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玩機設:CC機設 ROBOT魂吉姆特裝型

2020-09-10 宅客模玩

作者:CC 文章轉自78DM


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裡,及其衰老,駑馬先之。——《東周列國志》


老去是一種自然的過程,生命體是一個不穩定的化學體系,在其之中的各種生物分子具備大量的活潑基團,它們必須相互作用發生化學反應,使得生物分子緩慢交聯以趨向化學活性的穩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交聯的程度不斷疊加,生物分子的活潑基團不斷消耗、減少,原本固有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最終導致生體組織逐漸出現衰老的現象。



也就是說,變老這件事是擱誰身上都避不開的一大問題。一般而言,精神方面也會隨著身體的衰老而逐漸老化。即便你篤信「人定勝天」,心態年輕,但身體依然不可控的會老化。於是,每天起床站在盥洗鏡前對每一條皺紋的誕生都如數家珍,每次運動後肌體的疲勞都加重一分,身體的反應速度、耐久度等等……都在無時無刻地提醒著你,令你愈發地焦慮。



邵斯·巴寧格上尉就正好處於面臨以上問題的尷尬年紀。作為一個在一年戰爭時期就屢立戰功的王牌駕駛員、優秀指揮官,巴寧格在還是中尉軍銜的時候,就是著名的「不死身的第4小隊」小隊長。一年戰爭結束以後,正值壯年的他從前線退下,派任到「世界中心」、「風雨飄搖」的特林頓基地MS測試中隊。除了戰技精熟外,將近40歲的年紀也是上級做出如此安排的原因吧。



不過上尉的心態還算是比較積極向上的,巴寧格上尉能從容的面對老去的這一不爭事實,選擇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是儘可能將自己掌握的寶貴經驗傳授給年輕的一代。但是,隨著高達試作2號機事件的發生,巴寧格臨危受命,就任阿魯比昂隊MS中隊隊長,如願以償地重新回到了第一線。事實證明,年近中年的巴寧格上尉仍是寶刀未老,並且也是督促年輕一輩奮發成長的動力和榜樣。



阿魯比昂隊基本上就是一支問題兒童軍團。由於隊伍裡個性自我獨斷專行的駕駛員比比皆是,因此彼此之間常常會引發爭執,甚至和整備班成員也常常有摩擦口角。巴寧格上尉雖然是負責整頓他們的直屬上級,不過他本人似乎並不擅長或是熱衷於調解處理這種雞毛蒜皮的人際糾紛。再加上因為2號機事件而負傷的他,本就時常因為身體不便而煩惱不已了。因此在看到部下們和其他船員起衝突時才會忍不住大吼「你們知不知道,最想發脾氣的人是我啊,混蛋!」。



紅視症,是因為駕駛戰鬥機、MS時超級機動帶來的急遽G力(譬如高速俯衝)超過了人體的生理承受極限,慣性會將血液從下半身推往上半身,使得頭部區域形成高血壓,眼球中的毛細血管因湧入大量血液而使得進入的光線都呈現一片血紅,通常這時候駕駛員會感覺周圍變成了一片紅色的世界,其實是視線受到幹擾所導致的。即便費新冠從機體上下來,仍然會感到腦部刺痛、睜不開眼。這就是紅視症,由於巴寧格上尉常常處在肉體的極限狀態下進行戰鬥,因此紅視症對他來說是困擾不堪的宿疾了。



在一次模擬戰中,巴寧格上尉因為紅視症的影響輸給了浦木宏,「我已經是個老頭子了,還能駕駛這傢伙(愛機吉姆特裝型)到什麼時候呢。」他如此地感嘆著,既是感受到年輕一輩的趕超,也對自己的老去感到痛心。像浦木宏、恰克·契斯這樣自己一手教出來的年輕人逐漸成為出色的駕駛員,巴寧格上尉看在眼裡,既欣慰,又感傷。



另一方面,巴寧格上尉在與迪拉茲艦隊的多次交鋒中,不斷挑戰自我極限,擊墜多臺敵方MS。在這種狀態下,他頻頻產生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否已經到頭的想法。也因為年齡的緣故,也曾被西納普斯艦長委婉地建議退役,不過巴寧格上尉堅持要戰鬥到最後。也許,與迪拉茲艦隊的戰鬥,是自己身為駕駛員的最後一仗,巴寧格上尉唯一想做的,就是不要留有遺憾。



