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近期最詭異的電視節目

2020-12-07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作者二斤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冷眼看片,大口吃桃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ID:beitao666

作者:二斤

央視一檔金牌節目《等著我》翻車了。

在新一期節目裡,一個年輕的女孩希望通過欄目組找到自己離家的媽媽。通過央視強大的資源能力,最終幫助這個女孩找到了自己失蹤26年的媽媽。

但是這位母親居然是被拐賣過來的,因為忍受不了伴侶的嚴重的家暴而逃走。而且更讓人不可理解的是,在這期節目裡,居然出現了被拐媽媽的正面照。

???

欄目組初心可能是為了幫助女兒找到媽媽,但是在面向全國的電視平臺上曝光一位女性,將她所有的過往曝之於眾,無非又上一次來自過去的重擊。

這個《等著我》到底是何方神聖,難道只樂於幹揭婦女傷疤這種事兒?

找到你

《等著我》絕對是電視的末法時代,最受你爸你媽關注的一個。節目中情感密度與悲情分量,絕對十倍於電影《搭錯車》。每周準時出現在電視熒幕上,讓你與你爸你媽一起來一段生死的洗禮。

再鐵石心腸的人,暴露在《等著我》的力場中不過十分鐘,保證你淚流滿面,獲得新生。

〓大催淚彈

在《等著我》的舞臺上,有各式各樣的家庭,這些家庭因為各種原因分崩離析。

比如一期節目裡,就很好詮釋了原生家庭對於子女的摧毀。

黃林森夫婦是南大的教授,算的上是當年中國頂級知識分子,自己家的孩子也自然應是龍鳳。但是黃林森對於兒子黃小海採取挫折教育。動則刷耳摑子,從來不誇獎他。

黃小海轉而向母親求助,他問母親,"如果有人每天扇你耳光你,你會怎麼想。"

結果母親的回答是,""被扇耳光需要花你多少時間。"

這一切讓黃小海絕望了,他在默默忍耐,直到有一天他考上了北大,心想著自己終於要逃走了,但不想志願被父親改成了南大。這種令人窒息的控制擊潰了他,最終他逃離家庭40年之久,直到攝製組找到他。

除了這種生生的教育衝擊,《等著我》還展示了所有大齡青年面臨的共同危機,父母催婚。

戴大姐著急家中的小兒子一直沒有成婚,親自上馬開大,每天安排3個相親對象讓兒子去見。

但是戴大姐的兒子想先發展自己,同時也不想接受家中父母安排的"包辦婚姻"。這二者就起了矛盾,衝突也越來越大,戴大姐越是要兒子相親,兒子越是不從。被激怒戴戴大姐甚至想直接定親,直接省去戀愛過程,給兒子把媳婦給娶了。

兒子也是脖子硬,不怕來橫的,直接和戴大姐吵了起來。最終在爭吵過程中,在氣頭上的戴大姐對兒子說,"你要走,你就不是我兒子,我也不是你媽媽。"

兒子最終摔門而去,6年沒有回家,甚至錯過了自己父親的葬禮。

戴大姐在節目上悔不當初,希望在找回兒子。

父母與子女的之間的矛盾各種各樣,但是所有的"錯愛"似乎都能換成一句"我為了你好",而讓子女無法反駁。

作為傳統尋人欄目最後的王牌,不僅有央視平臺加持,還有公安部與民政部聯合站臺。雙重保險,保證上了節目的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家人。

但是,對某些人來說,「找到你」三個字無疑是一道催命符。在這些一個又一個令人泣血的案件中,最常出現的身影只有一個,中國底層女性。

〓相對底層的中國農村婦比例遠超過光鮮的城市婦女

弄死你

她們的身份有時是女兒,有時是妻子,有時是母親,不想被家人找到的原因卻非常一致。

在2015年的一期節目裡,有上門求助找女兒的靳老漢。

靳老漢的女兒非常孝順賢惠,但是婚姻卻十分不幸福,因為她的丈夫有嚴重的暴力傾向。

在一次酒後,甚至將她差點踹下二樓。

靳老漢的女兒被打的沒有辦法只能躲回自己娘家,想要離婚,但是她的父親卻要生生把女兒送入虎口。

因為兒女離婚,"特別沒有面子"。為了自己的面子靳老漢強迫女兒回到丈夫那裡。

女孩被逼入絕境,只能逃走,5年沒有回家。

除了家暴受害者,佔比更多的則是被拐賣婦女。

早在最新一期女兒尋找拐賣來的母親之前,2014年8月,《等著我》節目剛播出不久就搞過一次了尋親。

在8月14期節目裡,少年雷飛飛為了尋找離家母親還登上節目舞臺。在雷飛飛的描述裡,母親離家之後家裡過的很不容易,自己的父親也在09年患病去世,來到這裡就想在見到一次媽媽。

