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太陽」正式發電,比美俄歐還要快5年,西方專家被打臉

2021-01-16 i聊歷史

「人造太陽」的重要性相當於第一顆爆炸的原子彈,自從問世以來就飽受關注。最近,關於「人造太陽」終於有了最新進展。

據報導,由我國負責建設的「人造太陽」在成都正式建成並成功發電,這意味著,在人類未來能源的探索上,中國再次搶先一步,成為了世界的領跑者。

必須強調的是,由美俄歐等參與的人造太陽項目,才剛開始組裝,被中國甩開了長達5年之久。果然,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之前,俄羅斯專家曾公開表示,中國人不可能在2025年前實現「人造太陽」項目建設。現在看來,這位專家被狠狠地打臉了,不過針對中國的科研腳步,西方專家被打臉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關於「人造太陽」,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的原理是採用核聚變的方式,將質量轉化為超強能量,與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相同,所以才被稱之為「人造太陽」。能源一直是人類的難題,過去歷史上的戰爭,往往都是為了爭奪能源,所以人類希望能有一種能源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人造太陽」就可以實現人類的願望。

當然了,「人造太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否則就不會出現國際合作。不過,我國在參與國際合作的同時,也不忘獨立摸索。許多專家並不看好中國的「人造太陽」項目,甚至還說風涼話。

令西方專家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人造太陽」項目中,最先取得突破的竟然是中國,而不是美國、俄羅斯這種發達國家。如今,「人造太陽」已正式發電,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實現普及了,最後歡迎西方國家來中國「取經」。

