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雷射誘導超塑性的卷對卷工藝製程助力電子元件生產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普渡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基於雷射誘導超塑性的卷對卷(Roll to Roll laser-induced superplasticity)工藝製程,可用於印刷製造超快速納米量級的電子器件。

這種工藝類似於報紙印刷的卷對卷印刷工藝,可以製作出更光滑、更柔軟的用於生產高速電子器件的金屬線路,大大提升了電子器件的生產速度。

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許多其他電子設備依靠其內部的金屬線路來實現信息的高速處理。目前的金屬線路製作方法一般都是通過把薄薄的液態金屬液滴透過一張具有目標線路形狀的光罩來形成金屬線路的,這有點像在牆壁上塗鴉。然而,這種技術製作出的金屬線路,其表面非常粗糙,這會導致電子設備更快地升溫,進而更快地耗盡電池。

未來的高速電子器件還需要更小的金屬組件,製造納米級別更小的金屬組件要求更高的解析度。

如今,二氧化碳雷射器在工業切割和雕刻中已經非常常見,普渡大學的新工藝使得藉助傳統的二氧化碳雷射器製作納米級光滑金屬線路成為可能。

該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應用高能雷射照射誘導出各種金屬的「超塑性」,這使得金屬能夠流入滾動壓模版的具有納米級特徵的圖案內。

