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立醫院藥學服務現狀及需求分析

2021-01-09 騰訊網

藥事網—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成員單位。來藥事網,加入超過5000位醫院藥師和醫生的實名制社群。

我國公立醫院藥學服務現狀及需求分析

趙寧,趙瑞,劉麗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藥事部北京100020

【摘要】目的收集我國公立醫院藥學服務工作開展現狀的相關數據,探尋醫院管理者、醫師和藥師對臨床藥學和藥學服務的認知、評價和需求。方法藉助「問卷星」軟體進行線上調查與發放紙質版問卷進行線下調查相結合的形式,收集醫院藥學部門人員構成、藥學服務內容、藥學服務需求及公立藥房設置必要性等相關信息,了解醫院各部門對藥學工作的認知以及相應藥學服務的需求等問題。結果本調查共收集來自4893家各級醫療機構的17 223份有效問卷,其中三級醫療機構佔56.2%,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佔43.8%。藥師年齡在31~45歲之間的佔50.9%,職稱以主管藥師為主(37.3%),其次為藥師(34.6%)。藥學服務集中在藥品供應保障上(67.9%),其次是臨床藥學(21.1%)。81.1%的藥師認為可以勝任藥師諮詢工作,但53.8%的藥師對職業發展前景不夠樂觀。臨床醫師對處方審核的接受程度最高(86.5%),對用藥指導的接受程度最低(68.9%)。48.1%的醫療機構對藥學服務的重視程度一般,90%以上的醫院管理者及藥師贊成設置公立醫院藥房。結論公立醫療機構藥學部門人員結構基本合理,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藥學服務模式已基本建立,但臨床藥師配備數量普遍不足,醫院藥學被重視程度不夠,且應進一步加強藥師與臨床醫師的協作。

我國的藥學服務工作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臨床藥師隊伍的發展與醫改政策的深入,目前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2011年起,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通知要求推進藥學服務工作的開展,促進其更加貼近臨床,努力提供更加優質、安全、人性化的藥學專業技術服務[1]。在一項由中國藥科大學牽頭開展的我國三級醫院臨床藥學服務現狀及問題研究[2-3]中顯示,我國臨床藥學服務體系建設初現成效,但在制度建設、硬體設施配備及人員配置等方面需進一步改善。為進一步了解在新形勢下各級公立醫院藥學部門的重要性,醫改前後藥學部門及藥師都發揮了哪些作用、產生了哪些轉變,多種醫藥分開模式的科學合理性等問題,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藥政司委託,由《公立醫院藥學部門必要性研究》課題組組織本次調研,將所得的信息進行匯總分析,以期對未來藥學服務體系的發展和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調研於2019年1—4月間展開。調研主要針對公立醫院內藥學服務的提供者,即分別針對醫院管理者(Q1)、藥師(Q2)和醫師(Q3)設計了相應的問卷。所有調查對象均為各級醫療機構在職工作人員,本著自願填寫的原則參與調查。其中,醫院管理者包括醫院院長、主管醫療副院長、主管藥學副院長、藥學部門負責人、醫務部門負責人、護理部門負責人。醫師和藥師均為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職稱的在職工作人員。

1.2 方法

1.2.1 問卷設計方法通過了解醫院藥學服務的歷史沿革及現狀[4-6],結合醫改新政等社會熱點,確定本研究調研的核心問題:醫院藥學部門人員結構、藥學服務內容、藥學服務需求及公立藥房設置必要性。據此設計初始問卷,並通過預調查,組織專家論證,對初始問卷進行修改,以保證問卷設計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專業性。

1.2.2 問卷調查方法通過問卷星軟體在醫藥衛生相關的平臺展開線上調查,同時發放紙質版問卷展開調查,後期將兩者結果匯總整理統一進行統計分析。對參與數據收集、錄入和處理的人員進行培訓,指出問卷的難點與重點,確保資料整理的準確性。

1.3 統計學方法

採用Cronbach's α檢驗調查問卷的信度,採用KMO(Kaiser-Meyer-Olkin,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檢驗指標檢驗調查問卷的效度[7]。採用Epidata 3.0軟體對調查數據實行雙錄入,建立基礎資料庫,採用邏輯性檢錯的方法對所錄入的數據隨時進行校核。運用統計分析SPSS 22.0軟體對問卷調查結果加以分析處理。

