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古代還是現在,太陽對人類來說都極端重要,人類一刻也不能離開太陽,哪怕是陰天和雨天,太陽依舊存在,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而地球上的光明基本都來自太陽,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地球面向太陽的那一面始終處於太陽的直接照射下,而背對太陽的那一面也處在月球反射的太陽光之下。太陽如此重要,因此被古人視為神靈,對它非常崇拜,以至於出現日食就會大規模恐慌。到了現在,人們對太陽進行了深刻的研究,了解了太陽的很多秘密,有觀察到的,有計算出來的,有猜想的,總之,太陽的真面目終於慢慢暴露在人們的面前。
研究出了太陽的秘密,科學家自然就想創造一個太陽,而真實的太陽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科學家自然無法造一個和太陽一樣大的,哪怕再怎麼研究太陽。於是他們就準備造一個小的,這個人造太陽的大小遠遠小於地球,而且現在還處於試驗階段,由此可知,太陽和人造太陽基本沒有可比性,與其說它是人造太陽,還不如說它是一個核反應堆,它僅僅是有一部分原理和太陽相同而已,事實上,人造太陽和太陽八竿子打不著,它的真實名字叫ITER裝置,人造太陽只是它的俗名而已。
那麼,人造太陽和真正的太陽差距在哪裡呢?事實上,它們的差距很大,我們先從成分上來說,太陽主要成分是氫元素和氦元素,還有少量的氧、碳等,而人造太陽成分基本是氫元素;再看看質量,由於人造太陽質量太小,既不能公轉,也不能自轉,無法為自己的核聚變反應提供足夠的高壓;最後,人造太陽壽命都很短,也就1到2分鐘,而且還不穩定,而太陽已經存在50億年了,且我們在地球上感受到的陽光都差距不大。
在核反應上面,人造太陽和太陽的差別也很大,太陽是內部核聚變,而且可以控制,因為只有太陽內部的高壓才能保證核聚變的進行,而人造太陽沒有那麼大的壓強,它主要靠高溫,所以人造太陽整個一起發生反應,因此反應十分猛烈,容易失控,再加上人造太陽的大小有限,很快聚變材料就消耗殆盡了。而且,人類對可控制核聚變反應堆的研究一直沒有成功,導致人類一直只能把核能用著武器,而無法用於生產生活中,因此,關於核聚變的一切都處於研究狀態,人類離成功製造出人造太陽還差得很遠很遠。
人造太陽和太陽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都是核聚表反應,但人造太陽和太陽相比,還不如一個玩具,而這樣的人造太陽,對人類來說,都是極端重要的。所以說,人類目前的發展並不是沒有方向,只是沒有了開拓前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