相關焦點

  • 卷對卷工藝使用在觸控螢幕生產中,什麼是Roll to Roll生產工藝
    卷對卷工藝使用在觸控螢幕生產中,什麼是Roll to Roll生產工藝 作者: 51Touch     時間:2012-12-13     源於:中國觸控螢幕網    總點擊:
  • 全新奧寶科技PCB 軟板 適用於直接成像與UV雷射鑽孔
    2020年12月1日,以色列亞夫涅– KLA(NASDAQ::KLAC)公司旗下的奧寶科技,今日宣布推出兩項適用於柔性印刷電路板(FPC)的全新卷對卷(R2R)製造解決方案,助力5G智慧型手機、先進的汽車與醫療裝置等電子裝置的設計與量產邁向新世代。
  • 「石墨烯油墨」加「卷對卷印刷工藝」:低成本量產生物傳感器
    導讀近日,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的科學家們正在通過廉價並簡單的卷對卷(roll-to-roll)印刷工藝,生產出含有石墨烯電極的生物傳感器對於進行電氣測量的傳感器來說,成本主要來自昂貴的電極材料和複雜的生產工藝。
  • 什麼是卷對卷工藝?什麼納米壓印光刻?
    (圖片來源: nano. gov)納米壓印光刻工藝納米壓印光刻(Nanoimprint lithography)是將結構複雜納米結構圖案「壓印」或「印刷」到基底表面上的過程。此外,解析度越高,生產吞吐量越慢。
  • 薄膜製程技術突破瓶頸,Oxide TFT高居面板技術主流
    至於臺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亦不缺席,發表兩篇前瞻的技術論文,其一採用自行開發的透明PI與不鏽鋼板的複合式基板,進行卷對卷連續式(R2R)製程技術的先期研究,有別於業界普遍採用的下閘極(Bottom-Gate)元件結構,其採用上閘極(Top-Gate)元件結構,進行軟性InGaZnO TFT的試製,並利用其複合式基板製作軟性的雙穩態電泳顯示器,此概念希望促成傳統枚葉式(Sheet-to-Sheet)製程,進入卷對卷連續式製程的新契機,最終目標為降低生產成本,並使用承載軟性基板的最佳方式,進行軟性電子的開發。
  • 基於雷射誘導前向轉移的單脈衝雷射幹涉圖像納米點陣列沉積法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雷射工程研究所的報導,該單位研究人員採用雷射誘導前向轉移(laser-induced forward transfer)技術,在單激發飛秒雷射幹涉模式下進行了納米點的陳列沉積,這一結果發表在近期發表的期刊
  • 川寶切入觸控面板產業 卷對卷平行光曝光機四季度鋪貨
    PCB設備廠川寶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除了布局PCB設備,川寶也積極切入觸控面板產業,今年將重點放在卷對卷平行光曝光機,預估第4季下旬可鋪貨,可望提升毛利。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趨勢,川寶也積極在觸控面板產業布局,開發觸控面板曝光機,增加公司獲利。
  • 關於半導體製程/工藝/生產的性能分析和介紹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 NAND 顆粒並不是製程越小性能越好,20nm 之後就會發生嚴重的電子幹擾,所以在 20nm 製程後,各大廠商都轉向了3D NAND 技術(如果大家對快閃記憶體有興趣我們今後也可以科普),再往後大家也不在 NAND 的製程上較勁了。
  • 長飛光纖正式參評「維科杯·OFweek2020年度雷射行業雷射元件...
    目前,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正式參評「維科杯·OFweek2020年度雷射行業雷射元件、配件及組件技術創新獎」。企業簡介參選獎項:維科杯·OFweek2020年度雷射行業雷射元件、配件及組件技術創新獎參選產品:摻氟毛細管
  • 飛秒雷射的「妙手」之下,微光學元件實現功能多樣化
    飛秒雷射直寫雖然對材料無選擇性、對環境要求低、製備精度高,並且可以實現任意三維結構的製備,但是通過飛秒雷射直寫出的結構表面粗糙度往往較高,難以符合人們對光學元件表面低粗糙度的要求。而通過後續刻蝕工藝的處理,可以實現一個理想的表面粗糙度。
  • 工研院日本小森觸控面板製程大突破
    輕薄的窄邊框設計已成智能手持裝置的發展主流,工研院和日本大廠小森(Komori)共同發表「非黃光之卷對卷超細線印刷技術」,是全球首次以低於20μm(微米)的精密導線印刷技術開發出窄邊框薄型觸控
  • 日本V-Tech自主研發的柔性Micro LED顯示屏的生產工藝
    >    北京時間01月07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V-Tech柔性Micro LED顯示新工藝及製程設備。演講的主要內容介紹了V·Technology公司(以下簡稱V-Tech)自主研發的柔性Micro LED顯示屏的生產工藝。通過UV Micro LED來實現彩色化V-Tech研發出一種基於柔性UV Micro LED的彩色化方案,它利用獨特的「扇形」結構和螢光材料來實現顯示器的彩色顯示。
  • 光電器件微納加工技術——光刻工藝與雷射直寫
    這項技術由於可加工尺寸小、精度高,適合加工半導體材料,因而在半導體產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最基礎的核心技術是光刻,即曝光和刻蝕工藝。 隨著LIGA技術的發展,人們開發出了很多種不同的曝光、刻蝕工藝,以滿足不同精度尺寸、生產效率等的需求。
  • 雷射誘導石墨烯或將取代可穿戴設備的電池
    去年,來自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利用計算機控制的雷射工藝來生產石墨烯的方法,所得的產品被他們稱為雷射誘導石墨烯(LIG)。
  • 超塑性變形技術應用於GH4169合金
    因此,本課題將該超塑性變形技術應用於GH4169合金,研究不同變形工藝條件下合金的超塑性能,同時採用熱鍛及熱處理工藝來改善組織,探索較好的細晶工藝以及對合金塑性的影響。試驗採用φ250 mm×60 mm的GH4169合金試樣,其主要化學成分見表1。GH4169合金的原始顯微組織見圖1。可以看出,合金晶粒大小不均勻,平均尺寸約40 μm,且具有明顯的孿晶特徵。
  • 奧林巴斯金相顯微鏡 助力電子元件的質量評定
    奧林巴斯金相顯微鏡 助力電子元件的質量評定 2020年07月31日 16: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電子元件產業現已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電子設備可靠性的基礎,要提高電子設備的可靠性除了加強可靠性設計外,首先必須提高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要提高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除了加強電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設計,加強生產過程中的可靠性管理外,開展電子元器件的質量評定是一項很重要的基礎工作。
  •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供能策略
    打開APP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供能策略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0-12-02 11:56:36
  • 「興宇合」LCM生產工藝流程是什麼,LCM液晶模組技術特點
    SMT工藝用貼裝設備將貼裝元件(晶片、電阻、電容等)貼在印有焊膏的PCB板的相應焊盤位置上,並通過回流設備而實現元器件在PCB板上焊接的一種加工方法。是一種較傳統的安裝方式。與其它封裝技術相比,COB技術價格低廉(僅為同晶片的1/3左右)、節約空間、工藝成熟。但任何技術都不可能十全十美,COB技術也存在著需要另配焊接機及封裝機、有時速度跟不上以及PCB貼片對環境要求更為嚴格和無法維修等缺點。另外,實際生產過程中COB封裝只限IC晶片的封裝方法,而印刷電路板上其他元件仍會以SMT方式進行封裝,因此COB與SMT製程其實是整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