在私人感情方面,巴寧格上尉有一個長居地球的妻子詩薇婭。不過由於巴寧格上尉的工作原因,夫妻處於分居狀態。



再加上巴寧格上尉桃花旺,女人緣好,經常會有豔遇發生,因此與妻子之間的感情不但不融洽,且有惡化的趨勢。不過巴寧格上尉依然很思念自己的妻子,他總是將詩薇婭的照片隨身攜帶。



而後,在遠徵迪拉茲時一封來自詩薇婭的信件曾寄到了阿魯比昂號,可惜的是巴寧格上尉在籤收之前就已經出擊。在執行伯明罕救援作戰的過程中,因為機體輕微中彈誘發連鎖反應導致機體爆炸,最終無情的奪走了他的生命。因此,巴寧格上尉最終也沒有能夠看到朝思暮想的妻子對他的留言。邵斯·巴寧格的死亡,就像是命運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但是,他託付了未來的想法,已經確實地傳達到了浦木宏、契斯他們這些年輕人的心中了。


對了,過去有個在戰場上談酸酸甜甜戀愛的男人,後來成了這樣


沒有特點就是最大的特點


一年戰爭結束後,地球聯邦正攵府以優先戰後復興為理由,提出削減軍事預算。0080年代初期,聯邦軍陷入了軍費縮減危機,一大批新型MS開發計劃不得不中止,或者乾脆就徹底消失。0081年,軍方為了節省開支提升效率,將既有的MS型號規格進行整合。當年10月中旬,「聯邦軍再建計劃」表決通過,正式拉開了聯邦軍MS規格統一標準化的序幕。在戰時由奧古斯塔生產的RGM-79G吉姆指揮官型的產量大幅縮減趨於停產,生產線都讓出給了加布羅產的RGM-79C吉姆改。



不過,在非洲、暗礁宙域等區域從事公國軍殘黨掃蕩作戰的一線部隊,卻更偏愛性能更好的吉姆指揮官型。對於時常與死神為伴的他們來說,MS的優劣事關生死。在當時,公國軍殘黨雖已式微,但仍然保有大量大戰後期開發的高規格機種——MS-07老虎、MS-09大魔、MS-14格魯古古——駕駛員都是經歷了一年戰爭洗禮的老兵,無論是武器還是戰技,聯邦軍這邊都不佔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MS開發部門綜合了高層的意見(成本效率)和前線的訴求(高性能),以當時非常成熟的吉姆改為基礎,糅合吉姆指揮官型、RX-78NT-1的先進技術。由於加布羅要負責吉姆改的生產工作,因此新型機的基礎設計交由了奧古斯塔的技術團隊。因為基礎打得好,最大限度地活用了吉姆改的整體框架,再在各處細節上點綴上NT-1的高規格組件,以此來完成最初的基礎設計,即本次我們要聊一聊的RGM-79N吉姆特裝型



基本結構


頭部 本機的頭部設計基本沿襲自吉姆改,但加裝各式裝備後的外形輪廓卻意外的酷似吉姆狙擊特裝型。其光學感測器同時具備狙擊用和對人用多重功能(蒙夏偷拍妮娜裙底,也是活用了這一功能)。



額頭隆起處內置了索敵雷達系統,這是在戰時摸索出的,少數在米諾夫斯基粒子環境下有效的雷達波探測技術(但隨著米粒濃度的提高效果也會越來越差)。面部中央位置設置有輔助光學取景器,主取景器則設置在頭部冠狀區塊,皆覆蓋了有色透明護罩加以防護(主為綠,輔助為橙)。



本機的定位是高階指揮官用MS,採用了高出力的專用電池。所搭載的通訊單元較之吉姆改來尺寸也變得更大,因此也擠佔了60毫米火神炮的部分空間,使得本機的頭部火神炮無法搭載更多的彈藥(值得一提的是本機採用的是無殼彈)。這一問題,被開發部以「並沒有接到熟練度高的指揮官級駕駛員的特別意見」為理由對付了過去。



軀幹 本機採用了1400kw規格的高出力核融合爐,滿足了機體各方面的供能需求。為了承擔大出力所帶來的廢熱排放問題,開發團隊在本機的胸部上方和肩部設置了輔助換氣口。這種強化冷卻效率的設計首見於RGM-79D吉姆寒帶型,由於胸部距離核融合爐較近,因此能夠實現更為高效的冷卻效果。



