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3800億市值下的榮光與隱憂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讀懂財經

自古消費出牛股!

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白酒自不待言,海天味業和涪陵榨菜等也都是市場公認的白馬股。

不久前上市的金龍魚(300999.SZ)也呈現出了消費牛股的屬性。若以發行價計算,其股價漲幅已經接近兩倍,市值一度超過4000億,最新市值為3774.5億,市盈率超50倍。

但鮮有人認為金龍魚是「油中茅臺」,因為主營食用油、面、米等產品的金龍魚,雖然營收超1700億,但其盈利能力卻有些慘不忍睹:毛利率11%,淨利率3.3%,ROE不足9%……

儘管金龍魚表示,量大利薄的生意是一個較高的競爭壁壘,減少其他潛在競爭者進入行業的機會。只要其繼續保持行業第一,未來業績穩中有升也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無論市場還是資本對金龍魚的要求肯定遠不止於此。公司亟需找到未來的利潤增長點,以支撐自身數千億市值的榮光。

高端醬油成為金龍魚當前的發力點。一方面,消費升級浪潮下,高端醬油市場有著巨大發展機會;另一方面,金龍魚在醬油銷售渠道和原材料上有極大優勢。

目前金龍魚已經推出主打黑豆和「無添加」概念的丸莊高端醬油,但從產品本身來看差異性並不算大,消費者也很難信任一個完全陌生的調味品品牌。另外,金龍魚還要面對老競爭對手魯花的精準狙擊。

對金龍魚來說,要講好高端醬油的故事並不容易。

/ 01 /

巨無霸金龍魚為什麼要「打醬油」?

油、米、面等產品,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單從這一點上講,營收達1707億元,連續三年在包裝食用油、包裝麵粉、包裝大米市場蟬聯第一的金龍魚,有著穩健的基本盤,但卻難言成長性。

以食用油為例,2012/13市場年度至2017/18市場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生產量和消費量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55%和4.54%。

而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全國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在2016年達到9.99千克峰值後,2019年已下滑至8.86千克。

金龍魚的主要產品小包裝(5L以下)食用植物油,過去三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9.5%、39.8%和38.4%,大幅領先對手。

但2018-2019年,其市場份額卻出現一定下滑,競爭對手中糧福臨門和魯花的市場份額都出現小幅提升,福臨門由10.9%提升至12.5%,魯花由10.4%提升至11.2%。

這就是金龍魚面臨的現狀:行業增速慢,競爭激烈。

2019年金龍魚營收達1707億,食用油貢獻近半,整體營收位列A股營收前50名,但從11%左右的毛利率可以看出,金龍魚做的是一門苦生意,微利,依靠人口大國以量取勝。

當然,對於金龍魚來說,只要繼續保持行業第一,未來業績穩中有升也是大概率事件。長遠看,市場集中度的緩慢提升,以及包裝米麵產品進一步取代散裝產品,帶動廚房食品業務增長,都是其看點。

比如,今年因疫情導致居家時間延長,金龍魚小包裝產品銷售顯著增加,這使得公司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遠超市場預期。

但無論市場還是資本對市值逼近4000億的金龍魚,要求肯定遠不止於此。公司亟需找到未來的利潤增長點,以支撐自身數千億市值的榮光。

糧油提價受政府管控,金龍魚想要直接漲價來提升其毛利率基本不可能,但通過產品多元化布局卻有可能。

這些年來,金龍魚也一直在嘗試多元化,從掛麵到香油,從牛奶到豆奶,從食品到日化,眼下它正在發力醬油調味品市場。

與米麵油相比,調味品生意要好得多。醬油則是市場中最大的子類,目前看,雖已誕生了5000億巨頭海天味業(603288.SH),但市場仍十分分散,海天的市佔率不到20%。

更重要的是,醬油產品利潤更高。比如海天,2019年醬油產品毛利率高達50.38%,ROE常年保持在30%以上。

金龍魚一直都是海天醬油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商,看著如此暴利的海天,金龍魚難免不平衡。都是賣油的,差距也太過於明顯。

實際上,金龍魚覬覦醬油市場由來已久。

早在2015年,益海嘉裡(金龍魚母公司)與中國臺灣丸莊醬油(1909年成立,為臺灣著名老字號醬油企業)籤約成立合資公司;2017年共同投資建設丸莊益海天然釀造醬油項目,可年產16萬噸優質醬油;2019年開始,金龍魚在調味品板塊的布局提速,推出一系列高端醬油新品,切入高端醬油市場。