但是在節目攝製組找到雷飛飛的母親後,她卻拒絕相認,因為她是一位被拐婦女,歷經千辛萬苦,才從那裡逃走。

小雷無奈的面對了現實,但是他的母親卻不得不再次面對,那段地獄般的生活,這些她最不想回憶的傷疤,在隱藏了十八年之久後又被人扒開,展示給大家看。

〓 "抓媳婦"

拐賣不僅傷害著個人,也在撕裂著家庭。

在2017年《等著我》一期節目裡,一個叫賈豔華的女孩子求助,要幫助自己的媽媽找到親生孩子。

這是怎麼回事?這不是提著燈籠找燈籠嗎?

原來賈豔華的母親是被拐賣過來的"媳婦",是自己的父親從人販子手裡買來的。而賈豔華自己則是"父母"抱養。面對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賈媽媽將自己的愛注入給她,叫她"小乖乖",讓她在父親的家暴中,得到一點點溫暖。

母親身上帶著一張照片,照片裡是她被拐以前與親生兒子的合影,有一次照片不見了,父母瘋了一樣的尋找,這讓賈豔華知道了,那個不曾出現的"孩子"對母親的重要性。

賈豔華知道自己母親是被拐賣的以後,甚至去幫母親逃走。但是母親最終還是被抓了回來,身上還多了皮帶抽打多血印。此後母親便沉寂下來,因為思念兒子,自己的神志甚至都已經混亂不清。

直到"父親"去世後,賈豔華的母親徹底的爆發了,一定要回鄉尋子,甚至拿著農藥去威脅,"不給我找兒子我就死在你家。"

賈豔華的母親被拐,在幾十年前,撕裂了過去的家庭,而在現在,這股力量現在摧殘著自己的"養女"。

這些被迫"出席"的女性,因為被拐迷失了回家的路,除了成年人,還有兒童。其中,有一位叫張慧的女士讓桃記憶尤其深刻。

張慧從小生活幸福,媽媽很愛笑。但是美好在她6歲時被打破,一個人販子抱走了她,並把她帶到千裡之外的"養父"家裡。

如果說從前的家庭是暖春,"養父"的家庭就是寒冬。在這裡張慧得不到半點溫暖,還屢受虐待,在寒冬臘月"奶奶"甚至把她趕到鋪滿牛屎的牛棚睡覺。

張慧曾經想通過讀書離開"養父"家,但是5年級"養父"勒令她退學,讓她斷了這個念頭。而真正讓張慧動了逃跑念頭的,還不是讀書的道路受阻。

有天鄰居來到"家"中幫忙刷油漆,趁沒有大人,便一把捂住張慧的嘴,想將她強姦。但是機智的張慧逃走了,她無助的告訴了"養父"自己差點被強姦,而"養父"只問了一句"強姦成功了麼?"便不再過問。

"家人"的冷漠成功擊潰了張慧,她離開了家到外面打工,並且結婚了還擁有了兩個孩子。她憑藉著自己巨大的毅力,吞噬了過往的黑暗,把陽光與微笑播撒給了自己的孩子。在節目裡,張慧曾經說過,"這麼多年來,我就靠著記憶裡母親的微笑活著。"

