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礬山鎮,佔據著中國百分之八十和全球百分之六十的明礬儲量,有「世界礬都」之稱。鎮內的溫州礬礦是全國重點化學礦山,上世紀80年代,受體制、技術、市場等瓶頸制約,企業出現衰退。多年以來,社會各界一直在積極推動礬礦劃轉工作,現已於今年4月份完成了溫州礬礦成建制劃轉籤約儀式,代表溫州礬礦正式交由蒼南縣人民政府管理。
礬山鎮的資源現狀怎麼樣呢?轉型發展後是否有顯著成效呢?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呢?帶著這些疑問,20多位中外地質學專家組成考察小組,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前夕,走進礬山,一同探索城市地下空間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9月12日,考察團一行先後考察了溫州礬礦博物館、南洋312平硐、福德灣歷史名村等,了解了礬礦的保護利用現狀、開發價值和當前礬礦轉型的具體舉措,並就礬礦遺址在保存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高戰略的謀劃、高起點的規劃、高強度的招商。」針對礬礦轉型,蒼南縣委書記黃榮定用「三高」來概括蒼南的轉型計劃以及下一步蒼南礬山的發展計劃,「一是推動礬山礬礦遺址申遺,二是激活地下礦硐的旅遊效益,三是激發地下礦硐的工業效能,四是推進國家地質自然公園創建,以此助力礬都實現華麗轉身,美麗蝶變。」
交流中,國際著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盧耀如指出,針對地下空間開拓,要加強對礬礦資源的利用,多多考慮它的用途。「希望溫州人收緊眼光,開拓本土資源獲得更好地發展。」
作為溫州籍的科學家,構造地質學家金振民對於家鄉的城市發展格外關注。他表示,礬山的地下空間尚未利用起來,如何科學、高效地將地下空間、地下資源利用起來是當務之急。
同時,一些專家從實用性角度建議可以開設地下醫院、地下恆溫餐廳、地下酒窖等,這些寶貴的建議都給礬都轉型提供了有意義的方向。
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黨委書記、隊長吳義表示,應該利用蒼南礬礦地下空間(礦洞)資源多,礦業遺蹟資源豐富保存良好的優勢,早日為蒼南礬礦申報世界遺產,進一步打造礬礦文旅發展,支撐服務溫州全域旅遊資源的開發。
世界需要礬礦,礬礦也需要世界。如何科學、高效地將礬山的地下空間以及礬礦資源利用起來,將是礬山轉型的主要課題。蒼南縣將做好保護性開發,把具有特色的礬礦文化與礬山發展有機融合,再創「世界礬都」新輝煌。(黃淑怡 吳佳蔚)
編輯:戴益節 一審:張 靈
二審:顧婷婷 三審:劉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