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19年我國醬油市場整體規模在800億左右,而高端醬油市場規模只有200億左右。

200億,即使金龍魚能夠吃下20%的份額,對比其1700億的營收來說,貢獻微乎其微,但對其盈利能力的提升卻不可小覷。

若以海天25%的淨利率計算,意味著10億的淨利潤。要知道,2019年金龍魚的淨利潤不過54億元。

所以,儘管金龍魚嘴上說著沒有超過海天的計劃,但近期正大力進行市場推廣,誓要在調味品市場分一杯「醬」。

/ 02/

「藍中泛紅」的高端醬油市場

醬油市場看著很美好,但也算不上一片藍海。

此前,以海天為代表的醬油企業主要圍繞B端競爭,核心原因在於,調味品過半市場由餐飲渠道貢獻。中低端醬油市場也已飽和,一片紅海,海天憑藉產品和下沉渠道在這個市場中擁有絕對優勢。

如今,C端消費升級,高端醬油正成為醬油企業新的戰場。高端醬油市場目前並無任何一家企業具備強大統治力,存在巨大發展機會。

事實上,高端醬油並無明確定義,一般單瓶500ml醬油價格超過10元,即可劃分為高端醬油。

從日本龜甲萬醬油的發展情況看,高端醬油本質上是醬油本質的回歸,是對醬油鮮味和品質的極致追求。龜甲萬正是由於精準的把握了醬油升級,配合獨特的營銷方式,才造就了其作為日本乃至全球醬油產業一把手的位置。

目前,我國的醬油行業有兩次產品高端化升級,其一是傳統醬油向鮮味醬油的升級,其二是向「無添加」、「有機」的健康醬油升級。

簡單來說,高端醬油一方面是對鮮味的追求,醬油品質從一級提升至特級,甚至更高。醬油鮮味取決於胺基酸態含氮量,按照我國醬油行業標準,醬油根據含氮量可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特級醬油的標準要求是含氮量不低於0.8g/100ml,但實際市場中特級醬油也分為不低於0.8 g/100ml,不低於1.0g/100ml,不低於1.2g/100ml等不同品質的產品。比如金龍魚丸莊醬油0.9g/100ml的含氮量,1.2g/100ml含氮量的千禾醬油。

另一方面則是對健康的考量,「無添加」、「有機」、「非轉基因大豆」、「低鹽」、「純釀造」都是方向。

普通醬油的配料表中,一般都會有穀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等食品添加劑,用來提鮮。「無添加」醬油則利用醬油發酵本身產生的風味物質達到調味的效果,更天然健康。

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對健康的追求,消費者肯定會越來越多地消費高端醬油。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5年國內高端醬油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59.8億元。

從主要面對家庭消費者淘系電商平臺上的醬油銷量,也能看出醬油消費升級的端倪。

今年9月,淘系平臺醬油銷量靠前的十大產品多為高端醬油,主打「零添加」的千禾最受歡迎。

只不過,這對摩拳擦掌的金龍魚不一定是利好,因為高端醬油市場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千禾味業(603027.SH)、欣和六月鮮、李錦記、東古,在中低端根本無法匹敵海天的渠道,於是都試圖從高端彎道超車,目前看效果還不錯。根據9月的淘系平臺醬油銷售情況,海天仍是行業龍頭,市場份額為33.54%,千禾、李錦記緊隨其後,市場份額分別為20.15%、14.21%。

其他調味品巨頭也看到高端醬油市場的價值,紛紛殺了進來。

魯花,以高端「自然鮮」醬香型醬油為主,年生產能力可達20萬噸;

今年9月,卡夫亨氏宣布其位於廣東陽江的陽西醬油生產基地正式投產,主要生產味事達的味極鮮醬油,預計產能達每年20萬噸成品醬油。

還有雀巢旗下的太太樂,「未來我們希望在高端醬油的領域裡佔有一席之地,即拿到20%以上的市場份額。」

/ 03/

高端醬油的故事,並不好講

眼下,高端醬油的核心賣點有二,鮮味(含氮量)及健康(無添加)。

以京東丸莊自營旗艦店5款醬油產品來看,核心產品主打0添加劑黑豆原汁,價格偏高,550g定價29.9元,胺基酸態含氮量≥0.9g/100ml,屬於特級醬油。其他產品要麼摻有黃豆,要麼全是黃豆,部分產品也存在味精等提鮮添加劑。

