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會窗關閉前運作來蒂基尼奧.蘇亞雷斯和蔣聖龍,可以說這是泰達為保級的最後一搏。而之所以泰達會在這個轉會窗不斷進補,還是跟第一階段的聯賽表現有關。
贏個球有多難?對於恆大、上港來說,隨隨便便踢可以贏下大多數球隊;但對於泰達來說,真可謂難於上青天。哪怕是點球給了泰達,泰達本賽季也3次把點球給罰丟了。當阿奇姆彭最近3個點球全部罰丟,他在點球點前的自信已經被摧毀,泰達這支球隊的信心也被摧毀了,他們成為了第一階段唯一一支0勝的球隊,刷新了中超開局最長不勝紀錄,距離人和去年創下的17輪不勝這一中超最長不勝紀錄又進了一步!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是泰達不斷給自己挖坑埋下的苦果。
第一個坑:準備期引援的迷之操作
過去這兩個月,為何泰達會經歷3平11負,這一恐怖又漫長的噩耗?這是一個又一個錯誤所導致的,而泰達的第一個錯誤出在準備期。
其實早在去年年初,泰達差點把合同年沒有續約的買提江賣給了蘇寧;但在施蒂利克的據理力爭下,買提江留了下來,並成為了泰達的隊長。而買提江去年在泰達的表現非常出色,他是施蒂利克體系不可或缺的戰術核心;老頭非常希望把他留下,俱樂部也希望留下買提江,但泰達俱樂部無法在合同金額上滿足買提江的胃口,最終買提江自由身去了上港。
在沒有留住買提江的情況下,正好中超的外援登場名額又加了一個,泰達當時的計劃就是買一個外援,來打買提江的位置,當時定下這個計劃時的潛在人選就包括艾哈邁多夫。上港去年在天河輸給恆大後,就決定要換掉艾哈邁多夫了;他們今年年初就已經在談穆伊了,只不過穆伊的轉會談判被一拖再拖,上港直到9月才把艾哈邁多夫放給泰達。而在明知艾哈邁多夫來不了的情況下,泰達不是沒有考慮過在這個位置引進其他人;但年初的時候,受制於疫情影響,在中超開戰時間遲遲無法敲定,且足協也早就確定會在聯賽開始前再開一個轉會窗口的背景下,中場的引援一直處於被擱置的狀態。而在國內球員方面,已經在買提江的身上吃了大虧的泰達,面對楊帆進入合同年的問題時,選擇了更為謹慎的操作,把楊帆高價賣給了國安
2019賽季,泰達一共有8人出場時間超過2000分鐘,3人已離隊考慮到泰達投入畢竟有限,因此當初沒有及時買第五外援(當時泰達不會想到華格納不回來的情況),賣楊帆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到5月份,泰達俱樂部就已經知道華格納很可能不會回來了,且5月份足協已經召集中超各俱樂部管理層在上海開會,釋放了聯賽會儘快恢復的信號後,按理說從那時開始,泰達就應該進行引援操作了。然而到7月30日上個轉會窗關閉之前,泰達俱樂部到底做了什麼呢?在頂替華格納的外援人選上,他們選擇了利馬,卻沒有及時搞定利馬的註冊手續;而原本他們想從南通拿來即插即用的馬裡烏斯.奧貝科普,最終也沒搞定。。。
在內援轉會市場上,泰達的操作也毫無「進取心」;之前在華夏踢不上的車世偉,年齡大了、身體機能嚴重下滑的肖智,之前在國安踢不上的雷騰龍,之前天海的替補錢宇淼,以及心思根本就沒有用在踢球上的劉若釩,當之前沒踢過中超的宋嶽是中超今年引進的最靠譜的新援,泰達的引援做的相當差勁。而在差勁的背後,新華社則爆出泰達的引援由某一兩家經紀公司把持的情況時,也不得不讓外界懷疑,這裡面是否會存在利益輸送。
第二個坑:對施蒂利克缺乏約束+耐心不夠
其實泰達的危機早在5月份,他們連續在熱身賽被三外援的建業,全華班的國安打散架的時候,就已經暴露出來了。而王寶山接手後也提到了泰達的體能問題,跟施蒂利克不在中國,球隊的訓練質量得不到保障有關。
那麼話說回來,為什麼施蒂利克直到聯賽首輪打上港的當天才跟球隊匯合?跟泰達俱樂部不願意花錢,通過包機的方式在6月把外教、外援接回來有關。當外教團隊和巴斯蒂安斯需要搶機票,來了再隔離,與大部隊匯合的時間點自然會被無限拉長。但除了建業和黃海這兩個聯賽開始後才確定主教練的隊伍外,泰達的主教練是最晚到位的,也能體現出泰達對於施蒂利克缺乏約束。
