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宮PK美俄空間站:這一成就絕無僅有

2020-11-25 中關村在線

中秋節,中國發射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預計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的空間站。那麼,中國自主建立的「天宮」空間站與美俄歐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又有什麼區別呢?在佔豪看來,根本區別主要有三方面:

一、中國空間站是中國獨自完成,國際空間站是多國共同完成,兩個國家空間站的政治屬性和目的不同。

裡根在1983年提出搞國際空間站計劃本身,是1980年代美國戰略防禦計劃的一部分。但是,後來美國的敵人——蘇聯在1991年解體了,所以在老布希執政期間星球大戰計劃也就被擱置了,其中空間站計劃也陷入停頓。到了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正式結束了自由空間站計劃。

但是,在蘇聯解體後,美國一直擔心蘇聯的航空技術會擴散,這對美國是個威脅。而且,美國也希望利用在航天技術領域擁有局部優勢的俄羅斯,所以又將美國自己的空間站計劃徹底變成了「國際空間站」計劃,並將俄羅斯、歐盟、日本等納入其中。

所以,本質上說國際空間站計劃並不僅僅是一項科學研究計劃,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基於政治考量的太空科學研究項目。

與國際空間站有多個國家合作開發不同,中國的國際空間站則完全是獨立自主完成。而且,相比國際空間站更多的是政治考量,中國的空間站計劃很大程度上是科研考量,是中國航天計劃的一部分。這種本質不同決定了,中國可以大膽在空間站搞最高精尖的探索研究,而美歐俄日恐怕都會因擔心洩密而有所保留。

二、相比國際空間站航天大國的壟斷,中國的空間站將會更加開放。

國際空間站是航天大國的政治和技術壟斷,中國申請那麼多年都被拒絕就是證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那種對落後國家的封鎖態度,他們不可能讓其它國家參與太深。但中國不同,中國準備把中國的空間站真正做成一個「國際空間站」。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的透露,「中國空間站預留了很多將來與世界各國進行合作的平臺,設計了能與其他太空飛行器對接、進行艙段級合作的接口。」他還介紹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開展了大量國際合作,在空間站發展中,中國願意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在方案設計、設備研製、空間應用、航天員培養、聯合飛行等方面拓展交流合作。

這將意味著,未來哪個國家只要願意和中國合作,也可以按中國標準搞一個空間倉和中國的空間站對接,中國還會讓一些關係好的發展中國家參與相關研究項目,中國還會幫助他們培養航天員等等。說白了,與美國為首西方搞技術封鎖不同的是,中國願意帶著關係好的「小弟」到太空「兜兜風」。

毫無疑問,這種開放的態度是西方的心胸不可比的,這也決定了中國的空間站將比西方的更「國際」。

三、中國擁有空間站的全套技術,這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國際空間站本來就是美國、俄羅斯、歐盟相關國家等聯合研發的,雖然以美俄歐為主,但無論是美國、俄羅斯還是歐盟,都不擁有建立空間站的全套技術了,假如2020年國際空間站真的如俄羅斯專家所說要墜毀到地球,任何一個國家單獨想再搞出一個空間站在短時間內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擁有全套技術。

譬如,最強大的太空強國美國現在對國際空間站的補給能力都沒有了,需要考俄羅斯的火箭。任何國家如果再想搞出一個空間站,高昂的投入就不說了,光重新的技術實現恐怕沒有十年也不可能完成。

所以,客觀上說,中國未來將是是世界上唯一擁有空間站全套技術的國家。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604/6047822.html report 2644 中秋節,中國發射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預計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的空間站。那麼,中國自主建立的「天宮」空間站與美俄歐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又有什麼區別呢?在佔豪看來,根本區別主要有三方面:一、中國空間站是中國獨自完成,國際空間站是多國...