本機的駕駛艙採用了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之間的過渡期版本,不過基本上還是被歸類到第一世代。令人在意的是,原本在NT-1時期就試驗性裝備的全天周駕駛艙和線形座椅,居然沒有被各種借鑑NT-1的本機原樣拷貝,而是繼續採用制式統一規格。



背包 根據聯邦軍MS的一貫設計,主推進系統是包含在背包內的。從外觀上也不難看出,本機的背包無論是在造型上、推進器和光束軍刀的配置,與NT-1版幾乎如出一轍。



上面也提到了,本機在開發設計之時借鑑了一部分RX-78NT-1的技術。後者由於在終戰後取消了開發計劃,成品也遭到解體處理。後續生產的備用零件變成了無用之物,正好可以稍加修改運用在本機上,等於是變相為這批零件找到了銷路。



本機的背包上設置有6處推進噴口,分別是主噴口左右各1基,輔助噴口在背包頂部和兩側各設置有1對。這些推進噴口不僅僅是運用在零重力空間,在1G的重力環境下也是能夠發揮出很高的姿勢制御機能的。



雖然相比起原版來本機在總推力上是有所下降的,但是如果和其它吉姆型作比較的話,還是很有優勢的。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起其它吉姆型來,本機首創的在肩部裝設了朝外突出的姿勢制御用噴口梁。理論上來說,推進裝置距離本體重心越遠,效率就越高。這種獨特的設計甚至在整個聯邦軍體系裡都是少見的,在迴旋速度上有著極大的加成,本機僅僅只需1.5秒就可以輕鬆完成180°迴轉(旋轉 跳躍 我閉著眼~)。



四肢 本機的手臂外框架基本上還是吉姆系的老路子,外觀上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內有乾坤——肘部借鑑了NT-1的多重關節技術,使得關節的靈活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過由於結構過於複雜,成本和操縱性的不可控,導致這一技術在後繼機種上並未得以延續。不過後來RGM-79Q吉姆鎮暴型所採用的三段式無旋轉關節,據信便是根據本機的多重關節進行在修改而得到的。



由於本機是重力環境與宇宙空間兼容的機種,考慮到雙足步行時的可靠性,本機沿用了吉姆改的基本構造。在膝蓋、踝部等處進行了針對性的補強,以強化機體下肢的負荷能力。同時還進一步修改了大腿後部的裝甲結構,擴大了膝關節的可動範圍。



本機在膝蓋、小腿內側配置有輔助推進器。這種小型高推力噴口不僅能在零重力空間裡提升機體的戰鬥機動性,還在重力環境下的高處著陸時能起到緩衝的作用。過度追加推進的結果是推進燃料的高消耗,為了彌補這一問題,本機在沿襲傳統的推進燃料推進器就近安置原則設計的同時,還設置了大腿內部、股間胯部備用推進燃料箱。當局部推進燃料耗盡時,可以從股部和腿部調用推進燃料來用。不過這種追加燃料箱的設計,也增加了戰鬥中燃料洩露引起火災,甚至大爆炸的危險係數。



主武裝

XB-G-1019H Beam Saber/光束軍刀


作為本機接近戰的主力武器,光束軍刀是導入了能源CAP技術,以I力場束縛帶電荷的米加粒子,藉此形成可視化的高熱刀刃。本機配置的光束軍刀出力達到0.38mw,這個數字雖然是普通光束軍刀的標準功率值,但依然能令光束刀刃輕鬆突破1000℃,能夠在一秒內熔穿300毫米厚的鈦合金,或是更厚的超高張力鋼。


還可以拿來當做酸酸甜甜戀愛的氣氛推進道具


本機配備的光束軍刀和吉姆改是同一型號,與NT-1相比同樣因為省錢的原因刪減為了一把,平時收納在背包的右上方基座。使用時能瞬間生成一道11520毫米長的光之刃,在迪拉茲之亂時期是MS用格鬥武器的頂級配置。



HFW-GR-MR82-90mm GM Rifle/吉姆步槍


吉姆步槍是承襲自經典的犢牛式機槍結構,具備更長身管的步槍型實彈武器。在一年戰爭結束後,雖然光束兵器的發展日新月異,但無論是武器的可靠性還是政治因素,實彈武器很顯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將是聯邦軍MS最倚仗的武器。



