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和百年郭氏家族

2020-12-08 珍珠財經上海

導語:郭氏集團的產業之一金龍魚即將登陸A股。作為國內最大的糧油供應商之一,金龍魚究竟有何來頭?金龍魚與郭氏家族以及四大糧商到底有何關聯?本文將一一做出梳理。

友情提示:本文總計4352字。

原創:珍珠財經 尹舉新

金龍魚即將登陸A股,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僅在詢價一項,據金龍魚公告,便高達6265隻基金參與。其影響力之廣,關注度之高,可見一斑。

作為郭氏集團產業的一部分,金龍魚2019營收規模高達1707億元。不過,招股書上關於郭氏產業的著墨卻不多,這使得金龍魚的身世更加撲朔迷離。

為深度理解金龍魚,珍珠財經歷時三天,閱文近百萬字,並做了長達25頁的投資筆記。現在,將所獲知識與投資人一起分享。

郭氏家族百年基石

要了解金龍魚,首先得了解郭氏家族。

新山地理位置 來源:百度地圖

郭氏家族的起源,始於19世紀20年代。1909年,郭欽鑑(郭鶴年之父)南下南洋,與兄長郭欽暖、郭欽瑞、郭欽寶(金龍魚董事長郭孔豐之祖父)等會合。郭氏兄弟的落腳點,是位於馬來西亞最南端的新山,一個位於柔佛海峽,離新加坡僅有26公裡的海濱小城。

郭氏六兄弟 來源:《郭鶴年傳》

1920年,福州女子鄭格如抵達南洋,與郭欽鑑完婚。此後,先後誕下郭鶴舉(1921年)、郭鶴齡(1922年)、郭鶴年(1923年)。這裡需要說明的,郭氏兄弟儘管遠走南洋,取名卻仍保留中國特色,「姓氏」+「輩分」+字的傳統被保留下來。例如,郭欽暖屬於「欽」字輩,郭鶴年屬於「鶴」字輩,郭孔豐則屬於「孔」字輩。

郭欽鑑最早在米糧雜貨鋪裡做學徒,有了一定積蓄之後,便與四哥郭欽仁成立了東升公司,為郭氏家族打下了第一塊基石。東升公司經營的業務,主要為大米、麵粉等業務。待到1920年與鄭格如完婚時,已是新山當地少有的百萬富翁之一。

郭欽鑑頭腦靈活,交友甚廣。拿督翁、蘇丹依布拉欣都是他的好友。1942年日本攻入馬來西亞,東升公司業務潰敗。但當1945年日本投降撤離後,依託拿督翁和蘇丹依布拉欣的特殊照顧,東升公司很快東山再起。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1948年12月26日郭欽鑑去世。

在郭氏創一代中,郭欽瑞也是一個關鍵人物。在郭欽鑑抵達新山之前,三哥郭欽瑞已在南洋發展數年。相比郭欽鑑,郭欽瑞更加活躍。他不僅是新山華僑公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還是抗戰時期馬來西亞振捐的主要組織者之一。

在郭氏創一代中,郭欽寶似乎並不出眾,但其孫輩,卻表現出色。珍珠財經從公開信息獲知,郭欽寶生下兩男兩女,其中兒子分別為郭鶴新、郭鶴瑞。而郭鶴瑞,又產下兒子郭孔豐和郭孔盛。

郭鶴年掌舵時代的郭氏版圖

隨著時間推移,郭氏家族迎來了創二代。

1949年,也即郭欽鑑去世的第二年,在鄭格如的主持下,郭欽鑑的稅後遺產被分為四份。其中,鄭格如、郭鶴舉、郭鶴年各得一份,總計三分;郭欽鑑的二房及子女合計獲得四份。

1949年2月23日,在鄭格如的主導下,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新山成立。年僅25歲的郭鶴年擔任總經理,堂兄郭鶴青(二伯父之子)、郭鶴堯(三伯父之子)、郭鶴環、郭鶴新(五伯父之子)、郭鶴瑞(五伯父之子)均為股東。

以郭氏兄弟公司為依託,郭鶴年大膽拓展,完成郭氏集團商業版圖的構建。郭氏兄弟公司除了經營家族傳統業務大米、麵粉等業務外,還涉足航運、酒店、地產等業務。

其中,酒店和航運是郭鶴年掌舵時期涉入最深的兩個板塊。

1971年,隨著首家香格裡拉大酒店在新加坡成立,郭氏兄弟公司宣布進入酒店業務。至2019年,即郭氏兄弟公司成立70周年,郭氏家族已在家鄉福建廈門開出第100家香格裡拉大酒店。目前,香格裡拉大酒店由郭鶴年的長子郭孔丞掌控。

