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龍魚旗下公司進口轉基因菜油不標識?回應來了!商務部決定對美國進口PVC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日前,海關總署發布了2020年8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由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進口自哈薩克斯坦的10批次共603700千克初榨菜籽油,因檢出未標示的轉基因成分被拒入境。資料顯示,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為金龍魚旗下公司,主營業務為油籽加工。(期貨日報)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了2020年8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由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進口自哈薩克斯坦的10批次共603700千克初榨菜籽油,因檢出未標示的轉基因成分被拒入境。資料顯示,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為金龍魚旗下公司,主營業務為油籽加工。
9月26日,益海嘉裡集團官網發聲明稱,個別媒體報導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存在「進口轉基因原料卻不標識」的情況不屬實。公司遵循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將該批油退給託運人,沒有進口到國內。公司生產銷售的涉及轉基因原料加工的食用油產品,一直嚴格按照國家轉基因標識的有關規定進行標識,不存在不標註的問題。
中國商務部日前發布公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決定自2020年9月25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聚氯乙烯(PVC)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公告稱,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次調查自2020年9月25日起開始,通常應在2021年9月25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2年3月25日。
金龍魚旗下公司「進口轉基因原料不標識」?回應來了!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了2020年8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由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進口自哈薩克斯坦的10批次共603700千克初榨菜籽油,因檢出未標示的轉基因成分被拒入境,涉及的未標示的轉基因成分包括FMV35S、NPTII、GOX、pFMV35S、tE9等。
9月26日,益海嘉裡集團官網發聲明稱,個別媒體報導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存在「進口轉基因原料卻不標識」的情況不屬實。公司遵循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將該批油退給託運人,沒有進口到國內。
聲明稱,2020年8月,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向哈薩克斯坦油脂壓榨企業 LLP EFKO Kazakhstan訂購一批初榨菜籽油,釆購合同明確要求為非轉基因菜籽毛油,供貨方提供了由哈薩克斯坦第三方檢測單位出具的質量證明文件,文件標明該批油為非轉基因產品。益海(昌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報關報檢,但是中國檢驗機構檢出了轉基因成分。因此,益海(昌吉)遵循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將該批油退給託運人,沒有進口到國內。9月16日,海關總署發布通報2020年8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通報中含以上信息。但通報被個別媒體在報導中,將海關的正常執法描述成益海嘉裡的食品安全事故,屬錯誤解讀。
聲明稱,公司生產銷售的涉及轉基因原料加工的食用油產品,一直嚴格按照國家轉基因標識的有關規定進行標識,不存在不標註的問題。
官網信息顯示,益海嘉裡集團是以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為核心的企業集團的簡稱。益海嘉裡現有員工約3萬人,在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成和在建生產基地70多個,生產型實體企業100多家,擁有300個以上的綜合加工車間,主要涉足油籽壓榨、食用油精煉、專用油脂、油脂科技、玉米深加工、小麥深加工、大豆精深加工、水稻循環經濟、食品原輔料、糧油科技研發等產業。益海嘉裡旗下擁有「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豐苑」「金味」「銳龍」「潔勁100」等知名品牌,產品涵蓋了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麵、米粉、豆奶、餐飲專用糧油、食品原輔料、油脂科技等諸多領域。
資料顯示,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4月,註冊資金為39600萬元,豐益中國投資(益海)私人有限公司持有其63.75%的股權,金龍魚持有其36.25%的股權,而豐益中國投資(益海)私人有限公司又是由金龍魚100%控股的子公司,這意味著,益海(昌吉)隸屬於金龍魚,其主營業務為油籽加工。
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聚氯乙烯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中國商務部日前發布公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決定自2020年9月25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聚氯乙烯(PVC)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公告顯示,商務部於2020年8月18日收到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陝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申請人)代表國內聚氯乙烯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聚氯乙烯進行反傾銷調查。商務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有關規定,對申請人的資格、申請調查產品的有關情況、中國同類產品的有關情況、申請調查產品對國內產業的影響、申請調查國家的有關情況等進行了審查。
公告稱,根據申請人提供的證據和商務部的初步審查,申請人及支持申請企業聚氯乙烯的合計產量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均佔同期中國同類產品總產量的主要部分,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一條和第十三條有關國內產業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的規定。同時,申請書中包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的反傾銷調查立案所要求的內容及有關證據。
公告稱,根據上述審查結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20年9月25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聚氯乙烯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關於調查期,公告稱,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次調查自2020年9月25日起開始,通常應在2021年9月25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2年3月25日。
據了解,聚氯乙烯的英文名稱為Polyvinyl Chloride(簡稱PVC)。聚氯乙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主要用於建材、包裝、電子電氣、家具裝飾、日用百貨等。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責任編輯:DF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