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遞交註冊:上半年營收870億 實控人為郭鶴年家族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雷建平sky

雷帝網 雷建平 9月8日報導

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益海嘉裡」)日前向深交所遞交註冊,準備在國內上市。

益海嘉裡計劃募集資金138.7億元,主要用於廚房食品綜合項目、廚房食品食用油項目、廚房食品麵粉項目、廚房食品其他項目。

上半年營收870億

據介紹,益海嘉裡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益海嘉裡產品包括金龍魚調和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還有大米、麵粉、調味品、豆漿粉。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金龍魚調和油。

益海嘉裡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和1707.4億,淨利潤分別為52.84億元、55.17億元和55.64億元。

益海嘉裡2020年1-6月營收為869.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5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88.35%。

益海嘉裡2020年1-6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28.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0.93%。

幕後老闆為近百歲華裔大亨郭鶴年

金龍魚的控股股東為Bathos,截至2019年12月31日,Bathos持有公司99.99%的股份。

假定按54,215.9154萬股發行,公司控股股東本次發行後的持股比例將降至89.99%,仍居於絕對控制地位。

金龍魚幕後老闆就是從福建走出去的華裔,現馬來西亞首富、近百歲的郭鶴年家族,財富堪比李嘉誠,香格裡拉酒店、北京國貿中心都是他家的。

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以經營白糖業起家,因此有「亞洲糖王」之稱。郭鶴年與阿里巴巴也有交集。

1993年,郭鶴年的嘉裡集團斥資26.5億港元收購了香港銷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英文報刊《南華早報》,郭鶴年因此被港媒封為「傳媒大亨」。

但在2015年年底,郭鶴年以2.65億美元的價格將南華早報出售給了阿里巴巴,退出了傳媒業。

知名的「香格裡拉」大酒店是郭鶴年一手打造的,經過幾十年發展,香格裡拉成為亞洲最大豪華酒店之一,郭鶴年也有了「酒店大王」的稱號。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郭鶴年看到中國的發展機會,他用5億美元投資建設在北京國貿中心,這項投資為他帶來每年幾十億的租金收入。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的改善,郭鶴年看到中國油品市場的機會,在中國成立了嘉裡糧油中國有限公司,以食用油品牌「金龍魚」打開了中國市場。

如今金龍魚在中國家喻戶曉,系列產品涵蓋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麵、調味品、牛奶、豆奶、餐飲用油、特種油脂、油脂化工等領域。

金龍魚的對手包括中糧集團、九三集團、山東魯花、京糧控股等。

益海嘉裡的法定代表人是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Kuok Khoon Hong),他也是豐益國際的董事會主席和CEO。