相比起其它實彈機槍,本款吉姆步槍採用了加長身管,初速度得以提升的炮彈具備更強的貫穿能力,在對付超高張力鋼時效果尤其明顯。實彈機槍的一大優勢,是高連射性帶來的優秀火力壓制,單個彈匣容彈量30發,每次出擊還能在盾牌內側攜帶至少兩枚備用,可以說單體戰力已經相當充裕了。



再加上相比起威力過大的光束步槍,實彈武器的安全性更好,因此除了本機以外,像常常需要在殖民地內掃蕩公國軍殘黨的RGM-79Q吉姆鎮暴型,為了避免對重要設施、無辜平民造成誤傷,也會使用到吉姆步槍。



HFW-GMG-MG79-90mm Bullpup Machine Gun/犢牛式機槍


犢牛式機槍是只要聊到聯邦軍MS用武器,就繞不開的一大明星機槍。犢牛式雖然不是聯邦軍最早配備的MS用機槍(最早的制式機槍是YF-MG100,陸高用的那一款),但卻是聯邦軍產量最早、普及率最高的實彈兵器了。



犢牛式即無託結構,早在舊世紀20世紀初葉就誕生了。至於霍利福德武器公司將其放大成為MS使用的版本,則是一年戰爭後期的事情了。YF-MG100機槍在設計上是追求MS能單手握持開火,但在一些精密射擊時依然需要雙手操作。犢牛式則是徹底將單手使用貫徹到底,在進一步縮短了身管的同時,還將彈匣置於槍身後部上方,使得射擊時的穩定性大大提升。



不過,截短身管的做法雖然降低了射擊時槍身的不安定性,卻也因此降低了彈頭的單發破壞力。同時,為了貫徹小型化這一初衷,犢牛式配備的彈匣是容彈量只有20發的小版本,作為一款機槍來說這個數字實在是讓人心裡沒底。不過幸好在大戰末期登場的NFHI RGM-M-Sh-AGD型盾設計有收納備用彈匣的掛點,這使得在選擇犢牛式機槍的同時可以多帶幾個備用彈匣上路。



無論是成本還是生產性以及整備性,犢牛式機槍都要比同期的BOWA BR-M-79C-1/C-3,乃至戰後取代了前兩者的BOWA BR-S-85-C2更為優秀。



犢牛式並沒有早期光束兵器在大氣層內威力衰減的問題,因此無論是1G還是零重力環境都能毫無問題的使用。採用的彈藥又是與普通戰車通用的制式90毫米標準彈,在物資補給上也便利了許多。



憑藉著犢牛式超群的性能,開發部門在次基礎上又改出了數款衍生型號,譬如上面介紹過的HFW-GR-MR82-90mm吉姆步槍,還有狙擊能力出色的HWF GR MLR79-90mm長管步槍(彈匣容彈120發,地上有效射程是6900米,著名的Franz EF-KAR98K栓式狙擊步槍是7500米,一次裝填5發),介乎犢牛和MR82之間的HWF GMG MG82-90mm吉姆步槍,都是基於犢牛式這個優秀的素體進行再設計的傑作。



RGM-M-Sh-ABT/S-0057 Shield/盾牌

(盾牌有什麼好說的呢,手動八馬笑)


一年戰爭期間,聯邦軍MS與公國軍MS區別之一,在於對防禦護具的重視。由於公國軍MS的火箭筒、熱能斧威力驚人,因此對於聯邦軍MS駕駛員來說,攜行式盾牌的配備可以說是關乎生死的大事。



早期的RGM-M-Sh-003/007型盾開創了三次夾層式的複合式設計,主要是吸收攻擊帶來的衝擊力並加以擴散,依靠月神鈦合金優秀的剛性來隔絕傷害,是純粹的防禦護具,也是當時聯邦軍MS的標配三大件。


有沒有長相奇特的高達,在線等,急


到了大戰後期,隨著公國軍MS也開始配備光束兵器,設計上只考慮到對實彈武器防禦性的003、007型盾就開始疲軟,顯露出不耐光束的缺點。同時方方正正的造型在減輕動能和跳彈上也相當不利,聯邦軍技術人員在觀看了公國軍開發的YMS-15強人的多功能盾牌時,直呼「原來麵包是可以夾著吃(盾牌還能附帶攻擊能力)」。綜合以上意見,在大戰末期聯邦軍開發部門推出了另一款全新的MS用盾牌,即NFHI RGM-M-Sh-AGD型盾,也是戰後與007星盾並駕齊驅成為主流的一款經典盾牌。



