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回歸,最小回歸直線和F測驗

2021-03-02 不專業的生信筆記本

    線性回歸和最小回歸直線

    我們先對一個散點圖隨便增加一個直線,然後計算出數據中散點到直線對應點的距離,將它們的平方加和得到一個平方差。

    然後我們旋轉這一條直線,我們按同樣的方式再次計算一遍,因此我們會得到另外的一個平方差。

我們重複之前的步驟:

    最後我們會得到一個直線曲率和平方和的對應關係,我們把它們繪製在坐標軸上。

    我們可以看出,在某個斜率的時候,平方和取值最小,此時的直線就被稱為最小回歸直線。

    那麼我們如何計算關於這個直線的相關量呢?

    首先,我們將所有點都壓縮到y軸上,並計算點到平均值的距離並將它們的平方相加,再計算我們需要的另一個統計量,我們會得到:

SS(mean) = (data - mean)^2Var(mean) = SS(mean)/n

    其中n是樣本容量

我們再計算點到回歸直線相應點的距離的平方和以及我們需要的統計量,我們得到:

SS(fit) = (data - line)^2Var(fit) = SS(fit)/


    至此,我們可以計算出R方的值:

    R方即是我們認為因變量能夠在多少程度上解釋自變量的值,假設R方等於0.6,那說明我們認為x可以解釋60%的y的變異率。

    要注意,做線性回歸至少需要3個點,因為兩點必能確定一條直線。

關於這個直線的置信度(p-value),我們需要計算F值。

    計算方法如下:

    在本例中,p(fit),p(mean),n分別等於回歸直線的參數個數,截距平均值的參數個數和樣本量,比如y由斜率和截距取得:

    因此p(fit)為2, 而p(mean)是縱軸均值計算出來的,y軸所對應變量和變量本身是一個比率為1的正比例函數,因此均值只由一個因素決定,p(mean)在此等於1。