年初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球隊在春節後選擇了出國備戰;但到了2月底、3月初的時候,國內的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國外開始爆發的時候,很多球隊開始陸續回國。很多新加盟的外援,他們因為籤證的原因沒法跟大部隊回來;還有的俱樂部考慮到,外援長期跟家庭兩地分居,反正聯賽也不知道什麼開始打,就放他們回去了。但對於外教,很多俱樂部當時進行了溝通,希望他們能跟著大部分回來帶訓練;這其中恆大、富力、深足、卓爾的外教團隊都跟著大部隊一塊回來了,永昌更是外援、外教一個不落全部回來了。而泰達2月底從泰國回來的時候,就已經勸過施蒂利克和他的助手們跟著大部隊一起回來,但老頭當時還執意返回歐洲。到了3月份,國外疫情越來越嚴重,很多俱樂部開始督促各自外援趕緊回來;泰達當時也在督促自己的外援和外教回來,其中阿奇姆彭和喬納森3月就已經在國內落地了,泰達的外教團隊只有助理教練卡洛斯在限制令生效前回來了,施蒂利克本人和體能教練安東尼奧都沒回來,這就導致泰達的訓練從3月到7月都是遲嶸亮在帶,但遲嶸亮有這個能力麼?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喬納森今年在不停的受傷,泰達的比賽節奏比幾乎所有球隊都要慢。
喬納森的不斷受傷跟賽季前的訓練質量有關當施蒂利克回歸後發現他手下的是一支體能和競技狀態都很糟糕球隊,他曾把希望寄托在新引進的外援身上。但是當泰達在二次轉會窗關閉前沒有再註冊新外援時,老頭就已經感到大難臨頭的同時,泰達內部依舊在不斷的給老頭挖坑。同樣是由新華社爆出,施蒂利克只能確定首發名單,但23人大名單裡其餘球員均為中方教練組敲定的背景下,這早已表明施蒂利克對於這支球隊失去了掌控力之時,泰達的管理層在輸華夏後選擇了換帥。
然而在帶隊能力上,王寶山真的要強於施蒂利克麼?再考慮到王寶山過去帶隊保級,依賴於豐富的人脈;但今年這賽制,人脈基本用不上了,且王寶山帶隊後,傷員陸續回歸的泰達表現也沒有迎來質變的情況下,可以說換帥是泰達給自己挖的第二個坑。如果當初泰達選擇清理掉部分在球隊中起副作用的中方工作人員,而對施蒂利克投出信任票的話,泰達第一階段真的會一場都贏不了麼?
保級潛在隱患:外援打問號+足協的態度
運氣不佳,傷病不斷,裁判多次作出錯漏判,但總的來說,泰達在第一階段的表現主要是兩個原因導致的:一個是球隊核心競爭力不夠,還一個是球員對球隊缺乏歸屬感,願意為泰達去拼命的球員很有限。
雖然去年泰達排第7,但15年、16年、18年,泰達都是聯賽最後一輪保級,17年也只是聯賽倒數第三輪才保級的背景下,或許去年的排名是一種「假象」,第一階段的表現就是這支球隊真實的水準。而王寶山想要帶隊打防守反擊,一次次暴露出守不住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泰達這條後防線放到中甲,充其量可能也就是個中上遊水準。像邱添一、劉洋以及現在的白嶽峰、譚望嵩放到轉會市場上,還能有中超球隊要?
對於泰達全隊來說,第一階段一場不贏,他們的2020賽季註定會有不光彩的記憶;但只要能保級,倒也不至於被釘在天津足球的恥辱柱上。換做以往,泰達這個開局妥妥的降級;而今年的賽制很特殊,第二階段所有球隊都等於是從0開始,且足協還把降級名額從2減為1.5;再考慮到今年中甲基本沒什麼球隊想上來,中超球隊的外援和國內尖子球員水準遠超大多數中甲球隊的情況下,實際上只要確保別成為聯賽第16,就有活著的機會。對於保級組的八支球隊來說,他們有3次活命的機會,無論是第一輪,第二輪,還是15打16+後續的附加賽,只要把握住其中一次即可上岸。
但有三次機會,不代表泰達就能把握住;目前泰達球員普遍缺乏自信,且精神上有些麻木了,人心也不是很齊;除此之外,泰達還有兩個問題不是很好解決。首先是外援,隨著蒂基尼奧.蘇亞雷斯的註冊,泰達今年7個外援註冊名額都用滿了;而泰達對蒂基尼奧.蘇亞雷斯的期待值很高。考慮到這位蘇亞雷斯其實是上港主帥佩雷拉心心念念的外援前鋒,他的能力是不用懷疑的。但泰達是指著蒂基尼奧.蘇亞雷斯在解除隔離後,立刻進入狀態,在場上去挑大梁的;然而蒂基尼奧.蘇亞雷斯此前對於中超,對於泰達的了解趨近於0,且他從解除隔離到打深足的第一回合之間只剩不到一周的時間跟隊磨合,一旦他無法立刻進入狀態,再考慮到利馬水平有限,喬納森飽受傷病困擾,可以泰達的外援充滿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而泰達保級更大的隱患其實在於裁判;針對俱樂部的上訴和媒體熱炒裁判問題,此前被足協秘書長在中甲會議上定性為「損害聯賽品牌」的背景下,在第一階段,裁判對於泰達的尺度有點「變本加厲」,甚至是有些故意針對泰達。再考慮到賽制出來時,外界就曾質疑這種賽程方案,可能會出現第一階段一場不贏的球隊保級的情況,而不斷去聲討足協,給了足協不小的壓力,結果泰達還自己往「槍口上撞」時,中國足協真的希望泰達保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