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日本小森觸控面板製程大突破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輕薄的窄邊框設計已成智能手持裝置的發展主流,工研院和日本大廠小森(Komori)共同發表「非黃光之卷對卷超細線印刷技術」,是全球首次以低於20μm(微米)的精密導線印刷技術開發出窄邊框薄型觸控模塊。目前正在和臺灣面板廠、系統廠談共同合作,希望藉此延續臺灣觸控產業競爭優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4417.htm

  經濟部技術處長林全能表示,經濟部力推智能手持裝置雄才大略計劃,在未來4年將投入40億元。過去工研院累積了很多卷對卷(roll-to-roll)的研發能量,建立了完整的卷對卷試量產實驗線。

  目前大部分廠商仍以黃光蝕刻製程製作觸控面板,不僅步驟繁複且成本高昂,工研院以卷對卷設備與傳輸技術,將精密導線印刷技術導入觸控面板製程,在超薄基板上以直接印刷方式進行導線製作,可取代黃光蝕刻製程,只要一臺設備就可取代傳統圖案化濺鍍、塗布到顯影、印製及蝕刻等7臺機臺。在金屬導線的材料使用率也從5%提高至95%,完成觸控面板4~5層的製程,具有高效率、環保及大幅降低成本等優點。

  工研院電光所所長劉軍廷表示,次工研院與小森共同發表的製程已可達到7μm,與黃光蝕刻製程達到同樣水平,且更能節省時間及成本。此印刷技術可應用於觸控面板,延續臺灣觸控產業競爭優勢,未來可用在OLED照明、下世代軟性電路板等應用上。

  小森社長新妻勉(Tsutomu Niitsuma)表示,臺灣是觸控產業龍頭,因此決定來臺和工研院合作開發設備,讓技術實現。其中凹版印刷專利在小森,而卷對卷製程、設計等相關專利在工研院。新設備已經可以量產。