相關焦點

  • 還得自己單幹:中國「人造太陽」已放電,比美俄歐合夥搞快了五年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同時也是為了突破現實的能源困境,中國啟動了"人造太陽"項目,並取得成功。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4日的報導,中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當日在成都正式建成並成功放電。
  • 中國頂尖技術獲新突破,「人造太陽」已放電,比美國快了5年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 據相關媒體的報導顯示,我們國家研製的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成功建成並首次實現放電,也就是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這一突破,對我們國家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還是得單幹,中國「人造太陽」已放電,比美俄歐合夥快了五年
    除了這一件事,臨近年底,中科院也開始衝業績了,根據報導,我國的第一個「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系統已經正式完成並且被投入到了發電當中,相比歐美俄的核聚變發電設備領先了快五年。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中國的第一個「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已經正式被投入使用並被用於發電,而這還僅僅只是中國的第一代可控核聚變裝置,此後在使用該裝置的過程中,中國還有許多的技術問題需要在實踐中論證,而中國在該領域也走出了自己最堅實的一步。
  • 中國「人造太陽」已放電,比美俄歐合作快了五年,網友:讓人驕傲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資源越來越少,從而各國之間為了爭奪資源戰爭不斷,因此就有人想了,如果有一種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那麼人類之間的傷害就會減少很多,為了把這一夢想變成現實,中國在成都啟動了"人造太陽"項目,並在今年12月4日建造成功,而且它的成功也代表著中國進一步加快了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
  • 天上已有太陽,為什麼人類還要造出「人造太陽「?了解它的重要性
    2020年11月24日,韓國物理學家在實驗中使用了「人造太陽」,其運行最高溫度超過1億攝氏度。什麼是「人造太陽」,天上明明有了一個太陽,人類為什麼還要創造「人造太陽」呢?中國有一個神話故事,就是后羿射日,因為天上突然出現了九個太陽,地球的生物都被熱死曬死,所以后羿不得不把八個太陽射下來,只留下一個。
  • 天上已有太陽,為什麼人類還要造出「人造太陽」?了解它的重要性
    2020年11月24日,韓國物理學家在實驗中使用了「人造太陽」,其運行最高溫度超過1億攝氏度。什麼是「人造太陽」,天上明明有了一個太陽,人類為什麼還要創造「人造太陽」呢?
  • 「人造太陽」成功放電!中國擼起袖子單幹,比美歐合夥還快5年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此前報導,中國最大規模、最高參數的「人造太陽」,於12月4日在中國成都正式宣告建成,且同時完成了「放電」的目標,這意味著中國再度加快了在未來能源探索方面的步伐。中國正是為了實現該目標,著力於在能源困境問題上的突破,所以才啟動了「人造太陽」的一攬子計劃。
  • 中國「人造太陽」現身!問題來了:太陽好好的,為啥還要造?
    因為他們真的在造一個「太陽」……這幾天,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發起的#科幻作家走進新國企#中核篇活動中,這個神秘的「太陽」基地才首次大規模對外開放!微博截圖核工業人就是在這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中,不懈研發中國「人造太陽」。「人造太陽」?
  • 中國「人造太陽」核心獲突破,西方不敢再對中國高科技置若罔聞
    圖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  據新華社最新報導,日前,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  所謂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裝置,素有「人造太陽」之稱,同時也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中的一部分。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由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七方共同實施。該計劃承載了人類利用核聚變能的美好願景,意義重大。
  • 中國壓箱底裝備亮相,可養活14億人,美國呼籲快住手
    」,太陽通過內部一直進行的核聚變反應,從而釋放出如此大的能量,而我國的人造太陽,就是在模仿太陽發光發熱的過程,通過核聚變釋放巨大能量從而用於發電,雖然遠離相同,但它所散發出的能量卻比太陽還要強大,據專家介紹,此項技術所釋放的溫度高達2億度左右,估算下來相當於4個太陽。
  • 還得自己單幹:中國「人造太陽」已放電,比歐美合夥搞快了五年
    最近網友們都在熱議的一個話題就是,年底了,中科院開始「衝業績」了,確實最近中科院給我國的各方面的科學領域都帶來了十分的爆炸性的消息,其也在一點點的刷新我們的認知,最近我國的第一個「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系統已經正式完成並被投入到了發電當中,這比歐美方面合夥還快了五年,在這個問題上,咱們還是只能自己單幹。
  • 「人造太陽」即將建成,中國科技再創輝煌,美日專家:不愧是中國
    中國又火了!「人造太陽」即將建成,美日專家直呼:不愧是中國。近日,我們國家在高端領域方面獲得了很多國外的好評,中國人造太陽即將完成,並且中國在國際上又火了,我們國家一旦有了新的創造都會引起個各個國家的轟動,並且我們國家的實力也是得到國外的認可。
  • 韓國揚言打破中國人造太陽技術,日本專家:門戶之見,實在可笑!
    2020年,中國有一項科技完成世界首創的成就,這項科技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並且引起了國際上諸多科學家的熱議,原因很簡單,這項科技對於人類的發展而言,實在是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人類科技不斷怎麼發展,其背後都是離不開能源的支持的。
  • 1億5千萬度!太炫酷!中國科研團隊向「人造太陽」邁出一步!
    塔式熔鹽光熱發電技術敦煌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是目前全球吸熱塔最高、單機反射面積最大,可以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的100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2018年年底正式併網發電。年發電量可以達到3.9億度,可以創造經濟效益3到4億元。相較於傳統的火電站,一年可以減少排放35萬噸二氧化碳。
  • 美俄:中國20年都造不出航母鋼材,話說太早註定慘敗被打臉
    當初美俄成功建造出了好幾艘航母,掌握了航母鋼材的建造技術,並且表示給我們20年我們都造不出來,事實證明美俄註定慘敗,要被打臉。    美俄的航母算是世界上誕生時間最早的了,所以他們自然是早就掌握了相關技術,而且也已經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當初我國準備自己造航母的時候,他們都表示中國再花上個20年都不可能造出這樣的航母鋼材。
  • 中國突然宣布!「人造太陽」正式投放使用,美媒:「反人類操作」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科技在人類的發展史上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存在,其中科技包含了很多領域,有一些領域我們只需要在技術上得到提升,有一些領域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到資源不被破壞。,還聯合了其他的國家一起研發「人造太陽」的裝置。
  • 印度專家: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其研發人造太陽,並完成首次放電
    印度專家: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其研發人造太陽,並完成首次放電!眾所周知,在地球上存在著各種資源,而煤炭資源,鐵礦資源等,都會有用到枯竭的一天,因此人類也在不斷的研發新能源取而代之,例如如今市面上的太陽能。
  • 走近「人造太陽」|有太陽,為什麼還要人造「太陽」?
    「EAST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磁體、非圓截面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它擁有類似太陽的運行機制,因此又有『人造太陽』之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說。有太陽,為什麼還要造「人造太陽」?科研人員介紹,因為煤、石油、天然氣未來有枯竭的危險,還存在一定的環境汙染。
  • 中國天宮PK美俄空間站:這一成就絕無僅有
    中秋節,中國發射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預計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的空間站。那麼,中國自主建立的「天宮」空間站與美俄歐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又有什麼區別呢?到了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正式結束了自由空間站計劃。但是,在蘇聯解體後,美國一直擔心蘇聯的航空技術會擴散,這對美國是個威脅。而且,美國也希望利用在航天技術領域擁有局部優勢的俄羅斯,所以又將美國自己的空間站計劃徹底變成了「國際空間站」計劃,並將俄羅斯、歐盟、日本等納入其中。
  • 中國「人造太陽」出現,而太陽好好的,為何還要去製造太陽呢?
    文/仗劍走天涯中國「人造太陽」出現,而太陽好好的,為何還要去製造呢?中國近幾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航天領域和基礎建設領域等等一些領域都已經遠超世界各國了,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不知道排在多少位?現在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曾經的日本拉到了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