    計算後,我們可以通過查F-distribution表來獲取p value並進行假設檢驗。

    今天的分享到此為止,

    那麼朋友們,再見。

相關焦點

  • f p 線性回歸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線性回歸求解思路在求一個點的預測值時,在該點附近一段區間內,擬合一條直線,從而求得預測值.多元線性回歸的求解方法可以是梯度下降和Normal Equation,以及二階的牛頓法等。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出全局最優,但是大規模矩陣的求逆運算複雜度較高,因此在數據量較大時常使用梯度下降算法。牛頓法的收斂速度較快,但同樣求逆運算複雜度較高.
  • 線性回歸:簡單線性回歸詳解
    【導讀】本文是一篇專門介紹線性回歸的技術文章,討論了機器學習中線性回歸的技術細節。線性回歸核心思想是獲得最能夠擬合數據的直線。
  • 最小二乘法與線性回歸
    回歸分析按照涉及的變量的多少,分為一元回歸和多元回歸分析;按照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係類型,可分為線性回歸分析和非線性回歸分析。        線性回歸是一種最為我們熟悉的方式,故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了解線性回歸。1.
  • 線性回歸和梯度下降的初學者教程
    假設有一個虛擬的數據集包含多對變量,即每位母親和她女兒的身高:通過這個數據集,我們如何預測另一位身高為63的母親的女兒的身高?方法是用線性回歸。首先找到最佳擬合線,然後用這條直線做預測。線性回歸是尋找數據集的最佳擬合線,這條線可以用來做預測。如何找到最佳擬合線?
  • 線性回歸模型
    回歸問題就是擬合輸入變量x與數值型的目標變量y之間的關係,而線性回歸就是假定了x和y之間的線性關係,公式如下:          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通過繪製繪製(x,y)的散點圖的方式來查看x和y之間是否有線性關係,線性回歸模型的目標是尋找一條穿過這些散點的直線,讓所有的點離直線的距離最短。
  • 逐步回歸分析調整後r2和模型的顯著性f值_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的顯著...
    簡單線性回歸模型為:Y=a+bX+ε式中,Y:因變量,X:自變量,a:常數項,是回歸直線在縱坐標軸上的截距;b:回歸係數,是回歸直線的斜率;ε:隨機誤差,即隨機因素對因變量所產生的影響。常數項a就是截距,回歸係數b就是斜率,表面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程度。
  • 線性回歸與最小二乘法
    線性回歸模型是使用最廣泛的模型之一,也最經典的回歸模型,如下所示x軸表示自變量x的值,y軸表示因變量y的值,圖中的藍色線條就代表它們之間的回歸模型
  • 入門機器學習之線性回歸
    回歸分析按照涉及的變量的多少,分為一元回歸和多元回歸分析;按照因變量的多少,可分為簡單回歸分析和多重回歸分析;按照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係類型,可分為線性回歸分析和非線性回歸分析。如果在回歸分析中,只包括一個自變量和一個因變量,且二者的關係可用一條直線近似表示,這種回歸分析稱為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 機器學習的線性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中,只包括一個自變量和一個因變量,且二者的關係可用一條直線近似表示,這種回歸分析稱為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如果回歸分析中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變量,且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是線性關係,則稱為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 兩個例子告訴你:什麼是「線性」回歸模型?
    全文共1534字,預計學習時長3分鐘在機器學習和統計領域,線性回歸模型是最簡單的模型之一。這意味著,人們經常認為對線性回歸的線性假設不夠準確。例如,下列2個模型都是線性回歸模型,即便右圖中的線看起來並不像直線。
  • SPSS-線性相關與多重線性回歸
    對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我們探討線性相關,對計數和等級資料,我們探討秩相關,今天的內容,便是定量資料的相關與回歸。1 簡單線性相關與回歸:例:探討身高與前臂長的相關性① 繪製散點圖(直觀的反應兩者關係):② 求相關係數(兩變量相關關係的方向及密切程度):
  • 簡單線性回歸(一)
    回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是研究一個變量如何隨另一些變量變化的方法。例如,學習成績會受努力的時間,方法,個人的智慧,教育資源等因素影響;疾病的發生與生活環境,方式,遺傳因素,自身體質等影響。常見的回歸分析有 線性回歸、非線性回歸、多重線性回歸、Logistic回歸等等。
  • SPSS多元線性回歸案例:回歸分析方法實戰
    回歸分析是一種預測性的建模技術,它研究的是因變量(目標)和自變量(預測器)之間的關係。這種技術通常用於預測分析,時間序列模型以及發現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使用曲線/線來擬合這些數據點,在這種方式下,從曲線或線到數據點的距離差異最小。
  • 簡單線性回歸模型
    結果,他們發現這些數據點「驚人的」位於一條直線的附近,並且經過計算得到了直線的擬合方程:「這個結果看起來是違背直覺的。因為統計的結果表明,高個子父母的子女有低於父母身高的趨勢;而矮個子的子女則有高於父母的趨勢。高爾頓解釋說,自然界存在某種約束力將人的身高向某個平均數靠攏——或者說是回歸——也即是統計學上回歸的涵義。
  • 【線性回歸】多變量分析:多元回歸分析
    實際上大部分學習統計分析和市場研究的人的都會用回歸分析,操作也是比較簡單的,但能夠知道多元回歸分析的適用條件或是如何將回歸應用於實踐,可能還要真正領會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和一些實際應用手法!強調線性是因為大部分人用回歸都是線性回歸,線性的就是直線的,直線的就是簡單的,簡單的就是因果成比例的;理論上講,非線性的關係我們都可以通過函數變化線性化,就比如:Y=a+bLnX,我們可以令 t=LnX,方程就變成了 Y=a+bt,也就線性化了。
  • 入門| 貝葉斯線性回歸方法的解釋和優點
    本文對比了頻率線性回歸和貝葉斯線性回歸兩種方法,並對後者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分析了貝葉斯線性回歸的優點和直觀特徵。我認為貝葉斯學派和頻率學派之間的紛爭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學術爭論之一。與其熱衷於站隊,我認為同時學習這兩種統計推斷方法並且將它們應用到恰當的場景之下會更加富有成效。
  • 線性回歸的幾何與概率視角
    Content線性回歸-幾何視角線性回歸-概率視角Pseudo-inverse偽逆的介紹局部加權線性回歸多個output的線性回歸情況線性回歸的幾何角度是一個需要調整的超參數。這也和現實裡面的情況相符,比方說我們認為某個時刻的股價受周圍幾天的股價影響較大,而更遠的股價對這個時刻的股價影響較小。借用一個知乎上給出一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局部加權回歸相較於OLS線性回歸的強大之處。這是我們要擬合的一個data,顯然如果使用OLS會是一個欠擬合的結果。
  • 線性回歸中+t值的含義_線性回歸 y截距p值的計算 - CSDN
    線性回歸模型的基本特性就是:模型是參數的線性函數。最簡單的線性回歸模型當然是模型是參數的線性函數的同時,也是輸入變量的線性函數,或者叫做線性組合。一般線性回歸對於一個一般的線性模型而言,其目標就是要建立輸入變量和輸出變量之間的回歸模型。該模型是既是參數的線性組合,同時也是輸入變量的線性組合。
  •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納入多元回歸自變量的確定及求解多元回歸方程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講到,實際需求預測場景中,通常,影響需求的因素不止一個,對需求影響的因素可能多種多樣,也就是說自變量多種多樣,很少能用單一的變量(也即一元線性回歸分析)來做好需求預測。這時,我們需要用到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回歸分析在需求預測的應用,也主要是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需求預測而言,多元線性回歸更具有實用性和有效性。
  • 簡單線性回歸(二)
    線性回歸相關知識:簡單線性回歸(一)線性回歸步驟線性回歸需滿足的條件①因變量Y與自變量X呈線性關係②每個個體觀察值之間互相獨立③在一定範圍內,任意給定X值,其對應的隨機變量Y均服從正態分布④在一定範圍內,不同X值所對應的隨機變量Y的方差相等某研究者測量了16名成年男子的體重(Kg)和臀圍(cm)數據,欲探求成年男子的體重與臀圍是否可以建立線性回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