郭鶴年涉足航運,可追溯至1947年。當年,郭鶴年跨過柔佛長提,在新加坡戲館街成立力克務公司,主要經營貨運、幹散等航運業務。1965年,力克務公司易名為郭兄弟(新加坡)有限公司,成為郭氏在新加坡的大本營。此後,郭鶴年還在新加坡註冊成立太平洋船務,後來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散乾貨船隊。此外,郭鶴年還參股馬來西亞政府控股的馬來西亞國際船務,持股10%。1973年,協助馬政府成立馬來西亞船舶及工程有限公司,其中郭氏佔股12.5%。1977年,郭鶴年還在香港成立嘉裡船務有限公司。

截至2019年末,來自豐益國際(郭氏集團新加坡上市控股平臺)的年報顯示,郭氏家族船務業務已覆蓋全球50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液體船隻43艘、散裝船隻16艘,全球擁有港口16個。

郭氏船務 來源:豐益國際2019年年報

傳統業務方面,除大米、麵粉外,郭鶴年還將觸角延伸至白糖、棕櫚油等業務。關於這方面的報導,多如牛毛,在此就不做詳細贅述。

而在運作上,郭氏擁有三大根據地:馬來西亞新山、新加坡和香港。新山是郭鶴年的家鄉和郭氏兄弟的發跡地,重要性自不用說。新加坡主要以郭氏兄弟(新加坡)控股集團為依託,資本運作則倚仗豐益國際展開。香港則以嘉裡集團為依託,主要負責香港本地和大陸業務。

豐益國際開啟郭氏創三代併購大躍進

成立於1991年的豐益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農業集團之一。據2020財富榜單,豐益國際目前位列全球500強企業第289位。據豐益國際官網信息,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業務覆蓋包括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在內的50個國家或地區,全球擁有約9萬名員工。

另據豐益國際(Wilmar)2019年財報,2019年公司共實現營收426.21億美元,實現淨利12.9億美元。

核心財務指標 來源:豐益國際2019年報

而從豐益國際核心管理層來看,郭孔豐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潘錫源為執行長兼CEO助理,Teo La-Mei任執行總裁、法律顧問和秘書。非獨董中,郭孔演(郭鶴年家二公子,與原配謝碧蓉所生)、郭孔華(郭鶴年與何寶蓮所生之子)名列其中。根據金龍魚招股書披露,Teo La-Mei為郭孔豐的遠方親戚,為表兄妹關係。

核心管理層 來源:豐益國際2019年年報

另外,從股權機構來看,儘管上市後郭氏家族在豐益國際的股權有所稀釋,但仍牢牢掌握著公司的控股權。金龍魚披露信息顯示,豐益國際截至2019年末主要股東有郭孔豐、ADM、郭氏集團和嘉裡集團,若按最低權益算,郭氏家族持股比例高於40.84%。其中,第二大股東為全球四大糧商(另外三大糧商分別為美國邦吉、美國嘉吉和法國路易達孚,即所謂的ABCD)之一ADM,持股比例約為18.98%至24.89%。

豐益國際股權結構 數據來源:金龍魚招股書

顯而易見,目前掌舵郭氏產業的,是以郭孔豐為首的創三代。「孔」字輩在郭氏商業帝國中,處於中流砥柱地位。不過,從年齡看,郭氏產業也面臨企業接棒等諸多問題。畢竟,掌舵者郭孔豐已年逾七旬,Teo La-Mei、郭孔演均年過花甲。豐益國際核心高管中,僅掌控嘉裡控股集團的郭孔華現年42歲。而在「鶴」字輩中,郭氏家族核心人物郭鶴年今年已高達97歲。

關於益豐國際與郭氏兄弟的關係,中間還頗有一段曲折歷史。據傳,郭孔豐因不滿叔叔郭鶴年的分紅政策,憤而自立門戶。這就有了豐益國際的前身,成立於1991年的Wilmar Trading Pte.Ltd。公司實收資本為10萬新幣,擁有五名員工。