前段時間穀雨發布的貴州公益組織幫「那個叫餵的女人」找回了她的名字「德良」特別治癒感人,但《等著我》裡出現的一些案列則讓人滿臉問號。

這其中罕有對女性的同情,只是以一種獵奇的眼光,將他人的苦痛販賣,他們甚至不曾嘗試設身處地的為被拐婦女發聲。

中國電影人曾經做過這樣的嘗試。

〓導演 李楊

李楊2007年曾經拍過講述拐賣婦女的電影,《盲山》,說的是主人公白雪梅是大學畢業生,在初入社會找工作時被人販子販賣到山溝。

經歷了"丈夫"的多次毒打強姦以後,雪梅依舊沒有放棄出逃的希望。

她跑到縣城,登上大巴。但是司機卻被"丈夫"一根煙收買,自己又被拽了回去。

後來雪梅發現自己懷孕了,甚至捶打自己的肚子讓自己流產,但是面對向她下跪的"婆婆",她又動了惻隱之心。

她將求救信塞給郵遞員,希望可以藉此逃離這個魔窯。久等之後沒有回信,才知道郵遞員早就被一包煙收買,所有的信件全部都落到了丈夫的口袋。

後來村子裡一直受雪梅照顧的孩子,決定幫助雪梅,答應她一定把求救信帶出去。

孩子沒有食言,不久公安機關的車子帶著雪梅的父親來到了山村。

在內地公映版本,白春梅在公安機關的幫助下逃離了魔窟,但是在海外版中,前來解救的警車受到了全體村民的堵攔,最終警車留下雪梅與老父親。

救女心切的父親與雪梅的"丈夫"扭打在一起,最終絕望雪梅拿起了菜刀,狠狠的砍向了"丈夫"。這一刀砍碎了"圓滿的結局",卻將被拐婦女的真實情況展露了出來。

在很多人看來《盲山》描繪的是無間地獄,但是這就是無數個被拐婦女所經歷悲劇的重演。

到底是天真到何種地步的人,才會認為,這些受害者會像《嫁給大山的女人》一樣奉獻自我?

〓《嫁給大山的女人》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一個被拐女孩割捨不了大山裡的孩子,回去教書的故事

我能想到的原因只有一個,不管是媒體還是社會,全部是對女性生命的漠視。

著名作家賈平凹在小說《極花》中描述了一個被拐婦女胡蝶,在經歷慘無人道的折磨之後終於被解救,但是她忍受不了眾人非議,也思念在"家"的孩子,於是決定回到"丈夫"身邊。

在接受北青報的採訪中,賈平凹甚至企拐賣犯罪作一番合理的解釋,認為是越來越大的城市,搶走了鄉村光棍的"資源"。

〓這個邏輯相當感人

不止是大作家,著名媒體澎湃新聞,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尋找湯蘭蘭》,說的是14歲女孩湯蘭蘭舉報自己遭親屬與同村鄰居性侵七八年,一時間輿論大譁,主要嫌疑人都被判刑,此後湯蘭蘭在婦聯的幫助下換個身份繼續生活。

〓湯蘭蘭案也確實存在疑點

而讓人跌眼鏡的是,文章居然把"湯蘭蘭"的個人信息公之於眾,此案真相幾何先不談,但是讓這個女孩再次曝光難道不是對這個女孩個體生命的漠視?

知名作家和媒體尚且如此,那麼在某些地方,極端保守的家庭裡,女性甚至只是生育的工具。

最近在山東,一位女孩子因為不能生育,被婆家虐待,死前之後60斤重。可以想像死前她遭受了何等的苦難。而且還在死後被配了陰婚...

我國人口總比例上呈現男多女少的局面,男女比例逐漸失調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娶妻難"的問題,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而傳統社會中又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點。如果不能抱孫子,鄰裡鄰居都沒有面子,為了爭這個面子,許多人鋌而走險,選擇了最野蠻的辦法,"買一個!"

這些因素最終促成了婦女拐賣的初始原因。而對於拐賣人口結果如何,我國法律已經給出了明確答覆——"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條,拐賣婦女兒童的,情節特別嚴重可判處死刑,並沒收財產。"

從比例來看,《等著我》肯定是從「尋親」出發,幫助失散的家人、好友團聚,也有幫老兵尋親這種感人的內容。但它的風評兩極分化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可能在很多觀眾看來,《等著我》從來不說江河湖海,從來不語日月山川。它訴說的是一個又一個家庭,訴說他們的悲苦,又審判著他們的淚水。而這些家庭最終組成的是現在中國的一部分,化為來你我身邊的人。

這檔節目演播室有道門,叫希望之門,那些上了節目,渴望與親人團聚的人,最後都會站在這道門前,等待著最後的結果。無論找到與否,這道門都會打開,要麼是親人團聚,要麼是絕望崩潰。