一旦益海嘉裡在深交所上市,可預期的是,這又將是一家市值超過數千億元的巨型航母。郭鶴年家族財富版圖還將擴大。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糧油巨頭金龍魚上市:華人郭鶴年家族財富增長2100億
    上半年營收870億益海嘉裡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益海嘉裡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和1707.4億,淨利分別為52.84億、55.17億元和55.64億元。
  • 金龍魚和百年郭氏家族
    導語:郭氏集團的產業之一金龍魚即將登陸A股。作為國內最大的糧油供應商之一,金龍魚究竟有何來頭?金龍魚與郭氏家族以及四大糧商到底有何關聯?本文將一一做出梳理。友情提示:本文總計4352字。原創:珍珠財經 尹舉新金龍魚即將登陸A股,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僅在詢價一項,據金龍魚公告,便高達6265隻基金參與。其影響力之廣,關注度之高,可見一斑。作為郭氏集團產業的一部分,金龍魚2019營收規模高達1707億元。
  • 金龍魚的正面與側面
    金龍魚的營收是茅臺的兩倍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金龍魚的母公司益海嘉裡旗下還擁有「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豐苑」「金味」「銳龍」「潔勁100」等十餘個知名品牌,從大米、麵粉、食用油,再到橄欖油,盡數「配齊」!
  • 金龍魚要IPO,背後豪門家族浮出水面
    1987年,中糧集團正希望尋找外資合作夥伴進軍國際油脂市場,敏銳的郭鶴年抓住機會,讓郭孔豐作為嘉裡集團的代表,與中糧全資子公司鵬利公司合資建立中國第一家油脂生產企業南海油脂。隨後,嘉裡集團得到南海油脂的實際控制權。
  • 金龍魚官宣:股票代碼300999.SZ
    /編輯 | 巴玖整理 | 食業家(shiyehome)9月16日消息,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已按法定程序同意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金龍魚上市正式進入倒計時。 1.營收位居A股食品飲料第一 益海嘉裡年營收超1700億元是什麼概念?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中,伊利營收900.09億、新希望820億,而新希望集團2019年營收1590億。益海嘉裡的業績,相當於A股的伊利和新希望營收之和,還可以與新希望集團一較高下。
  • 糧油龍頭金龍魚,未來路在何方?
    得益於這樣的鋪墊,郭氏家族1988年即借道中糧進入中國食用油市場。郭鶴年派出的主將,是兄長郭鶴麟的兒子郭孔豐。南海油脂本是深圳蛇口保稅區精煉大豆毛油的企業,1991年郭氏家族旗下嘉裡集團入股後,將母公司豐益控股1986年在馬來西亞推出的「金龍魚」小份包裝油的成功經驗引入中國。
  • 拷問金龍魚79億品牌價值
    「金龍魚」品牌價值是否值79億元?家族企業內的併購是否符合非同一控制?本刊特約作者 胡俊/文金龍魚已通過IPO審批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此項無形資產是通過併購產生的,於2007年6月30日評估「金龍魚」品牌價值為79億元。
  • 金龍魚是下一個茅臺?我反對
    金龍魚2019年收入1707億,比茅臺854億和海天味業197億加起來還要多。而且商業模式也「很像」,都是以糧食為基礎原料,只是分別加工成不同的產品:食用油、白酒、醬油,然後通過鋪好零售渠道,賣給消費者。但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金龍魚的質地遠遠比不上茅臺。
  • 金龍魚背後的老闆,李嘉誠都喊他一聲大哥,他一座商場抵50個萬達
    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我們吃了這麼多年的品牌,不是我們中國本土的國產品牌。但實際上控股人卻是馬來西亞華人,旗下產品除了金龍魚之外,還有其他別的業務,比如糧食加工工廠和倉儲物流,益海嘉裡打造出了金龍魚,香滿園等著名品牌,產品涵蓋了糧油食品,食品原輔料,油氣化工等諸多領域,而金龍魚食用油,每年的銷量可以達到150億元,而益海嘉裡,2018年營收高達1670.74億元,是茅臺的2倍之多,金龍魚背後老闆就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 金龍魚上市首日市值超2000億,但無緣創業板第一
    市值暫排創業板第五  作為創業板史上IPO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金龍魚此次上市頗受市場關注。  招股書顯示,金龍魚此次IPO共發行5.42億股,發行價為25.70元/股,合計募集資金138.7億元。本次發行後,金龍魚總股本為54.22億股,其中近3.57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將自上市之日起開始上市交易。
  • 「解讀」手中有糧心不慌,「金龍魚」躍龍門!
    轟轟烈烈炒作了三個月,市值超7000億元的金龍魚還是沒有挺住。2021年1月11日,金龍魚股價收盤128.61元,跌幅達11.3%,成交金額超110億元,主力淨流出超4億元。在這次大跌之前,金龍魚是人見人愛的白馬股。自2020年10月15日登陸創業板以來,公司股價節節攀升,截至1月12日收盤股價已經達到129.80元,較25.70元發行價上漲了4倍。
  • 是鯨魚還是鯰魚:金龍魚三十年長徵全解析
    三十年前,金龍魚用一桶小包裝食用油,從0到1催生了中國的包裝食用油市場;三十年後,金龍魚幾乎佔據該市場半壁江山(40%),遠超央企欽點扶持的中國糧油(15%)與「手掰花生」的魯花集團(7%),帶領益海嘉裡成為我國千億營收俱樂部中唯一一家食品飲料行業的公司。2019年,益海嘉裡總營收1707.43億元。什麼概念?
  • 佔據中國40%市場的金龍魚 到底是什麼來頭?
    繼「醬油一哥」海天味業登上資本市場舞臺之後,著名糧油品牌「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裡也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正式開始衝刺A股IPO。金龍魚的背景說到金龍魚可能是家喻戶曉,但它卻不是中國本土企業。金龍魚的母公司是益海嘉裡,而益海嘉裡是豐益國際在中國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 金龍魚要衝刺A股,背後的幕後推手竟然是他!
    一心想要獨立上市的金龍魚,離A股又近了一步。近日,上海證監局披露,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IPO輔導,具備了向證監會報送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條件。值得一提的是,益海嘉裡僅用3個月時間便完成了此次輔導。
  • 創業板史上最大IPO來了,神秘家族浮出水面
    從2019年的營收和淨利潤數據看,金龍魚的營收約等於貴州茅臺(888.54億元)的2倍,淨利潤與海天味業(53.53億元)相當。2017-2019年,金龍魚營收分別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元和1707.43億元。2019年創業板營收前三名,分別是上海鋼聯1225.72億元、溫氏股份731.45億元、寧德時代457.88億元。
  • 實業與資本皆高手:金龍魚,糧油巨無霸來襲
    但是恐怕有些人並不知道,它是一個地道的外資品牌。 上世紀80年代末,馬來西亞首富、「亞洲糖王」、「酒店大王」郭鶴年家族進軍中國油脂市場,郭氏家族通過旗下嘉裡集團與中糧集團全資子公司香港鵬利在香港合資成立了南海投資公司,南海投資在深圳設立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油脂生意搞起來。
  • 糧油巨頭金龍魚十年一「躍」:從叔侄鬥法到聯手上市|稜鏡
    如果以營業收入看,這是規模上秒殺茅臺的企業,但糧油利潤在毫釐細微之間,最近3年益海嘉裡淨利潤均為50多億。以8月10日收盤市值計算,寧德時代是創業板市值一哥,市值4675億元,市場分析預計益海嘉裡的到來可能改變這一排位。益海嘉裡身後的郭氏家族財富故事亦引人矚目。
  • 創業板註冊製造富報告:陽萌等家族居百億俱樂部
    這兩名90後富豪之所以能上榜,都離不開家族的力量。具體來看,歐陸通實控人之一王越飛就是其中典型,其出生於1999年9月,還是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一名在校學生,在上市公司並未有職位。 21世紀資本研究院與飛笛資訊合作研究數據發現,註冊制下創業板新晉富豪家族團隊合計涉及41人(剔除南京大學),涵蓋了50後至90後老中青三代。 其中,60後仍為主力軍,合計有19人進入榜單,其次是80後,合計有11人憑藉註冊制身家暴漲,此外70後、50後和90後則分別有6人、3人、2人入榜。
  • 被誤認為國貨的外國品牌,年收入超1000億,老闆號稱「亞洲糖王」
    當年,我們國家有名的愛國企業家,馬來西亞華僑郭鶴年與他的侄子郭孔豐共同投資了益海嘉裡,並且在他們的努力下,益海嘉裡獲得了大量國內外食用油銷售的資源與渠道,益海嘉裡由此在新加坡成立金龍魚食用油公司。金龍魚很快開始投入生產,並將主要的營銷市場瞄準了中國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