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製程之化學二次強化的應用與製程問題討論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一. 前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5797.htm

  隨著科技進步,觸控面板製程技術演進日新月異,對於中國而言,2012年是智慧型手機爆發年成長的一年,根據統計2012年中國手機廠商設計與製造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可望突破2億隻。在平板計算機需求對5」~11.1」寸觸控屏的需求也是急增,預計今年中國平板計算機的出貨量可能超過5500萬臺。另外,NPD DisplaySearch 在最近發布的觸控面板市場與技術分析報告(Touch Panel Market Analysis)中特別指出,微軟(Microsoft)將上市的 Windows 8軟體,對於觸控功能的強化,將為平板計算機與筆記本電腦的觸控面板需求,注入革命性的變化。就因觸控產品的需求急遽上升,要求觸控模塊廠商降低成本與厚度,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加速輕薄化發展的市場新趨勢,輕薄、堅固是目前觸控面板研發的兩大指標。

  圖1. 2011-2015年應用在Notebook與Tablet PC的觸控面板產值(單位:百萬美元)  

 

  根據SID(Society Information Display)分類規範,以觸控面板整合迭構的不同,將觸控技術分為三種(1) In-Cell (2)On-Cel(3)Out-Cell。

  「In-Cell」為素玻璃經過ITO鍍膜,然後再經過黃光製程,將觸控傳感器(Touch Sensor)與顯示器TFT-LCD液晶面板製作在一起,再與保護玻璃(Cover Glass)貼合(如圖2),優點有產品光學效果較佳、產品輕薄度最高、靈敏度等,缺點是製程技術門坎較高、良率低,玻璃經過切割後抗壓強度下降,需要進行二次強化彌補缺陷。而根據報導指出Apple將在2012下半年發表的iphone5將採用in cell技術。

   