也就是說,儘管金龍魚的莊丸是臺灣老字號,有其獨特的品牌底蘊,但目前無論是含氮量,還是添加劑方面,丸莊醬油都只是行業普通標準。

這難以支撐其講好高端醬油的故事。當然,金龍魚在高端醬油市場有明顯優勢。

整體來看,金龍魚優勢在於渠道和原材料。

金龍魚構築了一張遍布全國的多元化銷售網絡。2019年,其經銷商數量達4406家,零售終端超過100萬個。銷售網絡建成後,除了賣食用油,還可以賣別的。這也是消費品擴張的通用邏輯。

而金龍魚的渠道優勢,嚴格來說是家庭消費渠道。電商渠道之外,高端醬油的線下銷售渠道主要是大賣場、超市和小型超市等,這是因為餐飲渠道講究性價比,家庭消費者則更願意為醬油的附加屬性付出溢價。

而小包裝食用植物油主要銷售渠道則是大賣場、超市和小型超市等,佔行業70%以上的銷售比重。這與高端醬油的銷售渠道基本重合。也就是說金龍魚可以利用食用油銷售渠道實現全國性鋪貨。

目前來看,金龍魚正是通過簡單粗暴「買食用油送醬油」的方式進行市場推廣。從中高端花生油胡姬花到核心品牌金龍魚,都在買油送油,元寶大豆油的箱體廣告也給了莊丸醬油……

而在原材料上,金龍魚的供應鏈優勢明顯。正如前文所述,金龍魚一直是海天等醬油企業的食品級豆粕供應商,至於釀造醬油所需的黑豆和小麥,對長期與大糧商打交道的金龍魚更是不在話下。

但金龍魚的丸莊醬油也有自身的不足。

首先便是品牌認知問題。調味品的高端化,一大趨勢便是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從這個角度看,消費者在購買醬油產品時,更青睞熟悉可靠的品牌。

丸莊醬油在臺灣是老字號,但對於大陸消費者來說,它卻是一個全新的品牌,全新的黑豆原料和泛化的零添加概念,很難得到消費者信任。

在產品包裝設計上,金龍魚更是刻意淡化了自己的品牌,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丸莊的品牌可靠度。

這樣一來,要想獲得消費者認可,必須付出高昂的推廣的成本。這其實也是為什麼做高端醬油的千禾毛利率與海天相當,淨利率卻一直比海天低10個點的核心原因。而如果賺不到高額利潤,高端醬油對金龍魚的意義就將大打折扣。

其次,金龍魚還需要面對老對手魯花的精準狙擊。

商場如戰場。哪有什麼你好我好大家好,最好是我好,你不好。金龍魚前腳推出醬油產品,魯花便迅速採取了反制措施。

丸莊醬油傳承了臺灣古法黑豆醬油釀造工藝。因此,金龍魚醬油主打特色便是黑豆釀造。但在丸莊醬油投產,尚未向市場大面積推廣之時,魯花便推出了全黑豆醬油,兩個宿命對手在醬油市場又一次針鋒相對。

