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按力的作用方式,力可分為接觸力和非接觸力。
接觸力:只有相互接觸才會產生的力叫做接觸力。如彈力和摩擦力。
非接觸力:互相不接觸的物體之間產生的力叫做非接觸力。一般場力皆屬於非接觸力,如萬有引力、電磁力。
磁鐵不接觸鐵釘就可以吸引鐵釘使鐵釘運動,而普通物體卻做不到。難道是磁鐵與普通物質不同,其周圍存在著看不見、摸不著的某種物質?
對於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物質,我們怎樣研究它呢?
我們可通過柳條的擺動方向和幅度判斷出風向和風力,這是通過風對柳條的作用研究風力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把小磁針放在磁體周圍,通過磁體對小磁針的作用進行研究。
木塊放在小磁針中央,小磁針都依然靜止,保持原來的指向不變;
磁鐵放在小磁針中央,小磁針開始轉動,最終指向某一方向靜止。
可見,磁鐵不僅僅是你能看到的一塊被磁化的鐵,它的周圍也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就是磁場。
磁場的性質: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磁場方向: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方向就是該點磁場方向。
磁感線: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而人為畫出的帶箭頭的曲線,磁感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場的強弱。磁感線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用磁感線描述磁場時,磁體外部的磁感線都是從磁鐵的N極出發,回到S極。
將幾隻小磁針放在桌面上,可以發現,靜止時它們都指向同一方向,即磁針的N極總是指向北方。這說明,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鐵,地球周圍存在著磁場——地磁場。
地磁場怎麼產生的?長什麼樣?如果地磁場消失了會怎樣?請看下面視頻。
地磁場的形狀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不過,地理的兩極和地磁場的兩極並不重合,磁針所指的南北方向與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離。
你能根據上圖中的磁感線方向判斷出地磁場的南北極具體位置嗎?請看下面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