AGD型盾主要針對003、007型跳彈性差和對光束兵器防禦力低下這些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改良。首先,AGD型採用了弧形曲面的外形設計,摒棄了過去方方正正直來直去的理科生風格,我們盾牌今後也要委婉和感性。



其次,材質方面改為了鈦合金陶瓷複合材料。這種素材不但成本更低(相對於高冷的月神鈦),耐熱性也更好(當然後期還要進一步進行耐光束處理),作為量產型MS的外裝甲一直廣受好評(我呸…)。



最後,也是看似最無足輕重經常被忽視的設計,AGD型借鑑了陸軍的YHI RGM-S-Sh-WF型複合盾設計,將盾牌上下兩端設計成朝外的刺釘形狀。



雖然AGD型無法像YHI RGM-S-Sh-BC型那樣直接安個三指爪,但可以用作近戰中的突刺武器,還可以在緊急狀況下打樁固定,這點比較接近YHI RGM-S-Sh-SP型盾。



選擇式武裝

BLASH HB-L-07/N-STD Hyper Bazooka/超絕火箭筒


作為傳統聯邦軍MS三大件之外,至關重要的重火力輸出擔當,非炮戰特化的二線機種首選的武器,由BLASH公司開發的MS用無後坐力炮超絕火箭筒堪稱是隱藏的「第四件」。



HB-L-07/N-STD型超絕火箭筒,是一年戰爭時期著名的HB-L-03/N-STD型的正統後繼者。與03不同,07的彈匣採用了完全密閉的可替換式設計,原本的搖臂式瞄準鏡單元也改為了固定式感測器,從某種層面上來說與炮身的一體化程度更高,射擊精度也有所提升。



超絕火箭筒的優點,在於能夠發射威力巨大的火箭彈,操作起來又很容易,完全不會因動力爐的出力而掣肘。不過相比起光束兵器來,超絕火箭筒的炮身巨大,操作不難但攜帶不易。所發射的彈頭尺寸也相當龐大,這就造成單個彈匣的容彈數相當有限,一次只能裝填5發。為了彌補這些缺點帶來的負面影響,BLASH技術人員為超絕火箭筒增加了可裝填多種特殊彈頭的功能。和犢牛式機槍一樣,超絕火箭筒無論是1G重力還是零重力環境下都可正常使用。



我對0083的記憶,大概是能夠追溯到2003年。那一年正好是初三畢業的大暑假,沒有暑假作業也沒有假期補課甚至都不會提前開學…無所事事的我除了跑跑文化市場外,就是在家裡煲碟。那時候,網上動畫遊戲的資源還沒後來那麼充裕,想玩新遊戲想看新番還是得買光碟(出完的動畫直接買一套,新番是找電腦店刻錄,一張VCD大概能裝個五六集的樣子)。當時我買了不少,浪客劍心、青出於藍、聖鬥士冥王十二宮、高達全集、高達SEED(SEED當時還沒放完,是獨立出售)……



我還依稀記得,那一年的夏天特別熱,窗外的知了叫得特別起勁,我一口氣暢快的看完了seed前40話,再接著看0083時卻發現壓根看不懂:金巴萊德基地為什麼在卡多離開後直接投降?西瑪阿姨的莉莉瑪蓮為什麼要撞卡多他們的姆塞?凱利為什麼一言不合就開MA找高達決鬥?格林懷亞大將為什麼評價阿魯比昂「不懂變通」?他和西瑪阿姨到底在交易什麼?大吉嶺是啥?妮娜最後為什麼要向胡垃圾開槍?那句「不是因為那些事……」到底是哪些事,你們到底在說啥啊…………



這就是當時的我,一個16歲少年的煩惱。


在那之後,我又反覆看了幾遍0083,每一次對這部OVA的理解都不同,但那股一開始撥也撥不開的迷霧,卻在一點點的消散了。這就不是一部給少年人看的片子,0083在前三話以後開始逐漸模糊正與反,白與黑,光與暗,




聯邦和吉翁兩方陣營裡都有單純善良的人,也有狡詐陰險之輩,有為了同伴奮不顧身,也有恨不得對自己人敲骨吸髓……但諸如西瑪阿姨這類在正篇裡讓人恨到不行的陰謀家,後續卻能在廣播劇漫畫或者遊戲裡得到美化(好吧,我對阿姨改觀是饞她宇宙浮遊的身材),



