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觀測顯示宇宙膨脹速度比標準模型快9%—新聞—科學網

2020-11-23 科學網

 

來自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最新觀測結果顯示,現在宇宙的膨脹速度比宇宙學的標準模型預言快了約9%。此項發現使得天文學家紛紛猜測這是——

■本報記者 王佳雯

近日,美國天文學家公布了一項來自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最新觀測。該結果顯示,現在宇宙的膨脹速度比宇宙學的標準模型預言快了約9%。如果相信這一觀測結果,就意味著人們所熟悉的標準宇宙學和諧模型(LCDM)可能存在瑕疵。

這讓研究人員不免略感疑惑:難道這一發現是大自然和人類開的一次不大不小的玩笑?抑或其背後隱藏著重大科學發現的線索?

矛盾點何在?

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看來,上述研究引起宇宙學界廣泛關注,主要原因是在LCDM模型框架內其結果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以及重子聲波振蕩測量並不一致。

「宇宙膨脹速度在宇宙學研究中一直都是熱點,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有分歧。不過,這一分歧是逐漸減小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陳學雷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據了解,基於LCDM的理論框架,歐洲空間局普朗克衛星實驗通過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精確觀測,給出當今宇宙膨脹速度為66.53±0.62千米/秒/百萬秒差距(km/s/Mpc)。然而,最新測量的宇宙膨脹速度為73.24±1.74km/s/Mpc,比通常認為的速度快了9%。

陳學雷介紹說,事實上,9%的分歧差得並不算多。那麼,這一研究為何還是引起了相關領域科學家的普遍關注?

「差多少要與誤差比才有價值。」陳學雷解釋稱,雖然9%差得不多,但該測量誤差為2.4%,比9%小很多,這從統計學上而言是顯著的。這也說明兩個數值之間的確存在出入,而科學往往從這些小的出入中發現新問題。

可信度多高?

測量數值與預言數值出現了偏差,問題究竟出在哪兒?這才是科學家真正關心的問題。依據陳學雷的判斷,造成偏差有兩種可能性:觀測的系統誤差和理論上被科學家忽略的因素。「從我們的角度而言,更感興趣的是後一種可能。」陳學雷稱。

不過,對於該測量數據的置信度,也有科學家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系教授蔡一夫告訴記者,「現在的結果只有3σ(99.7%)的置信度,是很低的。通常,實驗上5σ(99.9999%)的置信度才會被認為是證據。因此,目前只能認為是一個超出標準模型的疑似跡象」。

但他補充稱,宇宙加速膨脹在1998年被超新星觀測發現時,第一組實驗的置信度也只有3σ,而第二個超新星實驗組抱著檢驗之前結果的目的開展實驗觀測後,得到了超出5σ的置信度。因此,蔡一夫認為,科學突破雖然艱難,但對科學發現的意外結果還是應當保持開放的態度。

採訪中,專家均對該結果為天文學後續研究帶來的可能影響表示關注。趙公博告訴記者,這一研究結果意味著目前標準宇宙學模型很可能需要擴展,暗能量可能不是廣泛認為的真空能。

「如果這一結果正確,很多科學家都要凌亂了。」蔡一夫告訴記者,在天文學研究的歷史上,科學家對於宇宙理論的理解經歷了多次消化、更新、再消化的過程。

「1998年之前,科學家覺得對宇宙理論已經理解得不錯了,後來發現了宇宙加速膨脹,之後花了近20年的時間才對加速膨脹有了一定的理解。而此次觀測表明,宇宙很可能是超加速膨脹。」蔡一夫表示,要解釋宇宙的超加速膨脹,可能需要修改宇宙尺度的引力理論或對現有的宇宙學模型進行更新,對宇宙的認知也將發生一系列變化。

重大發現線索?

利用該研究方法獲得的宇宙膨脹速度相較於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測出的數值高一些,對科學家而言也並非今天才發現的現象。然而,問題在於,「新發表的結果,實際上充分檢查了各種可能存在的問題,發現差別並沒有縮小,反而可能增大了。」陳學雷說,這就需要科學家去考慮是否在理論上存在一些以往被忽視的因素。

「比如,是不是擬合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模型不準確。也有人猜想,銀河系所處區域可能正好是宇宙當中密度偏低的地方,這個地方是不是膨脹速度比別的地方快一些。」陳學雷表示。