相關焦點

  • 2020年底前,中國這一領域接連3次擊敗美俄,地位不遜於5G技術
    ,而就在此時中國再次創下了記錄,在2020年底前中國又發射了一枚火箭,成功成為2020年全球發射火箭數量最多的國家,這意味著中國在這一領域內接連3次擊敗了美俄,要知道航天工業的重要地位不遜於5G技術,對此有軍迷表示,今年美國要徹底被中國超越了。
  • 外媒:中國公布天宮空間站計劃,可與國際空間站相媲美
    近10年來,中國的航天科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五月初長徵五號的順利升空,有國外航天機構認為中國航天已經完全超過歐盟、日本等國。六月初有外媒報導稱,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建設天宮空間站的新計劃,預計這個中國即將建成的新空間站(CSS)將在未來與16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ISS)相「媲美」。
  • 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加入,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蘇聯和美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先後建造了三個近地軌道空間站。其中的國際空間站由美國nasa、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和歐洲航天局共同參與建設,但是航天實力靠前的中國卻被排除在外。於是中國於二零一一年開始陸續發射組件,並將於二零二二年建成規模一百噸的大型空間站。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座中國的空間站。禮炮系列空間站由蘇聯建造,是人類的第一個空間站。
  • 天宮的徵途:中國載人空間站規劃淺析
    在前幾年的規劃中,天宮一號是計劃在2010年進行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官方網站10月27日宣布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啟動,明年將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州八號飛船,新聞還提到載人空間站工程分為「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兩個階段,2016年前發射空間實驗室,2020年前後進行載人空間站建設。中央電視臺、新華網和中國新聞網等官方媒體也進行了報導。
  • 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同時期全球唯一的空間站。
    作為擁有400多噸、十幾個艙段的大型太空飛行器,國際空間站的問題在於許多小器件因為時間原因,陸續出現問題,這也是安德烈∙約認為國際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停用的原因。美俄將從現在到2026年左右研發並建造「深空之門」空間站;另一方面,從2020年左右至2030年左右,將建成「深空飛船」,並在月球軌道進行為期一年的火星模擬飛行。至此,月球軌道空間站作為一個中轉和補給站建造完成,並將主要用來測試和完善用於深空探索的太空飛行器——深空飛船。
  • 美俄共建「深空門」空間站登陸火星,美畏懼中國空間站主導這領域
    受烏克蘭危機同敘利亞局勢的影響,美俄之間關係緊張,就在9月24日,俄羅斯一名陸軍中將在敘利亞被襲擊身亡,俄媒稱,這是美國為恐怖分子提供的情報。但是,即使如此,美俄之間大部分合作都深受兩國關係影響,但是在航天領域,美俄依舊錶現的親密無間。在此前,俄羅斯媒體報導,中俄兩國將在10月籤訂一個史無前例的太空合作計劃,涉及太空探索和人類再次登月。
  • 27國申請通過18個,天宮空間站邁出第一步,白宮遭拒抱怨心胸狹隘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5日報導,近日已經有27個國家向我國申請加入天宮號空間站,在經過嚴格的評審程序後,同意了18個國家通過申請,獲得入駐天宮號空間站的資格。此事標誌著天宮空間站已經邁出第一步。值得一提的美方也向我們提交了申請,但是直接被拒絕,白宮方面因此抱怨我國心胸狹隘。
  • 天宮空間站真面目:一個艙室造價就可比肩遼寧艦,領先整整一代
    就連美國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全部實驗機櫃加起來也只有23個,空間站雖標榜「國際」,但事實上卻是涇渭分明,不過這一局面將很快被中國天宮空間站打破。提起天宮人們往往認為它只是一座突破有無,且很「將就」的90噸級空間站,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美俄等航天強國聯合打造的國際空間站相提並論,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中方大度允許印度進入天宮空間站,美國抱怨:中國這是區別對待
    而在成功發射長徵5號重型運載火箭後,中國就將發展目標轉移到空間站的建設問題上。實際上自天宮系列以及嫦娥系列探測器成功被送上太空後,中國的航天事業就已經開始致力於建設屬於中國自己的空間站。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際空間站在2024-2028年就將退役,為此中國空間站可以成功填補國際空間站的空白。
  • 俄專家:發射「天宮二號」是中國創建多模塊空間站的必要步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9月15日報導,俄羅斯《航天新聞》雜誌觀察員伊戈爾•利索夫向「衛星」新聞通訊社表示,發射「天宮二號」是發展中國航天計劃的必要步驟,沒有它就無法建成多模塊空間站。長徵二號運載火箭於北京時間9月15日22點04分從中國甘肅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它將把中國第二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送抵軌道。 利索夫說:「這是發展航天計劃的必要步驟,沒有它就無法建成多模塊空間站。下一個階段將是建立可以與前蘇聯『和平』號空間站相媲美的多模塊載人空間站。」 利索夫指出,未來多模塊空間站上的研究模塊也將可以與國際空間站現有的模塊相媲美。
