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望治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2020-11-23 鳳凰山東站

原標題: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望治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加拿大渥太華醫院研究所(Ottawa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新生兒學家Bernard Thébaud博士在一篇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tem cell 幹細胞》上的論文中提出了一種利用來自臍帶血的幹細胞來治療一種之前被認為無法醫治的疾病,即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在加拿大和美國,BPD每年大約影響著1萬名極早產新生兒(very premature newborns)。這些嬰兒的肺部並沒有足夠地發育來維持它們,因此他們必須通過呼吸機接受氧氣。然而,機械通氣和氧氣組合使用會損傷肺部和阻止它們的發育。此外,長期呆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也影響著這些極早產新生兒身體其他部分(包括視網膜、腎臟和大腦)的正常發育。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給新生大鼠供應氧氣的實驗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發現。他們利用新生大鼠的肺部發育來模擬在第24周出生的早產新生兒的肺部發育。在這篇論文中,他們報導了5個主要的研究發現:

(1)來自人臍帶血的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MSC)當注射到這些小鼠體內時能夠給它們的肺部帶來它們吸入氧氣時產生的保護性效應。

(2)在吸入氧氣兩周之後,注射到小鼠體內的MSC具有修復性效應。

(3)當注射條件培養基---一種MSC產生的不含細胞的物質---而不是MSC時,研究人員發現該物資具有與MSC一樣的保護性和修復性效應。

(4)當注射6個月之後,接受治療的動物擁有更好的運動能力,而且給肺部帶來持續性的益處。

(5)MSC給正常大鼠的長期健康並不帶來不良影響。關於幹細胞的一個擔憂就是它們除了促進細胞生長之外,可能也促進癌症生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Thébaud博士給事先未吸入氧氣的對照組大鼠注射MSC。當注射6個月之後,他發現這些動物仍然保持正常和健康。

在未來兩年之內,Thébaud博士想給20名病人開展前瞻性研究以便驗證這種幹細胞療法是可行的和安全的。在未來四年之內,他想開展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他自信人們將能夠開發出一種治療方法來治療BPD。