這意味著未來從事觀測的研究人員需要儘可能地反覆檢驗數據。然而,能否實驗上最終確認這一觀測結果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宇宙學研究的歷史上,有很多次由於觀測結果不吻合所產生的矛盾,引導科學家通過引入新模型、考慮新可能性等辦法予以解決,從而帶來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學發現。「比如,暗能量就是在觀測中這樣發現的。」陳學雷說,此次研究是否會帶來新的重大科學發現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這很可能是大自然提示我們的新線索」。

《中國科學報》 (2016-06-28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最新證實:宇宙比預期快9%的速度膨脹!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最新測量結果證實:根據宇宙大爆炸後不久觀測到的宇宙軌道,宇宙正在以比預期快9%的速度膨脹。有了這些新數據,裡斯和團隊能夠加強宇宙距離階梯的基礎,這個階梯用來確定宇宙內部的距離,並計算哈勃常數,一個宇宙隨時間膨脹速度的值。該團隊將哈勃測量數據與阿勞卡利亞項目(Araucaria Project)的另一組觀測數據結合起來和歐洲。這組科學家通過觀察一顆恆星經過它的夥伴時,光線變暗來測量大麥哲倫星雲的距離。
  • 探索宇宙膨脹速度 三種方法測出三個哈勃常數
    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美國天文學家哈德溫·哈勃的觀測讓科學家知道,宇宙在不斷膨脹。那麼,宇宙的膨脹速度有多快——也即所謂的哈勃常數有多大呢?哈勃常數是宇宙參數,在各種各樣的宇宙學計算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決定了宇宙的絕對規模、大小和年齡,是我們量化宇宙演化最直接的工具之一。
  • 最新哈勃常數出爐,宇宙膨脹速度比公認數值更快!
    來自《天體物理學》雜誌、Sciencealert.com的報導,根據最新哈勃常數測量結果顯示:宇宙膨脹速度比原先估算的更快
  • 哈勃望遠鏡進一步確認宇宙在加速膨脹
    新華社華盛頓4月25日電(記者 周舟)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觀測成果進一步確認了宇宙在加速膨脹,現在的膨脹速度比根據早期宇宙特徵預測的膨脹速度快大約9%。  此次研究成果25日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利用新方法對大麥哲倫星雲的70顆造父變星進行了觀測。
  • 宇宙危機來臨?科學家:宇宙膨脹速度比想像中快,與暗能量有關?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的宇宙一直處於膨脹狀態。不久前,研究人員用一種新的望遠鏡技術收集了相關數據,驚奇地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要快得多。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研究明確指出,現階段的宇宙膨脹速度與科學家們用了數十年的標準模型並不符合。
  • 哈勃常數迄今最精確的測量:宇宙膨脹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
    宇宙正在膨脹,這在科學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宇宙膨脹的速度比我們預想的要快。近日,來自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最新數據顯示,宇宙膨脹速率—哈勃常數的值比公認的要大9%。這次結果還近一步確認了差異的來源:屬於測量誤差的概率是30萬分之一。
  • 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宇宙加速膨脹 比預測快10%
    宇宙膨脹速度比之前預測快10%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稱,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數據新測定的宇宙膨脹速度,比歐洲普朗克衛星通過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所預測的速度快要
  • 宇宙膨脹的速度是多少?實測值比理論值快9%,專家呼籲物理學革新
    「大爆炸理論」是一種宇宙學模型,用來描述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在137億年前開始膨脹,之前處於非常炙熱和密集的狀態。這個理論是建立在天文學家對基本的天文學現象的觀察的基礎上的。1920年,哈勃觀察到宇宙中各個星系之間的距離都在增加,倒推可知從前星系之間的距離更近。
  • 哈勃常數是錯的?宇宙「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