他們可能是滿懷希望的罪人,但是站在聚光燈下的那一刻,他們又成為了被審判的囚徒。

可是被淚水包裹的感人背後,隱藏眾多壓迫女性的陰暗面,父權制的幽靈深深盤旋在這檔節目現場。

但是,所有人都被淚水淹沒,卻沒有多少人看到這個幽靈,而這,才是最駭人聽聞的。

好想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文字承載不了的,我們用視頻為你呈現 ↓↓↓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一檔近期最詭異的電視節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最詭異的電視節目,我一個人在家時從來不敢看
    至少近四五年來,「走近科學」並不是作為一檔電視節目存在於人們心中的,而更像是個形容詞。 假如若干年後有部《21世紀流行文化詞典》問世,相信其中一定會收錄這樣的詞條。
  • 我懷疑這根本不是一檔野外求生節目
    最近在B站首屏掛了一檔專為一眾尋求刺激生活的網友,量身定做的野外生存節目。剛播出3期,總播放量就高達2702.3萬,豆瓣評分8.6,B站評分9.4分,彈幕頻繁炸掉。這是Discovery探索頻道製作的一檔全新真人野外紀實生存探險挑戰節目——《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
  • 新媒體時代電視評論節目的創新發展
    新媒體時代 電視評論節目 創新發展   電視評論節目作為一種重要節目形態,擔負著為觀眾釋疑解惑與政策解讀等重要社會職能。但隨著新媒體的崛起,電視媒體面臨巨大的收視壓力,電視評論節目也面臨重大挑戰。因此,新媒體時代電視評論節目如何實現創新發展,值得深思。
  • 靈異節目的始祖,竟然是臺灣版走近科學?
    為了體諒膽小的婊婊想看靈異節目的欲望,於是派爺絞盡了腦汁;為大家翻出一部 一點都不恐怖 的靈異節目——《鬼話連篇》 (1991)別被這節目唬人的名字嚇到,它實際上就是 來搞笑的。這是來自寶島臺灣的一檔綜藝節目。
  • 暗殺遊戲:不同行業的11位挑戰者,參與一檔死亡真人秀節目
    講述來自不同行業的11位挑戰者,懷揣不同目的參與一檔現場直播的死亡真人秀節目。參賽者們相互猜忌,勾心鬥角,意圖用盡一切手段將其他對手置於死地,最終倖存者將得到一生享用不盡的巨額獎金,輸了的人將在睡夢中被對方殺死。影片於2016年10月1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科普一檔最土選秀節目,全程迷之笑點,網友:真是為難我凡凡了
    今天小編主要說的不是這件事,而是繼凡凡嘻哈綜藝之後新的綜藝節目《下一站傳奇》!!這真的是一部神奇的節目,能夠成為傳奇的選秀節目!!這又雙叒叕是一個關於團體的選秀節目,子韓國綜藝引進來之後,綜藝節目的勢頭就像燎原之火一樣在國內的各大平臺燃燒,前有女子選秀後有男團選秀,看了這麼多新奇勁過去了怎麼著也有些疲倦,小編曾一度以為不會再看選秀節目了,但是萬萬沒想到,居然還有一檔綜藝另闢蹊徑,成功用土博得了我的關注!
  • 日本詭異歪頭姐,頸部扭曲臉色慘白,難道日本都市傳說是真的?
    這件事情便是2009年,在網絡上流傳一張詭異的電視節目截圖,這張圖片讓不少人再次相信都市傳說的存在。那麼,這張圖片是什麼?難道日本都市傳說是真的?一、詭異的照片,令人不安2009年5月,日本電視臺像往常那樣,依舊播放一檔普通的節目。
  •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發展過程及未來發展趨勢
    文章通過總結我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發展的經驗,借鑑發達國家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主要做法,就如何滿足新時期的發展需求,如何同各種新技術、新媒體結合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電視;天氣;節目;發展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3-0000-02 國外發達國家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起步較早, 20世紀50年代,美國「天氣女孩」即在電視影屏出現。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首次在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中播報天氣預報,最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已逐步縮小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 激發中外少兒潛能 央視聯手心理學家制電視節目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三日電 中央電視臺今日在北京宣布推出一檔全新的少兒節目——「非凡少年」第二季《起飛行動》。  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專家策劃指導下完成的這檔節目,以「情境測試 激發潛能」為理念,通過一系列外景任務挑戰測試和虛擬演播室的情景化測試,讓兒童的創造力隨《蒙牛未來星非凡少年》(簡稱「非凡少年」)第二季的非凡之旅一同「起程」。  注重培養兒童創造力的「非凡少年」自二00六年六月開播至今,已滿一周歲。節目受到少年兒童及家長的廣泛好評。
