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枚諾貝爾科學獎:屠嗷嗷一鳴驚人

2020-12-05 環球留學

本文為原創,選自筆者張桂莉教授所著的《龍媽媽鷹媽媽——中美合金教育培養成功孩子》家庭教育暢銷書,轉載均須註明文章作者張桂莉及出處《龍媽媽鷹媽媽》

這是一個令全中國人振奮的消息!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時刻!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據人民日報記者@劉仲華瑞典報導,瑞典卡洛琳斯卡醫學院5日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一半授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這意味著中國終於打破了中國人與諾貝爾科學獎無緣的魔咒,改寫了中國在諾貝爾科學獎領域「零」的記錄。

世界諾貝爾獎金的獲獎率是一個國家科學研究水平的一個重要反應。在屠嗷嗷於2015年10月5號為中國人爭得了第一枚諾貝爾科學獎之前,很令人費解和震驚的是,從諾貝爾獎金的開設以來,沒有一個中國大學教育出來的科研者在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想一想這個狀況的確很嚴重,諾貝爾獎設立於1895年,諾貝爾科學領域的獎(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是在1901年開始獎勵出的,迄今已經有110多年,這110多年期間,沒有一個在中國的研究機構的人曾經贏得諾貝爾科學領域內的獎,直到2015年10月5日。

查看諾貝爾獲獎記錄,截至2012年,一共有四位中國出生的人獲得諾貝爾科學領域的獎,但這四個人都是美國教育出來的、美國物理學家:1957年,雙雙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都是在中國出生的美國人;1998年獲物理獎的崔琦,也是中國出生的美國人;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高錕,是中國出生的美國/英國/香港人(不能稱為中國人,因為中國不允許雙國籍或多國籍)。

中國有這麼多學霸,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獲得諾貝爾科學領域獎呢?在中國教育界,這是一個令人汗顏,大家很想討論,卻經常欲言又止的話題。

中國教育被稱為「教育高壓鍋」,培養出來的一批批的高分生,起碼在初級和中級教育階段所向披靡,打敗天下無敵手。成千上萬個刻苦勤奮的中國學生一年又一年脫穎而出,成績高高居上,但在最高水平的科學和學術界,中國卻甘拜下風。不,不是心甘。心不甘,但還是拜下風。

相反的,截至2014年,美國人和美國教育出來的人,贏了353個諾貝爾獎。其中,71個化學獎,55個經濟獎,93個物理獎,100個生理學或醫學獎,另外還有12個文學獎和22個和平獎。其中,科學領域總獲獎數高達319個。單是從2009年至2014年,短短的6年內,就獲40個諾貝爾獎。

全球來看,截至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全世界共有162個得主。截至2014年,共有198人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截至2013年,有204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總計,在1901年和2012年之間,諾貝爾獎和諾貝爾經濟科學獎發出了555次,得主有856個個人和組織。因為有些個人和組織得獎不止一次,所以總共有835人和21個組織得到了諾貝爾獎。

從諾貝爾獲獎人所屬的大學來看,美國哈佛大學第一,諾貝爾獎獲得者有150多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第二,諾貝爾獎獲得者有100多人;第三是英國劍橋,90人。其他前10名的有美國的芝加哥大學,美國的麻省理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的史丹福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美國的耶魯大學,和法國的巴黎大學。

諾貝爾獲獎人數最多的大學

(1)美國的哈佛大學

(2)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

(3)英國的劍橋大學

(4)美國的芝加哥大學

(5)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

(6)美國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7)美國的史丹福大學

(8)英國的牛津大學

(9)美國的耶魯大學

(10)法國的巴黎大學

可見,在諾貝爾獎數最多的前10名的大學中,美國佔7個,英國2個,法國1個。

在諾貝爾這個科學最高級的榮譽上,美國這樣碩果纍纍,是世界任何一個別的國家都望塵莫及的。從諾貝爾獎擴展開來說,在科學和學術界的成果,迄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和美國相提並論。獲獎第二和第三的英國和德國,獲獎數僅在100個左右。

