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特需服務火爆 百餘元一個名醫門診一號難求

2020-11-25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4月15日訊今年4月1日,我省全面啟動公立醫院改革,引起國內廣泛關注。

  「公立醫院改革,還有很多路要走,但公益性不會變。」改革前後,相關部門不斷發出這樣的聲音。

  但業內也出現了這樣的觀點:要警惕公立醫院通過發展特需服務的方式,來彌補改革後砍去的藥價加成的利潤。

  此前有媒體報導,北京協和和中日友好等醫院,每年收入都在10億元以上,但僅佔醫院總床位數6-7%左右的特需病床,其收入卻將近一個億,其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特需服務,在我省公立醫院的發展現狀如何?它會成為公立醫院的「吸金」大戶嗎?

  現狀

  特需病房、門診價雖高,卻供不應求

  前陣子,新媽媽王女士剛在某省級三甲醫院生下寶貝兒子,從入院到出院一星期,整個花費2萬多元。

  生個孩子怎麼這麼貴?原來王女士入住的是醫院去年新推出的一體化產房,產房內,產床、嬰兒床、嬰兒撫觸臺、家屬休息的多功能沙發、帶溫控的抽水馬桶、淋浴房等一應俱全,從待產到分娩到產後康復,王女士全在病房內完成。

  「雖然貴,不過條件很好,值得投入,畢竟生孩子就這麼一次。關鍵還是相信公立醫院的水平,雖然民營醫院也有高端的服務,但總是不放心。」王女士表示,雖然一體化產房價格昂貴,但仍有很多人想託關係入住。

  還有不少患者,直接在醫院的官方微信上,呼籲能否增加一體化產房,以便讓更多的人享受高端服務。

  兩周前,杭州市某三甲醫院還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一位產婦家屬要求入住VIP病房(臨湖單間,該病房每層樓只有一間,價格為每天500元),由於當時已有產婦住著,護士提議讓他們先住普通病房,等第二天前面的病人出院了就幫他們搬進去。沒想到產婦家屬一下子來了火氣,當場把護士打傷。

  和基本醫療服務相比,名醫門診、多學科門診、VIP病房、一體化產房等特需服務的價格要高出許多,雖然高價,需求市場卻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除了特需病房,許多特需門診更是一號難求,如各地醫院的名醫館的專家號,不但一號難求,更是許多黃牛看中的秒殺號源。省內某知名的看生長發育的專家號,黃牛給出的價格是300元,而在醫院掛出的號子,不過150元。

  「平時的普通專家掛不到號子,當然要去搶名醫館的號子,而且名醫館的環境以及醫生看病的時間都比普通門診時間長,多花點錢我也是願意的。」市民陳女士,一周前,因為孩子反覆感冒發燒,掛不到專家號,直接就掛了名醫門診。雖然接診的專家表示他們太小題大做,浪費名醫號了,但是陳女士表示,沒有普通號,多花錢也是願意的。

  公立醫院改革,特需服務不予調價

  4月1日我省啟動公立醫院改革,對多種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調整,降低藥品價格,提高診療費等,以體現醫生的技術付出。不過有一塊價格,改革前後沒有變化,即名醫的掛號費。

  為什麼名醫的掛號費沒有調整?物價管理部門給出的回覆是,名醫的掛號費屬於特需服務,未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所以不予調價。

  記者了解到,不同醫院特需服務的項目雖有不同,但跟普通服務相比,共同點是價格高,診療環境好,問診時間更長等。

  業內人士介紹,國內的特需服務起源主要是兩類,一類是建國後的幹部病房,一類是接待外賓的國際醫療服務部。這兩類有著特殊意義的醫療服務,目前在各地醫院仍有不同程度保留,同時演化出多種形式的特需服務。

  公立醫院最初的定位,應該是滿足普通老百姓的基本醫療需求,那為什麼大多數公立醫院都有開設特需服務?業內人士表示,其中一項原因,是考慮到為公立醫院的營運提供一項資金來源。就像公立醫院改革前,各大醫院可以在藥品進價上,加成15%後再銷售,特需服務也成為公立醫院彌補財政不足的一條途徑。

  特需服務,會否擠佔基本服務空間?

