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怪異蛙類:彩蛙遇威脅身體膨脹嚇跑捕食者

2020-12-06 科學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青蛙是我們熟悉的兩棲動物,在池塘邊、草地上以及茂密的森林,到處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我們經常看到的都是青蛙家族中的普通成員,而對於其它一些主打「怪異牌」的成員,不要說親眼得見,很多人甚至聞所未聞。以下是十種最怪異的蛙類:

 

1.馬達加斯加彩蛙

 

馬達加斯加彩蛙生活在馬達加斯加伊薩羅·馬希夫的多巖且氣候乾燥的森林地區。它們會在溪谷中發現的暫時性淺水池產卵。經過長時間的進化,彩蛙已經具備相當高的攀爬能力,能夠應對周圍的多巖壞境,甚至可以徵服垂直表面。當遇到威脅時,這種青蛙會觸發一種防禦機制,即用身體膨脹的方式將捕食者嚇跑。

 

2.透明蛙

 

透明蛙學名「Hyalinobatrachium pellucidum」。顧名思義,它的身體呈透明狀,體內器官暴露無遺,也被稱之為玻璃蛙或者水晶蛙。透明蛙現已處在滅絕邊緣,對於環保人士來說,發現這種青蛙絕對會令他們興奮不已。

 

3.紫蛙

 

紫蛙擁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小丑蛙或者哥斯大黎加變異小丑蟾蜍。紫蛙是一種生活在新熱帶區的蟾蜍,曾經一度廣泛分布於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目前,這種青蛙已被列為瀕危物種,現主要生活在巴拿馬。

 

4.世上最小的蛙

 

通常情況下,生活的海拔高度越高的動物,體型也更為龐大。但世界上已知體型最小的青蛙卻生活在秘魯南部的安第斯山脈,海拔高度在9925英尺到10466英尺之間(約合3025米到3190 米)。

 

5.世上最大的蛙

 

巨蛙學名「Conraua goliath」,是地球上現存的體型最大的無尾目類動物,從口部到肛門的身長可達到13英寸(約合33釐米),體重最高可達到8磅(約合3公斤)。巨蛙的棲息範圍相對較小,主要生活在西非(加彭附近)。它們的壽命最長可達到15年,主要以蠍子、昆蟲和小型青蛙為食。雖然沒有聲囊,但這種青蛙的聽覺非常靈敏。

 

6.紅曼蛙

 

正如名字所暗示的那樣,紅曼蛙背部皮膚呈橙色或者紅色。這種青蛙體型較小,身長一般在2.5釐米(約合1英寸)左右。它們是一種小型陸生青蛙,原產在馬達加斯加。

 

7.毒鏢蛙

 

毒鏢蛙身體呈藍寶石色,是原產自中南美洲的箭毒蛙科家族成員,毒鏢蛙這個名字在這個家族中較為常見。與絕大多數青蛙有所不同的是,箭毒蛙白天的時候較為活躍,身體通常呈明亮的顏色。

 

野生箭毒蛙或多或少地存在毒性,其毒性程度因不同的種群存在差異。很多箭毒蛙已經處在滅絕邊緣。由於美洲本土印第安人將箭毒蛙的有毒分泌物塗抹在吹鏢上製成毒鏢,這種青蛙通常被稱之為「鏢蛙」。

 

8.華麗角蛙

 

華麗角蛙身長可達到6英寸(約合15釐米),主要生活在烏拉圭、巴西以及阿根廷北部地區。從外形上看,這種青蛙好似一個沒有生命的針墊。當蜥蜴、小型嚙齒類動物、鳥類或者其它青蛙在身旁經過時,華麗角蛙會迅速向前猛撲。

 

9.豹蛙

 

豹蛙原產自智利,又名「達爾文的青蛙」,在1978年之前一直較為常見,1978年之後淡出公眾視線,現在可能已經滅絕。豹蛙生活在森林地面的樹葉上,其親代撫育方式與眾不同——雄蛙將洞穴中的受精卵放進自己的聲囊,8天之後孵化出蝌蚪。當感覺到新孵化的蝌蚪在聲囊中扭動時,雄蛙便把它們放入溪流中,讓它們「自謀生路」。在溪流中,它們將完成從小蝌蚪到青蛙的蛻變。

 

10.越南苔蘚蛙

 

越南苔蘚蛙學名「Theloderma corticale」,是樹蛙科家族的一名成員。除了越南這個「主產區」外,中國也可能生活著這種怪蛙。亞熱帶或熱帶潮溼的低地森林、間歇性淡水沼澤以及多巖地區是苔蘚蛙的天然棲息地。「苔蘚蛙」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的皮膚,上面布滿綠色、紫色、黑色斑點、腫塊、剌以及結節,就像是在石頭上生長的苔蘚。藉助於這種與生俱來的怪異皮膚,苔蘚蛙成為青蛙家族中的偽裝高手。

 