公司的第一個項目,是印度尼西亞PT AMP(Agra Masang Perkasa)項目。該項目佔地7000公頃,是當地知名的油棕種植園。公司主營業務,是從事油棕的壓榨和精煉。之後,公司在北蘇門達臘建立日產50噸的棕櫚仁壓榨廠,在印度尼西亞杜邁建立日產700噸的精煉廠。至1995年,精煉廠的產能已高達2400噸。

1994年,ADM投資了Wilmar公司,獲得20%的股權。與此同時,ADM還是Wilmar的長期合作夥伴和供應商。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在金龍魚前五大供應商中,會出現ADM的身影。

此後,Wilmar公司一路狂奔。通過不斷收購和業務拓展,Wilmar公司商業版圖已經擴大至非洲、歐洲、北美等地。

2006年,豐益國際在新加坡聯交所上市。2007年,郭氏兄弟投資豐益國際,至此,豐益國際才正式回歸郭氏家族的懷抱。之後,豐益國際與郭氏集團的油脂和油棕種植業務合併。合併產生了亞洲最大的綜合農業集團和最大的上市油棕種植公司之一。

據豐益國際官網信息,合併之時,郭氏集團在馬來西亞的油棕種植面積為6.3萬公頃,在印度尼西亞的面積為7.6萬公頃。合併後,集團的市值高達203億新元。

而後,豐益國際再次加速開啟全球併購。被併購企業,包括菲律賓椰渣破碎廠、煉油廠,澳大利亞製糖廠、仰光港口等。

目前,豐益國際在194個國家或地區擁有500多家製造廠,業務分銷網絡覆蓋中國、印度尼西、印度等50個國家。

豐益國際業務覆蓋範圍 來源:豐益國際2019年年報

郭氏集團的政商關係

在郭氏集團長達百年的發展史上,從創一代開始,幾乎難以繞開的一個話題就是剪不斷理不亂的政商關係,儘管郭鶴年一直強調其是一個純粹的商人。

在東升公司時代,郭欽鑑是拿督翁和蘇丹依布拉欣的好友。二戰結束之後,在政府商品管控時期,依託兩位的照顧,郭家產業才獲得快速恢復。作為家族主體的東升公司,無疑在為郭氏日後的崛起攢下了資本。

而至郭鶴年掌舵時期,拿督翁的兒子敦胡先翁不僅是馬來西亞第三任首相,還是郭鶴年在新山英文學校的好友。19世界六七十年代,郭鶴年還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政府的座上賓。從馬新航空公司委任郭鶴年出面主持大局,到郭氏家族廣泛參與馬來西亞國有航運企業建設,足見其在當時的地位。至於有報導稱郭鶴年常年進出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辦公室,則已見怪不怪。

至於郭鶴年的手足兄弟郭鶴舉,更是當時政壇上的公眾人物。其不僅代表馬來西亞出使荷蘭、比利時、前聯邦德國等國家,還曾被委任為馬來西亞駐歐洲共同體首席代表。此後,還曾擔任馬來西亞旅遊局主席職務。

而在「孔」字輩掌舵時代,郭氏業務似乎淡了政商角色,但也隱現政商魅影。例如,在豐益國際現有核心高層中,就有來自前李光耀的貼身秘書。

金龍魚的前世今生

作為郭氏集團在中國的重要產業之一,金龍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金龍魚的故事,其實無非就是一個老酒裝新瓶的故事,也是郭家產業在大陸市場的一個延伸。只不過,這個市場,相比其他國家市場,更大、更有潛力而已。

招股說明書顯示,金龍魚業績穩步小幅增長。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507億元、1670億元、1707億元;對應淨利為50億元、51億元和54億元。上半年,公司營收恢復10%左右的業績增長,實現營收870億元,同比增長10.53%;實現淨利30億元,增幅為88.35%。

金龍魚營收結構 來源:招股書

從產品結構來看,公司廚房產品和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為主要產品,且業務結構大致為6:4。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廚房產品實現銷售993億元,佔比為59.44%,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實現營收669億元,佔比為40.05%,其他產品實現營收9億元,佔比為0.51%。2019年,廚房食品實現營收1088億元,佔比為63.71%,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實現營收610億元,佔比為35.70%,其他產品實現營收10億元,佔比為0.59%。

不過,從毛利來看,公司毛利卻相對較低。縱觀近三年的數據,廚房產品整體毛利率維持在12.7%上下;而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毛利則維持從5%到9%不等,受豬價波動影響明顯。