實際上,同為釀造醬油,黑豆並不比黃豆具有更多的優越性。目前來看,市場上黑豆醬油僅此兩家。在醬油廠商還沒動作之前,魯花已經開始狙擊金龍魚了。

總體來說,覬覦醬油市場已久的金龍魚,要講好高端醬油的故事並不容易。

相關焦點

  • 金龍魚的正面與側面
    8月中旬,深交所通過了益海嘉裡金龍魚的首發申請,金龍魚在A股上市已經開始倒計時。金龍魚此次計劃融資138.7億元,是創業板有史以來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且上市之後市值或達萬億,也將輕鬆成為創業板一哥。他旗下所涵蓋的產業也都是世人皆知的品牌,比如說:北京國貿、香格裡拉、金龍魚、南華早報等等...在1909年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鑑便與兄長離開福州郭宅村下南洋去到了新加坡,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大馬香料供不應求,通過大馬香料的生意郭欽鑑賺到了第一桶金。1923年郭鶴年出生,在家中排行老三。
  • 金龍魚是下一個茅臺?我反對
    導讀:金龍魚被捧為「下一個茅臺」,似乎在「醬茅」「榨茅」之後,A股下一個「油茅」又要呼之欲出了?表面上看,還真有點像。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金龍魚的質地遠遠比不上茅臺。無論是盈利能力還是成長性,恐怕都難以和貴州茅臺相提並論,甚至無法和海天味業比肩。為啥?創業板很快就要迎來前所未有的巨無霸:「中國糧油界扛把子」、「食用油之王」金龍魚。
  • 金龍魚暴漲!這說明了什麼?
    金龍魚其實還有個爸爸,而且這個爸爸還是個外國人——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這是一家超大型的農業綜合型跨國糧油企業集團,2018年集團淨利潤77億,金龍魚是其大兒子,利潤佔了一半還多。但由於金龍魚乾糧油生意基本不差錢,所以前期沒有怎麼融過資,即使經過了A股上市稀釋,可母公司豐益國際還持有金龍魚89.99%的股權,可謂一股獨大。如果按照今天金龍魚3000億的市值折算,豐益國際持有的這些股票大概價值2700億元人民幣。重點來了!這個豐益國際其實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他早已在新加坡市場上市。
  • 股票市場你來斷「金龍魚」
    看了幾個基金,換了一下這周的板塊,油糧加工板塊,金龍魚有不少基金看來後市還能更高。300999金龍魚,2020年10月15號上市,根據地上海市,現公司全名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公司總市值3782億左右,流通值248億左右。公司近幾年營業收入逐年遞增,16年1334億以上,19年1704億以上,公司淨利潤方面也是逐年遞增,16年5億以上,19年54億以上。公司今年營收更是增加不少。今天看了幾家基金都有金龍魚所以得特別關注一下。
  • 金龍魚真的是「油中茅臺」嗎?
    由於金龍魚在國內糧油領域的霸主地位,很多人把金龍魚對標貴州茅臺和海天味業,金龍魚真的是「油中茅臺」嗎?下文簡單聊一聊。從營收和淨利潤規模來看,金龍魚2019年營收1707億,是貴州茅臺營收的兩倍(茅臺201919年營收889億),是海天味業營收的8倍(197億),但是金龍魚淨利潤才54億,而貴州茅臺、海天味業的淨利潤分別有412億、54億。
  • 金龍魚遞交註冊:上半年營收870億 實控人為郭鶴年家族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9月8日報導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益海嘉裡」)日前向深交所遞交註冊,準備在國內上市。上半年營收870億據介紹,益海嘉裡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益海嘉裡產品包括金龍魚調和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還有大米、麵粉、調味品、豆漿粉。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金龍魚調和油。
  • 金龍魚暴漲這說明了什麼?直接反映目前市場的問題
    代號300999的金龍魚周四終於掛牌了!作為國內食用油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金龍魚在新股市場上的關注度僅次於螞蟻金服,更有人將其比喻成「油中茅臺」、「海天龍油」!金龍魚暴漲說明什麼 金龍魚做啥的?面對這種當紅炸子雞,A股市場的投資者一向是沒什麼定力的,周四金龍魚盤中一度暴漲140%,市值突破3300億。雖然最後幾分鐘股價略有回落,但收盤市值也穩定在3000億上方,上市第一天便穩坐創業板第三把交易。3000億的估值貴不貴?如果只喊口號不算帳那就不貴!因為他是龍頭,因為他是新股,還因為他是消費類股票,這三個因素都決定了市場應該給予他溢價。
  • 賣油的金龍魚,為什麼不如賣醬油的海天賺錢
    10月15日,創業板遊進一條「金龍魚」。我們熟悉的這家食用油公司剛登陸資本市場,就以2650億元的市值躋身創業板市值前三。公司全稱為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但是,金龍魚這家公司有著一個十分明顯的矛盾:攤子鋪很大卻不賺錢。
  • 「解讀」手中有糧心不慌,「金龍魚」躍龍門!
