就多,再一個是外面有足夠的冷卻液流量或者風扇功率大,帶走的能量也多(否則水溫會上升)。綜合起來就是,浪費得太多了!

水溫越低,說明被外部帶走了越多能量,這還能用卡諾循環來說明效率越高,是不是該重修了?

2.說防凍液國標沸點也只有105℃的……

我想中學物理已經教會了我們,不同氣壓下水的沸點是不一樣的,在高原水的沸點達不到100℃,並不是我們要的「開水」,而高壓鍋之所以熟得快就是因為水的沸點可以提升,水溫可以超過100℃。

汽車上水箱的作用之一,就是保持系統壓力。是的,你們看到的比如德系車,說系統壓力是1.4bar左右,日系車是0.9~1.1bar的都沒有問題,比大氣壓沒高多少?那說的是相對壓力啊。。。。。。

沸點105℃那說的是絕對壓力1bar(或者相對壓力0bar)的情況……

汽車上這絕對值是2bar以上了……沸點輕鬆超過130℃啊……

3.說電子節溫器的……

我想這位朋友不太了解電子節溫器的工作原理,這種節溫器裡面確實是蠟包,和傳統的一樣,但是是通過電加熱的形式來強迫蠟包融化的。水溫在95℃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主動加熱蠟包讓它打開了。什麼時候需要讓它開,就可以讓它什麼時候開,水溫可以控制在105℃,也可以控制在95℃。如果只能105℃才打開,那麼「電子」的意義何在?電風扇裡面也是扇葉在轉啊,和扇子的區別在哪裡?叫電風扇就多賣錢不是坑爹嗎?

4.這個問題是純設計問題,日系車的可靠性比德系車好在這裡簡直好笑,沒什麼好說的,略了……

5.至於機油壓力的問題,也是錯的離譜……

首先,水溫越高,機油粘度越低,如果真想保護運動件,那麼就不應該讓水溫太高。

其次,如果說為了潤滑故意使用粘度高比如40的機油,再用到高水溫,為什麼不可以用低粘度比如30的機油,而用低水溫?

再次,0W20甚至0W16這種低摩擦的代表,已經是未來的趨勢了,這個語境下提40保護好簡直可笑。機油的牌號,只代表著它在標準條件下測試的結果是這樣的,沒有人說它在高溫時,粘度就更稀而起不到保護作用。

然後,水溫升高和機油壓力的建立毫無關係。機油壓力與機油泵有關,本質上是與發動機轉速有關。水溫從七八十到一百一二十,這四五十度夠多了吧?機油壓力相差無幾。事實上如前面所說,水溫越高,機油粘度越低,越起不到你們想要的潤滑作用。

最後,「德國不限速」是一個被炒得過火的概念,它在某種情況下是事實,但把什麼鍋都扣在上面是不合適的。德系車能長期開200kph,日系車為什麼就不可以?為什麼日系車長期得在2500rpm工作?日系車就是買菜車,德系車就是性能車,這恐怕有點歧視吧?50場不敗戰神了解一下?

極速時一般都在最高檔位,即便如此發動機也都在5000rpm甚至往上的高轉速,負荷視情況但基本上也在高位,確實接近額定點對發動機來說是磨損比較大的工況,但是主機廠開發的時候難道沒這麼測試過?我能說連磨合都跑額定點嗎?

中國的車出口中東出口俄羅斯,都尚且針對地域進行優化,日系車在德國難道這一點都不做?德系車出了德國難道就改不了設計了?

如果是這樣,我只能說他們的全球化水平還不如中國。事實是這樣嗎?

6.再一個是油溫水溫的問題……

水溫和油溫不一定誰低誰高……誰加熱誰還不一定……這和具體的設計有關,本質上是背後想要實現的結果或者是試圖達到某種折中。

比如冷啟動時,水溫就升的比油溫快,一般全程高於油溫。設計上恨不得油溫快點升高來降摩擦,非要水溫比油溫低來冷卻機油是什麼理念?誰說機油一定要冷卻了?沒有機冷的機器多了去了。

好了,回到這個問題。先說說水溫的設計原則。從前冷卻系統只有可靠性一個作用,可以保證發動機不過熱就可以了,背後的意義就是我們完全可以使用比較低的水溫。現在用高水溫是為什麼?和上面反駁的1和5有關。

