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已有太陽,為什麼人類還要造出「人造太陽「?了解它的重要性

2021-01-15 阿良大事件

要知道,地球每時每刻都圍繞著太陽公轉,雖然說太陽在我們的頭頂上,其實它是離我們非常遠的,人類目前還不能到達太陽的附近,但是地球上的生物都離不開它,太陽不僅讓我們有了白天,而且還給地球提供了能源,比如光能和熱能,我們平常用的太陽能就是靠陽光來發電的,如果沒有了太陽,那麼全球會陷入一片黑暗。

2020年11月24日,韓國物理學家在實驗中使用了「人造太陽」,其運行最高溫度超過1億攝氏度。什麼是「人造太陽」,天上明明有了一個太陽,人類為什麼還要創造「人造太陽」呢?

中國有一個神話故事,就是后羿射日,因為天上突然出現了九個太陽,地球的生物都被熱死曬死,所以后羿不得不把八個太陽射下來,只留下一個。雖然說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夏天一個太陽都會出現高溫,要是再多一個豈不是不讓人活了。

「人造太陽」和真太陽有著明顯的區別,體型上就比不上,太陽的體型相當於有130萬個地球,人類不可能創造這麼大的太陽。其實「人造太陽」就是一個核聚變反應堆,因為太陽的光能和熱能是通過它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發射出來的,人類模擬這個反應也能產生大量的熱能和光能,用這些能量來發電,所以被稱為「人造太陽」。

明明天上有了一個太陽,人類為什麼還要再造出「人造太陽呢?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裂變和聚變。裂變和聚變都是從原子中產生大量能量的物理過程,但它們的方式是完全相反的。裂變是將一個原子分為兩個原子,而聚變是將兩個較輕的原子組合成一個更大的原子,它們產生的能量是其他來源的數百萬倍。

核裂變通過分裂原子釋放熱能,其基於愛因斯坦質量可以轉化為能量的預言。1940年,科學家恩裡科·費米建造了第一座核反應堆。在當今的大多數核電反應堆中,該原子核都是鈾235,會分裂目標原子核,分解為兩個較小的同位素,三個高速中子和大量能量,然後將產生的能量用於加熱核反應堆中的水,最終發電。雖然容易做,但是會產生很多核廢料,汙染著地球環境。

而聚變是通過將原子核聚集在一起產生大量的能量,不會排放溫室氣體,比裂變更清潔,發生事故的概率也非常小,韓國的「人造太陽」就是利用核聚變,雖然說環保,但是原子實現融合不僅困難,也非常昂貴,總成本估計為225億美元。

2020年12月,中國在四川成都也建成一個「人造太陽」,也叫HL-2M託卡馬克反應堆,是中國目前最大、最先進的「人造太陽」,簡單的說就是核聚變實驗研究設備,可以釋放強大的能源,給人類發電。中國的「人造太陽」通過向強大的熱等離子體迴旋加強大的磁場來發電,這個熱等離子體迴路的溫度超過了1.5億攝氏度,比韓國的還要厲害,而太陽的內核溫度是1500萬攝氏度,「人造太陽」比真太陽還要高10倍。想要保存完好,就得靠中國的磁鐵和過冷技術。