這是一個看似令人費解的現狀,中國教育系統裡,小學和初高中階段的那些尖子生,早期成績遙遙領先,所向披靡,打敗天下無敵手,到頭來,在學術和科學成就的最高水平上,卻很難有大的影響,在科學的尖端輸得很慘。就重要的研究生科研而言,中國大學和院校的貢獻也不令人滿意。

而美國人和美國教育出來的學生,看似成績平平。在PISA國際學生考試中,數學、科學、閱讀,甚至解決問題,都勉強算是中等水平。在過去的一百年,卻以無與倫比的穩定性和深刻性,產生了大量的、重要的創新和學術成果。這個趨勢似乎還在繼續。世界各國留學生的首選留學國家就是美國。美國人和美國教育出來的學生所推動的科學和學術上的進步,比任何一個別的國家都要多很多。他們毫不含糊地穩拿項項科學頂級桂冠。

中國孩子很聰明,中國教育有希望。所以,我在《龍媽媽鷹媽媽——中美合金教育培養成功孩子》一書中,提出中美合金教育。具體指導家長們,老師們,如何發揚中國教育的優勢,汲取美國教育的精華,從而把中國教育打造成最優質的教育,把中國孩子塑造成最優秀的孩子。

(版權聲明:轉載本文須註明作者張桂莉教授和選自《龍媽媽鷹媽媽》家庭教育暢銷書,否則將追究侵權責任。)

