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2020-11-29 澎湃新聞

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2020-10-2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學人君 學人Scholar

文|沈登苗,獨立學者

作者授權首發

2020年10月9日,本年度的諾貝爾科學家獎揭曉後,也許是8個得主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包攬(這本是常態,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改變)的緣故吧,北京交通大學王元豐教授在《環球時報》發文:,大意是:走過近120年的歷史,諾獎顯得有些老邁,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此文甫出,就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毫不客氣地指出:「這是反科學的公然喧囂 。」[1]

儘管王教授的許多論證不值一駁。如他為論證「諾獎的評審規則和結果也跟不上時代」,提供了諾獎得主中女性比例過低的一組數據:截止2019年,在所有597次科學獎頒發中,只有54次授予女性,即女性獲獎的比例為9%。那麼,這個比例低嗎?

最新的研究表明,代表當代中國科學、工程技術兩方面最高學術稱號的2411位兩院院士中,女性院士只有123名,僅佔總數的5%。[2]再如,迄今為止的33個國家最高科學獎得主中,除了屠呦呦,沒有1個是女性科學家,即女性獲獎的比例3%。如果說,諾獎得主中女性獲獎的比例9%,是「諾獎的評審規則和結果也跟不上時代」、是「性別歧視」的一個證據,那麼,兩院院士和國家最高科學獎的評審規則,豈不成了「黃曆」和典型的「性別歧視」?

其實,女性科學家獲某科學大獎或崇高榮譽,能佔到9%的比例是不低的,至少在中國來講,王教授舉的是「反例」。而在科學論證中,作者自己舉隅「反例」是大忌。則王教授此文撰寫的嚴肅性可想而知!

但本文仍不想從諾貝爾獎是否客觀、公正、科學、權威的角度進行討論,因為有人可能會說,以西方的價值觀來討論西方的規則不能信服,本人僅從中國朝野,尤其是國家一再破格賜於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的兩項殊榮來說明吧。

中國雖然是獲取諾貝爾科學獎較遲、較少的大國,但對諾獎的興趣,恐怕一點也不遜於諾獎大國,相關文章或報導汗牛充棟,在民間,早已「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諾貝爾科學獎情結」(金俊岐語)。廟堂也同樣格外重視。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舉國歡慶!由於此獎對新中國而言,具有「中國的」、「新中國培養的」、「國內做出的」三個重大意義!也可謂在相關制約上的一舉突破!故國家層面給予屠呦呦無上榮光。屠呦呦獲諾獎後,不僅以最快的速度獲得2016年度(當年2015年度可能在程序上來不及)國家最高科學獎,而且在2019年又成為第一批「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而兩項殊榮同時擁有者,全國至今只有5人!

早在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獎時,人們發現,此舉的特殊意義「在於打破了最高科學技術獎一直授予院士的不成文慣例」(熊丙奇語),而這個意義同樣適合於「共和國勳章」中的科學家獲得者(袁隆平、鍾南山都是工程院院士)。本人還要指出的是,在33個國家最高科學獎得主中,除了2011年得主吳良鏞可能因專業(建築與城市規劃)特殊,在獲國家最高科學獎前,僅獲陳嘉庚科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民間大獎外,其餘31個在獲國家最高科學獎前,都既獲得過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至少2010年前的人均獲得數量超過了三次[3]),又獲陳嘉庚科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獎、求是科學獎,以及具有國際性的邵逸夫獎等民間大獎。唯獨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獎前,既從未以個人名義獲得過各類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也從未獲得過各種民間科學大獎。換句話說,33位科學家獲國家最高科學獎前,僅屠呦呦1人從未獲得過國內的任何類型的科學大獎,可謂再次破格。加之是唯一的女性,實屬三次突破。

一獎勝百獎!屠呦呦以一個諾獎,囊括了當代中國兩項最榮耀的桂冠,誰、又有哪個獎可以與之爭鋒?這不是足以說明,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在中國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科學獎勵的層面,任何一項獎勵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嗎?甚至可以說,有哪個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能得到屠呦呦那樣的國家最高禮遇呢?我想,這不僅是國家對諾獎得主屠呦呦女士的尊重,這何嘗不是中國政府對諾貝爾科學獎和科學的尊重,以及寬廣的人文胸懷呢?

此外,從包括唯一連任13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申紀蘭,「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孫家棟,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鐘南山在內的、9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分析,共和國勳章的底色是人民英雄和國防衛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流價值觀和國家意志的高度體現。

故諾貝爾科學獎過時的論調是否「反科學」,我們姑且不論,但這至少是偏離當今我國的主流價值觀的,我們是否該摒棄呢?