相關焦點

  • 臺灣工研院發表了多項軟性顯示及觸控新技術
    打開APP 臺灣工研院發表了多項軟性顯示及觸控新技術 OFweek顯示網 發表於 2019-10-14 15:52:20 (文章來源
  • Touch Taiwan 2016登場,臺工研院發表36項最新軟性顯示及觸控科技
    —「觸控面板暨光學膜製程、設備、材料展覽會(Touch Taiwan)」於8月24日隆重登場。在臺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臺工研院此次發表從材料、基板、模組、設備到應用等36項軟性顯示及觸控科技成果,建構顯示器從「硬」到「軟」所需的關鍵技術,提供給業者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臺工研院24日在Touch Taiwan 2016發表多項軟性顯示創新研發成果,以及榮獲大會「Gold Panel Awards 2016」卓越技術獎。
  • 工研院翻轉半導體製程 推面板級扇出晶片封裝
    工研院在這次SEMICON Taiwan 2018展出「超低翹曲面板級扇出封裝結構」等軟性混合電子材料與零組件技術成果和解決方案,顯現臺灣重為全球周知的晶圓、封測重鎮。軟性混合電子的輕薄、大面積且可彎曲的特性,被視為是未來電子產業發展的方向與機會。
  • 大尺寸觸控面板生產技術與應用趨勢
    2003年入駐新竹科學園區的劍揚股份有限公司(iDTi),透過與面板廠製程上的合作,直接以In-Cell製程,在TFT薄膜電晶體陣列層(TFT Array)增加一組光感測陣列(Photo detector),藉由偵測物體接近或碰觸在TFT像素層所造成的細微光源變化,以觸控控制電路板(TCB)的觸控IC每秒擷取120張畫面進行比對與運算處理後,進而計算出多少個碰觸點以及碰觸力道。
  • 傳臺灣工研院研發出大氣電漿鍍膜技術
    傳臺灣工研院研發出大氣電漿鍍膜技術 作者: touchpanel     時間:2015-03-16     源於:網際網路    總點擊:
  • ITO鍍膜技術 大突破
    發表於:2010-07-07 08:57:45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  工研院跨領域研發「低溫大氣壓電漿透明導電鍍膜製程與設備」,這項研究獲選工研院今年的「傑出研究金牌獎」,昨天在工研院37周年院慶中獲得表揚。
  • 新工藝新材料引發觸控面板行業質變
    目前,群創、中華映管、富士康集團的觸摸面板廠商英特盛等企業已經開始供貨。  2013年是觸控行業轉變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液晶面板廠,以IN-CELL或者ON-CELL製程大幅導入觸控面板產品,直接帶來,筆記本觸控面板2-3成的壓價。價格的變化,導致2013年觸控面板行業銷量和銷售額雙高的局面扭轉,行業利潤嚴重下壓。部分小型觸控面板企業紛紛轉停產。
  • 觸控面板製程之化學二次強化的應用與製程問題討論
    前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5797.htm  隨著科技進步,觸控面板製程技術演進日新月異,對於中國而言,2012年是智慧型手機爆發年成長的一年,根據統計2012年中國手機廠商設計與製造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可望突破2億隻。
  • 不僅是光刻機,中科院入局帶來的,看看工研院和臺積電就知道了
    說到「卡脖子」,大家首先會想到光刻機,其實白院長的談話內容涵蓋了很多方面,既有光刻機,超算系統,軸承鋼,航空輪胎等關鍵技術和原材料,也有體制上的轉變,比如未來要對全院100多個研究所按照四類機構(包括創新研究院,卓越創新中心,大科學中心和特色所)重新進行定位,按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進行不同資源配置
  • 解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對比_行業新聞_顯示面板材料資訊_顯示面板...
    較早發展的日本企業是富士和郡是,都是在2009年起開始生產金屬網格薄膜並之後提供觸控面板業者使用。富士和郡是是直接供應觸控感測器甚至模組,以協助終端業者降低進入的技術門檻。       在製造方法上,原來的ITO製程使用真空工藝,而納米銀線油墨則能夠用塗布法成膜,因此可以低成本製造;再者,現有ITO薄膜無法抗彎曲,而納米銀線則可輕鬆彎曲,匹配未來撓性器件的發展需要。       當觸控面板尺寸大到14或15.6英寸以上時,ITO的使用限制就會更加明顯。
  • 替代ITO薄膜 分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發展概況
    隨著觸控面板大尺寸化、低價化的需求,以及ITO薄膜不適用於可撓式顯示器應用、導電性及透光率等本質問題不易克服等,眾廠商紛紛開始研究ITO替代品,包括納米銀線、金屬網格、碳納米管以及石墨烯等材料,其中以納米銀線和金屬網格的發展較為成熟。
  • 薄膜製程技術突破瓶頸,Oxide TFT高居面板技術主流
    薄膜製程技術突破瓶頸,Oxide TFT高居面板技術主流 秩名 發表於 2013-03-04 09:41:16   Oxide TFT將成為下世代顯示面板的基板技術首選
  • 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被臺灣光罩股份收購
    北京時間08月13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臺灣光罩擬斥資2.93億元 收購觸控晶片廠。臺灣光罩決定再次出手展開併購,將以新臺幣2.93億元額度內,收購觸控面板控制晶片廠威達高科所有流通在外股權,每股收購價不高於11.5元。
  • 二次強化技術突破 OGS觸控滿足筆電變形設計
    在高度全平面貼合技術的良率提升,以及Windows8作業系統帶動下,消費性觸控電子產品市場需求逐漸浮現,OGS觸控面板商機已在2012下半年爆發,不論大、中、小螢幕尺寸的行動裝置,產品均已大量使用OGS,但OGS面板廠獲利關鍵點在於壓低OGS模組生產成本,簡化生產製程站別數量和導入低價材料元件。
  • 全臺晶像將籌資擴充觸控面板產能
    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全臺今年第二季受惠於TFT及TN面板產能利用率提升、觸控面板出貨成長、毛利率改善,本業順利轉虧為盈380萬元,單季接近損益平衡。為了持續擴充電容式觸控面板產能,全臺並預計將辦理3000萬股之現金增資、每股發行價格暫定12元,以及3億元國內有擔保可轉換公司債,以因應購置機器設備之資金需求。
  • 打造輕薄觸控模組 OGS/In-Cell精簡感應層結構
    其中,友達研發團隊利用多年TFT-LCD半導體黃光製程開發能量,包含前段Array設計能力與後段模組製造經驗,已順利克服OGS技術門檻,並於2011年第四季底開始出貨,目前3.5、 7及10.1吋OGS觸控面板均已進入量產階段。此外,友達也率先於2011年日本橫濱國際平面顯示器大展(FPD International),展出0.7毫米厚度全貼合到面板上的投射電容式OGS產品。
  • 臺灣工研院"紙喇叭" 打敗歐美大廠!
    臺灣「工研院」研發新產品紙喇叭,不但耗電量低,而且音質還非常好,打敗國際大廠,獲得美國年度科技創新獎。MP3一接上接頭,音樂就從喇叭流洩而出,不過這個喇叭很不一樣,扁扁的形狀,從側面看幾乎跟厚紙板一樣薄,這是工研院最新研發的產品,神奇的喇叭上面有許多小孔,其實就是超微小喇叭,整張紙喇叭,比50元硬幣厚度還要薄,而且非常軟,不管怎麼折、怎麼卷都可以,聲音完全不失真,還獲得了華爾街日報的年度科技創新獎!
  • 臺工研院用「光」讓農藥現形
    近來食安問題頻傳,消費者意識也抬頭,現在只要有臺工研院的「隨手型智慧蔬果農藥檢測器」,就可以立刻得知蔬果裡的農藥殘量,再也不怕蔬果洗不乾淨。由於此開發深具創新、原創與跨界理念,今年更獲得COMPUTEX最佳產品獎(Best Choice Award),並將於下周的「臺北國際計算機展」中正式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