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Cells:臍帶血幹細胞有望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2020-12-01 生物谷

2016年6月8日/生物谷BIOON/--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這一病名是由瓦也斯(Wise)和蘇茲伯格(Sulzberger)在1933年最早提出的。

異位性皮膚炎,又名異位性溼疹或遺傳過敏性溼疹,是一種與遺傳有密切關係的皮膚疾病,因遺傳導致皮膚異常而發生病變,會反覆發作且搔癢難當即異常敏感,好發於嬰幼兒時期,也因此,有些人會稱之為「嬰兒溼疹」。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復發性、瘙癢性皮膚病。異位性的含義:(1)有易患哮喘,過敏性鼻炎,溼疹的家族性傾向;(2)對異種蛋白過敏;(3)血清中IGE值高;(4)血液嗜酸粒細胞增多。典型的異位性皮膚炎除有特定的溼疹臨床表現外,還具有上述四個特點。

科學家們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認識尚不一致。病因比較複雜,一般認為與多種因子如遺傳、環境等有關。

在一項新的臨床研究中,來自韓國首爾大學和釜山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利用來自臍帶血的幹細胞進行治療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來治療中重度溼疹或者說異位性皮膚炎。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6月3日在線發表在Stem Cell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linical Trial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to-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Phase I/IIa Studies」。

在這項臨床試驗中,34名病人被隨機地分配接受低劑量或高劑量臍帶血幹細胞皮下注射。在第12周,55%接受高劑量注射的病人的溼疹面積與嚴重度指數(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下降50%。異位性皮膚炎的免疫相關標誌物水平也顯著下降。

「這項研究是首項研究證實患有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對源自臍帶血的幹細胞治療作出反應」,論文通信作者Tae-Yoon Kim博士說,「對病人進行單一的幹細胞治療導致在整個12周的隨訪期內疾病症狀顯著和持久地改善。」(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Clinical Trial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to-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Phase I/IIa Studies