再加上迪拉茲在正劇裡至少是正義凜然慷慨赴死的梟雄形象,所以實際上日升單純就是想噁心聯邦一方而已(不過這也是一種預兆,吉翁一方基本上能壯烈的都壯烈了,接下來就是聯邦的天下了)。


至於妮娜浦木宏和卡多的三角關係,我一直到踏上社會工作了幾年後依然是搞不懂的,依然是ZN地叫,畢竟年輕嘛…可憐我貝吉塔被鎖在控制室哭……等到我結了婚,有了孩子,心智相對趨於成熟了,才能逐漸明白當時妮娜為什麼會那麼說,為什麼會那麼做(你別說,當年看她在床上接老爸電話,差點就冫中了)。



上面也提到了,學生時代我對0083基本屬於半知半解,感興趣的也只是機設而已。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漸對裡頭的人物對立開始感興趣,這情形和Z是一樣的。不過雖然稍稍對整部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個人是不會也不敢得出某種結論,或是給某個角色或者某個製作團隊扣上某些莫名其妙的帽子。因為有時候,身處這個年齡段所能想到的結論,往往在今後的歲月裡回想起來,是多麼的可笑和幼稚。



巴寧格上尉可以說是為數不多,我剛開始接觸0083就非常喜歡的角色。有意思的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對不死身第4小隊的二把手蒙夏看法,是逐漸從反感到喜歡的。這可能是我也逐漸變成了一個油膩大叔的緣故吧,大家都惺惺相惜23333。



巴寧格和蒙夏,基本就是兩種比較多見的成年人形象。這兩人其實都是比較好女色的,但巴寧格在工作中(或者說是在該正經的時候)他是能把持住自己的操守和職業素養的。而蒙夏就是那種反正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就不藏著掖著了大大方方的光著屁股走到大街上的那種感覺。反而是貝特這個角色讓人看不透,他太世故太圓滑,作為一直跟著蒙夏到處滋事的二號人物,他是那種會在同伴身後煽風點火添油加醋的老油條,事後算帳時往往被逮住的是蒙夏而不見貝特(就是那種出壞點子慫恿無腦基友作死的狐朋狗友)。



我不清楚貝特和巴寧格的感情有多深厚,畢竟當巴寧格去世後在他的衣冠冢前嚎啕大哭的是蒙夏和阿德爾,並沒有看到他的身影。



再來說說模型吧。


0083是09年代初的作品了,最早的塑料套件是舊版1/144套件,不過由於年代的問題放到現在肯定是沒法看的。再然後就是90年代末推出的MG版,當時的0083系列第一彈就是GP01,大部分設計結構都比較類似後來的HGUC,但首創了豔驚四座的腿部全骨架,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MG的0083第四彈就是吉姆特裝型了,和最後亮了一相靠著顏值上位的城管不同,特裝是劇中實打實從開頭活躍到結尾的配角機,而且還是少數沒吃癟的墨鏡機,足見當時日升還是相對比較正常的……說實在的,一直到現在所有不同比例的吉姆特裝型裡,我最喜歡的(外形)還是MG版。這就跟我喜歡HGUC城管吉姆一樣,有時候不是所有機體都適合拉長的,該腿粗就得腿粗。



當年還有時間組膠的時候就很不理解,為什麼吉姆特裝型要推遲那麼晚才模型化。要知道第13號HGUC就是GP01(這裡要大大的誇一下HGUC的1號機,是早期不多見的優秀套件),然後一串兒的0083系,諸如海軍陸戰隊格魯古古、大魔熱帶型、GP03S/D(我的第一個HGUC就是史提蒙)。6年後,GP02A也問世了,試作2號機在當時絕對屬於一個鶴立雞群的存在了,畢竟HGUC大環境在改革,在經歷了Z的衝擊後(一眾的可變機妖孽設定啊),渡過了AOZ的試驗期,終於進入了聯邦都歸入吉姆改和BD大系設計,這才套件化了吉姆特裝型和吉姆加農2這種怨念已久的機體。 作為一個量產控,我也就做了三四遍HGUC吉姆特裝型而已。真是羨慕那會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一抓一大把,所以膠佬結個P婚……



