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臍」談丨陳靜:臍帶血為先天性遺傳代謝病治療打開新思路!

2020-12-05 北京市臍血庫

遺傳代謝病是有代謝功能缺陷的一類遺傳病,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此類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隨著臨床科研的進展,臍帶血已為先天性遺傳代謝病的治療打開新思路。在剛剛閉幕的第八屆臍帶血大會上,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陳靜教授為我們講解了臍帶血在治療先天性遺傳代謝病方面的成果及優勢。

陳靜教授簡介

主任醫師 博士 博士生導師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專科聯盟主任

國家衛健委兒童白血病專家委員會執行副主任

中華醫學會小兒血液學組副組長

擅長小兒造血缺陷、先天罕見病造血幹細胞移植

發表《Cancer Cell》在內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論文100餘篇

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華夏醫學獎及宋慶齡兒科醫學獎等獎項

現狀

疾病多達500餘種,治療難於診斷

陳靜教授指出,隨著基礎研究的不斷進展,先天代謝異常的檢出率逐年提高,迄今已發現了500多種先天性遺傳代謝病。隨著遺傳基因的篩查,使得遺傳代謝病被越來越早的發現,但是治療此類疾病是個問題。除了少數幾種可以通過飲食幹預、酶替代治療外,多數缺乏有效根治性措施。

目前治療某些遺傳代謝病的方法主要是酶替代、基因治療和移植。酶替代需終身用藥且治療費用高,基因治療還是一個研究方向,而造血幹細胞移植則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隨著近年來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不斷完善,降低了移植的風險,非清髓移植的開展使得患者的移植相關死亡率(TRM)下降,患者生存質量明顯提高。為了提高移植的療效,有兩種可實施的策略,一是早期接受移植的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樞神經系統(CNS)的受累。此外,在供體選擇上,儘可能選擇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成果

臍帶血治療黏多糖等遺傳代謝病優勢明顯

陳靜教授指出,目前可移植治療的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約有20多種,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具有一定優勢。以黏多糖貯積症的治療為例,酶替代治療一般是通過血管到組織,但到不了中樞,而造血幹細胞移植是通過單核細胞遷移到組織,轉化為少突膠質細胞,對中樞的改善與酶替代相比有明顯優勢。

歐洲骨髓移植協會研究發現,臍帶血因其穩定的植入率、移植後患兒均具有較高的酶活性狀態,已成為較同胞全相合攜帶者供體更佳的供體來源。臍帶血跟攜帶者相比具有優勢,因臍帶血裡有比外周血和骨髓更高的非造血前體細胞,能夠更好地改善非造血器官的功能受損。從移植的預後來說,也有文獻報導臍帶血移植的生存率也很好,酶的水平也較好。

陳靜教授表示:「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多學科的移植治療黏多糖100多例,生存率達到95%,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在使用臍帶血幹細胞進行治療。」

總結

加強多學科合作是移植成功的關鍵

陳靜教授表示,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先天性遺傳代謝病,可以改善患兒預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對於植入後酶活性提高具有明顯優勢。早期診斷,儘早移植對提高移植療效至關重要,因此加強各專科醫生與移植醫生的合作是移植成功的關鍵。