相關焦點

  • 盤點世界奇異蛙類:番茄蛙色彩鮮豔粘液護體
    原標題:盤點世界奇異蛙類:番茄蛙色彩鮮豔粘液護體   世界上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蛙類,有些種類的蛙或者形貌怪異,或者擁有奇特的本領和生活習性。馬達加斯加番茄蛙(學名:Dyscophus antongilii)是一種大型蛙類,其身體的顏色從黃-橘色一直到橘-紅色,其中雄性個體的顏色更傾向前者,而雌性個體更傾向後者。
  • 瀏陽超市彩蛙出沒,當心注入色素
    彩蛙色澤鮮豔,非常漂亮。     瀏陽日報記者汪衡     市民反映     超市出現彩蛙,長相太怪異     根據劉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昨天上午來到該超市。在二樓的水產區,記者見到了所謂的「彩蛙」。
  • 街頭青蛙變身彩蛙 天生還是染色?
    「這彩蛙是天生?還是被染了色?可以放心小孩子飼養嗎?」帶著徐女士的疑問,記者實地走訪打探了一番。,與市民常見的普通灰綠色青蛙相比,這些彩蛙全身就一個色,有粉紅色和綠色,個頭較小,在玻璃缸裡蹦蹦跳跳,遊來遊去。
  • 彩蛙,還是少「寵」為好
    走訪彩蛙每隻5元色彩豔麗    根據杜女士提供的線索,昨日,記者來到新村花卉市場。在一家店鋪內,彩蛙每隻售賣5元,有天青、橘粉和褐紅三種顏色,引來不少人駐足。還有孩子不時地觸摸蛙身,直呼「好萌」。    經觀察,記者發現,彩蛙除了顏色外,其行為方式與普通青蛙並無二致。彩蛙身長平均在4釐米左右,全身幾近半透明狀,眼睛和趾蹼與蛙身顏色一致。
  • 魔鬼蛙狗鱷霸王龍 動物世界十大史前巨獸
    【科技訊】5月23日消息,魔鬼蛙狗鱷霸王龍,動物世界十大史前巨獸。
  • 細數十大最具母性動物:恐怖外表下的似水柔情
    細數十大最具母性動物:恐怖外表下的似水柔情一些生物帶著爪子、毒牙,即使沒有發起攻擊,兇悍的外表也會將敵人嚇跑。但是這些生物的恐怖指數和愛心指數是相對應的,它們在對待後代時也展示出無比的母性。一起來認識認識吧!
  • 馬達加斯加番茄蛙已經熟透了
    到了2002年,番茄節(La Tomatina Festival)更是作為一種旅遊文化品牌向世界推廣。現在,除了特殊的2020年,每年幾乎都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前往西班牙小鎮,消耗超過100噸的番茄來釋放自己內心的壓力以及尋找嬉戲打鬧的喜悅。@Tomatoheart那麼,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物種是一個顏色酷似番茄的蛙類,名字叫番茄蛙。
  • 地球上十大最怪異的青蛙,第十偽裝大師,第二長的太醜,第一透明
    3、越南苔蘚蛙:因為它們的皮膚上面布滿了綠色、紫色、黑色斑點、腫塊、剌以及結節,整個蛙看起來就像是長在巖石上的苔蘚。4、非洲巨蛙:蛙類家族中個頭最大的,要知道一般情況下,一隻成年雄蛙體重足有2.5公斤左右,最大身長30釐米左右。
  • 科學家發現最小的蛙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最小的蛙   科學家近日在巴西發現最小的蛙類   這些蛙均屬於短頭蟾屬,該屬的蛙類以體形微小、色彩鮮豔著稱,它們是體形最小的陸棲脊椎動物之一,其中一些物種僅有0.3英寸(即1釐米)長。它們惹人注目的顏色可能是在提示捕食者,它們的皮膚含有高毒性。   大多數短頭蟾屬蛙類僅在巴西雲霧林一個或是幾個山頂上曾被發現。
  • 倫敦動物學會評出十大最奇特兩棲動物
    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ZSL)日前評出了100個最奇特同時生存受威脅的兩棲動物。該項目負責人喬納森·貝利博士形容這些動物是「煤礦裡的金絲雀」,對我們的生態環境具有指示性作用。「他們對能導致物種滅絕的氣候變化和汙染高度敏感,能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發出警示。如果我們失去它們,那麼其它的物種也將不可避免地步其後塵。」以下是前十位。
  • 不會跳不會遊泳,努力生存的饅頭蛙,敵不過人類影響,數量大減
    會呱呱叫,會跳躍,會遊泳,是蛙類普遍存在的特徵,然而,有的蛙類同胞就喜歡搞特殊。一種長相奇特的饅頭蛙,這些技能都不會。饅頭蛙,顧名思義,就是長得像饅頭,體型不大,一般長30-50mm,再加上粗短的四肢,頭又短,顯得又圓又胖,像極了小籠包。
  • 爬界驚奇丨世界十大最奇特青蛙