2

結果

2.1 問卷回收情況與信效度分析

共回收來自醫院管理者、藥師、醫師的問卷17 247份,有效問卷達17 223份,覆蓋了我國4893家醫院,具體問卷回收情況見表1。樣本內三級醫療機構佔53.3%,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佔46.7%。調查回收的有效問卷中有807份醫院管理者問卷,15 406份藥師問卷,1010 份醫師問卷。經信效度分析顯示:各問卷的Cronbach's α信度係數均>0.6,KMO檢驗係數均>0.5且Bartlett's 球形檢驗指標的P

2.2 公立醫療機構藥學人員基本情況

對調查醫院的藥學人員按性別、年齡、職稱、工作年限、職務進行統計。結果顯示,在性別構成方面,女性佔66.8%,男性佔33.2%。在年齡構成方面,年齡>45歲者佔20.3%,31~45歲者佔51.0%,≤30歲者佔28.7%。在職稱構成方面,藥士佔7.6%,藥師佔34.6%,主管藥師佔37.3%,副主任藥師佔15.0%,主任藥師佔5.5%。在工作年限構成方面,工作>10年者佔53.3%,≤10年者佔46.7%。在職務構成方面,具有管理職務的佔28.9%,無管理職務的專業技術人員佔68.4%,工勤人員佔2.7%。醫院藥師從事的工作崗位主要分為藥品供應保障、臨床藥學及其他等。對受調查醫院的藥學人員按工作崗位構成進行統計,結果顯示,在崗位構成方面,從事藥品供應保障工作(門診藥房、住院藥房、藥庫、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的藥師佔比最大,佔67.9%;其次為臨床藥師,佔21.1%。在受訪的779家醫療機構中,參與本調查的三級醫院共計415家,共有633家配備了臨床藥師,佔81.3%。其中,臨床藥師數量不足5名的醫療機構390家,佔50.1%;配備6~10名臨床藥師的醫療機構164家,佔21.1%;配備>10名臨床藥師的醫療機構79家,佔10.1%。

2.3 藥師勝任力及職業發展滿意情況

對受調查醫院藥師勝任力及職業發展滿意情況進行統計,結果顯示:81.1%的藥師認為可以勝任藥師諮詢工作,但實際的勝任能力尚需要從患者、醫師等被服務者的角度做更多的調查和研究,53.8%的藥師對職業發展前景不滿意。

2.4 藥學服務項目開展現狀

對受調查醫院藥學人員提供的藥學服務項目構成進行統計,排名前3位的藥學服務項目依次為處方點評、門診藥物諮詢、臨床藥學,佔比分別為16.6%、14.4%、13.5%。另外,部分藥師還開展了血藥濃度項目及藥物基因檢測項目,佔比分別為5.4%、3.4%。在中藥藥學服務項目開展方面,中藥煎煮佔比最高,達到了11.7%;中藥院內製劑相對開展較少,佔比為4.2%。

2.5 藥學服務需求現狀

2.5.1 醫師對藥學服務項目的需求程度對回收的醫師問卷進行統計,結果表明臨床醫師對處方審核的接受程度最高,達到86.5%;對處方調配的接受程度為70.8%;對用藥諮詢、用藥指導的接受程度相對最低,分別為69.7%和68.9%。在醫師處方被拒絕調配的原因構成方面,超劑量用藥的情況最多見,佔27.5%;其次為超適應證用藥及聯合用藥不合理,分別為24.2%和23.9%。在藥學服務滿意度構成方面,81.3%的醫師對藥學服務滿意,另外17.7%的醫師對藥學服務不滿意。

2.5.2 醫療機構對藥學服務項目的需求程度對受調查醫院關於藥學服務的重視程度進行統計,結果表明34.2%的醫療機構對藥學服務比較重視,48.1%的醫療機構對藥學服務的重視程度一般,17.7%的醫療機構對藥學服務不重視。