  • 中國天宮一號完成任務將墜毀,日媒幸災樂禍,美國怒斥其豬隊友
    從2003年中國神舟5號飛船將太空人成功送入太空後,在短短十二年的時間裡,中國走過了美俄兩國三十多年才走完的路。在近些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讓世界都為之嘆服。畢竟中國在航天領域已經逐漸開始拉開與日本和歐洲的差距,逐漸向美國和俄羅斯靠攏。
  • 天宮二號搭載中國文化理念
    發射成功的天宮二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第一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從月滿中秋的這一天算起,中國進入重量級太空飛行器發射最為密集的百天:天宮二號入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升空並與天空二號對接;長徵五號大推力火箭首射。按照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這標誌中國正實施空間實驗室起步和銜接空間站的關鍵階段。  太空飛行器穿梭於皓月明空之中,給中秋這個凝聚了全球華人和合之美的感性場景帶來更豐富的意境。「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 對比美俄等十六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的主要區別在哪
    年11月國際空間站才正式發射入軌,但在空間站的所有成員中,並沒有來自中國的航天機構。就在美國招攬各國共建國際空間站、將我們拒之門外時,1992年9月,我國正式布局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計劃,第一步是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第二步實現載人飛船與空間飛行器的對接。第三步便是建造發射載人空間站,這便是天宮空間站。
  • 中國天宮空間站即將組建,日媒稱壽命短易墜落,網友怒斥其沒腦子
    在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成功將太空人楊利偉送入太空,成為全球第三個能夠獨立研發和製造載人飛船的國家,並且已經具備了太空的往返技術,可以輕鬆將本國太空人送入太空後。緊接著,神舟-6號、神舟-7號等陸續升天,太空人從最開始的一人變為兩人,從兩人變為多人,從艙內變為太空行走,從2天滯留期變為1周的滯留期,這一切都說明了中國在不斷縮小與美俄之間的太空差距。
  • 中國天宮空間站開建,星際時代開啟,太空戰陰影襲來!
    作為後發國家,對於擁有屬於中國本國的空間站,是中國人民共同的期盼,也是被美國排斥後迫不得已的選擇。中國曾經申請加入美國牽頭的國際空間站,但是被美國無禮拒絕,美國寧可拉著死對頭俄羅斯一起合作,也要堅持對華進行技術封鎖,可見骨子裡對中國的敵視和防範有多麼無解。
  • 「天宮一號」完成任務告別太空
    任務  超期服役 完成多項突破性工作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的任務就是為空間站的研製積累經驗。
  • 2年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美國人:未來將遭中國逆轉
    於是乎,1993年以美俄為首的16個國家,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的總體設計。 1998年11月國際空間站才正式發射入軌,但在空間站的所有成員中,並沒有來自中國的航天機構。不管是將我們拒之門外,還是防止技術外流等多種說法,可以肯定的是,迄今為止美國對中國航天一直是全方位的封鎖,中美航天合作更是不存在。
  • 2年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美國人:未來將遭中國逆轉
    於是乎,1993年以美俄為首的16個國家,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的總體設計。1998年11月國際空間站才正式發射入軌,但在空間站的所有成員中,並沒有來自中國的航天機構。不管是將我們拒之門外,還是防止技術外流等多種說法,可以肯定的是,迄今為止美國對中國航天一直是全方位的封鎖,中美航天合作更是不存在。
  • 中國天宮二號的強大之處,開通空間授課,全球僅兩國掌握這一技術
    也意味著在這場較量中,以蘇聯的落敗而告終,為此後者將所有精力轉移至空間站以及人造衛星領域。最終在1971年成功向太空發射「禮炮一號」,成為全球第一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美國為了不被蘇聯遠遠甩開,在1973年成功發射「和平」號空間站核心艙,並且在接下來的10年不斷進行組裝,並且順利投入使用,直至2001年「和平」號才正式退役。
  • 天宮二號2015年前後發射 中國載人空間站或2020年建成
    閩南網6月27日訊 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將進入空間站時代。我國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大推力的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長徵七號的首飛,並在2020年前後完成載人空間站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