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2017年9月,揚州職業大學(以下簡稱揚州職大)迎來了首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其中有一位來自馬爾地夫的姑娘,她有個非常好聽的中文名字「馬紅姍」。她憑著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將漢語帶回了家鄉,更為巧合的是,繼2018年她的弟弟馬天宇(中文名)進入揚州職大學習之後,她的妹妹Mirsal Rasheed今年也成功被揚州職大錄取,成為該校2020級的一位學歷留學生。至此,漂洋過海遠道而來的姐弟三人終於在揚州職大「團圓」。
一心求學,努力換來開花結果
「剛來中國時,我很靦腆羞澀,一句中文也不會說,但在揚州職大老師們的悉心教導下,通過十個月的努力,我順利獲得了漢語水平等級考試四級證書。語言能力的迅速提高讓我更加自信,參與校內外各項活動也更加積極了……」馬紅姍回想道。她的努力和勤奮沒有被辜負,她成為了該校首位「江蘇省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
「這個女生每次作業都書寫得很工整,畢業設計也很有創意」。每每提及馬紅姍,她的專業導師總是誇讚連連。進入新聞傳媒專業學習後,她發揮自己擅長攝影的優勢,參加了揚州市「外籍人士看揚州」短視頻大賽並榮獲一等獎。出於對專業和中國的熱愛,馬紅姍想繼續在華求學,在學院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下,最終她成功被南京林業大學廣播電視專業錄取並獲得該校一等獎學金,實現了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
「姍姍」來遲,成為文化傳播使者
2020年9月,馬紅姍本應在南京林業大學開始她本科階段的學習,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她暫時無法回到中國。一心想在馬爾地夫普及中國文化的她,索性利用這段時間在家鄉阿杜市和Fuvahmulah島實踐漢語教學,身體力行地向自己的鄉親們介紹中國和中國文化。
「真沒想到,中國和中國文化在馬爾地夫這麼有吸引力!開班以後,報名參加中文學習的人大大超出了預期,我只能將他們分成三期進行授課……」馬紅姍和揚州職大國際交流學院的老師們每每提及此事總是深有感觸:「當年我選擇來中國留學是正確的,中國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偉大國度,它燦爛的文化和熱情的人民深深地吸引了我,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給予了馬爾地夫極大的幫助和更多的發展機會。」
馬紅姍說,她已經規劃好了未來的路,「疫情結束後,我會回到中國完成學業,然後回到馬爾地夫,把在中國學到的知識傳授給我在馬爾地夫的學生們,讓他們明白學會中文將為他們提供更多了解中國的機會,讓他們以更好的方式體驗中國文化。」
如今馬紅姍在馬爾地夫的漢語教學培訓已經順利實施了三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還打算向馬爾地夫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島嶼拓展漢語教學計劃。「我不僅是中國的學生,我還要做馬爾地夫和中國之間文化交流與傳播的使者!」談到未來,馬紅姍充滿憧憬。
千裡相會,國際教育影響漸深
據了解,馬紅姍的媽媽是中馬友好協會的一名優秀代表,她曾於2019年隨馬爾地夫教育代表團來揚州職大訪問。
「看到我的女兒來中國僅一年的時間,就有脫胎換骨的變化,從害羞內向變成主動要求工作、接受採訪的全能選手,我感到非常高興。十分感謝中國政府惠及鄰邦的政策,也十分感謝揚州職業大學為我的子女們提供了如此周全的教育和豐富的生活。」看到揚職大優越的教學條件和優美的校園環境,馬紅姍媽媽由衷地表示。
揚州文化和揚州職大人文精神的滋養,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馬爾地夫三姐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8年,馬紅姍的弟弟馬天宇(中文名)在姐姐的「感召」下也來到了揚州職大求學,目前就讀於酒店管理專業,並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揚州迎賓館實習。據悉,馬紅姍的妹妹今年也被揚州職大錄取為2020級學歷留學生,雖然在疫情影響下她還不能來到中國,但通過哥哥姐姐的描述,她對中國、對揚州職大早已心嚮往之……
交匯點記者 王拓 通訊員 劉儀蒙 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