文章素材及圖片編輯於第八屆臍帶血大會

相關焦點

  • 2萬元存臍帶血不能用於白血病治療 專家:難用於先天疾病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昨日,上海多名血液專家參與的論證會達成共識:自體臍帶血確實具有自救作用,但並非適合任何疾病的治療,對先天性疾病就具有一定局限性。  名詞解釋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
  • 臍帶血臨床研究獲可喜進展,入選「梅斯2020中國十大醫療事件」
    梅斯醫學在「臍帶血幹細胞臨床研究獲可喜進展」入選理由中說道,臍帶血是新生兒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由於富含造血幹細胞,可以用於血液和免疫系統等80多種重大疾病的治療,目前全球臍帶血應用已近80000例,中國臍帶血應用例數超過16000例。臍帶血作為幹細胞的重要來源,具有非常高的醫學價值。
  • 泰州市推進先天性遺傳代謝病患兒醫保政策落地和治療補助項目
    泰州市推進先天性遺傳代謝病患兒醫保政策落地和治療補助項目 發布日期:2021-01-05 09:24 來源:泰州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根據上級要求,泰州市重點推進PKU患兒醫保政策落地和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將治療用食品同時納入市醫保報銷目錄,目前治療用奶粉1和3段已能實現單位在線採購,醫保也能實施實時報銷
  • 專家「臍」談丨孫自敏教授:臍帶血移植利於惡性血液病治療!
    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臍帶血大會上,70多位國內外權威專家針對臍帶血的臨床應用及科研進展做了學術交流,這對臍帶血的臨床實踐極具參考價值,我們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專家觀點與大家分享。今天帶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孫自敏教授在「非血緣臍帶血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課題中的觀點。
  • 回眸:中國臍帶血存儲20年
    衛生部頒發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管理規範(試行)》中規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適應症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惡性腫瘤、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症放射病、骨髓衰竭、血紅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病、代謝性疾病等10餘類。  截至目前,在國家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劃指導下,已有7家臍血庫獲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執業許可證》。
  • 廣東臍帶血總凍存數超50萬份 存儲率不足4%
    記者從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獲悉,截至2020年10月底,廣東省臍帶血總凍存數超過50萬份,並已累計出庫應用2567份,救治人數達2086人。臍帶血是寶貴生物資源建議捐獻或自存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後從臍靜脈中採集的血液。
  • 臍帶血保存費用 臍帶血的作用有哪些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那臍帶血有哪些作用呢?很多媽媽都在糾結要不要替孩子保存臍帶血,那臍帶血有必要保存嗎?那臍帶血的保存費用又有多少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臍帶血儲存是否有價值 血液病專家為您答疑解惑_最新資訊_山東省...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血液科謝毅教授、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主任、博士生導師高峰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陳靜教授,共同對"臍帶血是否有存儲的必要"這一話題開展了科學而嚴謹地論證。
  • 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
    原標題:血液科專家肯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作用目前,幹細胞治療已在國內外得到大範圍的研究與推廣,而造血幹細胞是目前幹細胞家族中唯一獲得臨床準入的幹細胞資源。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是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以及遺傳代謝性等上百種疾病。
  • 科普視頻 |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有哪些症狀?​如何篩查和診斷?
    熟悉兒童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噬血細胞症候群,兒童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兒童良惡性血液系統疾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領域,尤其是難治復發的噬血細胞綜徵,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先天性骨髓衰竭及原發性免疫缺陷疾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 凝聚頂尖科技的臍帶血幹細胞成功治療罕見病
    ,由國際黏多糖組織倡議和發起,將每年5月15日設為國際黏多糖日。 供移植用的造血幹細胞主要來源於骨髓、臍帶血和外周血,阿寶的醫生曾建議移植非親緣的骨髓造血幹細胞進行治療,但阿寶的媽媽擔心治療存在風險沒有採用。
  • 世界臍帶血日丨《跟著「臍寶」遊世界》:各國臍帶血科研成果巡禮!
    自臍帶血的醫療價值被人類發現以來,全世界的專家學者便積極投身臍帶血的科研和臨床實踐。正因為他們的推動,才使臍帶血這個寶貴的醫療資源得以有效利用,在世界各地閃爍著臍帶血科研成果的光芒。美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臍寶先帶大家看看美國臍帶血的重點科研成果。2017年10月,美國FDA批准了由美國杜克大學的Joanne Kurtzberg教授主持的臍帶血治療兒童腦損傷的擴大範圍臨床實驗(登記號為NCT03327467)。
  • 臍帶血是「生命銀行」還是商業騙局? 專家:醫學價值高,但不建議...
    撰文丨記者 王嘉譯 實習生 吳文可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管理規範(試行)》中明確指出,目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的適應證包括遺傳性及先天性疾病(骨髓衰竭、血紅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病、代謝性疾病)和一些獲得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症放射病等疾病。
  • 臍帶血儲存著人體早期「生命密碼」它有留存價值嗎?
    臍帶血都有哪些作用,有留存價值嗎據了解,臍帶血是胎兒分娩並斷臍後,從臍靜脈採集獲得的血液,含有造血幹細胞,可運用於血液病和免疫系統疾病治療。在其它疾病領域,臍帶血也在不斷擴大應用。「臍帶血作為人體早期的細胞成分,儲存著人體早期的『生命密碼』和『遺傳信息』」。
  • 臍帶血移植的優勢
    臍帶血的採集安全無傷害臍帶血的採集是在新生兒娩出斷臍後進行的,據了解此時新生兒與母體和胎盤已經分離,對產婦和新生兒不會有任何影響。骨髓造血幹細胞的捐獻比較痛苦,而外周血需要使用藥物動員劑,相比較而言,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獲得更加方便、安全。
  • 世界愛滋病日:臍帶血新研究為治療愛滋病開闢新思路
    為提高人們對愛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1月開始,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愛滋病的知識。尋找攜帶一種天然基因突變的臍帶血單位可以阻止HIV病毒感染免疫細胞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開展了一項新的臨床試驗:為患上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愛滋病患者實施臍帶血移植。接下來的3年裡,將有10名愛滋病患者被納入本次研究。這不僅為他們提供了治癒癌症的機會,也提供一個清除HIV病毒的可能性。
  • 捐獻還是自存,你會為孩子留下臍帶血嗎?
    央視網消息(記者 康彥龍):臍帶血,源於人之初,卻被寄望於未來。作為一種特殊的血液資源,它到底有沒有保存的價值?保存它是為孩子將來留的一份「救命稻草」,還是一場高價無用的營銷騙局?是自存更安心,還是捐獻更有意義?
  • 一文了解臍帶血的發展歷程|細胞|臍帶血|臍血庫|造血幹細胞|臍帶血...
    為了推動臍帶血相關知識的傳播,歐美各國將7月設為臍帶血關注月(Cord Blood Awareness Month)。最近,各國臍血庫都在社交媒體上,圍繞這一主題開展線上科普活動。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後從臍靜脈中採集的血液,其中富含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等多種幹細胞及免疫細胞。
  • 自體臍帶血移植成為成為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有效選擇
    但是眾所周知,要找到合適的造血幹細胞配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孩子出生的時候為他儲存一份臍帶血,來應對未來有可能發生的風險,就成為一種非常明智的健康投資。對於那些儲存臍帶血的人來說,這意味著可以立即進行移植治療而無需進行其他匹配。為患者掙得更寶貴的救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