相關焦點

  • 二次強化技術突破 OGS觸控滿足筆電變形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600.htm  筆電品牌商為提高旗下Ultrabook產品的附加價值,競相開發出結合變形概念與窄邊框設計的機種,導致OGS面板強度挑戰加劇,因此OGS面板廠正紛紛借重物理與化學式二次強化製程,並克服二次強化衍生的相關缺陷與問題,以提升
  • 工研院日本小森觸控面板製程大突破
    輕薄的窄邊框設計已成智能手持裝置的發展主流,工研院和日本大廠小森(Komori)共同發表「非黃光之卷對卷超細線印刷技術」,是全球首次以低於20μm(微米)的精密導線印刷技術開發出窄邊框薄型觸控
  • 解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對比_行業新聞_顯示面板材料資訊_顯示面板...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4/1104/32722.html       隨著觸控面板大尺寸化、低價化的需求,以及ITO薄膜不適用於可撓式顯示器應用、導電性及透光率等本質問題不易克服等,眾廠商紛紛開始研究ITO替代品,包括納米銀線、金屬網格、碳納米管以及石墨烯等材料,其中以納米銀線和金屬網格的發展較為成熟
  • 大尺寸觸控面板生產技術與應用趨勢
    2003年入駐新竹科學園區的劍揚股份有限公司(iDTi),透過與面板廠製程上的合作,直接以In-Cell製程,在TFT薄膜電晶體陣列層(TFT Array)增加一組光感測陣列(Photo detector),藉由偵測物體接近或碰觸在TFT像素層所造成的細微光源變化,以觸控控制電路板(TCB)的觸控IC每秒擷取120張畫面進行比對與運算處理後,進而計算出多少個碰觸點以及碰觸力道。
  • TFT_LCD技術之CELL製程原理
    CELL製程原理總體介紹TFT-LCD製程簡述TFT製程介紹Cell製程流程介紹問題討論與交流
  • 替代ITO薄膜 分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發展概況
    隨著觸控面板大尺寸化、低價化的需求,以及ITO薄膜不適用於可撓式顯示器應用、導電性及透光率等本質問題不易克服等,眾廠商紛紛開始研究ITO替代品,包括納米銀線、金屬網格、碳納米管以及石墨烯等材料,其中以納米銀線和金屬網格的發展較為成熟。
  • UHD面板帶動銅電極製程面板量產
    隨著電視面板尺寸的大型化,電極需要更低的電阻金屬,因此提高了對銅(Cu)電極的需求。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6179.htm  銅電極與AI相比其導電率較高,若將配線的粗細製做得相對較細,也幾乎不會產生電子信號失常的現象,且能夠傳送穩定信號。由此可以改善響應速度及亮度等問題。
  • 友達面板製程研發 將設在崑山
    友達光電崑山面板廠去年剛慶祝第六代低溫多晶矽(LTPS)量產,預計今年第3季至年底前,達到崑山廠一期每月2.5萬片的產能滿載,也讓友達在大陸的高階面板技術布局更加完整。友達崑山廠創下業界最短時間內,將LTPS產品投產的紀錄。未來崑山廠將投入智慧製造、改良製程等研發,希望完備資訊化程度,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提升面板廠的生產效率和良率。
  • 全面講解TFT-LCD open cell製程
    筆者認為,只有了解整個TFT-LCD open cell的製程才能更好的進行觸控一體機背光系統、主板甚至整個觸控一體機的設計。一、TFT-LCD open cell 製程簡述TFT-LCD open cell製程一般分為前段、中段和後段製程,前段製程主要是進行TFT玻璃的製作,這與半導體製程非常相似;中段製程主要指將TFT玻璃與彩色濾光片貼合,並加上上下偏光板;後段製程指將驅動IC和印刷電路板壓合至TFT玻璃,並完成我們所熟知的open cell。
  • 友達面板製程研發將設在崑山
    友達光電崑山面板廠去年剛慶祝第六代低溫多晶矽(LTPS)量產,預計今年第3季至年底前,達到崑山廠一期每月2.5萬片的產能滿載,也讓友達在大陸的高階面板技術布局更加完整。友達崑山廠創下業界最短時間內,將LTPS產品投產的紀錄。
  • 10項TFTLCD製程技術將改變液晶面板業
    該份報告結合DisplaySearch日本、韓國、臺灣的所有TFT LCD分析師針對2012年將會影響面板產業的十大重要製程技術進行全面性的介紹與分析,是一份業界最為完整的技術報告。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7445.htm  目前面板產業面臨獲利與市場成長瓶頸,面板廠、設備廠商、材料廠商不斷地在製程與產品技術上進行改良,並朝兩大方向進行--針對有成長潛力的應用提升面板的附加價值,針對成熟的應用不斷降低成本。
  • 日韓廠商於新式彩色濾光片製程「噴墨印刷法」之布局
    二、面板產業競爭國家之噴墨印刷法現況噴墨印刷方式若能順利取代現有非旋轉式塗布方法,將可大幅降低曝光、顯影、塗布等製程設備投資、減少光阻材料成本並簡化製程,且因此種製程可在常溫下製作,未來可能應用到各種基板,例如塑料基板。
  • 薄膜製程技術突破瓶頸,Oxide TFT高居面板技術主流
    臺日韓面板廠在Oxide TFT技術的研髮腳步愈來愈快,不僅已突破材料與薄膜製程等技術瓶頸,更成功展示Oxide TFT顯示器塬型,為該技術商品化增添強勁動能,並有助其成為新一代顯示器基板的技術主流。由於是單晶態,InGaZnO TFT製程溫度相當高(1,400℃),亦不適合應用在玻璃或塑膠基板等,應用上產生諸多瓶頸。
  • 攻克OLED製程挑戰,玻璃功不可沒,OLED顯示器質量提升
    解決OLED量產各種問題 玻璃屬性/面板製程扮要角。
  • OLED和高世代面板線產業鏈上的OLED面板前中後段製程設備企業
    OLED面板前、中、後段製程相關設備企業。自2017年開始,國內面板行業投資進入新階段,以OLED和高世代面板線為主的新型顯示面板投資進入高峰期。   上遊設備是新型顯示產業爆發的瓶頸,彈性較大,以 Array、Cell和模組段檢測為主線的設備企業迎來了投資機會。
  • 新工藝新材料引發觸控面板行業質變
    目前,群創、中華映管、富士康集團的觸摸面板廠商英特盛等企業已經開始供貨。  2013年是觸控行業轉變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液晶面板廠,以IN-CELL或者ON-CELL製程大幅導入觸控面板產品,直接帶來,筆記本觸控面板2-3成的壓價。價格的變化,導致2013年觸控面板行業銷量和銷售額雙高的局面扭轉,行業利潤嚴重下壓。部分小型觸控面板企業紛紛轉停產。
  • 全臺晶像將籌資擴充觸控面板產能
    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全臺今年第二季受惠於TFT及TN面板產能利用率提升、觸控面板出貨成長、毛利率改善,本業順利轉虧為盈380萬元,單季接近損益平衡。為了持續擴充電容式觸控面板產能,全臺並預計將辦理3000萬股之現金增資、每股發行價格暫定12元,以及3億元國內有擔保可轉換公司債,以因應購置機器設備之資金需求。
  • AOI設備在OLED及LCD製程中的應用分析及分類
    根據所處製程分類 Array製程檢測系統:Array測試機、CF測試機、PS檢測系統、CF階差系統、Total Pitch檢測系統、AOI光學檢測系統等; Cell製程檢測系統:亮點檢測系統、AOI光學檢測系統、配向檢測系統等; Module製程檢測系統:點燈檢測系統、老化檢測系統等。
  • 散熱基板之厚膜與薄膜製程差異分析
    近年來,除了陶瓷基板本身的材料特性問題須考慮之外,對基板上金屬線路之線寬、線徑、金屬表面平整度與附著力之要求日增,使得以傳統厚膜製程備制的陶瓷基板逐漸不敷使用,因而發展出了薄膜型陶瓷散熱基板,本文將針對陶瓷散熱基板在厚膜與薄膜製程及其產品特性上的差異做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