首先,水溫越高,意味著傳熱變弱。傳熱當然是事實存在的,絕熱是不可能達到的理想條件。而且傳熱也是必須的,如果真的不讓氣缸傳熱,氣缸壁面溫度會很快上升到一個高值,最後導致氣缸無法耐受熱應力而碎裂。這也就意味著傳熱耗散是必須的。

能不能剛剛保證氣缸不過熱即可,不要再有更多的耗散了呢?這就是當代「精確熱管理」的意義。105℃不能算高,只能說是一個「剛剛好」的值。

其次,水溫越高,機油粘度越低,很多人口中「油膜太薄傷害機器」,反而是設計時想要得到的效果。

粘度越低,意味著摩擦損失越小,機械效率越高,油耗越低,許多工程師求之不得,否則為什麼有0W16、0W20的存在?將其換成0W40的都是「持有偽科學的傲慢」,和「對新生物的偏見」。

以上兩點,對熱效率有好處,對降油耗有著積極的結果,都是當前的趨勢。

再強調一次,所謂的高水溫,不是說「傷害發動機」的高水溫,而是指在首先滿足發動機可靠性的條件下,能夠帶來益處的「高水溫」。105℃不能算高,只能說是一個「剛剛好」的值。

那麼,高水溫的負面作用在哪裡?爆震。水溫升高,壁面溫度升高,氣缸內會存在一些熱點,火焰未達到時,該熱點即率先自燃,如此氣缸內會有多股火焰互相干涉,壓力波互相衝擊,即爆震。壁溫越高時,越容易爆震。那麼什麼時候壁面比較高?自然是高負荷的時候了。因此另一位朋友說,高負荷時會通過電子節溫器將水溫下調,作用在此。這不違背前面所說的,事實上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原則「在首先滿足發動機可靠性的條件下,儘可能減少消耗」。

那麼,為什麼德系認識到了水溫高有好處,日系認識不到?

這就是那句話了,「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影響水溫的,最核心的三個零部件,水泵,節溫器,風扇。電子風扇已經滿地是了,這個不提。水泵的最高級形式是電子水泵,避免冷卻系統浪費機械功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水溫的控制實現上述的好處,全球最早使用的,一家是寶馬---德系,一家是豐田---日系。節溫器的最高級形式,是熱管理模塊,拋開了石蠟的物理限制,直接使用電機,通過閥門對各個支路的流量進行調整,全球最早使用的,一家是大眾---德系,一家是馬自達---日系。???

日系真的沒有意識到水溫這個問題嗎?那為什麼他們也走在業界最前沿???

那麼,日係為什麼水溫比較低?不妨看看這個「水溫」指的是哪個位置?不同位置的水溫可是有不小差距的。不妨看看誰的壓縮比高一點?壓縮比越高就要求水溫更低。不妨看看誰增壓器用的多?增壓器用的越猛,就額外有一路熱源。不妨看看是誰在用EGR?又是怎麼冷卻的?這太細節了就不說了。只是不同的設計理念,導致了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是「路線」,不是一次「單一」的選擇,「路線」即意味著取捨和慣性。

那麼,德系和日系的理念和路線有什麼不一樣?

