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壓箱底裝備亮相,可養活14億人,美國呼籲快住手

2020-10-16 兄弟影室

如今的中國已經是世界強國,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很大的成就,甚至在很多領域都趕超美國,比如在基建和探月領域,將美國甩在了身後。因為我們甚至,落後就要挨打的事實,因此我國科研人員一直專注新技術方面的開發和研究。如今中國壓箱底裝備亮相,可養活14億人,美國呼籲:快住手!


大圖模式


這一壓箱底的裝備名為中國環流器二號M的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俗稱「人造太陽」,與當前的核能相比,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核能使用模式,這一技術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開展相關的科學實驗,目前,在全球民用核聚變技術方面,我國已經走在世界最前列。而這一成就也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2019年最偉大的十大科技之一。


大圖模式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通過內部一直進行的核聚變反應,從而釋放出如此大的能量,而我國的人造太陽,就是在模仿太陽發光發熱的過程,通過核聚變釋放巨大能量從而用於發電,雖然遠離相同,但它所散發出的能量卻比太陽還要強大,據專家介紹,此項技術所釋放的溫度高達2億度左右,估算下來相當於4個太陽。


大圖模式


根據專家的推算,2億度幾乎能讓宇宙中任意物質瞬間氣化,這也就是各國稱它為「人造太陽」的原因。而建造核聚變裝置會運用到一種名為「託卡馬克」的技術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產生強大的磁場約束,在核聚變反應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從而使得讓整個過程能夠順利進行。


大圖模式


此前,我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2018年11月12日發布消息稱「人造太陽」項目獲得重大突破,首次實現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等離子體儲能增加到300千焦,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這方面的最高成果,而「中國環流器二號M」理論上將可以達到1.5億攝氏度的高溫,將實現對先前成果的超越。不過該技術的工業化應用預估要到2035年才可以達到。


大圖模式


圖中這個高11米、直徑8米、重達400噸的大科學裝置就是我國第四代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它的科學目的就是讓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氚和氚在高溫條件下,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經過多年研究,科研團隊成功攻克了一批國際性難題,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5000萬度等離子體持續放電101.2秒的高約束運行,實現了從60秒到白秒量級的跨越。


大圖模式


如果中國的人造太陽真的可以在2020年正式投入運行,不斷可以養活我國14億人口,對於美國的威脅也是很大的,畢竟美國從上世紀開始便一直都是世界頂尖強國,在如今科技至上的時代,一個國家能夠完全擁有獨立自主的科技能力,就表明發展無限可能。


大圖模式


而中國的人造太陽就是中國強大的一個標誌,無論是對於本國能源的供給,還是使用人造太陽所製造出來的能源進行貿易,都標誌著中國走向了世界強國的行列。對於中國的這一技術,美國不希望我們再次超越他們,更是直呼:快住手!但如果自己不掌握核心技術,那麼在未來的發展中肯定會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卡脖子。