試想一下,玩了十幾年的塑料套件,突然知道要成品化的消息,那種衝擊和興奮是很難形容的。所以為什麼我會喜歡膠魂GP01,喜歡大魔熱帶型,喜歡吉姆改,那是經歷過完整的古早時期,經歷過什麼都沒有到有得選擇後,對時代進步的驚喜與感慨。誠然沒有一件事是可以做到十全十美的,你可以評價它,批判它,但我永遠不會討厭它,因為它代表了爺的青春。



再來說說這次的R魂吉姆特裝吧(基本上已經徹底跑題了23333)。說實話有生之年,在我還沒徹底喪失玩膠的時間精力之前,還能趕上Anime的盛宴,真的很開心。不過前有同系列的真紅稻妻專用高機動型渣古,後有MAFEX黑歸、MEZCO暮年老爺排隊式出貨,導致我幾乎沒工夫去關注這款R魂吉姆特裝了,一度甚至對它興趣缺缺——



一直到看到78官測,那要命的封面和點開後的老婆殺,導致我毫無抵抗地敗倒在@橫豎都是二大神的文案下,乖乖掏錢、碼字………



相比起上次全封閉式的真紅稻妻,吉姆特裝的盒子設計總算是可以看到一點內部情況了,一點而已……而且既然不是實體店自提,對於開不開窗其實意義也不大了,最多看看這次臉歪了沒有,畢竟拆封后再有問題退貨就不方便了不是麼。



特效件這次依然是封存在塑膠袋裡,看著廉價又隨便,這已經是一部分Anime的慣例了,也就不多說了。



這次的成形色非常還原設定,造型上是接近HGUC的那種拉長美化的風格。不同的是R魂是只拉了小腿,HGUC四肢都拉了……在入手前我一度以為吉姆特裝會和GS吉姆那樣渾身上下只要是噴口都能插噴射特效件,結果想用特效件捅背包上方倆輔助噴口時(就是靠近光劍的那倆)怎麼都懟不進去……



之前看到有人吐槽盾牌上的星月標誌沒上色,我特意去考證了動畫,發現財團13真是脫褲子放P多此一舉,原作裡沒標誌、有標誌沒上色和有標誌上了色都存在(作畫失誤吧),不過出現次數最多的是沒標誌版,所以財團13你沒事做什麼星月標誌,白討罵了……



這回的機槍特效件又是充分凸顯不走心和敷衍的一個槽點,直接就是GP01光束步槍特效件換了顏色,你還不如給個渣古的機槍特效件還好點……



吉姆特裝的肩甲噴口其實是非常有特色的,可惜R魂並不重視這個細節,如果也能開孔再送個噴射特效件,那這款的口碑肯定能提升不少,至少細節黨會高潮吧。



雖然有點對不起巴寧格上尉,但這次吉姆特裝沒送爆炸特效件差點就讓我錯過了它。不過78官測隨後又啟發了我233333。不是說蒙夏和阿貝特人氣不行,但不是因為巴寧格上尉我肯定是不會入這款吉姆特裝的。畢竟我已經過了那個熱血的年紀,對某款機體的鐘愛也更多的是對其機械元素以外的部分產生共鳴罷了,說到底還是懷舊濾鏡作怪。



那麼這一期就到此結束了,這款R魂吉姆特裝因為一些我個人來看微不足道的問題,現在市面價格還算合理,不像真紅稻妻怎麼等都不跌,所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科普是本命番外是情懷,我們下一期再見吧~~