因為核聚變產生的能量非常大,人類可以利用它的熱能來發電,但對很多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今中國造出了這麼先進的「人造太陽」,如果能讓它源源不斷的釋放出能量,不僅解決了中國戰略能源需求,還對中國能源和國民經濟的未來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天上已有太陽,為什麼人類還要造出「人造太陽」?了解它的重要性
    2020年11月24日,韓國物理學家在實驗中使用了「人造太陽」,其運行最高溫度超過1億攝氏度。什麼是「人造太陽」,天上明明有了一個太陽,人類為什麼還要創造「人造太陽」呢?
  • 有太陽,為什麼還要人造「太陽」?
    萬物生長靠太陽。有沒有可能在地球上造出一個「人造太陽」,它能給人類帶來什麼?
  • 走近「人造太陽」|有太陽,為什麼還要人造「太陽」?
    「EAST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磁體、非圓截面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它擁有類似太陽的運行機制,因此又有『人造太陽』之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說。有太陽,為什麼還要造「人造太陽」?科研人員介紹,因為煤、石油、天然氣未來有枯竭的危險,還存在一定的環境汙染。
  • 中國「人造太陽」出現,而太陽好好的,為何還要去製造太陽呢?
    文/仗劍走天涯中國「人造太陽」出現,而太陽好好的,為何還要去製造呢?中國近幾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航天領域和基礎建設領域等等一些領域都已經遠超世界各國了,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不知道排在多少位?現在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曾經的日本拉到了第三。
  • 人造太陽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提起」人造太陽「不由地哼起了一首歌:」天上有個太陽,水中有個月亮,我不知道
  • 為什麼要人造太陽?
    「東方超環」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稱為「人造太陽」,因為它的目標就是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能源。與2018年首次實現1億度溫度相比,這次的創舉實際上是將1億度維持了近10秒,是東方超環取得的重大突破。如果能較長時間維持1億度的高溫,那人類距離解決核聚變商業化應用真的就不遠了。
  • 人造太陽能夠代替太陽嗎?它有什麼用?
    不得不說,人類確實非常的厲害,就連太陽、月亮這些遙不可及的天體都可以製造了。就拿太陽來說吧,它是我們生存必不可少的存在,太陽光讓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而植物又能給食草動物提供食物,食草動物又能給食肉動物提供食物。正應了那句歌詞「萬物生長靠太陽」。
  • 同為核聚變反應,為什麼中國「人造太陽」成不了另一個太陽?
    為什麼大家對剛在成都建成的「中國人造太陽」這麼感興趣?相信一定是因為中國和太陽這幾個字,一方面想了解這個東西是不是領先全球的尖端科技,另一方面也想知道,它是不是和掛在天上的太陽一樣會對所有人造成影響。那麼,這個在本月初實現首次放電的大型裝置到底是何物?真的可以拿來升溫嗎?
  • 人造太陽「現身」!好好的太陽,為啥還要人造呢?
    人造太陽,不由得讓人想起一首兒歌《種太陽》。 可別說,之前還真有一個科學家迪斯科版《種太陽》在網際網路上大火,官方調皮,最為致命。 這個「種太陽」種的也就是「人造太陽」,這是打開核聚變能量的「閥門」,是通往人類終極能源的鑰匙。
  • 中國「人造太陽」現身!問題來了:太陽好好的,為啥還要造?
    為什麼非要「造個太陽」?已經有一個太陽了,為什麼還非得要再造個太陽呢?要說清這個問題,需要從能源說起。我們人類從生產到生活,各種活動無一不需要能源。但地球上的能源不是取之不盡的,比如我們常用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大概只能用幾十年。
  • 院士揭秘「人造太陽」
    原標題:院士揭秘「人造太陽」本報訊(記者 汪永安)12月12日下午,由皖新傳媒主辦的公益活動——「院士進校園」在合肥四十二中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所長李建剛和數百名中學生親切互動,用通俗生動的語言揭開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俗稱「人造太陽」)的神秘面紗。
  •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度運行,這個「太陽」怎麼造?
    中國的「人造太陽」像一個磁線圈,當氣體加熱到上億度以後,它就會發生聚變,如太陽一樣能夠發出巨大的能量。為什麼我們要人造一個太陽?科學家怎樣造出這個「太陽」?太陽為人類產生了很多光和熱,萬物生長靠太陽。我們想要實現聚變,一個不可控因素就是氫彈。氫彈不能輕易地爆炸,要用原子彈去把它點一下,點到上億度以後才有可能發生爆炸。為什麼要人造一個太陽?那麼怎樣能夠實現人造太陽?
  • 「人造太陽」來了
    原標題:「人造太陽」來了   7月28日,世界上第一個實驗性「人造太陽」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在法國正式啟動安裝。
  • 人造太陽的前世今生
    作為清潔能源,核能不僅清潔環保,其可釋放的能量比傳統化石能源還要大幾百萬倍。中國核聚變研究走到哪一步了?為什麼核聚變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核聚變裝置研發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點,科學家們又如何克服?9月18日,「走近科研團隊,感受科技魅力」線上直播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協辦,並得到北京廣播電視臺及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共同支持。
  • 人造太陽的意義【睿智生活傳媒平臺】
    人造太陽與天上掛著的太陽是兩碼事,簡單的來說人造太陽的可控核聚變能夠給人類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它的離子體中心溫度可達1.5億攝氏度,是天上那個太陽溫度的七倍。人造太陽能夠解決人類濫用的各項汙染問題。
  • 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太陽,為什麼還要再造一個?
    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第二個太陽?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的核心溫度大概在1500萬度—2000萬度,而地球上的金屬材料在1000度左右就會融化。鍾武律介紹,中國的「人造太陽」所要做的,就是在地球上建一個能夠承受住1億度、甚至超過2億度高溫的裝置。
  • 石化資源淘汰在即,「人造太陽」開始組裝,人類將進入核能時代
    審核-小文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擔起了照明和輸送熱量的重任,而且它一幹就是幾十億年。人類在還不了解太陽之前就崇拜太陽,崇拜它每天都能高掛在天上照耀大地。在科學家對太陽進行深入研究之後,發現太陽幾十億年如一日地燃燒自己、照亮其他星球是有原因的,它的內部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核聚變反應。
  • 人造太陽是什麼?和太陽的差距在哪裡
    不管在古代還是現在,太陽對人類來說都極端重要,人類一刻也不能離開太陽,哪怕是陰天和雨天,太陽依舊存在,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而地球上的光明基本都來自太陽,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地球面向太陽的那一面始終處於太陽的直接照射下,而背對太陽的那一面也處在月球反射的太陽光之下。
  • 「人造太陽」開始組裝,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三十多個國家共同努力
    引子: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人造太陽」計劃,對於這個計劃從最當初的設想再到現在其實有了很大階段性的提升,而且對於人造太陽最近也是宣布正式開始組裝,對於這次的成功一定是人類發明歷史上面最有意義的一步。但對於這個所謂的人造太陽通過這麼多年以來也是有著很多的難題,但是對於科學家們也是一次次的迎刃而解再次開啟到現在的關鍵時刻。
  • 中國「人造太陽」正式發電,比美俄歐還要快5年,西方專家被打臉
    「人造太陽」的重要性相當於第一顆爆炸的原子彈,自從問世以來就飽受關注。最近,關於「人造太陽」終於有了最新進展。據報導,由我國負責建設的「人造太陽」在成都正式建成並成功發電,這意味著,在人類未來能源的探索上,中國再次搶先一步,成為了世界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