2.6 公立醫院藥房設置的必要性

對受調查對象關於公立醫院藥房設置必要性進行統計,結果表明90.0%以上的醫院管理者及藥師贊成設置公立醫院藥房,佔比分別為91.7%和93.4%;醫師贊成設置公立醫院藥房的比例稍低,為82.3%。對受訪醫療機構類型關於公立醫院藥房設置必要性進行統計,其中,三級綜合醫院贊成設置公立醫院藥房的比例為92.62%;二級醫院為88.18%;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84.13%。結果表明醫療機構等級越高,贊成設置公立醫院藥房的比例越高。

3

討論

3.1 公立醫療機構藥學部門人員結構基本合理,臨床藥師配備數量普遍不足

本次調查的醫院藥學人員中,年齡在31~45歲之間的佔51.0%,藥師職稱及主管藥師職稱佔比為71.9%,與盧今等[8]的研究結果基本接近,呈現了「兩頭小、中間大」的合理分布,人員結構基本合理。在工作崗位分布上,67.9%的藥師從事藥品供應保障工作,18.7%的醫療機構未配備臨床藥師,50.1%的醫療機構配備臨床藥師數量不足,臨床藥師的配備不足將大大束縛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5-6,9]。

另外,本調查中有46.2%的藥師對職業發展滿意,低於趙傑等[10]研究中71.6%的職業滿意度。這種差異可能與受調查藥師所在的醫療機構級別有關,本調查囊括了各級醫療機構且分布較平衡,而趙傑等[10]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家三級綜合醫院。從現有的藥學部門人員結構來看,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不斷培養高素質的臨床藥師人才,明確其在藥物治療行為中的責任和地位;另一方面還需要不斷提高醫療機構對藥學服務工作的重視程度,而這一問題深層次的根源在於缺乏對藥師角色的準確定位和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3.2 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藥學服務模式已基本建立

我國的藥學服務體系正處於迅速發展和變革創新之中,藥師的服務重心正在從以保障藥品供應為核心轉移至參與藥物治療的全過程[11]。與此同時,整個公立醫療機構的臨床藥學服務能力仍有待提升,醫療機構對藥事管理績效考核形式處於探索階段[12]。

本調查結果顯示醫療機構正在提供處方點評、門診藥物諮詢、臨床藥學、合理用藥監測、中藥煎煮多種形式的藥學服務項目,部分藥師開始認識到處方前置審核的重要性並能提供相應的藥學服務,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已經陸續開展了血藥濃度監測及藥物基因檢測工作,表明我國公立醫療機構已經基本形成了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藥學服務模式。

3.3 藥師與臨床醫師的協作應進一步加強

藥師加入多學科團隊診療協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可以促進合理用藥,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13]。在實現這一目標的背後,需要藥師在與其他專業人士保持相互合作的同時,堅持自身的專業自主權。當藥物治療被擴展到醫師和護士等傳統角色的身邊,合作也變得更加複雜,對藥師提出的要求也更高。本次調查中,在藥師提供的藥學服務項目中,一些傳統項目,如處方審核等,臨床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這一結果與沈豔華等[14]的研究一致。

但當藥學服務的內涵進一步擴寬至藥物治療方案的制定、個體化藥物諮詢信息的提供等方面時,醫師對用藥諮詢及用藥指導的接受程度稍低,提示藥師在提供此類藥學服務時還具有極大的改善空間,還需要通過培養立體化的臨床思維從而為臨床醫師解決藥物相關疑問提供有效參考。事實上,臨床其他醫務工作者對藥學服務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但藥師如何能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滿足臨床的需求,從而得到臨床的認可,這一定是一個環環相扣、互為因果的邏輯關係。

本次調查中,醫療機構對於醫院藥學的重視程度不夠,與之相反的是,均比較贊成設置公立醫院藥房,反映出醫療機構仍然將藥師定位於保障藥品供應。因此,醫療機構需要加大對藥師的培養力度,鼓勵藥師培養臨床思維,積極幫助臨床解決藥物治療相關的實際問題,通過工作模式的改變,實現自身的被需要、被肯定。

綜上所述,當前藥學人員結構基本合理,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藥學服務模式已基本建立。然而醫療機構對藥學部門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藥師工作仍舊以保障藥品供應為主,需增加臨床藥師配備,提升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加強與臨床之間的協作溝通,保障患者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略

(本文刊登於《臨床藥物治療雜誌》2020年11期)