  公立醫院是以公益性為主的,這些價高的特需服務,是否會擠佔公共服務的資源呢?患者李先生就質疑,公立醫院開設特需服務,其評價標準是「錢」,雖然仍供不應求,但跟廣大的普通患者相比,仍然是小眾的。這也意味著,提供特需服務是以犧牲公共服務為代價的,對廣大患者來說並不公平。

  對於這個觀點,某三甲醫院的醫生訴苦道:「我們醫生也是人,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很滿,除了看專家門診,還有看普通門診、做手術、查房、教學,乃至現在還要到基層做醫療支援的援助。看掛號費貴一點的名醫門診都是見縫插針,我們不少名醫門診的時間都是放在雙休日的,那是以犧牲個人休息時間為代價的。」

  記者了解到,國家對公立醫院的特需服務有嚴格的比例限制,特需服務只能佔到整個醫院醫療服務的10%,但事實上,在各大公立醫院,該比例更低。比如省級某三甲醫院的一體化產房,只有22間病房,而普通病房全院有1000多間,特需服務佔比不過2%。

  「從長遠來說,特需服務這塊內容終究會交給市場去做的。」浙江省衛生計生委醫政處副處長俞新樂說,目前我省的公立醫院特需服務僅佔到各大醫院很小的一部分,屬於非主流業務,各級公立醫院的主要功能還是提供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

  縱深

  民營醫院,能否順利接盤特需服務?

  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將特需服務放到民營醫療機構去,但是目前民營醫院能承擔起提供特需服務的擔子嗎?

  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姜乾金教授剛剛受聘於杭州京都醫院,將在醫院開設「心身醫學特需門診」,姜教授被業內認為是心身醫學的開拓者。

  「心身醫學是新興的交叉醫學,我之所以選擇到民營醫院開設門診,是因為新興的學科就像一株小樹苗,放在小花盆裡,可能會長得更好。」姜教授說,和公立醫院比起來,民營醫院的體制更活,和各個交叉學科的合作會更便利,在心身醫學看來,許多疾病和心理問題都是有關係的。

  「民營醫院體制比較靈活,在提供特需服務上,要比公立醫院更加便利。」杭州艾瑪婦產醫院副院長於鯤鵬告訴記者,醫院在婦產科上吸收了國際上的不少先進理念,也獲得許多80後新手媽媽的認可,但和公立醫院特需服務供不應求的局面相比,他們還無法達到這樣的狀況,「人才是主要的問題。」

  「現在連一些退休醫生都很難聘到,名專家是民營醫院發展的主要瓶頸。」某專科民營醫院負責人表示,現在不少公立醫院都對名專家採取返聘的方法,將名專家養在醫院裡,讓民營醫院更加難做。

  而鼓勵公立醫院醫生流動的多點執業制度,雖然我省已於2012年推出,但是選擇到民營醫院多點執業的,屈指可數。因為在職專家,如果選擇到民營醫院多點執業,必須先在第一執業地點蓋章,公立醫院也許會放人,但卻會在職稱晉升、課題研究等領域上,給到民營醫院執業的醫生設置障礙,變相阻礙他們多點執業。

  「民營醫院要做好特需服務,除了房子、醫療設備,還要有名專家,而且名專家不應當只是一兩個,而是要有多個團隊通力合作。」某公立醫院負責人表示,患者選擇公立醫院的特需服務,除了看重名專家,還和公立醫院擁有多個學科團隊的技術平臺有關,一旦醫療過程中出現突發情況,公立醫院能夠緊急調配相關科室的專家,共同參與救治。