  • 《忘不了餐廳》是一檔怎樣的綜藝節目,讓黃渤放棄極限挑戰
    這一季的綜藝節目真的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跑男開跑了,極限挑戰開播了,嚮往的生活也開始了,怎麼能少了《忘不了餐廳》這檔很有意義的綜藝節目的身影呢?   《忘不了餐廳》是由騰訊自製的一檔公益綜藝節目,這檔綜藝節目和其他綜藝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他綜藝節目都是以明星為主要嘉賓
  • 姐言姐語|王智:還沒有一檔節目能展現我的全部實力
    這個想法從她離開節目時就一直盤旋在心中,但由於隨之而來的拍戲連軸轉,「復活」這事一直沒有付諸行動。最近節目組跟王智團隊的人聯繫,提到了近期即將發布復活規則的事,這讓王智有點振奮。提及節目,王智的語氣仍然充滿期待。提到其他姐姐,王智會很注意用詞,不讓人有其他解讀空間,王智說她由衷地欣賞各位姐姐,她們都發著光。
  • 懸疑大片《走近科學》停播,日本也有好看的科普節目嗎?
    9月30日,小編的童年陰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走近科學》節目迎來了最後一期。這是一檔科普節目,卻有吊人心弦的標題,陰森的畫面,瘮人的背景音樂,刻意烘託出的恐怖氛圍,完全不輸於懸疑大片。最後調查出來的真相又往往出乎意料,讓人啼笑皆非。
  • 綜藝節目「十月圍城」
    從接下來第四季度的節目規劃上看,各家衛視紛紛避開「唱歌」,著重多點開花。10月份的電視螢屏,無疑又將烽煙四起。   親子節目將扎堆   10月份,最受期待的電視節目之一無疑是接棒《快樂男聲》的《爸爸去哪兒》,該檔節目由湖南衛視購買韓國MBC電視臺模式而來,將視角對準親子關係。
  • [學子論文]從「使用與滿足」理論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突圍
    內容摘要: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尤其是網絡視頻業務的推進,傳統電視的影響力不斷受到衝擊,電視在節目內容上內容單一、創新力不足,同質化現象等問題日漸突出。以《爸爸去哪兒》為代表的親子秀真人節目在內容形式上等巧妙創新,滿足受眾需求,取得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贏,鞏固電視自身影響力。
  • 《成語天下》獲評全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2019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名單,來自全國各地的32部作品入選。在我市錄製的《成語天下》通過激烈競爭蟾中折桂,榮獲全國廣電總局評選的創新創優節目。據了解,這是河北省唯一一部獲獎參評作品,為歷年來少有。
  • 穿上「直播」馬甲 電視猜謎節目狂騙觀眾話費
    當觀眾耳膜不停受著電視節目裡主持人歇斯底裡地大喊著「獎金已經累計到1000元、2000元……5000元啦」的刺激,再看到如此簡單的問題竟然許久也沒人能給出正確的回答,這一景象著實有些讓人心動,恨不得馬上撥打電話說出答案,免費領取大獎。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調查卻發現,所謂的「免費」領取獎品實際上卻是一個精心安排的陷阱,電視有獎競猜遊戲背後蘊藏著許多不可告人的「玄機」。
  • 又爛又狗血的節目,憑什麼播21年,還被奉為經典?
    幾天前,一檔持續21年的央視節目悄悄停播。 詭異恐怖的開端,曲折離奇的劇情,它曾陪伴無數人走過7000多個夜晚。 二十年前,沒有網遊B站各類科學實驗,人們每天只能通過電視的各類節目了解國家大事。
  • 新聞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梅金·凱利
    梅金·凱利是福克斯新聞電視節目《凱利檔案》的主持人,之後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主持了《今天的梅金凱利》節目。這個早間新聞節目在2018年10月被取消,因為凱利發表了一條引起爭議的評論,並迅速走紅。梅金·凱利是誰?
  • 為爭廣告衛視寧當"小偷" 集體違規超額播出引進節目
    原標題:衛視集體違規超額播出引進模式節目  根據去年10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的《關於做好2014年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編排和備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從今年開始各家衛視每年所引進的國外版權模式節目(以下簡稱「模式節目」)不得超過一檔。那麼,今年衛視引進節目的情況究竟如何?是否存在逆勢而為的現象?
  • 這檔曾經嚇得我們睡不著的節目,今天悄悄完結了!
    就在剛剛,15:42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王牌節目《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期節目《治理水花生》,自此收官。 作為中國第一檔科普節目,《走近科學》自1998年6月1日開播以來就一直致力於傳播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