相關焦點

  • 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2020-10-23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其實,女性科學家獲某科學大獎或崇高榮譽,能佔到9%的比例是不低的,至少在中國來講,王教授舉的是「反例」。而在科學論證中,作者自己舉隅「反例」是大忌。則王教授此文撰寫的嚴肅性可想而知!中國雖然是獲取諾貝爾科學獎較遲、較少的大國,但對諾獎的興趣,恐怕一點也不遜於諾獎大國,相關文章或報導汗牛充棟,在民間,早已「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諾貝爾科學獎情結」(金俊岐語)。廟堂也同樣格外重視。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舉國歡慶!由於此獎對新中國而言,具有「中國的」、「新中國培養的」、「國內做出的」三個重大意義!也可謂在相關制約上的一舉突破!
  • 餘夢倫講屠守鍔:「屠老總」和「長二捆」的故事—新聞—科學網
    ,面向公眾傳播科學精神,展示科學家風範,本報通過院士口述、組織訪談、史料編纂等方式,以「小故事」的呈現方式,開設院士口述故事系列,此為第一篇。 屠守鍔是我國傑出的航天科學家,他先後擔任了中國自行研製的液體地地中近程彈道飛彈、中程彈道飛彈的副總設計師,同時也是我國洲際彈道飛彈和長徵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 他對科研工程嚴謹認真、為人處世謙遜和藹、面對困境迎難而上,不僅帶領我們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奇蹟,也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值此屠守鍔院士誕辰一百周年,我回憶與「屠老總」的二三事,是以為念。
  • 「知識改變命運」屠嗷嗷一則短片就是最好的見證
    屠呦呦是此次入選的科學家中唯一的亞洲面孔,更是科學領域唯一在世的候選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知識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忽視知識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學習,增長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成就未來。國內外多項研究統計表明,最高學歷群體比高中學歷群體的平均收入高6倍,且每個教育階層都顯示出明顯的級差。這乃知識改變命運的真理。
  • 豬價多頭強推嗷嗷喊漲,屠企搶豬沒完又出「新套路」
    此輪豬價的上漲是多方面的,所以筆者總結為多頭強推嗷嗷喊漲: 一頭是凍肉出庫受阻提供的動力,一方面是外來進口肉的數量減少,使得凍肉後繼無力;一方面是進口肉外包裝檢測陽性
  • 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核心提示: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5-2016」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登上本年度「影響世界華人」榜單的分別是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和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葉嘉瑩,以及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
  • 紡城紹興「百年老屠」借力電子商務再出發
    紡城紹興「百年老屠」借力電子商務再出發 2013-08-05 09:11:52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日前,紡城經營戶屠康林用上了印有二維碼的新名片,拿來一張名片,用手機掃一掃
  • 百年老屠——工作服行業的多.快.好.省
    ,中國工作服行業也正面臨著新一輪的大洗牌,行業內的小作坊經營,劣質布料製作,不開發票等現象,已經無法跟隨新一輪的行業發展,大多數商家漸漸逃離這個行業,工作服寒冬來臨。    作為中國有知名度的工作服品牌——百年老屠,在2015年依舊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到目前為止,銷售總額已經超過去年一年的銷售總額,在中國現貨工作服第一品牌這條路上,依舊領跑。
  • 沒關係,來看嗷嗷哥拍的照片!
    關注「嗷嗷搞笑」,給你的生活加點笑料。聽說今天有日食,嗷嗷哥趕緊打開窗戶欣賞,想一睹太陽被吃的風採!可惜,嗷嗷哥家只有朝北的窗戶,乾瞪眼也看不見太陽!乾脆,下樓拍幾張照片,好好過過癮!6月21日下午 ,金邊日食即將出現,中國好多地方都能夠觀看!這圖片咋像個金色大鑽戒呢?太陽是要訂婚了嗎?02這組素人拍攝的照片,技術雖然比較業餘,不過還是有點寫實!把太陽拍得像路燈一樣,圓圓的,溫暖明亮!
  • 「一鳴驚人」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那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一鳴驚人, 其英文表達是:set the world on fire 一鳴驚人; 非常成功He has a nice enough voice but he's not going to set the world
  • 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的靶場羅布泊和馬蘭基地是什麼關係
    今天是1月7日,是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紀念日。四十九年前的1972年1月7日,我國彝族飛行員楊國祥駕駛強--5甲飛機,成功地投擲了我國第一枚實用氫彈,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在試驗成功的前幾天,由於掛彈推脫機構出現故障,試了三次均未能投下,飛機不得不帶著氫彈返場著陸,想想還是很驚險的。
  • 中國第一枚火星探測器的意義重大
    中國第一枚火星探測器的意義重大揭示了有關天問一號的新細節,概述了天問一號的預定著陸區,科學目標以及太空飛行器上儀器的名稱。它還強調了該任務的歷史性:「天問一號」不僅是中國第一個完全本土化的火星任務,而且還是第一個同時攜帶行星軌道器和火星探測器的任務。
  • 清朝入關後的血腥殺戮——「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清朝,從叩山海關入主中原到晚清王朝的覆滅一共經歷了二百多年,作為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在它統治下的二百多年中,中國的疆域不斷擴大,尤其在強盛的康雍乾時期,清朝的經濟、文化等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也更加繁榮。
  •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本期推出: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1972年1月7日下午1點,新疆羅布泊馬蘭核試驗基地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 美國有6186枚核彈,俄羅斯6521枚,那中國到底有多少枚核彈?
    綜合軍事實力第一的美國,擁有6168枚核彈頭,位居世界第二,這個數量也十分符合美國在各個領域一貫的領先地位。俄羅斯從前蘇聯那裡繼承的最重要的軍事遺產無疑就是數量龐大的核武器儲備,加上多年來持續的研究與發展,現在俄羅斯的核彈頭數量達到了驚人的6521枚,位居世界第一。
  • 關於諾貝爾科學獎,你需要知道這些……
    共有19位女性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其中物理學獎3次、化學獎5次、生理學或醫學獎12次。,美國的科研機構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等著名學府,都湧現了超過兩位數的諾獎科學家(以獲獎時科學家所任職機構為準);擁有諾獎科學家最多的是哈佛大學,已經有29位科學家在哈佛就職期間獲得諾貝爾科學獎
  •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2021-01-07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頒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結束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展示獲得的獎章這是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電(記者付一鳴 和苗)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獲頒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歡迎收聽音頻我國第一顆實用氫彈爆炸現場楊國祥:楊煥民司令說,老楊,這個天氣行不行啊?下著大雪。我說,楊司令,下刀子也得幹呀,你放心,我一定圓滿地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