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6000多倍!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與南京郵電大學合作,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網絡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科研團隊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了11公裡的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該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發表。
-
中國科學家實現11公裡量子糾纏純化 效率提升6000多倍
中新社合肥1月12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合作者首次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好水平提升6000多倍。
-
量子糾纏純化效率提高6000多倍 遠超國際最好水平
我國作為科技強國,高度重視量子信息科技的發展,在量子信息科技領域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產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成果。 來自中國科大的消息顯示,近日,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了11公裡的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網絡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
-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網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了11公裡的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我國科學家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高水平提升6000多倍。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
陳根: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效率提升6000倍
以量子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量子科技不斷進步,形成了新的科學前沿。其中,量子網絡被認為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因而成為量子信息領域最重要的長遠目標之一。量子網絡的發展可以粗略地分為量子密鑰網絡、量子存儲網絡以及量子計算網絡三個階段。目前的科技仍處於最初級的量子密鑰網絡階段,即只能實現網絡中兩個節點間較短距離的點對點密鑰分發。
-
中國科學家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央廣網合肥1月12日消息(記者劉軍 通訊員桂運安)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好水平提升6000多倍。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現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網絡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了11公裡的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
-
「安徽日報」中科大實現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邁出糾纏純化從實驗室到遠距離的關鍵一步,大幅提升了純化效率,為實現高效率量子中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
量子糾纏純化效率提高6000倍,量子網絡的重要一步
量子糾纏純化效率提高6000倍,量子網絡的重要一步 2021-01-14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安在線」中科大科學家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記者1月12日從中科大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好水平提升6000多倍。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
我國科學家用新技術實現11公裡量子糾纏「純化」
量子糾纏是實現量子通信的重要基礎,但糾纏態非常脆弱容易消失。
-
「合肥日報」中國科大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近日,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11公裡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好水平提升6000多倍。量子中繼是在噪聲信道中實現長距離量子通信的重要途徑,而量子糾纏純化是量子中繼中的關鍵操作,利用量子糾纏純化操作可以從兩份糾纏度較低的糾纏態中提煉出一份糾纏度較高的糾纏態。此前的糾纏純化協議都是利用兩對低糾纏度的光子對實現,而中國科大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提出僅需一對超糾纏光子對的糾纏純化方案。
-
...高原升溫、遠望3號船、全基因組精細圖譜、量子糾纏純化、RNA-DNA
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1月13日在成都下線啟用,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為了加快提高草果遺傳改良效率,培育高產、抗病、優質、安全新品種,對從源頭創新保障草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2019年9月,怒江州聯合華南農業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機構,正式啟動草果全基因組測序計劃,歷時1年零3個月,成功完成草果全基因組測序工作,繪製了精細圖譜,並於1月13日正式對外發布。
-
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青藏高原升溫、遠望3號船、全基因組精細圖譜、量子糾纏純化、RNA-DNA
設計時速620千米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1月13日在成都下線啟用,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為了加快提高草果遺傳改良效率,培育高產、抗病、優質、安全新品種,對從源頭創新保障草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2019年9月,怒江州聯合華南農業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機構,正式啟動草果全基因組測序計劃,歷時1年零3個月,成功完成草果全基因組測序工作,繪製了精細圖譜,並於1月13日正式對外發布。
-
世界首次!「墨子號」量子衛星實現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分發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據央視新聞,實驗中,研究團隊利用「墨子號」作為量子糾纏源,通過對地面望遠鏡進行升級,實現了單邊雙倍、雙邊四倍接收效率的提升。「墨子號」衛星過境時,同時與新疆南山站和青海德令哈站兩個地面站建立光鏈路,以每秒2對的速度在地面超過1120公裡的兩個站之間建立量子糾纏,產生量子密鑰,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介紹,基於糾纏的量子保密通信,利用空間信道的衰減比較少,把點對點現場密鑰分發的距離由百公裡量級提升到了一千公裡。
-
國際首次!「墨子號」量子衛星實現千公裡級「糾纏」 為衛星安全加碼
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人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6 月15 日,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安全量子加密」的研究論文。
-
我國實現50千米的量子存儲器糾纏
中國航空報訊:研究團隊通過中科大校園與合肥軟體園之間的光纖,實現了遠距離的量子糾纏。其中之一,便是減少光纖中的信號損耗,以提升傳輸距離。在一項發表於《自然》雜誌的研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首次讓由50千米光纖相連的兩個量子存儲器實現糾纏,不僅大幅刷新了此前的紀錄,也為構建基於量子中繼的量子網際網路奠定了重要基礎。
-
墨子號量子衛星實現世界首次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分發
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5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實驗中,研究團隊利用「墨子號」作為量子糾纏源,通過對地面望遠鏡進行升級,實現了單邊雙倍、雙邊四倍接收效率的提升。
-
「墨子號」量子衛星取得新突破!實現世界首次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密鑰...
經過多年研究攻關,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研究團隊聯合牛津大學等國內外團隊,通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