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10-17 14:39:44
每年的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我國的太陽高度角都是有所差異的,近期我們將迎來2018年的春分日,那麼,春分日太陽高度角是多少呢?所謂的太陽高度角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專業上講太陽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陽光線與通過該地與地心相連的地表切面的夾角。下面我們來了解春分日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春分日太陽高度角 春分日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春分日太陽高度角
北京地區位於40°N.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是:正午太陽高度=90°-|當地地理緯度-此時太陽直射點緯度|,即節氣的高度角計算如下:
冬至日太陽直射23°26′S,該日北京正午太陽高度=90°-|40°-(-23°26′)|=26°34′
夏至日太陽直射23°26′N,該日北京正午太陽高度=90°-|40°--23°26′|=73°26′
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0°,該日北京正午太陽高度=90°-|40°-0°|=50°
從計算中可得知,以北京位置為準,春分日太陽高度角為50°。
春分和秋分: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角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遞減。之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到夏至時到達太陽直射最北點---北回歸線
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自北回歸線向南北兩極遞減。
太陽直射點再往南移動,到秋分回到赤道,過了秋分繼續向南移動,到冬至時太陽直射點到達南回歸線,
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自南回歸線向南北兩極逐漸遞減
春分日的介紹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一般在每年3月21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晝夜平分。在時間周期上是指太陽位於黃經 0°和15°之間的位置,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但在實務上通常特指太陽真正位於黃經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
玄鳥至:玄鳥,燕也,高誘曰:「春分而來,秋分而去也。」
雷乃發聲:陰陽相薄為雷,至此,四陽漸盛,猶有陰焉,則相薄乃發聲矣;乃者,《韻會》曰:「象氣出之難也。」註疏曰:「發,猶出也。」
始電:電,陽光也;四陽盛長,值氣洩時而光生焉。故《歷解》曰:「凡聲,陽也;光,亦陽也。
《易》曰:「雷電合而章。」《公羊傳》又曰:「電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陽,電陰。」非也。蓋盛夏無雷之時,電亦有之,可見矣。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春分在中國古歷中的記載為:「春分前三日,太陽入赤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