延伸閱讀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通常是廢棄不用的。雖然每個嬰兒臍帶中只有少量的血,但這些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幹細胞,是成體幹細胞的主要來源之一,上世紀70年代發現臍帶血中富含幹細胞,特別是造血幹細胞含量可與骨髓相媲美,可代替骨髓進行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與骨髓幹細胞和外周血幹細胞相比,新生兒臍帶血幹細胞的異體排斥反映小,免疫原性低,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山東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盤點|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科疾病的臨床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童移植物抗宿主病間充質幹細胞已成功用於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國際上有針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而國內也進入到了臨床試驗階段,一些針對這種疾病的間充質幹細胞新藥已經獲得了臨床批件。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幹細胞,尤其是新生兒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被美、英、日、韓和以色列等多個國家應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國科技部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結果顯示,幹細胞治療安全、有效,能夠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很快得到緩解或者停止加重。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案例集錦
    一根臍帶可提取的間充質幹細胞的數量相當於成人5000毫升骨髓中的間充質幹細胞數量。臍帶被視為「間充質幹細胞寶庫」。 作為「寶庫」,近年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被醫學界廣泛的運用在各類疾病的治療上,產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 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概覽!
    基於幹細胞的幹細胞療法更是被認為是當代再生醫學研究的核心,有望成為突破各種疑難病症的新途徑,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應用價值不菲幹細胞是人體內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按照發生學來源分類,幹細胞可以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兩類。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充質幹細胞|clinicaltrials.gov|急性呼吸...
    臨床前的實驗表明,間充質幹細胞能夠分化成包括支氣管上皮細胞在內的不同肺部細胞類型,再生支氣管結構、修復肺氣腫、減少炎症。間充質幹細胞的特殊生物學特性,如可分泌抗炎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向損傷的組織和器官聚集趨化等等,這些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療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第一,間充質幹細胞的歸巢效應有助於肺損傷的修復。
  • 守護家庭、女性與兒童,間充質幹細胞臨床前景被看好
    從兒童、女性到老人,從治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到治療卵巢早衰,再到治療阿爾茲海默症……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廣泛被應用於臨床研究中,為諸多疾病治療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 多項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通過國家衛計委備案
    截止12月12日,通過國家衛計委官方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共計5個,其中4個項目與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關,意味著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迎來了臨床研究爆發階段。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指存在於新生兒臍帶組織中的一種多功能幹細胞,它能分化成許多種組織細胞,在骨、軟骨、肌肉、肌腱、韌帶、神經、肝、內皮和心肌等組織工程方面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什麼?聽聽專家咋說……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什麼?,尤其是新生兒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已被多個國家應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國科技部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
  • 新生命幹細胞公司新專利獲受理 提升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能力
    近期,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研發團隊傳來消息,其相關項目負責人發明的「一種可增強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能力的新方法」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發明專利並獲得受理,有望在免疫性疾病治療上發揮重要作用。最新研究顯示,間充質幹細胞可通過免疫調節作用對免疫性疾病進行治療。
  • 為什麼網紅幹細胞的名頭,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莫屬?
    目前能夠儲存的幹細胞有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胎盤幹細胞、脂肪幹細胞、乳牙幹細胞等,這些幹細胞各具特色,但如果非要推出一個網紅幹細胞,那就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莫屬。 為什麼這樣說呢?
  • 專家科普「高大上」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到底和你我有啥關係?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3日訊(謝俊 鎖千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幹細胞尤其是新生兒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被美、英、日、韓和以色列等多個國家應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國科技部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結果顯示,幹細胞治療安全、有效,能夠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很快得到緩解或者停止加重。
  • 慢性肝病的治療新方向在哪兒?生物專家: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療法
    簡單說來就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謝性肝硬化、膽汁淤積性肝硬化、肝靜脈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藥物性肝硬化、營養不良性肝硬化、隱源性肝硬化等等。 肝硬化的幹細胞治療 有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可減輕肝硬化患者炎症和組織損傷
  • 間充質幹細胞存儲治療受到關注 它都有哪些來源?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許多人對間充質幹細胞產生了更大的好奇與興趣,一時間也讓間充質幹細胞存儲成為了更大的熱點。那麼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多能幹細胞,它具有幹細胞的所有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最早在骨髓中發現,隨後還發現存在於人體發生、發育過程的許多種組織中。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問題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和研究。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療法的「明星成員」,也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目前,世界上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大多是間充質幹細胞。
  • 新綜述: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
    間充質幹細胞是具有廣泛免疫調節特性的多能幹細胞,自最初分離自骨髓以來,已在許多成人和胎兒來源的器官/組織中發現,如脂肪組織、牙髓、臍帶和胎盤。但是,人們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知道,靜脈輸注間充質幹細胞——任何細胞治療最典型的幹預方法——會導致絕大多數細胞(80%~90%)停留在肺部,並隨著炎症的發生而進一步增加。因此,有討論認為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可能對免疫/炎症性肺疾病特別有用。
  • 關於間充質幹細胞的14個特性,你了解幾個?
    間充質幹細胞,又稱多潛能基質細胞,簡稱MSCs,是屬於中胚層的一類多能幹細胞,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和器官間質中,包括:骨髓、臍帶、脂肪、黏膜、骨骼、肌肉、肺、肝、胰腺等組織以及羊水、羊膜、胎盤等。在適宜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骨、軟骨等多種組織細胞。
  • 美國探索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新療法 有望治癒1型糖尿病
    近期,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招募患者參加一項以研究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作為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療法的臨床試驗。 間充質幹細胞作為減少1型糖尿病進展的治療工具的使用則代表了一種有前途的新幹預措施。瑞典的一項試驗性臨床試驗表明,單次輸注自體骨髓衍生的間充質幹細胞可以維持成人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
  • 我國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三大特徵
    近期媒體報導顯示,王福生院士牽頭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已被列為國家科技攻關的緊急專項。3月16日,已經有16個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項目註冊。試驗中所有的7例新冠肺炎患者在間充質幹細胞移植2天內其肺功能和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其中2名輕症患者和1名重症患者在治療10天內痊癒出院。
  • 圍產組織來源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閉症新進展
    持續的神經炎症可能會導致部分個體出現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症狀,間充質幹細胞已被證明具有調節神經炎症的能力。 6月12日,《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文章[1],通過臨床I期實驗證實了50%的參與者自閉症譜系障礙核心症狀得到了改善,並表明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輸注在醫學上是耐受良好的。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又一重要成員,源於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和外胚層。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屬於非終末分化細胞,它既有間質細胞,又有內皮細胞及上皮細胞的特徵。間充質幹細胞在體外特定的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軟骨、骨、肌肉、肌腱、神經、肝、心肌、胰島β細胞和內皮等多種組織細胞,連續傳代培養和冷凍保存後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