2020-10-19

注 釋

[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609641667658289&wfr=spider&for=pc 2020-10-19訪問。

[2] 武虹等:《院士群體與特徵分析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中國科技資源導刊》第52 卷第1 期,2020 年1 月 。

[3]見趙明:《傑出科學家的國家認可機制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作者簡介】沈登苗,1957年生,浙江省慈谿市人,獨立學者,主要從事教育史和歷史人文地理研究,著有《文化的薪火》(論文集)一書,提出「一代難以成為學者」的原創理論,以此破解了「錢學森之問」。

原標題:《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關鍵詞 >> 諾貝爾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中國雖然是獲取諾貝爾科學獎較遲、較少的大國,但對諾獎的興趣,恐怕一點也不遜於諾獎大國,相關文章或報導汗牛充棟,在民間,早已「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諾貝爾科學獎情結」(金俊岐語)。廟堂也同樣格外重視。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舉國歡慶!由於此獎對新中國而言,具有「中國的」、「新中國培養的」、「國內做出的」三個重大意義!也可謂在相關制約上的一舉突破!
  • 中國第一枚諾貝爾科學獎:屠嗷嗷一鳴驚人
    據人民日報記者@劉仲華瑞典報導,瑞典卡洛琳斯卡醫學院5日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一半授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這意味著中國終於打破了中國人與諾貝爾科學獎無緣的魔咒,改寫了中國在諾貝爾科學獎領域「零」的記錄。世界諾貝爾獎金的獲獎率是一個國家科學研究水平的一個重要反應。
  • 四川最原始的母系社會,女性地位至高無上,一生都不和男人結婚
    摩梭人就是最原始的母系社會,當地女性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財產管理方面都由女性管理,而且他們一生都不和男人結婚。其實,除了摩梭人延續著最原始的母系社會,在四川也隱藏著一個母系社會的部落,她們都過著非常原始的生活,且有自己的民風民俗和自己的語言,由於長久不和外界接觸,她們還保持很原始的模樣。
  • 日本軍旗地位至高無上,抗戰時被炸成破爛也不修,意義非同尋常
    在日本陸軍史上,軍旗無疑有著非比尋常的重要地位,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也同時存在,那就是往往軍旗被炸得只剩外層的流蘇也不拿去專人修理,反而繼續使用。那這背後的怪相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一切,都得從日軍陸軍編制說起。
  • 皇帝都是至高無上的?一到這件事情,讓皇帝連肉都不能吃!
    皇帝都是至高無上的?一到這件事情,讓皇帝連肉都不能吃!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皇帝的吃穿住行都是國家的最高水準,甚至連法律都無法約束皇帝。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古往今來有無數的野心家、梟雄,為了那至尊地位前僕後繼,即使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也是在所不惜。
  • 牛頓極力推薦的一本書,稱之為至高無上的哲學,讀懂了就受益一生
    好書就應該推薦給好朋友或是跟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我們都有這個時候,讀完一本很喜歡的書,就很想推薦給好朋友讀一讀。有時候我們的好朋友也會推薦一些好書我們讀。可見好書的好處就是能讓大家收益,且能引起共鳴。
  • 上帝過早的召回了他,卻依舊賦予他至高無上的地位——巴齊耶
    有那樣一位畫家,他的繪畫史無法以時間為分段描述。因為他的繪畫歷程太過於短暫,短暫到終其一生所創的繪畫方式僅僅一種。但與此同時,他短暫的一生所代表的卻是印象派畫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光。這位畫家就是印象派早期的開創人物之一——巴齊耶(1841--1870)
  • 人民日報解碼顯著優勢: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充分發揮包括這一顯著優勢在內的多方面制度優勢,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如何理解這一顯著優勢的內涵?形成這一顯著優勢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本期觀察版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 關於諾貝爾科學獎,你需要知道這些……
    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居裡夫人(Marie Curie)是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科學領域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因此,總計有615位頂尖科學家拿到了這一象徵人類最高科學榮譽的獎章。共有19位女性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其中物理學獎3次、化學獎5次、生理學或醫學獎12次。