德系喜歡鋪陳奢華大氣的技術方案,要用就用最好的,直接從源頭上滅絕一切潛在的問題,一次性達到目的,但是成本最終要體現在價格上的。

日系喜歡簡潔,對消費者潛在的使用情況進行精細的評估,你需要要多少他就給你多少,絕不多出一分一毫,從而摘掉了你不需要的那一部分,因而能夠讓你在得到相同的效果時,付出得更少。即,德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硬體上」,用的零部件更好,但那些好你有很多時候用不到。日系更多的精力放在看不見的「設計」上,讓價格更具有競爭力。如果你強行要對比,在最最最極限的情況下,日系車和德系車誰更可靠?我敢說很可能是德系。但這種最最最極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你要說日常使用,誰更可靠?我能說這個答案,很可能要反過來。那麼這就取決於你自己買車,要的是什麼了。其他的就不多說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德系車加95號油,日系卻加92?老司機:原因很簡單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隨著汽車的普及,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有了自己的車,而其中德系和日系是用戶最多的兩種車系,但是這兩種車系加的油卻不一樣,日系的可以92
  • 為什麼日系車能用低粘度的機油,是發動機比德系車更精密嗎?
    日系車的耐用是廣為流傳的,但是為什麼大部分的日系車都能使用低粘度的機油,到底是因為發動機精密還是因為油溫普遍不高,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從而降低摩擦的阻力,使發動機達到省油的目的,所以日系車使用低粘度的機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提高燃油經濟性,但是日系車的發動機精密和油溫不高也是原因之一。
  • 為什麼日系車有密封條,德系車卻不用?是德系車偷工減料嗎?
    一提到國內優秀的合資車,日系車和德系車當之無愧成為兩大巨頭,有的車主在買車的時候更加青睞日系車,因為家用性能非常的強,而且汽車的省油性能做的也很不錯。也有的車主非常喜歡德系車,因為德系車比較穩定,而且品質也足夠保障,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也會拿德系車與日系車做比較,比如日系車上都有密封條,可是大眾汽車上卻沒有密封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德系車在密封條上都會偷工減料嗎?
  • 為什麼日系車排氣管噴水,而德系不會?內行人:技術差距就在這!
    近些年來隨著國內汽車行業的崛起,國內汽車市場競爭變得愈發激烈起來,當然了,這對於消費者們來說是件好事,因為選擇也開的變得越來越多,有了選擇自然就需要對比,有的人喜歡氣派又實惠的,有的人喜歡油耗低的,有的人喜歡安全係數高的。為什麼日系車排氣管噴水,而德系不會?內行人:技術差距就在這!
  • 德系車和日系車的差距在哪裡,你真的知道嗎,今天我來告訴你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國產車,我們今天來聊一聊比較先進的德系和日系。這也是大多數消費者比較喜歡的車系。因為這兩種車系在汽車領域可是霸主。那麼這兩者之間到底是德系車好,還是日系車更好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吧。對於德系車和日系車哪個好,那可真是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 日系車使用0w-20低粘度機油,是因為日系機械加工精度比歐美系高?
    #機構V計劃徵文賽#日系車多使用0-20的低粘度機油,有人認為是日系,車機械加工精度比歐米高,你怎麼看?日系車確實是比較熱衷使用低粘度機油,例如0-20。甚至還有粘度更低的機油。日系車之所以能夠使用低粘度的機油,這個與機械加工精度是密不可分的。
  • 日系車使用0W-20低粘度機油,是因為日系機械加工精度比歐美系高?
    森精機同樣是頂級,但遠沒有達到德系工具機如雷灌耳的名聲,所以德系工具機好、精度優,但價格昂貴;日系工具機好、精度優,但價格相對低廉許多,所以很多車企如法拉利、甚至部分德國本土車企都願意使用日系工具機,這個推斷邏輯還算嚴謹吧?
  • 日系車使用0W-20低粘度機油,是因為日系機械加工精度比歐美系高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同樣是日本的森精機水平不好嗎?森精機雖然同為頂級,但德系工具機的聲譽遠不如德系工具機,因此德系工具機精良、精確度高,但是,價格很高,日系工具機很好,精度很好,但是,價格比較便宜,法拉利和一部分德國當地的汽車企業也想使用日系工具機,做工到底有多精?
  • 日系車用低粘度20機油到底是因為發動機精密還是因為油溫普遍不高
    日系車用低粘度20機油到底是因為發動機精密還是因為油溫普遍不高日系之所以能夠使用20粘度的機油,並不是說日系的加工精度高,主要是因為低粘度機油的優點以及日系對發動機所作出的針對性優化設計,日系發動機注重環保和油耗表現,而德系發動機注重動力表現
  • 為何日系車推薦使用0W-20機油?一次給你講明白,保養不再糾結
