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出馬!凝聚頂尖科技的臍帶血幹細胞成功治療罕見病

2020-12-08 騰訊網

參觀古建築時,常會看到屋簷下或者天溝上塑有各種怪物、怪人的造型用於承接疏通雨水,這些造型被稱之為「承霤」

你或許不會想到,有一種黏多糖貯積症能夠使患者的容顏像承霤一樣扭曲變形,以致於在中國,這種病乾脆就被叫作「承霤病」。

黏多糖貯積症,是一組先天性新陳代謝異常的罕見病,由於患者體內缺乏溶酶體酶而不能分解體內的黏多糖,令黏多糖在體內不斷累積,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繼而傷害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患者多因其引發的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而在青少年期就病故。

「粘寶寶」是對黏多糖貯積症孩子的愛稱,因為他們大多身材矮小,所以被冠以「寶寶」的稱謂;同樣也因為「長不大,活不長」是很多醫生對黏多糖孩子的殘酷論斷,所以被稱為長不大的粘寶寶。

為了讚揚和鼓勵與黏多糖沉積病鬥爭的患者及其家人,懷念因此病而離世的孩子們,同時也感謝那些致力於研究和治療黏多糖和其他貯積症的醫生和科學家們,由國際黏多糖組織倡議和發起,將每年5月15日設為國際黏多糖日

廈門男孩阿寶出生後不久就被確診患上了黏多糖貯積症,爸爸媽媽帶著小阿寶四處尋醫問藥,但是收效甚微。

根據臨床表現和酶缺陷,黏多糖貯積症可分為Ⅰ-Ⅶ等6型。阿寶屬於Ⅳ型,以身材矮小為突出表現,雖然面容及智力正常,但角膜混濁出現較早,學步及出牙時間較晚,聽力進行性損害。這一型黏多糖病一般可存活到20-30歲。

目前,黏多糖貯積症沒有完全根治的方法,但能夠通過特異療法改善症狀。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提供足夠酶活性替代各型酶的缺陷,能明顯改善患者病情及延長壽命,是黏多糖病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供移植用的造血幹細胞主要來源於骨髓、臍帶血和外周血,阿寶的醫生曾建議移植非親緣的骨髓造血幹細胞進行治療,但阿寶的媽媽擔心治療存在風險沒有採用。

新生兒臍帶血中包含的幹細胞不僅能夠為黏多糖貯積症的患者提供體內所缺乏的酶,且容易轉化成其他細胞類型,修復患者已受損器官的成功機率相對更大。

隨著病情一步步惡化,阿寶的媽媽覺得不能再等,決定再生一個二寶,用二寶的臍帶血來救阿寶的命。

臍帶血在同胞之間配型,有25%全相合、50%半相合的概率,相比非親緣關係通常為幾百分之一到幾百萬分之一不等的配型相合概率,顯然已經非常高。但為了確保未來二寶的臍帶血與阿寶的配型完全相合,阿寶一家奔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求助。

喬傑院士親自帶領多學科團隊,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獲得的阿寶爸媽四個胚胎,然後用高精尖的胚胎診斷技術篩選出最合適的胚胎,終於在2019年9月20日,阿寶媽媽順利產下健康的二寶多多(化名),經過檢測,阿寶和弟弟的臍帶血配型全相合。

2019年11月22日,治療團隊成功地為阿寶移植了這份集合了輔助生殖技術、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臍帶血採集製備技術的「特殊」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阿寶重獲新生。

2020年4月,阿寶的母親在給醫護人員的一封感謝信中寫道:「阿寶近來狀態不錯,身體恢復得挺好的,沒出現什麼排異反應,真心感謝各位老師的專業診療和耐心幫助,希望大家有空去廈門做客。」

阿寶的案例並非孤例,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准設置的北京、上海、山東、天津、浙江、廣東和四川臍血庫,都有出庫臍帶血救治黏多糖貯積症患者的案例。

11月15日第八屆中國臍帶血大會在京召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陳靜教授在題為《臍帶血在先天性代謝性疾病中的應用》的報告中指出,先天性遺傳代謝病有500多種,大多缺少根治手段,其中大約有20多種遺傳代謝病可以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臍帶血幹細胞對於酶活性提高具有明顯優勢,是合適的移植物選擇。針對於黏多糖,對比酶替代的治療方法,國際上已經趨向於建議儘早實施移植治療。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多學科的移植治療黏多糖一百多例,生存率達到95%,現在越來越多在使用臍帶血幹細胞進行治療。

