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再破百 中國佔約1/3超越美俄
在這103次發射中,中國佔大約1/3,達到34次,俄羅斯以25次位居第二,美國則以21次航天發射排名第三。之後依次是歐洲(6次)、印度(6次)、紐西蘭(6次,採用了火箭實驗室公司的「電子」火箭,而該公司具有紐西蘭和美國雙重國籍)、伊朗(3次,包括火箭在發射前爆炸的1次)、日本(2次)。
-
美俄共建「深空門」空間站登陸火星,美畏懼中國空間站主導這領域
受烏克蘭危機同敘利亞局勢的影響,美俄之間關係緊張,就在9月24日,俄羅斯一名陸軍中將在敘利亞被襲擊身亡,俄媒稱,這是美國為恐怖分子提供的情報。但是,即使如此,美俄之間大部分合作都深受兩國關係影響,但是在航天領域,美俄依舊錶現的親密無間。在此前,俄羅斯媒體報導,中俄兩國將在10月籤訂一個史無前例的太空合作計劃,涉及太空探索和人類再次登月。
-
中國天宮PK美俄空間站:這一成就絕無僅有
中秋節,中國發射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預計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的空間站。那麼,中國自主建立的「天宮」空間站與美俄歐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又有什麼區別呢?但是,在蘇聯解體後,美國一直擔心蘇聯的航空技術會擴散,這對美國是個威脅。而且,美國也希望利用在航天技術領域擁有局部優勢的俄羅斯,所以又將美國自己的空間站計劃徹底變成了「國際空間站」計劃,並將俄羅斯、歐盟、日本等納入其中。所以,本質上說國際空間站計劃並不僅僅是一項科學研究計劃,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基於政治考量的太空科學研究項目。
-
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2020-10-2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航天技術突飛猛進,已取代俄羅斯傳統地位?
圖為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近期,有美國人撰文表示:在今日的世界航天強國裡中國排第2,而曾經長期與美國齊驅並駕的俄羅斯則被擠出前3,其取代者值得警惕,它就是日本,作為相關領域的後起之秀,近年來日本航天技術突飛猛進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也有網友表達了不同意見:這個國家真的像一些人所認為的那樣,已經取代了俄羅斯在太空探索與開發方面的傳統地位嗎?
-
中國謀劃一超級技術讓全球刮目相看,美俄也懂原理,但從未成功
人類對核能的探索和運用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其不僅在民用領域具有重大經濟價值,而且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迄今為止,人類的已經開發應用了第三代核能體系。在這6種堆型中,熔鹽堆備受關注,因為其優勢非常明顯,具有經濟效益高、功率高、安全性高、產生廢料少的優點,所以熔鹽堆也被確定為第四代核反應堆的優先發展方案。
-
2020年收官之戰!中國傳來好消息,美俄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以前,中國在航天技術領域還比較的落後,這是因為中國在這方面起步比西方國家晚,而且工業技術確實落後於西方,但是經過了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時間,中國已經追趕了上來,中國在某些領域也取得了領先的地位。技巧你中國再次傳來一個好消息,中國迎來了2020年的收官之戰,美俄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
這一領域霸主地位徹底瓦解,訂單紛紛取消,對美打擊從天而降
最典型就是美國,美國二戰後那是世界科技最為發達的國家,很多科技領域那是稱霸世界,這也是其世界霸權的基礎。但是現在,美國在這一核心領域霸主地位已經徹底瓦解,世界訂單紛紛取消,對美打擊從天而降。最典型就是飛機領域,那是交通運輸領域的核心。而一直以來,幾乎壟斷飛機生產和技術的,那是美國的波音公司。這家公司從二戰後開始基本上就壟斷世界民用飛機領域,其科技的先進,其飛機的穩定性,以及整個設施的前瞻性,那是遙遙領先世界,位居霸主地位。
-
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中國雖然是獲取諾貝爾科學獎較遲、較少的大國,但對諾獎的興趣,恐怕一點也不遜於諾獎大國,相關文章或報導汗牛充棟,在民間,早已「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諾貝爾科學獎情結」(金俊岐語)。廟堂也同樣格外重視。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舉國歡慶!由於此獎對新中國而言,具有「中國的」、「新中國培養的」、「國內做出的」三個重大意義!也可謂在相關制約上的一舉突破!