金龍魚前五大客戶 來源:招股書

另據珍珠財經觀察,前五大供應客戶中,金龍魚已基本鎖定了全球四大糧商和中儲糧幾大供糧大戶,且採購金額維持在30%左右。例如,2018年前五大供應商為中儲糧、ADM、豐益國際、邦吉和路易達孚,其中ADM、邦吉和路易達孚均為四大糧商。2019年供應商為豐益國際、中儲糧、路易達孚、ADM和OLAM國際,邦吉被OLAM國際取代。而OLAM,為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控股的大型涉糧企業。

相關焦點

  • 金龍魚要IPO,背後豪門家族浮出水面
    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法人代表為郭孔豐,郭孔豐是郭鶴年的侄子,曾在新加坡經營郭氏家族的麵粉生意,並在1987年被郭鶴年派往中國拓展市場。 益海嘉裡的股東分別為Bathos Company Limited和上海闊海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99.99%和0.01%。
  • 是鯨魚還是鯰魚:金龍魚三十年長徵全解析
    對於郭氏叔侄二人來說,創立金龍魚以及後來的益海嘉裡,並不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故事。簡述一下郭氏家族的背景:郭鶴年之父郭欽鑑,是中國福州人。早在1909年,16歲的郭欽鑑就下南洋打拼,發展了兄長在馬來西亞創立的東升公司,開始接手大米、大豆和糖類的專營業務。
  • 實業與資本皆高手:金龍魚,糧油巨無霸來襲
    這時「金龍魚」還沒誕生。 「金龍魚」這個品牌是1991年推出的,主推小包裝食用油,用「福利油方法」打開市場缺口,開始聲名鵲起。 到2002年的時候,其市場佔有率近三成,穩居小包裝食用油榜首,而南海油脂也成為中國油脂貿易行業的開創者與龍頭企業。 彼時,相較於郭氏家族這種資本老手來說,中糧還嫩。
  • 金龍魚是下一個茅臺?我反對
    導讀:金龍魚被捧為「下一個茅臺」,似乎在「醬茅」「榨茅」之後,A股下一個「油茅」又要呼之欲出了?表面上看,還真有點像。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金龍魚的質地遠遠比不上茅臺。無論是盈利能力還是成長性,恐怕都難以和貴州茅臺相提並論,甚至無法和海天味業比肩。為啥?創業板很快就要迎來前所未有的巨無霸:「中國糧油界扛把子」、「食用油之王」金龍魚。
  • 拷問金龍魚79億品牌價值
    「金龍魚」品牌價值是否值79億元?家族企業內的併購是否符合非同一控制?本刊特約作者 胡俊/文金龍魚已通過IPO審批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此項無形資產是通過併購產生的,於2007年6月30日評估「金龍魚」品牌價值為79億元。
  • 金龍魚要衝刺A股,背後的幕後推手竟然是他!
    一心想要獨立上市的金龍魚,離A股又近了一步。近日,上海證監局披露,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IPO輔導,具備了向證監會報送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條件。值得一提的是,益海嘉裡僅用3個月時間便完成了此次輔導。
  • 糧油龍頭金龍魚,未來路在何方?
    他生於馬來西亞,上世紀70年代已控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80%的糖業市場,並打造出香格裡拉酒店集團,成為「亞洲糖王」、「酒店大亨」。郭氏家族業務涉獵廣泛,包括工業柴油、種植業、礦業、航運、國際貿易、酒店業、房地產、金融,旗下產業遍布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斐濟等地。
  • 金龍魚遞交註冊:上半年營收870億 實控人為郭鶴年家族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9月8日報導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益海嘉裡」)日前向深交所遞交註冊,準備在國內上市。上半年營收870億據介紹,益海嘉裡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益海嘉裡產品包括金龍魚調和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還有大米、麵粉、調味品、豆漿粉。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金龍魚調和油。
  • 金龍魚的正面與側面
