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冠病毒帶來世紀危機,2020年註定將是不平凡的一年。
其實,即便是沒有新冠疫情的發生,2020年對於中國人民而言也有著特殊的意義!
按照計劃,2020年開始,中國空間站將開始發射升空,進行組建工作。如此令人期待的盛舉,卻因為一個月內兩次長徵火箭發射失利蒙上了陰影。
3月16晚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隕落,4月份長徵三號乙火箭連同衛星一起墜落,有專家判斷是因為底層系統存在不安全的漏洞導致意外風險出現。
不管經歷怎樣的失敗,中國航天自主創新之路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漢唐|長徵火箭發射失敗,網軍太空軍還需壯大!
1 初戰告捷
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正式啟動。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這艘試驗船將承擔未來中國空間站運營和載人深空探測任務。
5月8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比神舟載人飛船大很多,載人能力、運輸能力更強大,是中國第一個計劃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
未來2-3年的時間內,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承擔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載人飛船、貨運飛船等共11次發射任務。
這11次發射任務完成之日,就是中國空間站正式建成之時!
2 意義非凡
在1980-1990年代,美國太空梭的各種新聞畫面,徵服了全世界。人類對太空探索充滿了神往和神秘感。
毫不誇張的說,美國的太空探索成功地在全世界人民心中奠定了美國的光輝形象和優勢地位。
空間站是現代太空科技集大成的產物,不僅要求極高的科技底蘊,還要求有充足的財力去支撐維持。
作為後發國家,對於擁有屬於中國本國的空間站,是中國人民共同的期盼,也是被美國排斥後迫不得已的選擇。
中國曾經申請加入美國牽頭的國際空間站,但是被美國無禮拒絕,美國寧可拉著死對頭俄羅斯一起合作,也要堅持對華進行技術封鎖,可見骨子裡對中國的敵視和防範有多麼無解。
中國空間站即將進入太空,美國牽頭建設的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預計十年內,中國空間站將是世界唯一能夠使用的空間站。
中國天宮空間站的升空與美國牽頭的國際空間站的退役,完美闡釋了新生強國勢不可擋的發展勢頭,也映襯了西方列強的無奈,甚至預示了美國全球霸權的落幕。
1998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國家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法德意英國等11個歐洲國家)五家空間機構宣告「國際空間站」項目啟動。
但是,國際空間站壽命只有10年,預計在2024年退役,最多服役到2028年。
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天宮空間站將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
2018年5月,中國宣布,中國空間站向全球開放,向所有國家發出邀請,任何國家都可以向中國申請在天宮空間站上進行科學研究。
2019年6月,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
令中國人欣慰的是,本次合作項目沒有美國,美方代表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憤然離場。
目前,俄羅斯顯然將和中國進行空間站的合作,畢竟俄羅斯的空間站技術經驗更豐富,中國與之合作也並無壞處。比較尷尬的是美國和歐洲!如果歐美聯手重建一個新的空間站,估計美國和歐洲又得因為誰負責拿錢而鬧掰。
將來,隨著國際空間站退役日期的接近,不管美國是為了大國尊嚴拉不下臉面向中國低頭,還是放下身段與中國展開科技合作,未來必然是中國掌握決定權!
3 無恥排華
1993年,國際空間站項目啟動時,美國強硬拒絕中國參與該項目,體現了一貫的防華排華心理。
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沃爾夫條款」, 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包括禁止美國航天局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
從2001年至今,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一直沒有放鬆。2016年美國推出新的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禁止航空發動機、先進導航系統、雷射器、水下攝像機及推進器等20個大類的美國高科技產品對中國出口。
很多美國公司抗議說,這種出口管制傷害的是美國企業的利益,因為許多產品即使美國不出口,中國也可以從其他供應者處買到。
中美貿易站爆發以來,川普多次要求中國購買美國產品,平衡貿易逆差,但是一直拒絕放寬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這種保守主義立場,註定了中美貿易不可能形成平衡。
美國禁止對華出口高科技產品,同時還禁止中國併購美國的高科技企業,目的就是限制中國學習更先進的技術。
事實證明,美國對中國的科技防範可以說是一敗塗地,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中美超級計算機的技術競爭和封鎖對抗。
超級計算機是世界科技強國公認的國家戰略高新技術,反映了在科學技術研發和工業製造領域的綜合能力。