    人們之所以稱它為「吃豆蛙」,是因為它會張開巨大的嘴試圖吞噬靠近的獵物,它們的獵物包括:昆蟲、嚙齒類動物以及其它蛙類生物。這種青蛙也被稱為「金剛狼蛙」,它的身體會長出剛硬的毛髮,當遇到威脅時,它們會有意地折斷自己的趾骨,骨骼透過皮膚看上去像是鋒利的爪子。之後骨骼會縮回,趾骨的損傷也會逐漸癒合。它們的奇怪防禦策略是非常罕見的。
  • 十大罕見怪異物種:草海龍似三種生物拼合產物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由英國多林-金德斯利出版社所出版的《博物學》一書中,共收集了來自全球各地大約5000種神奇、怪異物種精彩有趣的特寫照片,並提供了生動詳實的文字說明。這些物種既包括動物、植物和菌類,也包括古代物種的化石等。該書向人們展現了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自然界。以下就是其中十種罕見的怪異物種:  1.
  • 大黃蜂偷食蛙卵,卻被玻璃蛙一腳踢飛,網友:好厲害的飛腿!
    在青蛙種類,大多數種類的青蛙都是雌蛙在水中產卵,每次大約3000—6000粒,接著就是任由它們自己生存,很少有護卵的行為,而在中南美洲叢林中,就有一種青蛙有護卵的行為,這種青蛙就是——玻璃蛙。曾拍攝到:一隻大黃蜂想偷食蛙卵,卻被玻璃蛙一腳踢飛。
  • 南非一蟾蜍為自保,鼓氣將身體膨脹大幾倍,卻被錘頭鸛的鳥喙啄穿
    在食物鏈中,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為了躲避天敵獵食者,各種動物都有一些獨特防禦本領,而蟾蜍就是背上疙瘩,擁有毒腺,還有就是鼓氣膨脹將身體變大幾倍,嚇退獵食者。而在南非一河邊中,有攝影師拍攝到:蟾蜍的身體鼓氣膨脹越大,就越危險,因為被錘頭鸛尖利的鳥喙,一啄啄穿,成為錘頭鸛的食物。在攝影師的抓拍中,當蟾蜍被錘頭鸛捕捉到時,立即通過過去,將身體膨脹大幾倍,蟾蜍的身體大過錘頭鸛的鳥喙,讓錘頭鸛難於吞咽,就以為錘頭鸛會放棄。
  • 玻璃蛙——見過透明的青蛙嗎?
    玻璃蛙名字的由來與它的身體特徵可謂密不可分,因為只要當背景顏色是淡黃綠色時,玻璃蛙的腹部皮膚就會變得像玻璃一樣透明!於是我們可以輕易地透過它的皮膚看到它身體內部的構造,像心臟、肝臟還有消化道之類的,清晰度也是極佳的,靠近看甚至能看清它心臟的輪廓和跳動(簡直隨身自帶X光功能好嗎!)
  • 【科普時報】虎紋蛙:蛙類中的佼佼者
    ,這在我國約有的130種蛙類中,它是唯一獲得如此高規格「待遇」的,成為蛙類中的佼佼者。虎紋蛙是其學名,它還有好幾個別名:水雞、田雞、青雞、泥蛙和蝦蟆。虎紋蛙的家鄉,除中國外,還有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在中國,虎紋蛙的棲息繁衍區域主要在長江之南,最北可以到達江蘇鹽城一帶。虎紋蛙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專吃農業害蟲。這是由其生活環境和食性決定的。
  • 十大奇特瀕危兩棲動物[組圖]
    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ZSL)日前評出了100個最奇特同時生存受威脅的兩棲動物。據估計,在上榜的100種兩棲動物中,有85%受到很少保護,或根本無人顧及。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它們將永遠消失。該項目負責人認為這些動物對人類的生態環境具有指示性作用。「如果我們失去它們,那麼其它的物種也將不可避免地步其後塵。」ZSL已從名單中選出10種在今年將受到優先保護的動物,中國娃娃魚則列於榜首。
  • 廈門各小區蛙類數量逐增 專家稱是城區環境提升的印證
    專家介紹,廈門常見的蛙類有20多種,其中東坪山的蛙類物種是島內最為豐富的。近日,本報記者跟隨一群自然觀察者、生態攝影師、親子家庭來到東坪山,踏著夜色尋訪蛙類,走近這群「夏夜歌唱家」。家長連忙提醒:「小聲點,小聲點,別把它嚇跑了。」  資深自然觀察者李高雄說,相比青蛙,蟾蜍類行動比較遲緩。突然遇到光照,它要適應一下才會動起來。趁著它還不跳走,大家趕緊拍照。這隻蟾蜍有黑色的眼眶,亮晶晶的黑色雙眼。過了一會兒,這隻被眾人圍觀的黑眶蟾蜍才蹦蹦跳跳地離開了。當天晚上,大家遇見最多的就是黑眶蟾蜍了。
  • 北京的七種蛙--中國數字科技館
    如果在春末夏初的晚上來到水邊,也一定能聽到無數的蛙類在唱歌。雖然蛙類家族不算小,但我們很難在同一個區域同時發現多種蛙類。不過,在北京市這個高度城市化、自然資源有限的地區,生活的蛙類居然有7種之多,它們分別是黑斑蛙、金線蛙、林蛙、北方狹口蛙、中華蟾蜍、花背蟾蜍和東方鈴蟾。它們是怎麼做到家族之間和睦相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