相關焦點

  • 中國壓箱底裝備亮相,可養活14億人,美國呼籲:快住手
    人類生存是離不開資源的,甚至科技也是如此,而現在每個國家都非常注重資源的利益,在過去,因為使用了太多的稀有資源,導致很多設備無法正常運轉,如果石油,煤炭資源一旦用完,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不是一件好消息,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世界各國也便開始尋找能夠替代這些的新能源,如今,我們國家再次突破技術難關,造出了人造太陽,在未來可以造福14億文,甚至就連美國都呼籲:快住手!
  • 中國耗資3000億在南海填海造島,美國專家:快住手
    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中國很早就在南海地區填海造島,這個工程至今已經耗資3000億人民幣了。本來這些年來這項工程已經沒什麼人關注了,但是這段時間又火了,原因是有美國專家看到中國在南海的工程後高呼:快住手!
  • 人口膨脹加劇,地球承擔有限,中國最多能養活20億人?
    隨著人口膨脹加劇,人口數量從萬年前的不到萬人,發展到19世紀的10億人,再經過一個世紀,人口達到60億。到了21世紀最初的20年,人口已經增長了10億,現在全世界約70億人口,中國佔有14億。很明顯的人口爆炸現象,已經持續很久了,地球還能撐多久,地球的資源還夠養活多少人?
  •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
    印度的國土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國排名當中列在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之後,位居世界第七位,大約是我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印度也算是一個國土面積大國。但是更為神奇的是印度的人口數量,目前印度的人口數量約為13.5億人,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以上的國家,另一個就是我國。
  • 發展循環經濟時不我待 2030年誰來養活中國
    沈 冰:根據中國相關部門做出的預測,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4.5億人,徐院長說中國能養活自己。您的理由是什麼?下面我要說為什麼中國人口到14.5億還能夠養活自己,主要是三個理由,一個就是我們人口到14.5億已經到了最高點了,以後人口是要減少的,人口不再增長了,這個壓力慢慢會釋放,因為土地是不能增加的。第二,政府制定了最嚴格的保護耕地的政策,不能再佔用耕地做其它的非農業生產,就是像您說的,民以食為天,所以我們必須用最嚴格的措施來保護農業的耕地。
  • 雲狐手機亮相中國西部航天裝備展 引聚會場視點
    中國西部航天航空暨國防軍工裝備展覽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2017年3月16—19日,第二十三屆中國西部航天航空暨國防軍工裝備展覽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信息中心、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陝西省國防科技和航空工業辦公室、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努力推動我國航空航天裝備、新材料、新產品和最新成果與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國自主創新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佔有率。
  • 青藏高原能養活14億人嗎?還別不信,佔中國面積26%
    青藏高原土地貧瘠人跡罕至,那為什麼說青藏高原養活了14億人呢?青藏高原的存在讓我國的南方更適合人類生存,養活了10多億人。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 一年浪費量可供14億中國人吃2年
    來源:金十數據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每年全球浪費糧食達到16億噸,其中有13億噸是可食用的。如果按照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計算,16億噸可以養活27.7億人口,差不多等於2個中國的人口數。相當於2年的糧食量了。每年生產這些浪費了的糧食,一共需要排放33億噸二氧化碳,相比之下,2018年全球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只有35億噸。
  • 中國有14億人,消費能力卻追不上美國3億人?今年全「暴露」了!
    以美國為例,消費一直是經濟的最大引擎,佔美國GDP的七成比重。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導致不少美國人「緊關大門」,在消費方面的支出也明顯減少了不少。2019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2375.57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零售消費54675.8億美元,食品消費7699.77億美元。
  • 印度面積不到我們三分之一,怎麼養活近14億人口?
    我們知道,印度目前的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了13.24億人,而且人口增長率在1%以上,或許在2030年之前,印度就能實現這個「世界第一」的目標。這個桂冠,印度拿到手其實是個雙刃劍,因為人口數量帶來的除了勞動力優勢外,更多的還是各種問題。比如這麼多人口,需要的糧食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 袁隆平提出發展海水稻目標:年增產300億公斤,養活8000萬人口!
    「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這句告誡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最近,疫情在全球加速擴散,再加上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引發了許多國家對糧食能否正常供應的擔憂,比如菲律賓、印尼和伊拉克等國。相比之下,中國憑藉糧食產量豐、庫存足的優勢,能夠從容應對各種糧食問題。
  • 人口突破14億!2019年,中國GDP達14萬億美元,與美國相比如何?
    摘要: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9年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人均GDP破1萬億美元。2019年全年中國GDP總量又是多少?與美國相比如何?|2019年中國大陸總人口破14億【中油網】訊: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數量為14005萬人,這比上一年的年末增加了467萬人。
  • 中國「人造太陽」問世,可造福14億人,美國:絕不可能
    人類生存是離不開資源的,甚至科技也是如此,而現在每個國家都非常注重資源的利益,在過去,因為使用了太多的稀有資源,導致很多設備無法正常運轉,如果石油,煤炭資源一旦用完,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不是一件好消息,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世界各國也便開始尋找能夠替代這些的新能源,如今,我們國家再次突破技術難關,造出了人造太陽,在未來可以造福14
  • 中國飯碗:讓近14億人吃飽吃好 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
    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裡】  新中國誕生之際,時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就放言:「歷代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同樣,共產黨政權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1974年,第一次世界糧食會議在羅馬召開,各國代表聽到了恍若世界末日的預測。一些專家告訴他們,據測算,由於人多地少等原因,中國絕無可能養活10億人口。  養活中國人的註定是中國人自己。
  • 共享中國機遇 美國安利公司亮相2019進博會-中新網
    共享中國機遇 美國安利公司亮相2019進博會 2019-11-06 16:17:01 今年進博會共有192家美國企業參展,涵蓋了網際網路科技、裝備製造、汽車、醫療保健、食品等多個領域,參展面積達4.75萬平方米,位列各參展國首位。繼參加首屆進博會後,美國安利公司再度亮相第二屆進博會,展區位於會展中心7.2號館,屬於「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
  • 如何讓資源有限的地球,養活100億人口?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根據對全球農業體系的分析,在沒有突破「行星關鍵界限」的情況下,人類目前的糧食系統只能養活34億人。但這項分析顯示,對耕作地點進行調整——加上飲食上的一些變化,將使人們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養活100億人。
  • 中國雜交稻之父袁隆平,90多歲還在為14億人吃飯操勞,總有好消息傳來!
    為更好地解決我國14億人吃飯大問題,將飯碗牢牢端在我們自己的手裡,中國雜交稻之父袁隆平90多歲了,仍然還在日夜操勞。他帶隊攻關,總有新突破,好消息頻頻傳來—— 袁隆平院士說: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可讓普通農民用常規的栽培模式就能獲得每畝1000公斤產量。如果加上好的栽培技術,每畝可達到1340公斤。未來幾年在全國推廣1億畝,畝均增產200公斤!
  • 人口密度是中國的10倍,僅有江蘇省大小,卻養活了過億人
    導語:人口密度是中國的10倍,僅有江蘇省大小,卻養活了過億人。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國家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地方,一個國家有不同的城市,城市大小不同,生活的人數也不一樣。亞洲有一個國家,僅有中國江蘇省大小,人口密度卻遠超中國,這個國家就是孟加拉國,孟加拉獨立的時間還很短,國家並不富裕,但就是這樣貧窮的國家卻養活了1.6億人口,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 螳螂科技亮相第78屆教育裝備展覽會 助力教育企業乘風破浪
    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和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承辦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在重慶盛大開幕。作為教育行業領先的專業級解決方案服務商,螳螂科技亮相展會現場,現場人潮湧動,參展者爭相駐足。
  • 是雜交稻養活了中國人?
    說雜交稻養活了14億中國人,既和事實不符,又與邏輯相悖。一,中國14億人不是個個吃稻米。提到糧食,很多人就將糧食和稻米混為一談,這是一種誤解。糧食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個種類。目前的中國人,並不是個個以稻米為主食。比如北方的蒙古族和西部的藏族是以茶食、奶食和肉食為主。近年來,西藏部分地區的主食開始向麵食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