    轟轟烈烈炒作了三個月,市值超7000億元的金龍魚還是沒有挺住。2021年1月11日,金龍魚股價收盤128.61元,跌幅達11.3%,成交金額超110億元,主力淨流出超4億元。在這次大跌之前,金龍魚是人見人愛的白馬股。自2020年10月15日登陸創業板以來,公司股價節節攀升,截至1月12日收盤股價已經達到129.80元,較25.70元發行價上漲了4倍。
  • 金龍魚上市首日市值超2000億,但無緣創業板第一
    10月15日,金龍魚正式在A股創業板上市。Wind數據顯示,上市首日,金龍魚開盤大漲90.51%,報48.96元/股,總市值一度達2654億元。不過,隨後該股漲幅快速回落,截至午間收盤,報42.93元/股,總市值降為2327億元,在創業板排第五,暫未達到「躋身創業板前三」的市場預期。  頂著「創業板史上最大IPO」的頭銜,金龍魚能稱霸創業板嗎?
  • 股價最高觸及72.41元 金龍魚近期表現強勢
    股價最高觸及72.41元 金龍魚近期表現強勢 來源:搜狐網 • 2020-11-18 10:34:56 被外界稱為「油中茅臺」的金龍魚近期股價表現很強勢。
  • 拷問金龍魚79億品牌價值
    「金龍魚」品牌價值是否值79億元?家族企業內的併購是否符合非同一控制?本刊特約作者 胡俊/文金龍魚已通過IPO審批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此項無形資產是通過併購產生的,於2007年6月30日評估「金龍魚」品牌價值為79億元。
  • 「千億糧油巨頭」金龍魚,憑什麼走進14億中國人的餐桌?
    8月6日,深交所發布公告,在創業板上市委審議會議上,益海嘉裡金龍魚的首發申請獲得通過,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行業的高度關注。 目前,金龍魚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70餘個,並一步步包圍14億中國人的餐桌。
  • 金龍魚說調味品板塊無超越海天計劃?但動作卻很「誠實」
    此消息一出,再度將金龍魚推向了業界輿論的高點,並將公司股價連續拉高。截至今日收盤,金龍魚報收74.07元/股,總市值突破4000億元大關至4016億。值得一提的是,金龍魚自10月15日登陸創業板,累計漲幅超過188%。
  • 是鯨魚還是鯰魚:金龍魚三十年長徵全解析
    但如今,這條行事低調的「魚」也遊進了創業板,遊到了國內資本市場的鎂光燈下:2019年7月12日,證監會披露了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龍魚」)創業板IPO的招股說明書中,招股書中的金龍魚還是那條「紅色」的金龍魚,每提及中國必言「我國」;2020年8月6日,首發申請獲通過,摩拳擦掌的金龍魚,距離成功上市、超越中國廣核造就深交所有史以來最大IPO
  • 金龍魚重磅來襲,創業板將迎史上最大IPO
    在一些投資者看來,益海嘉裡上市後,憑藉其營收實力和市值的增長速度,有望成為資本市場下一個海天味業。 作者 | 陳聖潔 「1:1:1黃金比例調和油」,提起金龍魚,大家一定對這句廣告詞不陌生,如今,糧油界「巨擘」,金龍魚要上市了。
  • 金龍魚和百年郭氏家族
    導語:郭氏集團的產業之一金龍魚即將登陸A股。作為國內最大的糧油供應商之一,金龍魚究竟有何來頭?金龍魚與郭氏家族以及四大糧商到底有何關聯?本文將一一做出梳理。友情提示:本文總計4352字。原創:珍珠財經 尹舉新金龍魚即將登陸A股,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僅在詢價一項,據金龍魚公告,便高達6265隻基金參與。其影響力之廣,關注度之高,可見一斑。作為郭氏集團產業的一部分,金龍魚2019營收規模高達1707億元。
  • 經濟學家評A股財富:就是普通4瓶水 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茅臺
    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還有茅臺,發生什麼了?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最近,經濟學者馬光遠發表評論稱,「代表中國財富的不是什麼大數據等等的東西,而是普普通通的四瓶水:一是金龍魚,最近15個交易日漲近80%,市值高達6673億;二是農夫山泉,其創始人問鼎中國首富;三是海天醬油,市值也是6000多億,最後一瓶水就是茅臺了,市值已經過了2萬億,有機構預測還能漲30%。」
  • 金龍魚也能被稱為「油中茅臺」?
    ,現在來談金龍魚到底能不能叫「油中茅臺」。  01  金龍魚名字的誤導  金龍魚作為食用油,消費者的認知度應該還是挺高的,但作為上市公司,就有一定誤導了。因為金龍魚不是只賣油,它賣的東西有許多,就衝這點,「油中茅臺」的稱呼就不成立了。
  • 金龍魚官宣:股票代碼300999.SZ
    9月18日,該公司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發布:股票簡稱:「金龍魚」股票代碼:「300999.SZ」 隨著IPO的順利推進,這條家喻戶曉的「金龍魚」將一躍龍門,打破A股市場的多項記錄。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中,伊利營收900.09億、新希望820億,而新希望集團2019年營收1590億。益海嘉裡的業績,相當於A股的伊利和新希望營收之和,還可以與新希望集團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