相關焦點

  • 深圳這家醫院的特需門診將開診,一號難求的專家們要來了
    為滿足深圳及大灣區居民多層次需求,提高區域疑難病症診斷和治療水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特需門診將於9月7日正式開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深圳醫院黨委書記赫捷院士將帶領國家癌症中心「最強陣容」專家團隊飛赴深圳助力特需門診開診。此次來深的10位國家癌症中心專家中,包括院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博士生導師、全國性學術組織主委和副主委。
  • 疫情衝擊:呼籲鬆綁公立醫院特需非醫保收入政策限制
    2、應放鬆公立醫院特需非醫保收入政策 醫改新政規定公立醫院特需醫療病床不超過10%,面對中高收入群體對醫療服務特需個性化需求提升,願意花錢享受較好的醫療服務,公立醫院如何適應和滿足人們群眾的特需醫療服務,通過提供特需醫療服務,對於緩解醫保基金及醫院經濟壓力起到重要的彌補作用,值得思考?
  • 名醫工作室專科聯盟落戶寶山!家門口就能看中山醫院「一號難求」的...
    中山醫院專家在吳淞醫院接診門診患者426人次,實施手術72臺,參與疑難危重病例會診50餘人次,指導開展新技術、新項目8項。「國之名醫」、骨科董健教授接診門診患者許先生是一名垂釣愛好者,此前因不慎摔倒,幾乎四肢癱瘓。眾所周知,在董健教授的指導下,中山醫院費琴明主任在吳淞醫院為許先生實施了高難度的脊柱手術。
  • 上海長徵醫院推出特需門診
    為了讓外地病人也能方便地接受一流專家的診治,上海長徵醫院下周起將推出特需門診,病人只要打一個預約電話,屆時就可以面對面地接受一流專家「把脈」。外地病人再也不用半夜排隊掛專家號了。  據了解,此次長徵醫院挑選特需門診坐診專家時,門檻設得特別高,高手中選高手,在200餘名副高以上職稱的醫師中遴選出了14名。
  • 廣州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門診費基本不變 手術治療費或漲
    2017年,廣州地區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啟動,152家公立醫院同時取消藥品(中藥飲片除外)加成、執行新的醫療服務價格。今年年底前,廣東將全面取消公立醫院醫用耗材加成,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予以補償。
  • 醫科院腫瘤醫院特需門診4月1日恢復 就診只能一人陪同
    > 圖/資料圖片 3月30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以下簡稱醫科院腫瘤醫院)發布就診通知,逐步恢復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專家門診,特需門診自4月1日起恢復正常出診安排。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
    當天下午,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王綠化為首的8位腫瘤防治「國家隊」專家繼續出特需門診服務患者。王綠化表示,深圳醫院揭牌運營僅3年多,初步改變了這座兩千萬人口城市看大病要跑北上廣求醫路徑,也破解深圳和周邊地區患者看大病難、住院難的民生難題。
  • 年前終結面疾,北京名醫愛心會診來了!
    核心提示:拯救一個患者,幸福一個家庭!寒冬已至,各類面疾高發。為使我省多年來飽受面癱、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偏頭痛、梅傑症候群等顱面神經疾病折磨的患者們,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太原紡織醫院於12月5日—12月6日,特邀解放軍301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國內名院的神經科主任、微創專家,為因嘴歪臉抽、顱面部疼痛而無法融入社會、倍受歧視和排擠的顱面神經疾病患者們親診!
  • 【動態】中山醫院專科聯盟和名醫工作室組團下沉 同質化、高水平...
    以中山醫院為龍頭,吳淞醫院為骨幹,專科聯盟為支撐,名醫工作室為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的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格局已初步搭建。出席此次活動的嘉賓還有寶山區相關委辦局領導,寶山區相關街鎮領導,寶山區各醫療衛生單位領導,中山醫院專科聯盟、名醫工作室和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寶山區衛健委職能科室負責人。
  • 解放軍301醫院崔榮太主任,明日親診太原紡織醫院