    自從哈勃發現了宇宙膨脹以來,這一現象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對象,而哈勃常數則是描述這一現象的一個常數,這個數字描述了宇宙從空間某一特定點以不同距離膨脹的速度。然而,近日一則研究表明宇宙學的「標準模型」受到新測量的質疑,這項研究所使用的新測量方法測量除了不同的哈勃常數,改變我們對不斷膨脹的宇宙的看法。這意味著人類以前的推論可能是錯的,那麼科學家需要重新研究宇宙的基本模型嗎?
  • 宇宙膨脹的速度太快了?看下天文學家發布的新數據!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天文學家發布了一組宇宙擴張速率新數據,這似乎與已知的宇宙膨脹率標準模型相矛盾。據報導,研究人員之一、教授法斯納赫特領導的研究小組,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文章稱,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以及基客天文臺系統,掃描了三個星系,研究發現,對於標準的宇宙擴張速度模型來說,宇宙膨脹得太快了。
  • 宇宙膨脹得究竟有多快?——矛盾的哈勃常數
    為了直接測量哈勃常數,天文學家要觀測大量的星系,然後測定每一個星系的兩大關鍵信息:它的距離以及它遠離我們的速度。後者可以通過測量星系所發出光線的紅移來直接確定。但測定距離則要複雜得多。
  • 哈勃常數之謎:引力波揭示宇宙膨脹速度?
    天文學家將望遠鏡對準特定恆星和其它源頭,測算它們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以及遠離地球的速度。這兩個參數對估算哈勃常數至關重要。哈勃常數是一個用於描述宇宙膨脹速度的計量單位。但迄今為止,絕大多數精密觀測得出的哈勃常數始終存在很大差異,導致科學家無法得出宇宙具體膨脹速度的一個決定性答案。科學家相信確定膨脹率有助於揭示宇宙的起源、命運以及是否會永遠膨脹下去或者最終發生崩塌。
  • 宇宙的膨脹速度至少比之前的預期快了8%左右,宇宙模型有錯誤?
    那麼宇宙的膨脹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宇宙膨脹說是在1929年最早提出的,簡單的來說,也就是宇宙之中的各個不同的星雲,相互之間的距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的在發生著變化,在慢慢的變遠。而且科學家驚奇的發現,宇宙的這個膨脹速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膨脹速度在不斷的加快,完全超出了科學家之前的預期。
  • 中科院研究員:揭秘宇宙加速膨脹背後的暗能量—新聞—科學網
    重子聲波振蕩是早期宇宙中聲波振蕩留下的遺蹟,在宇宙爆炸後約38萬年,聲波振蕩信息被「凍結」。如今宇宙中,仍包含著與大爆炸時相同的重子聲波振蕩信號,所以可將其作為「標準尺」測量宇宙遙遠天體間的距離從而確定宇宙的膨脹速度。
  • 比光速還快?比宇宙的規模大小更難琢磨,科學解釋宇宙為什麼膨脹
    這幅圖展示了天文學家如何計算哈勃常數。首先我們將尋找較短距離內的造父變星,然後在與遠處星系的造父變星進行比較,計算距離亮度伴隨宇宙膨脹而來的哈勃常數確實,宇宙一直在膨脹,但是宇宙膨脹的有多快呢?說到這裡,我們要說的一個理論名為哈勃常數,哈勃常數其實就是用來計算宇宙隨時間膨脹的速度。
  • 宇宙的異樣!最新測量發現宇宙膨脹的速度突然加快了!
    80年前,天文學家哈勃發現了一個震驚全世界的秘密:所有的星體、星系都在互相遠離,離得越遠,速度就越快,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震撼的事實:宇宙正在膨脹!但是一項新的測量表明宇宙的膨脹速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我們的宇宙到底怎麼了?
  • 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就越快,是什麼在讓宇宙加速膨脹?
    霍金《時間簡史》的第一章名字叫「我們的宇宙圖像」這一章的開篇,講了一個老婦人認為地球是一個「馱在一隻巨大烏龜上的平板」,而整個宇宙,就是一隻烏龜馱著一隻烏龜的烏龜塔,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老婦人的這個宇宙模型是非常荒謬的,但真正的宇宙模型,要遠比烏龜塔抽象
  • 宇宙膨脹的速度比理論模型還要快,科學家認為是暗物質在作怪
    現在宇宙的起源最主流的一種觀點就是宇宙是從一次大爆炸開始的,經過了一百多億年不斷的膨脹才變成了現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但是人類通過宇宙基本數據建立的模型,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宇宙膨脹要比計算中快很多,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新哈勃常數估值加劇宇宙膨脹速度困惑
    紅巨星是測量目前宇宙膨脹速度的一種新方法的焦點。
  • 哈勃定律下的宇宙膨脹理論
    但哈勃的觀測卻震驚了整個科學界:所有的星系正離我們遠去,而且越遠的星系離去的速度越快。而這張圖就是著名的哈勃圖,從而也得到了著名的哈勃定律宇宙膨脹科學家對哈勃定律的解釋是宇宙正在膨脹。設想一條直線上有A、B、C、D、E、F等幾個點,他們的坐標分別為0、1、2、3、4、5。假設宇宙一年膨脹兩倍,則他們的坐標變為0、2、4、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