doi:10.1002/stem.2401

Hyung-Sik Kim1,†,‡,§, Ji Hyun Lee4,§, Kyoung-Hwan Roh5, Hee Jin Jun4, Kyung-Sun Kang1,5,¶,* andTae-Yoon Kim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have been proven to be therapeutically effective against atopic dermatitis (AD) in preclinical studies. However,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SCs against AD have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in a clinical study. To establish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SCs (hUCB-MSCs) in AD, thirty-four adult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AD were enrolled in two phase trials with a follow-up for 1 month and 3 months, respectivel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receive low dose (2.5 x 107) or high dose (5.0 x 107) of hUCB-MSCs subcutaneously. An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 score, 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 (IGA) score, Severity Scoring for Atopic Dermatitis (SCORAD) score, adverse effect assessments and serum biomarker levels were evaluated as end points. A single treatment of hUCB-MSCs resulted in dose-dependent improvements in AD manifestation. Fifty-five percent of patients in high dose hUCB-MSC-treated group showed a 50% reduction in the EASI score. The IGA score and SCORAD score decreased by 33% and 50%, respectively, in high dose-treated group. Particularly, the administration of high dose hUCB-MSCs reduced the pruritus score by 58%. The serum IgE levels and number of blood eosinophils were down-regulated by the treatment.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and none of the patients discontinued the trial due to adverse event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to demonstrate a marked improvement of AD features with cell therapeutic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infusion of hUCB-MSCs might be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AD. This article i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多篇文章解讀臍帶血幹細胞領域研究進展
    【3】Stem Cells:臍帶血幹細胞有望治療異位性皮膚炎doi:10.1002/stem.2401>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這一病名是由瓦也斯(Wise)和蘇茲伯格(Sulzberger)在1933年最早提出的。
  • 淺談異位性皮膚炎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病例逐年上升,過去幾十年間,異位性皮膚炎患病率逐漸上升,尤其是在日本和歐美發達國家呈逐年增高趨勢,好發於嬰幼童,約有80%的病患是在5歲前發病。 成人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則通常在青春期時發作,可能原因為荷爾蒙的改變或青春期的壓力,多為慢性溼疹性狀況。
  • 全球韓國最初利用臍帶血幹細胞成功治療腦源性麻痺
    原標題:韓國全球最初利用他人臍帶血幹細胞成功治療腦源性麻痺2013年1月16日下午,在京畿道城南市盆唐車醫院康復治療中心,29個月大的鄭藝苑(音,女)是一個患有先天性腦源性麻痺症的孩子。以前她抓著東西只能站立30秒左右,還不會爬。
  • 上海成功探索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罕見重症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上海成功探索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罕見重症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2018使用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並不理想。但臍帶血幹細胞移植將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18日,經過中國幹細胞集團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共同努力,9歲的高IgE症候群患者樂樂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並將從此開啟嶄新的人生。據悉,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此前在中國鮮有報導。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望治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原標題: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望治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加拿大渥太華醫院研究所(Ottawa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新生兒學家Bernard Thébaud博士在一篇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tem cell 幹細胞》上的論文中提出了一種利用來自臍帶血的幹細胞來治療一種之前被認為無法醫治的疾病
  • 醫藥界的諾貝爾獎:2014年美國蓋倫獎揭曉——C肝、臍帶血幹細胞...
    (相關連結:盤點:醫藥界的諾貝爾獎——2014年美國蓋倫獎(Prix Galien Award)提名產品)2014年美國蓋倫獎(Prix Galien USA Award)已於今年10月28日下午6:30在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揭曉,獲獎產品如下:最佳藥品獎:Sovaldi——吉利德:C肝治療的重大突破
  • 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
    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時間:2018-05-23 18:2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最近,國內有四位富豪在中介公司組織下,遠赴烏克蘭接受胚胎幹細胞治療,試圖抗衡自然規律,用錢去買健康買長壽,一針的價格將近60萬,他們願意花400萬年輕30歲。 什麼是幹細胞? 大家都知道人是可以獻血的,什     原標題: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
  • 「重要提醒」疫情未走遠,儲存臍帶血幹細胞十分有必要
    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達100個,新增三項新冠病毒相關臨床研究王福生院士:安全有效,新冠患者在發病期以及後期均可接受幹細胞治療臍帶血的新應用:治療骨髓衰竭疾病及新冠肺炎初有成效科技部:目前已經有4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通過幹細胞治療出院這麼寶貴的幹細胞,究竟從哪裡能夠得到?其實在每個寶寶的臍帶血、臍帶和胎盤裡都有。
  • ...丨疫情下的生命營救 青島國金中醫醫院為石家莊護送臍帶血幹細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明莉 楊曉彤 青島報導1月16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因疫情按下「暫停鍵」之時,青島國金中醫醫院「逆行而上」,將搶救患者的臍帶血幹細胞從青島安全護送至石家莊平安醫院,為生命按下「重啟鍵」。
  • 凝聚頂尖科技的臍帶血幹細胞成功治療罕見病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提供足夠酶活性替代各型酶的缺陷,能明顯改善患者病情及延長壽命,是黏多糖病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供移植用的造血幹細胞主要來源於骨髓、臍帶血和外周血,阿寶的醫生曾建議移植非親緣的骨髓造血幹細胞進行治療,但阿寶的媽媽擔心治療存在風險沒有採用。
  • Stem Cells:樂衛東等研究胚胎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成瘤性獲突破
    因此,胚胎幹細胞是細胞移植治療中非常重要的細胞來源。但是,胚胎幹細胞治療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即成瘤風險,移植細胞中存在的未分化的胚胎幹細胞會在被移植體內成瘤。因此除去移植細胞中存在的未分化的胚胎幹細胞是國內外胚胎幹細胞治療研究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 Stem Cells:利用間質細胞誘導Treg細胞分化
    Azevedo博士領導的這項研究可以為一系列慢性炎症提供新的治療方法,包括癌症,哮喘,炎症性腸病,類風溼病等關節炎等等。Azevedo博士說:「 Treg在免疫耐受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中,較低的Treg與GVHD的發展有關。但是,Treg十分稀少。尋找穩定的Treg替代來源可能會產生足夠大量用於治療的Treg。」
  •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NK cells with high-affinity ...
    HEMATOPOIESIS AND STEM CELLS| FEBRUARY 6, 2020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 Stem Cells:研究人員使用幹細胞識別與青光眼有關的細胞過程
    他們的目標是開發療法以預防或治療青光眼。除了青光眼之外,一系列退行性疾病都會損害眼睛視覺神經,導致視力喪失和失明。這項工作有可能影響對視神經損傷的治療,比如士兵在戰鬥中或運動員在身體接觸中所發生的損傷。
  • Stem Cells:科學家找到維持肝臟細胞更新的神秘來源
    該研究對肝損傷治療以及再生醫學研究都有一定意義。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組織幹細胞能夠對成熟組織和器官的上皮細胞進行補充,但是組織幹細胞是否會促進正常健康器官的細胞更替仍然不是特別清楚。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類與雙能肝臟幹細胞/祖細胞(LPC)不同的肝臟祖細胞,這類細胞能夠持續存在於小鼠肝臟,可能有助於組織的維持。
  • Stem Cells:間充質幹細胞移植促進青光眼的組織再生
    骨髓細胞中的造血和間充質成分有助於受損器官的修復,因此常用於急性病的治療,但很少用於慢性病的治療。Renaud等人嘗試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慢性青光眼。在研究中,他們用雷射誘發了一個開角型青光眼模型,去評估骨髓細胞的治療潛能和組織修復的機制;然後用雷射誘發的方式將效應細胞導入受損組織,研究雷射誘發的效果。
  • Stem Cells:豬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不產生腫瘤
    West是喬治亞大學農業和環境科學學院動物科學研究員和副教授,他說,「多功能幹細胞對於幹細胞治療是非常有潛力的。但是它們在小鼠中的試驗經常導致腫瘤形成,從而常常導致它們死亡」。腫瘤形成已導致人們對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和這些幹細胞分化形成的細胞產生安全擔憂。
  • Stem Cells:發現兩小分子化合物提高iPS細胞誘導效率
    iPS細胞的出現使得無倫理爭議的病人特異性的幹細胞獲得成為可能,而由病人特異性的iPS細胞分化得到的特異性前體細胞和成熟細胞即可應用在組織器官移植治療、基因治療、藥物篩選模型的建立、以及特異疾病分子機制的研究等多方面。了解重編程過程複雜的分子機制有利於開發更加安全和有效的iPS誘導方法。
  • 淺析異位性皮炎藥物市場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異位性皮炎藥物研發現狀伴隨著第一個非甾體類AD外用治療藥物crisaborole,以及第一個AD治療的生物製劑dupilumab近期的獲批上市,異位性皮炎患者的治療前景有望發生較大改變;兩者的作用機制分別為抑制磷酸二酯酶4 (PDE4)及結合白細胞介素4受體的α亞基(IL-4R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