-
馬斯克說對了,就算美俄科技停滯,我們追趕的也是半世紀前的技術
馬斯克是美國的一位科學天才和商業天才,從特斯拉汽車到航天運載火箭,從人工智慧到晶片製造,可以說很多科學領域都有馬斯克的身影。尤其是前段時間他的龍飛船在經過了19小時的飛行後順利和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而這也意味著馬斯克和中美俄三國並列,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個實現載人航天的實體。
-
與美俄相比仍有差距
海周號潛水艇一直都是水下殺手,來來回回,它能在深海中航行,獨立作戰,在戰爭中能不被敵人發現時,不時地從背後向你發射一枚飛彈,其威懾力不言而喻。對於一個有核國家來說,核潛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武器,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而作為中國海軍的主力核潛艇,093 B型核潛艇的性能與其他軍事大國的核潛艇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
-
美俄望塵莫及,中國UFO版直升機地位堪比殲20,未來或服役於南海
,一種拉風程度堪比殲20的中國航空器亮相公眾眼前,這就是由天津直升機公司和大嘴鸚鵡空天技術實驗室聯合研發的超級大白鯊武裝旋翼機模型。從外觀來看,超級大白鯊和多年來人們口口相傳的飛碟十分類似,據介紹超級大白鯊是一種針對未來數位化戰場專門設計的複合型翼身融合高速直升機,在設計中參考了美國AH64阿帕奇、CH53海種馬以及俄羅斯的卡52、米26等先進直升機的設計思路,並獨創性採用了翼身融合體和前行槳葉概念設計,這種全新概念很明顯代表未來直升機設計的發展方向,這也是中國直升機第一次在世界上有如此地位,從這個意義來看,甚至在殲20之上。
-
甩開美俄奪下三連冠,美媒報告大讚中國航天事業,專家表示不認可
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井噴之年,最引人矚目的天和號空間站已經開始研製建設工作,未來將為人類探索太空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作為太空開拓者美國也注意到了中國的崛起,他們甚至還不忘給中國發來「賀電」。 最近美國布賴斯太空與技術公司發布了一份報告大讚了中國航天事業,其中認為中國今年發射的衛星數量已經遠超其他國家,已經連續三年在太空競賽中甩開美國和俄羅斯奪得了三連冠。
-
我國天才科學家,21歲便成了博士,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
然而這一年課程數的突然增加,讓申怡飛一下子適應不了,出現了學習成績上的下降,期中考試有兩門課不及格。申怡飛以15歲的年齡進入東南大學學習,這讓老師從一開始就很關注他的狀態。在知道這位神童的成績竟然不及格後,老師出面給予了他安慰。申怡飛一開始也是沉醉於神童的光環了,所以對於課業不是太上心,這才導致成績的不及格。
-
全球僅美國一家看懂了,中國載貨艙即使返回失敗,卻首次趕超美俄
,不僅長徵5B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而且載人飛船也很完美地完成了任務,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新型柔性充氣式返回載貨艙的試驗中出現了一點小的問題,不過載貨艙返回雖然失敗了,但卻是在該技術上首次趕超美俄的例子,也正是中國載貨艙即使返回失敗後,美國人為何卻十分擔心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對於這次不算完美的技術驗證及其意義,全球僅美國一家看懂了。
-
我國22歲天才科學家,21歲便成了博士,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
然而這一年課程數的突然增加,讓申怡飛一下子適應不了,出現了學習成績上的下降,期中考試有兩門課不及格。 申怡飛以15歲的年齡進入東南大學學習,這讓老師從一開始就很關注他的狀態。在知道這位神童的成績竟然不及格後,老師出面給予了他安慰。申怡飛一開始也是沉醉於神童的光環了,所以對於課業不是太上心,這才導致成績的不及格。
-
盤點全球載人飛船發展史,美俄有多少款上榜,中國也有一款
美國重啟載人航天計劃,讓世界再度將關注的目光集中到了這一領域。上世紀60年代,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進入外層空間的太空人,由此拉開了載人航天的序幕。近60年時間過去了,全球一共有九種太空飛行器將人類送上太空。
-
美俄怎麼都沒想到,當初說好的一起「吹牛」,中國卻當真實現了
但是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而且時間快要過去了,美俄怎麼都沒想到,他們當初的「吹牛」,中國當真實現了,而他們還在止步不前。據悉在12月17日的凌晨時分,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著它的月球樣本降落在了內蒙古四子王旗。降落的地點也是事先就預定好的。
-
中國力量!2020年年底,我國高鐵將達3.9萬公裡,快繞赤道近一圈
2020年年底,我國高鐵將達3.9萬公裡,快繞赤道近一圈如今我國的科技發展能力是非常強勢的,甚至在很多的高端的技術領域都已經達到了世界的前端。可能在很多西方國家的眼中,這都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畢竟又有誰能夠想到,曾經那麼貧窮落後的中國,能夠一躍成為世界頂尖的大國呢?
-
被降級or地位凸顯,技術研究院不同命運背後的企業技術底色
2020年年底,百度與貴陽市政府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承接貴陽經開區工業網際網路項目建設,助力貴陽打造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在能源領域,百度智慧能源已覆蓋電網、發電、新能源、清潔能源、石油、化工等場景。基於能源AI中臺,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快速搭建起屬於自己的AI中臺,AI快速落地在各個業務場景,例如輸電通道可視化平臺,幫助實現戶外各種複雜場景下的安全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