    核心提示:為進一步關愛廣大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梅傑症候群患者,助他們在2021到來之前能重拾健康笑容,太原紡織醫院攜手太原市慈善總會,於12月5月—12月6日,舉行「北京名醫聯合 愛心會診周」活動,屆時,解放軍301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副教授、臨床醫學博士崔榮太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特需門診專家梅興旺主任、北京三甲醫院特邀專家張建國主任,齊聚太原紡織醫院,強強聯合會診
  • 天津市中研附院推行人臉識別掛號,看名醫不再「一號難求」
    文 | 天津中醫藥研究院附院一長徵醫院 王梓「您有沒有遇到過專家號一放出來就被搶完?幾個月都搶不到一個號?全家總動員但就是怎麼搶都搶不到……近日,繼「網際網路醫院」後,天津市中研附院正式推行在預約掛號過程中使用人臉識別這一「黑科技」,最大限度的遏制了「技術黃牛」搶號的情況,真正做到了惠民便民,實現了服務水平的升級。」「實名登記、排隊、『刷臉』驗證,輕輕鬆鬆就掛上了國醫大師張大寧的號。」
  • 我國公立醫院藥學服務現狀及需求分析
    【摘要】目的收集我國公立醫院藥學服務工作開展現狀的相關數據,探尋醫院管理者、醫師和藥師對臨床藥學和藥學服務的認知、評價和需求。方法藉助「問卷星」軟體進行線上調查與發放紙質版問卷進行線下調查相結合的形式,收集醫院藥學部門人員構成、藥學服務內容、藥學服務需求及公立藥房設置必要性等相關信息,了解醫院各部門對藥學工作的認知以及相應藥學服務的需求等問題。
  • 怎樣測試是否有甲亢病_成都甲亢醫院有幾家專業
    核心提示:成都西部甲狀腺醫院11月京川名醫會診時間:11月19日——四川省人民醫院董雲教授(主任醫師)特需門診;11月14號——北京地壇醫院專家趙文鵬(博士後)專家門診;11月22日、23日——北京協和醫院武維平主任(副主任醫師)特需門診;11月21日——北京天壇普華醫院專家陳謙專家門診!
  • 一張圖自測是否有甲亢_成都甲亢醫院前十佳
    核心提示:成都西部甲狀腺醫院11月京川名醫會診時間:11月19日——四川省人民醫院董雲教授(主任醫師)特需門診;11月14號——北京地壇醫院專家趙文鵬(博士後)專家門診;11月22日、23日——北京協和醫院武維平主任(副主任醫師)特需門診;11月21日——北京天壇普華醫院專家陳謙專家門診!
  • 大慶32所公立醫院改革 患者每年可少花5800萬
    8月1日零時起,大慶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大慶市32所公立醫院將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同時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提高診查費、治療費、手術費、護理費、康復費、心理治療費和中醫等醫療項目價格,降低CT、磁共振等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價格。  大慶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 甲狀腺結節需要做什麼檢查_成都甲狀腺結節醫院哪個好
    核心提示:成都西部甲狀腺醫院11月京川名醫會診時間:11月19日——四川省人民醫院董雲教授(主任醫師)特需門診;11月14號——北京地壇醫院專家趙文鵬(博士後)專家門診;11月22日、23日——北京協和醫院武維平主任(副主任醫師)特需門診;11月21日——北京天壇普華醫院專家陳謙專家門診!
  • 明起上海醫院全面開診:進院需測體溫,口腔科等門診暫不開
    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2月2日從上海多家醫療機構獲悉,各大醫療機構確保急診、發熱門診24小時開放,對進入醫院各樓層的患者及其家屬開展體溫檢測、流行病學調查。另一方面,多家醫院特需門診暫停服務,一些診療操作存在交叉感染風險和分泌物暴露的特殊高危性科室,如內鏡專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大部分醫院暫不開放門診。
  • 起底國內外多種醫療服務盈利模式
    獨立執業的醫生在百匯旗下的醫院中租用面積不等的房間開辦自己的診所,所有的專業門診、手術收入歸醫生所有;同時這些醫生可以共享醫院提供的先進檢測及化驗設備,手術室、護理以及病房服務等,這些收入歸醫院所有。如果某位醫生的診所需要購買昂貴的手術設備,醫院還可以通過參股的方式進行資金支持。診所與醫院還通過成立委員會的方式進行質量和價格的監控,診所之間也常常會相互合作,共同會診。
  • 北京302醫院王景林教授親臨新科醫院會診
    萌萌 上海新科醫院作為中國肝健康保障工程評選為上海市定點醫院,定期會有京滬三甲醫院的知名肝病專家到院親診,為上海百姓提供最先進最專業的診療服務。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汪昕「名醫工作室」揭牌
    12月15日,汪昕「名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上海中山醫院和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兩地通過網上直播同步舉行。汪昕教授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徐匯區十六屆人大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