    如今的亞洲龍已經可以使用0W-16的機油,你還在害怕0W-20的機油傷車嗎?其實不止豐田亞洲龍、本田大部分車型,馬自達的大部分車型也都在使用0W-20的機油,而很多的國產車或德系車、法系車都還在使用5W-30的機油,甚至5W-40的機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窮人買日系,傻人買德系,買國產的都是什麼人?答案讓人氣憤
    導讀:窮人買日系,傻人買德系,買國產的都是什麼人?答案讓人氣憤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老司機:少於這數,就是省油車!
    老司機:少於這數,就是省油車!很多車友購車的時候,都會想到要買一輛省油的汽車,但是說實話,對於汽車到底如何才算省油,很多車友並不清楚,只是內心裏面知道說要買省油的車!然而,說到一輛汽車到底怎麼判斷它省不省油,除了有市場車友的口碑以外,我們自己還可以通過一些相關的數據來確定這輛汽車到底是不是省油車!那麼具體怎麼辨別呢?老司機表示:跑200公裡油耗低於這數,那麼就是省油車。
  • 德系瞧不起日系,日系看不起美系,汽車圈的這些鄙視鏈你知道嗎
    先在買車幾乎都是家家必備,在平時聊天的時候,大家也是會經常問你開什麼車啊?你轉念一想這個問題越來越細思極恐,首先,他問你開什麼車?那肯定是默認你有車了,他為什麼會認為我有車呢?如果你確實沒車,你說「不不,我沒有車」,這樣就太low了,你應該說:「我是打的過來了的」,對方肯定就懂了,氣氛也不會很尷尬。
  • 韓系車和國產車誰更勝一籌?老司機嘆氣:馬再好也不及瘦死的駱駝
    如今國產車在崛起,當然一些質疑的聲音還是存在的,以往粗製濫造的車子,給人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某種程度上,也讓國產車給人留下很壞的印象,其實我們看當初那些受人詬病的車企,如今都已經被擠到市場邊緣。而對於國產車的發展,不久前,李書福就表示,比合資還有一些距離,但跟韓系車還是能比一比的。果真是這樣嗎?韓系車和國產車誰更勝一籌?老司機嘆氣:馬再好也不及瘦死的駱駝!大家知道,國產車憑藉性價比的優勢,正在不斷搶佔韓系車的份額,像現代、起亞的車子,銷量下滑十分嚴重。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韓系車銷量的下滑,也受薩德事件的影響,不能單單說是因為國產車的擠壓。
  • 為什麼日系車能做到低油耗?真的是因為鐵皮薄重量輕?
    為什麼日系車能做到低油耗?真的是因為鐵皮薄重量輕? 2018-01-16 18:40 來源: 安徽網 談到日系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省油,但是大家對日系車省油的原因全部歸結到鐵皮薄重量輕.從數據上看同級別日系車和德系車的自重相差不大,那為什麼日系車能做到低油耗呢?
  • 你們為什麼買本田?它的質量真的好嗎?老司機做了仔細分析!
    你們為什麼買本田?它的質量真的好嗎?老司機做了仔細分析!我沒有買本田車,但我關注過,從飛度到思域再到雅閣,也都去試駕過,可能有人會說跨度這麼大,一看就不是真想買車。事實是不同的時期人的經濟能力不一樣需求不一樣,最終決定買什麼車的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能掏出多少錢來。說說我的一點感受,之前說本田是買發動機送車還真是很形象的。打算買本田車的最好帶一把卡尺,不管發動機有多好,先量一下機艙蓋前面的縫隙寬度,對比(不管是日系的豐田還是德系的大眾)一下就知道本田造車是個什麼水平了。
  • 為啥德系車頂使用雷射焊接,而日系車還使用密封條?專家做出解釋
    導語:為啥德系車頂使用雷射焊接,而日系車還使用密封條?在這些合資車中,當屬德系車和日系車最受歡迎,並且這兩種車也是常常被拿來做比較,有人提出一點,就是德系車車頂一直都是用雷射焊接的,而日系車卻還在使用密封條,對此,專家做出了解釋。
  • 逐個盤點一下各車系的優缺點和問題車型,避免踩坑
    你放心嗎?再說產品質量,標誌、雪鐵龍和雷諾,哪個也不是以產品質量著稱的啊。去車質網看看,法系車的銷量並不高,可是你選擇最近一年,排行最多的發動機投訴,標誌408排在第一位,雪鐵龍C4L排第4。異響抖動燒機油,故障燈也亮,就問你麻不麻?要不是最近兩田不爭氣,機油乳化的問題,這哥倆能在決賽會師。
  • 5月SUV銷量解析:國產與日系、德系平分秋色
    文\魏無羨近日,5月SUV銷量新鮮出爐,銷量前十全部被國產自主品牌、日系和德系瓜分。國產佔據前三,銷量全部超過2萬輛,表現英勇;日系上榜車型最多,前十佔了五席,依然強勢;德系雙嶽勉強擠入,但後勁不可小覷。
  • 日系就愛拿壓縮比說事兒,為啥德系/美系卻閉口不談?
    要知道為什麼日系車的壓縮比比德系/美系高,我們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壓縮比。馬自達阿特茲、豐田凱美瑞搭載的就是典型的高壓縮比自吸發動機,燃油版壓縮比已經是13:1,凱美瑞混動版搭載的2.5L發動機,其壓縮比更達到14:1,都遠高於平均水平,而美系和德系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其壓縮比大多不超過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