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已經是世界強國,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很大的成就,甚至在很多領域都趕超美國,比如在基建和探月領域,將美國甩在了身後。因為我們甚至,落後就要挨打的事實,因此我國科研人員一直專注新技術方面的開發和研究。如今中國壓箱底裝備亮相,可養活14億人,美國呼籲:快住手!
大圖模式
這一壓箱底的裝備名為中國環流器二號M的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俗稱「人造太陽」,與當前的核能相比,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核能使用模式,這一技術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開展相關的科學實驗,目前,在全球民用核聚變技術方面,我國已經走在世界最前列。而這一成就也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2019年最偉大的十大科技之一。
大圖模式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通過內部一直進行的核聚變反應,從而釋放出如此大的能量,而我國的人造太陽,就是在模仿太陽發光發熱的過程,通過核聚變釋放巨大能量從而用於發電,雖然遠離相同,但它所散發出的能量卻比太陽還要強大,據專家介紹,此項技術所釋放的溫度高達2億度左右,估算下來相當於4個太陽。
大圖模式
根據專家的推算,2億度幾乎能讓宇宙中任意物質瞬間氣化,這也就是各國稱它為「人造太陽」的原因。而建造核聚變裝置會運用到一種名為「託卡馬克」的技術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產生強大的磁場約束,在核聚變反應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從而使得讓整個過程能夠順利進行。
大圖模式
此前,我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2018年11月12日發布消息稱「人造太陽」項目獲得重大突破,首次實現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等離子體儲能增加到300千焦,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這方面的最高成果,而「中國環流器二號M」理論上將可以達到1.5億攝氏度的高溫,將實現對先前成果的超越。不過該技術的工業化應用預估要到2035年才可以達到。
大圖模式
圖中這個高11米、直徑8米、重達400噸的大科學裝置就是我國第四代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它的科學目的就是讓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氚和氚在高溫條件下,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經過多年研究,科研團隊成功攻克了一批國際性難題,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5000萬度等離子體持續放電101.2秒的高約束運行,實現了從60秒到白秒量級的跨越。
大圖模式
如果中國的人造太陽真的可以在2020年正式投入運行,不斷可以養活我國14億人口,對於美國的威脅也是很大的,畢竟美國從上世紀開始便一直都是世界頂尖強國,在如今科技至上的時代,一個國家能夠完全擁有獨立自主的科技能力,就表明發展無限可能。
大圖模式
而中國的人造太陽就是中國強大的一個標誌,無論是對於本國能源的供給,還是使用人造太陽所製造出來的能源進行貿易,都標誌著中國走向了世界強國的行列。對於中國的這一技術,美國不希望我們再次超越他們,更是直呼:快住手!但如果自己不掌握核心技術,那麼在未來的發展中肯定會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