    金龍魚的營收是茅臺的兩倍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金龍魚的母公司益海嘉裡旗下還擁有「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豐苑」「金味」「銳龍」「潔勁100」等十餘個知名品牌,從大米、麵粉、食用油,再到橄欖油,盡數「配齊」!
  • 金龍魚官宣:股票代碼300999.SZ
    9月18日,該公司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發布:股票簡稱:「金龍魚」股票代碼:「300999.SZ」 隨著IPO的順利推進,這條家喻戶曉的「金龍魚」將一躍龍門,打破A股市場的多項記錄。 和茅臺這樣的「酒中奢侈品」相比,金龍魚旗下諸多產品可是家家戶戶都要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不受疫情影響。所以,金龍魚登陸創業板的消息一經公布,市場資本便再度蠢蠢欲動,誰也不想錯過這條大魚。金龍魚已被普遍認為是下一隻「白馬股」。
  • 金龍魚背後的老闆,李嘉誠都喊他一聲大哥,他一座商場抵50個萬達
    但實際上控股人卻是馬來西亞華人,旗下產品除了金龍魚之外,還有其他別的業務,比如糧食加工工廠和倉儲物流,益海嘉裡打造出了金龍魚,香滿園等著名品牌,產品涵蓋了糧油食品,食品原輔料,油氣化工等諸多領域,而金龍魚食用油,每年的銷量可以達到150億元,而益海嘉裡,2018年營收高達1670.74億元,是茅臺的2倍之多,金龍魚背後老闆就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 「解讀」手中有糧心不慌,「金龍魚」躍龍門!
    愛國華僑郭鶴年出品,獨佔糧油優質賽道我們常說金龍魚這家公司全稱是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是愛國華僑郭鶴年領導的郭氏集團在國內的重要業務。除了糧油領域外,郭鶴年還在地產、酒店等諸多領域都有布局,廣為人知的嘉裡中心、北京國貿中心、香格裡拉酒店等都是他的資產。這裡要劃重點了,國內糧油市場是為何稱郭鶴年是愛國華僑。
  • 眾人大愛金龍魚和銀龍魚,這兩種高顏值和價值的魚該怎樣飼養呢?
    這種魚類在十九世紀被發現於亞馬遜流域,後繼在世界多個地區都有發現龍魚家族成員,於是就它們區分為金龍魚、白金龍魚、黃金龍魚、銀龍魚和黑龍魚等等多個名稱。在我國,大多數人們都認識金龍魚與銀龍魚,而當中則以金龍魚價值最高,其次是銀龍魚。金龍魚與銀龍魚除了顏色外,其實外表長得非常相像,就像兩表兄弟一樣,但是它們的身價可就相差得遠了。
  • 糧油巨頭金龍魚十年一「躍」:從叔侄鬥法到聯手上市|稜鏡
    2020年8月6日,深交所創業板第13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獲通過。這家糧油巨頭在A股沒有全然相同的對標對象,擬上市的中國業務2018年和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是1671億元和1707億元。
  • 《創造與魔法》在哪釣金龍魚 金龍魚位置介紹
    金龍魚位置介紹[多圖]" border="0" src="http://image.9game.cn/2018/9/18/23147286.jpg"> ... 創造與魔法金龍魚在哪釣?
  • 金龍魚的簡單介紹
    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等地河流和湖泊。性情兇猛,主要獵食活魚蝦、水生昆蟲、青蛙等。自20世紀中後被開發成為觀賞魚,因其泛閃金屬光澤如盔甲般的鱗被和鮮豔的光色(金色、紅色等)及威風凜凜的儀態而備受矚目,身價飄升到幣值數以萬計的程度,成為極名貴的觀賞魚之一,由於資源過度開發造成瀕危,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名單。
  • 金龍魚挑選方法
    一直想在家養條金龍,奈何自己不懂辨別金龍品種好壞,害怕被JS欺騙,下面君致為大家講解如何分辨金龍魚品種。金龍魚按品種從低到高分為寶石、高背、B過、過背和金頭,但很多新手不懂如何去分辨,往往被JS拿高背忽悠成過背。
  • 金龍魚品質分類 如何區分識別高品質金龍魚
    金龍魚由於其體色大氣好看,深受人們的喜愛,也常被作為風水魚來飼養。金龍魚的價格不菲,很多商家也會利用金龍魚的品種來炒賣價錢,所以品質區分金龍魚是在選購前需要了解的。  金龍魚 一、金頭可以說是金龍魚中的極品,價格也是金龍系龍魚中最昂貴的。
  • 食用油公開營養成分 福臨門殊死一搏金龍魚
    路勝貞表示,在中國整個食用油市場,益海嘉裡旗下的金龍魚市場份額約為40%,其創立了1∶1∶1的調和油概念,因此佔據著調和油市場的絕對優勢。而益海嘉裡旗下另一品牌胡姬花的市場份額在10%以上。中糧福臨門的市場份額則在15%左右。  「福臨門與金龍魚、胡姬花相比,無論是品牌優勢還是市場佔有量上都處於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