相關焦點

  • 全球韓國最初利用臍帶血幹細胞成功治療腦源性麻痺
    原標題:韓國全球最初利用他人臍帶血幹細胞成功治療腦源性麻痺2013年1月16日下午,在京畿道城南市盆唐車醫院康復治療中心,29個月大的鄭藝苑(音,女)是一個患有先天性腦源性麻痺症的孩子。以前她抓著東西只能站立30秒左右,還不會爬。
  • 上海成功探索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罕見重症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上海成功探索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罕見重症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2018使用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並不理想。但臍帶血幹細胞移植將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18日,經過中國幹細胞集團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共同努力,9歲的高IgE症候群患者樂樂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並將從此開啟嶄新的人生。據悉,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此前在中國鮮有報導。
  • 多篇文章解讀臍帶血幹細胞領域研究進展
    【2】J Pediatr:臍帶血幹細胞有助治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doi:10.1016/j.jpeds.2013.12.011早產兒有增加患上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的風險,其中BPD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疾病,也是死亡和長期併發症產生的一種主要原因。
  • ...丨疫情下的生命營救 青島國金中醫醫院為石家莊護送臍帶血幹細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明莉 楊曉彤 青島報導1月16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因疫情按下「暫停鍵」之時,青島國金中醫醫院「逆行而上」,將搶救患者的臍帶血幹細胞從青島安全護送至石家莊平安醫院,為生命按下「重啟鍵」。
  • 醫藥界的諾貝爾獎:2014年美國蓋倫獎揭曉——C肝、臍帶血幹細胞...
    (相關連結:盤點:醫藥界的諾貝爾獎——2014年美國蓋倫獎(Prix Galien Award)提名產品)2014年美國蓋倫獎(Prix Galien USA Award)已於今年10月28日下午6:30在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揭曉,獲獎產品如下:最佳藥品獎:Sovaldi——吉利德:C肝治療的重大突破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 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
    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時間:2018-05-23 18:2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最近,國內有四位富豪在中介公司組織下,遠赴烏克蘭接受胚胎幹細胞治療,試圖抗衡自然規律,用錢去買健康買長壽,一針的價格將近60萬,他們願意花400萬年輕30歲。 什麼是幹細胞? 大家都知道人是可以獻血的,什     原標題:院士回應一針續命 胚胎幹細胞治療有那麼牛逼麼?
  • SATOL | 第三屆世界生命科技大會成功舉辦,讓科技助力健康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高興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Dr.Fabio SCANO……等各級領導以及20餘位院士、1200餘名國內外醫學界、科技界、產業界精英人士出席了會議。
  • 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華人院士共7名
    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 近日,來自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以此表彰他們對該行業做出的傑出貢獻。 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RAE),英國的學術榮譽性機構,是英國工程學界的最高學會。被入選皇家工程院被視作是英國工程師的最高榮譽。 英國皇家工程院成立於1976年,迄今為止共有約1600名院士。
  • ​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佳:願窮盡一生...
    2012年,陸士新在賽萊拉成立院士工作站,這也是賽萊拉的第一個院士工作站。此後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王迎軍均陸續在賽萊拉設立院士工作站。去年7月,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蘭迪·謝克曼教授受聘擔任賽萊拉幹細胞首席技術官,並擔任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讓溫州向有科技內涵的城市轉變
    溫州網訊 李校堃,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藥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溫州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藥學學科帶頭人,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入駐「甌越院士之家」、共同籤約「浙南美谷」、為中國基因藥谷揭牌……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舉辦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無疑是最為忙碌的科學家之一。青科會閉幕近3個月,李校堃都有哪些新動態?日前,記者與鹿城區科協工作人員一行在溫醫大校園裡見到了他。
  • 恭喜,這11位中國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為表彰優秀學者在醫學與生物工程上取得的卓越成就,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選舉產生了156位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其中包括11位來自中國的學者。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是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評選過程極其嚴格。
  • 恭喜,這11位中國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為表彰優秀學者在醫學與生物工程上取得的卓越成就,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選舉產生了156位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其中包括11位來自中國的學者。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是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評選過程極其嚴格。
  • 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簡介
    田長霖在41歲時就被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後又被選為美國文理學院院士。1983年他擔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副校長,1990年被選為該大學校長,一直到1996年。這是美籍華裔第一次擔任美國一流大學的校長。他對中國工程技術發展提過很多有益意見和建議,並積極活動促使中國科技界加入國際學術組織,擴大中國學術界在國際上的影響。
  • 哈工大鄧宗全譚久彬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哈工大鄧宗全譚久彬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nbsp&nbsp&nbsp&nbsp27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
  •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全職加盟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全職加盟北京科技大學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1-27 14:25 來源:澎湃新聞
  • 專家「臍」談丨陳靜:臍帶血為先天性遺傳代謝病治療打開新思路!
    陳靜教授簡介主任醫師 博士 博士生導師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專科聯盟主任國家衛健委兒童白血病專家委員會執行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小兒血液學組副組長擅長小兒造血缺陷、先天罕見病造血幹細胞移植髮表《Cancer Cell》在內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論文100餘篇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華夏醫學獎及宋慶齡兒科醫學獎等獎項
  • 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芯之父」——鄧中翰院士
    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年來第一位橫跨理、工、商三學科的學者; 研製出第一批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集成電路晶片,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 41歲當選院士,成為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就是「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建人兼首席科學家鄧中翰院士。
  • 永不停轉的「陀螺」——追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
    新華社長沙9月11日電  題:永不停轉的「陀螺」——追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高伯龍  新華社記者蘇曉洲、張汨汨、劉少華  雷射陀螺——現代戰爭終極致勝的「武器之眼」,高新裝備跨越星辰大海、實現精確運行和精準打擊的「導航之芯」。
  • 「重要提醒」疫情未走遠,儲存臍帶血幹細胞十分有必要
    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達100個,新增三項新冠病毒相關臨床研究王福生院士:安全有效,新冠患者在發病期以及後期均可接受幹細胞治療臍帶血的新應用:治療骨髓衰竭疾病及新冠肺炎初有成效科技部:目前已經有4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通過幹細胞治療出院這麼寶貴的幹細胞,究竟從哪裡能夠得到?其實在每個寶寶的臍帶血、臍帶和胎盤裡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