藥師培訓

科普漫畫專區

慢性腎病及高鉀血症專區精選

藥事網轉載文章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

下載專區精選

藥事網

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

相關焦點

  • 中國醫院管理獎 | 浙大一院「五位一體」打造藥學重點專科
    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要求在2017年9月底前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自此,藥品零差率時代來臨,醫院的藥品加成盈利模式宣告終結。這意味著以往靠藥品來獲得利潤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而與此相關的主要學科——藥學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藥學職能如何轉變?藥師執業價值何去何從?
  • 公立醫院特需服務火爆 百餘元一個名醫門診一號難求
    此前有媒體報導,北京協和和中日友好等醫院,每年收入都在10億元以上,但僅佔醫院總床位數6-7%左右的特需病床,其收入卻將近一個億,其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特需服務,在我省公立醫院的發展現狀如何?它會成為公立醫院的「吸金」大戶嗎?
  • 縣在起航:縣級醫院管理能力提升項目之現代醫院管理與公立醫院績效...
    本項目主要在全國分區域分模塊開展培訓,自2015年舉辦至今,已完成線下培訓30餘場,培訓縣級公立醫院管理者近2萬餘人次,成果紮實,受到了縣級醫療機構的廣泛關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培訓班是疫情後第一期京外線下培訓,應廣大學員的調查需求,培訓主題是「現代醫院管理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管理」。參培學員來自河北、陝西、遼寧、吉林、內蒙、和黑龍江等6個地區的200餘名醫院管理者。
  • 提高藥學服務能力 6家醫療機構獲頒「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
    「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為上海率先在我國省區市層面進行的醫療機構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在上海乃至全國起到了引領、示範和輻射作用,形成了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臨床藥學重點學科集群,助力上海建成亞洲醫學中心城市。
  • 我國最早全員取消事業編制的公立醫院 現在怎麼樣了?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取消事業編制鐵飯碗,是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的大方向,也是改革的難點所在。天津泰達醫院是位於天津開發區內的綜合性公立醫院,也是我國最早探索全員取消事業編制改革的公立醫院之一。
  • ...同濟醫院醫療集團藥學(學科)聯盟學術會議暨普陀藥劑學組學術沙…
    會議緊緊圍繞老年慢病的用藥管理及藥學服務,授課內容豐富,既有藥學專業理論的傳授,又有臨床實踐經驗和相關學術觀點的交流。童姍姍藥師、陳蓓蕾藥師、陳麗竹藥師分別就老年呼吸系統疾病、老年焦慮抑鬱、老年血脂異常進行了藥學監護的分享,田璐璐藥師分享了自己在進行老年藥學監護的幾點思考,亓展藥師、王婧藥師分別就全程化標準藥學服務、老年人多重用藥管理討論如何保障老年患者的用藥安全,李潔藥師講述了老年患者超說明書用藥的現狀及應對,武丹藥師講述了老年患者藥物相關性腎病現狀及防控,張莎藥師就居家藥學監護服務分享了同濟藥師取得的成果;同時
  • 公立醫院熱衷高價進口醫療器械 加劇「看病貴」
    近年來,我國公立醫院呈現不斷擴張趨勢,由於應對市場競爭等原因,一些醫院迷戀於斥巨資購買大型進口「超級設備」。記者在湖南多家公立醫院單位採訪發現,動輒需投資上千萬元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PET-CT系統(非侵入性高科技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設備)等世界頂級醫療設備,基本是「超級醫院」的「標配」。
  • 公立醫院在道義與營利間徘徊
    去意徘徊間,本報特派記者分赴各地,深入調查公立、民營醫院和社區服務中心在上輪改革中的得失與最新動態,作出系列報導。「政府沒有什麼投入,怎麼來考核?」廖新波一邊接受記者的採訪,一邊端詳著設計公司送過來的設計圖板。廖新波是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設計的圖板是即將興建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新醫院大樓。
  • 打響公立醫院改革攻堅戰
    《意見》提出了「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以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長遠目標。   但直至新醫改方案問世近一年後,2010年2月,《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方出臺。   即便腳步蹣跚,此舉仍被視為醫改中的破冰之舉。
  • 廣州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門診費基本不變 手術治療費或漲
    2017年,廣州地區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啟動,152家公立醫院同時取消藥品(中藥飲片除外)加成、執行新的醫療服務價格。今年年底前,廣東將全面取消公立醫院醫用耗材加成,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予以補償。
  • SQL語句數據分析法在公立醫院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運用