  • 至高無上的宮殿:600歲的故宮有什麼?
    唯獨有一座宮殿,歷經兩個大一統王朝,經歷了600年的風風雨雨仍然屹立在天地之間,它就是明清的紫禁城。 故宮的入口被稱作「午門」 作為紫禁城最莊嚴的大門,它的地位可是高高在上。午門前可以是皇帝檢閱三軍,也可是皇帝懲罰大臣的地方。
  • 至高無上的主神宙斯有多少個老婆
    至高無上的主神宙斯有多少個老婆宙斯是整個宇宙的統治者,位高權重的同時又風流成性。他有七位妻子,其中不乏他的姑姑、姐姐和姨媽。那麼,宙斯的老婆都有哪些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宙斯的老婆。赫拉眾神中地位及權力最高的女神赫拉是宙斯唯一合法的妻子,被稱為天后。赫拉在眾神間的地位僅次於宙斯,同樣是尊貴非凡的。她負責著婚姻和家庭,也許正是因為如此,赫拉的性格潑辣而善嫉,但對家庭卻極度忠貞。
  • 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有效利用,將為中國人爭取到至高無上的地位
    試想,如果這一偉大的實驗是由中國的科學家設計出來的,那麼全中國都將為此而受益,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什麼是一個國家,產生出強烈的愛國之情。誰能夠率先研究出暗物質炸彈,誰就能成為世界秩序的奠基者。有了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協助,一個人甚至能夠從落後幾十年的地位,一舉躍升到領先成千上萬年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 《風箏》:信仰至高無上,鄭耀先所擁有的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風箏》:信仰至高無上,鄭耀先所擁有的正是我們所缺乏的!《風箏》這部諜戰劇,很多網友都看過或者了解過劇情。這部部隨是諜戰戲,但其中的信仰,你們看到了嗎?不說鄭耀先,就算影子韓冰也是有信仰的。韓冰在最後自殺之前,曾向臺灣方面傳遞了最後一個情報,為什麼?就是因為有信仰。信仰至高無上,無關對錯。在那段歷史中,很多人為了信仰失去了生命、家人、財產等等,也有人為了地位出賣國家、出賣朋友。其實,正是因為有後者的存在,才更顯得前者難能可貴。鄭耀先就是有信仰的人,他為了革命,臥底幾十年。
  • 老外:為什麼在歐洲至高無上的上帝在古代中國不起作用?
    -26 08:00:03 來源: 逾洋史話 舉報   上帝在西方人心中是至高無上的
  • 至高無上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至高無上,形容高於一切。至:最。出自:西漢 劉安《淮南子 繆稱訓》:「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近義詞有:高高在上、無出其右、登峰造極,反義詞有:等而下之,至高無上是中性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 古時有一位神,太陽之精為她取食,是誰有如此至高無上的權力
    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崇拜各路神仙;由於崇拜對象太多,神仙也被分成三六九等;然而有一位「大神」的地位在全部神仙的地位之上,連太陽之精、伏羲高舉過頭頂的神鳥,都成了她的奴隸,心甘情願地為她取食;這位「大神」不僅身上有著多個秘密,還和各路神仙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她是誰呢?又有哪些神話故事?下面我們來看看!
  • 用珠寶打造的至高無上權力——權杖,一根超級奢侈,一根有三千年
    在國外有一種不僅珍貴還有無比至上權力的珠寶,那就是帝王的權杖。在中國這樣的權杖存在於部落文化之中,帝王之家有玉璽,所用材料也是無比尊貴的,等同於國外的權杖。在西方的帝王權杖中多數都是由金、銀打造而成的,然後在權杖上面鑲嵌著很多的尊貴寶石,所以從材質上也賦予了權杖尊貴無比的身份,加上授予帝王的權力,得此權杖者可以說是拿到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在中國的權杖和西方的有本質的區別,多數都是用青銅和玉石製作而成,部分古老部落還有藤木的,權杖不僅僅是在部落首領的手中,還可以是部落巫師手上。
  • 650萬都不賣的車牌,不帶一個8,寓意卻是至高無上?
    中國是個對數字極其敏感的國家,表現最明顯的就是手機號和車牌號了!8和6都是吉利的象徵的數字,也是人們爭相追捧熱愛的數字,尤其是四連號5連號!價格自然也都非常之高。中國有句古話:好船配好帆,好馬配好鞍! 這輛法拉利拉法價格上千萬,車牌猛一看並不顯眼,並不像我們印象中的那些豪車5個6或者5個8之類的,但是這個車牌卻價值650萬!
  • 人民滿意 至高無上
    人民滿意 至高無上 2021-01-01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諾貝爾獎120周年:德美日相繼崛起,中國如何迎頭趕上?
    若按近年國內生產總值進行排序,美國位居第一,中國位居第二,日本排在第三,德國排在第四。在120年的諾貝爾科學獎頒獎史上,目前GDP位居前四的其它三個國家都先後創造出了令人驚嘆的奇蹟。這背後有何深層原因?周程教授基於科學社會史視角列舉大量的事例和數據進行了詳實的分析。中國如何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