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人類不斷的開採、汲取的情況下,我們的地球正在承受著資源枯竭的痛苦。不僅如此,曾經使用的很多能源對環境有極大的破壞,人類當下的目標就是找到能夠代替它們的清潔能源。
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風能、太陽能都屬於清潔能源的範圍,談到核能大家總會感到十分害怕,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核能總是伴隨著巨大的破壞力。但是其實針對核聚變的研究一直是人類在不斷探索的領域,並且它很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能源的主導形式之一。
今天我們探討的&34;就是有關核聚變的研究工程。在1958年的時候人們就開始計劃核聚變實驗堆的研究工作了,接下來的時間裡這項工程更是受到全人類的關注,各國政府和以及技術人員都高度的重視和支持,而早在14年前中國就進入了這個備受關注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
不僅是參與到國際項目中,中國自己在熱核聚變領域的研究也在不斷的發展。早在60年代的時候我國就進入了核聚變的研究領域,研究的過程是艱苦且漫長的,走過了長時間的困難後,終於形成了兩個專業的研究所,它們也是支持我國核聚變研究的重要依據。
隨著研究的深入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我國選擇了以託克馬克為主要的研究途徑,它是一種環裝的容器,而它的作用就是利用磁約束來實現核聚變,進而實現人們對核變反應的控制,有了這個裝置可以說是為我國研究核聚變實驗添磚加瓦。
令人興奮的是中國目前已經研究出了一款裝置,它被稱為環流器二號M,它是通過可控熱核聚變方式,來實行清潔能源的提供。這個被稱為&34;的設備,它的核心溫度可以達到2億攝氏度,而真實太陽的溫度也只有5500攝氏度,跟我們的&34;一比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個裝置的問世代表著我國在自主研發核聚變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按照理想的狀態,它能夠為人類源源不斷的提供清潔能源,不僅僅是讓中國人民享受到核能源帶來的便利,這也將造福全人類。
看到中國成功的研製出了環流器二號M,也讓海外的專家十分的震驚,他們感嘆於我國在科技方面已經取得了如此飛速的成就,雖然中國在核聚變方面的研究還是與歐美等國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我國也一直在潛心研究,以現有的科技水平,做到最好的中國成果,我們的科研人員兢兢業業,他們每一天的付出都為推動中國科技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相信在未來中國能夠一次次的掀起世界科技領域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