    在公立醫院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審計中,通過檢查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方針及履行經濟決策、醫院重要發展規劃的制定執行和效果、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執行等情況,對發現醫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和問題,督促其加強整改和落實,助推公立醫院深化綜合醫改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 疫情衝擊:呼籲鬆綁公立醫院特需非醫保收入政策限制
    1、醫保基金有限性決定「保基本」我國基本醫保制度本著「低水平、廣覆蓋、保基本」的原則,由於醫保基金的有限性,與人口老齡化加速疾病譜變化導致的就醫需求的無限性,以及醫院對收入驅動的無限性,三者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銳,醫保基金串底風險大增。
  • 公立醫院請注意,國家衛健委下發4項重點任務
    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67號)出臺以後,我們就可以肯定的告訴各位院長,醫院建設的目標就是將自己管理的醫院建設成為一所現代醫院,現代醫院需要具備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特徵。從傳統醫院——研究型醫院——現代醫院,醫院的發展過程與醫院功能定位、內涵外延、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的需求緊密相關,我們要具備現代醫院管理的思維。
  • 2020年版中國醫療機構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行業現狀  我國將醫療機構劃分為城市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分別代表城市和農村的醫療服務體系。這種城鄉二元化的劃分,導致了城鄉醫療服務水平的差異。  投資走向及挑戰  隨著醫療體系日益龐大,僵化的行政體制使得醫療資源的分配出現不均衡,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人們對於醫療服務的需求已經不再僅僅局限於基礎醫療,醫療服務的多元化和個性化訴求在逐步提高。無論從醫療服務體系的效率還是從消費者的需求來看,引入市場化的管理機制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 濟南:市屬公立醫院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CT、磁共振檢查費擬下調
    跟隨駐濟省(部)屬醫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的步伐,濟南市屬各級醫療機構已於10日取消了醫用耗材加成,但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還在試行階段。10日,濟南市醫療保障局發布《關於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的通知(徵求意見稿)》,針對市屬各級醫療機構擬調整的醫療服務價格,向社會徵求意見。根據該通知,市屬各級醫療機構的主任醫師診察費、急診診察費等都有所上浮。
  • 【調查】就診量僅為公立醫院20%,有的大半年0收入,還被A股公司拋售...
    這裡的原因有幾個,一是公共衛生政策和民營醫院產業政策的關係還沒有理順。二是公立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改革滯後。三是民營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政府監管仍有待進一步優化。四是開放度仍然不夠,包括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
  • 首批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授牌 華山等6家醫院榜上有名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以醫療需求和醫療質量為導向,以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為目標,以藥品臨床綜合評價、臨床ADR監測、個體化給藥技術應用為重點,提升臨床藥學的服務能力和研究實力,鑄就藥學人才高地,出臺了《華山醫院用藥處方審核規範》,建成HIS臨床藥師工作站,完成「個體化給藥決策輔助支持系統」,開設藥學門診,開展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及研究,啟動「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啟動「網際網路+藥學服務」項目
  • 寶安人民醫院智慧藥學服務平臺入選「5G智慧醫療」應用十大優秀案例
    寶安人民醫院智慧藥學服務平臺入選「5G智慧醫療」應用十大優秀案例 2020-11-29 1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招特輯之專業介紹】藥學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健康服務為特色,培養適應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現代化發展需要,掌握藥學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創新精神、較強實踐能力的,能夠在各級醫療部門和醫藥企、事業單位從事藥學服務、藥品經營與管理、藥品生產及檢驗等工作的藥學專業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 公立醫院取消事業編前路漫漫 難捨鐵飯碗待遇是關鍵
    經天津開發區管委會與泰達醫院商議,確定了本著自願原則分流,進入轄區內的社區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的繼續享受事業編制、待遇;留下來的納入醫院新管理體系,轉為聘任制,收入分配執行新辦法。  最終,有85人選擇到社區工作。更難能可貴的是,面對缺少事業編的「保障」,4名具有專業技術潛力的骨幹放棄事業編並留了下來。泰達醫院也成為當地首個無事業編制的三級綜合公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