2019年6月17日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最新排行榜,中國境內最強超級計算機的數量位居第一,共有219臺,美國有116臺超級計算機上榜。聯想、浪潮和中科曙光生產超級計算機的數量位居全球前三。
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在2016年至2017年曾經四次蟬聯冠軍(每半年一次評選)。目前第一名是美國的頂點超級計算機。
中國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的CPU是美國英特爾公司的至強融核處理器,在2014年至2016年奪得六連冠。
在天河二號準備升級時,美國突然發難,停止對中國出售超級計算機晶片。
為了突破美國封鎖,中國自主研發了神威26010處理器,並且成功應用到了神威太湖之光上,碾壓了美國兩年!英特爾至強融核處理器因為失去了中國市場,最後只能停產。
美國在國際空間站和超算晶片的兩個排華經典案例,充分證明了中國人民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競爭力並不弱於任何民族,也證明了在中美貿易關係中,美國高科技產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晶片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生物醫藥領域,美國高科技企業早已無法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在中外貿易保持正常來往的前提下,發達國家越是利用科技領先優勢卡我們的脖子,我們在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就越有成果。
一旦哪個領域我們可以很容易買到西方物美價廉的產品,就會導致我們本國的科技創新失去前進的動力。
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其中內在邏輯不僅有人的精神因素,也有政府投資引導的因素。畢竟我們的財力有限,創新資金當然會優先投放到無法購買到替代產品的領域。
4 太空戰
其實,美國並非沒有財力建設空間站,而是因為目前美國維持龐大的軍隊已經不堪重負。
美國每年在維持軍力、建造裝備、發動戰爭等方面要花費上萬億美元,這種軍費支出早已令美國不堪重負。建設龐大的空間站需要規模極大的前期投資,美國已經無能為力,必須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分攤建設成本才有可能進行。
如今的美國,早已被國際跨國資本共濟會控制成為一個戰爭工具,對於共濟會而言,美國只需要做到侵略和掠奪就行了,所有的科技創新包括太空探索在內,目的絕不是為了造福人類,而是要徵服世界,控制全球。
美國空天軍是一支具有反衛星、反偵測、空間救援性能為一體的新型作戰部隊。
正因如此,我們才看到美國竟然放棄建設新的國際空間站,卻計劃在太空建造一個類似「星際迷航式」的軍用空間站,派遣軍人進駐,執行軍事任務。
軍用空間站將部署新型雷射武器、電子通訊幹擾武器等,有輕易擊毀他國衛星、太空飛行器的能力,還可以利用空間武器進攻地面目標。
事實證明,美國目前所有的科研方向,首要目的都是在為將來的戰爭做準備!
5月17日,美國太空軍發射神秘的太空飛機X-37B進入軌道,X-37B是一種太陽能飛機,在沒有機組人員的情況下通過遙控飛行,這次是X-37B的第六次飛行,將進行額外的科學實驗。
美國官方沒有透露這架太空飛機將在軌道上停留多久。X-37B上一次在空時間執行任務持續了兩年,從2010年首次飛行以來,X-37B在軌道上總共飛行了2865天。
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主持了美國太空軍軍旗亮相儀式,川普在講話中稱美國正在建造 「超級飛彈」,「比現有的飛彈快17倍」。川普說:「我們現在是太空的領導者。」
不得不說,美國挑起的太空軍事化,必將給全人類和平發展利用太空的前景蒙上陰影!
5 人類前路
人類總人口不斷攀升,預計超過80億人後就會帶來嚴重的資源壓力,超過100億人就存在崩潰的可能性。
隨著地球生存空間的日漸緊張,人類文明亟需進入太空獲取新的空間和資源。
相對於浩瀚的宇宙,人類文明何其孤獨。
站在人類文明的共同利益角度,太空探索的意義非凡。
不管霸權國家如何敵視世界各國的科技進步,人類共同進入太空時代是歷史的必然進程。
美國一直推進的星球大戰計劃,一直將其他國家的科技進步和太空探索視為敵人,嚴重缺乏全球視野和人類的整體利益概念,直接體現了狹隘自私的本性。
在這種背景下,一家獨大排他性的霸權思維早已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絆腳石!
事實上,中國天宮空間站高度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
儘管空間站是中國一國建設,但仍然與世界各國開展聯合研究,推進各國技術進步。
哪怕是在軍事角度,中國航天事業也從不落於人後,空間站、雷射器、電磁炮等諸多適用於太空作戰的新型武器,中國技術水平都處於世界前列。
如果美國一意孤行非要挑起太空戰,未來必將自食其果,如同2019新冠病毒一樣,開炮的轟了自己!
未來,也許在某個時間點,這個時間點也許並不遙遠,人類會接觸到宇宙中的其他文明。
一旦外星文明與地球文明建立接觸,意味著地球文明面臨極大的生存危機。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將面對其他星際文明的生存競爭,侵略奴役或屠殺。
從這個角度看,目前由霸權國家挑起的與世界各國展開的低端貪婪無效的對抗和競爭,本質上毫無意義。
人類越早實現真正的天下大同,在未來的星際競爭中越安全。
真誠期待控制霸權國家的國際跨國資本共濟會能夠具備這樣的認知高度,與中國攜手和平利用太空,逐步實現地球文明的整體發展與擴張。
這才是太空探索的終極意義,也是中國天宮空間站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