宅君點評:吉姆真的很帥氣,稀飯呢~

相關焦點

  • 模玩機設:守護木馬的火紅炮擊手 ROBOT魂鋼加農
    無心插柳,本機的取景感測系統結構相對簡單成本更為低廉,相比起高達來要更易於生產,日後聯邦軍量產型MS也大多參考了這種經濟實惠又實用的設計。為了能夠在米諾夫斯基粒子戰鬥濃度散布下的環境裡,保持與各作戰單位之間的即時聯絡,本機在頭部後方裝設了米諾夫斯基粒子散布環境專用的大型全周波通訊天線——並非是高達的那種V字形,而是類似昆蟲觸角的短棒造型,雙置於腦後(可向後摺疊)。
  • 機設 『高達真正的子嗣』擬太陽爐量產機GNX-803T GN-XⅣ
    其發展機體GNX-609T GN-XⅢ一直成為地球聯邦成立後的軍方新型量產機的主力,同時次世代的量產型MS也依然開發中,其中就有由原人革聯技術團隊開發的GNX-704T Ahead。但由於Ahead最終涉及A-Laws的醜聞中,而沒有成為次期地球聯邦軍主力量產機。
  • 模玩機設:MS資料大收集 Part.3 扎古時代的輝煌 扎古II
    該型機有著非常高的泛用性、量產性,是被授予「扎古Ⅱ」之名的傑作機。與扎古Ⅰ相比,機體的綜合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0078年1月,初期量產型扎古Ⅱ正式開始量產,前後總計生產了236架,在一年戰爭初期的一周戰爭、魯姆會戰中大出風頭,取得了壓倒性的戰果,是一年戰爭開戰時吉翁軍的主力機體。在南極條約籤定後,核武器被禁止使用,從此以後,C型機拆除了防核裝置,不再生產。吊打聯邦的就是ta!
  • 高達中的五大顏值怪物 這機設果斷被帥了一臉
    強襲自由高達:作為高達模型中,能有PG待遇的機體都不一般,SEED兩部曲中的自由就是這種待遇,其華麗的機設和充滿流暢感的線條配合初登場的帥氣和一騎當千的驚人表現,在模型銷售方面自然是幫了不少忙,雖然不少人也戲謔說自由的翅膀其實就是純擺設,不過對於這種虛構的人形兵器來說,所謂的實戰全都是廢話,好看就行。
  • 模玩機設:MS資料大收集 Part.6 扎古的後裔—老虎(古夫)
    與MS-06F一樣,MS-07B也有專為指揮官設計的典禮型機,基茜莉亞少將的心腹馬·克貝所駕駛的即為其中之一。此類機體在性能上與量產機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頭部有槍尖狀的裝飾(噱頭而已,沒有通信機能)以及機體全身的裝甲上雕有花紋,看上去很有一番凝重感。
  • 山西計劃建造一座新機場,總投資7.9億,設站坪機位數4個
    山西計劃建造一座新機場,總投資7.9億,設站坪機位數4個機場建設一個城市的機場建設在我國非常多,也有很多城市在機場的打造備受肯定,雖然說不是每一個城市都擁有機場,但從區域的影響力上看,很多城市都會通過在航空領域的持續完善,來讓一個城市的交通體系更完善,而這座新機場的建設就是其中很關鍵的地方,對於它的打造則顯得更關鍵
  • 模玩機設:MS資料大收集 Part.9 茲瑪德公司的光輝 MS-09大魔
    >註:我身高只有一米六,有點酸…#MS-09R大魔斯塔特勒RICK DOM STUTZERMOBILE SUIT OF ZEON一年戰爭結束後,吉翁殘黨把MS-09R力克大魔改進成本型機來抗衡泰坦斯的新武器
  • 呼倫貝爾機場新增設登機口
    在新增設登機口,重新安置並更新了登機所需的全部設備,使該登機口能快速投入使用,並且採用了登機口工作人員熟悉的軟體及硬體設備。增設的A4、A5登機口       攝影:馮琦A4、A5登機口的使用,使得航班保障更為精準,當四號五號及六號廊橋飛機同一時間登機時,不會再出現旅客扎堆進入六號廊橋的場景,並且在登機時,旅客不僅更清晰明了自己的航班號及登機時間,從而減少錯登機、登錯機的風險;而且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旺季頻繁出現的登機口衝突現象。
  • K型往復式給料機介紹
    往復式給料機介紹:往復式給料機是利用曲柄連杆機構拖動下傾5°的底板在輥上做直線往復運動,從而把煤或其它磨琢性小,粘性不大的鬆散粒狀,粉狀物料從給料設備中均勻地卸到受料設備中。5.裝有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能滿載啟動,過載保護。6.最大給料量可達1200噸/小時(煤),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往復式給料機。7.採用了先進的平面二次包絡環面騾杆減速器設計,承載能力大,傳動效率高。8.側襯板、斜襯板與底板之間留縫可調,能比較準確地控制留縫大小,大大減少了漏料。
  • 合肥老城區4條路將設非機動車專用道
    2月20日,記者從廬陽區城管局舉行的「媒體開放日」活動中了解到,廬陽區即將在老城區4條道路試點「機非隔離」、「人非隔離」,增設非機動車專用道、改造人行道。4條路將設非機動車專用道在合肥市老城區,市民對於紅星路、廬江路、人民巷等路段的擁堵多有怨言,尤其是這三條路上的機動車,在大部分路段沿著道路兩側停放,導致本就狹窄的路面更加擁擠不堪,自行車、電動車等非機動車一旦與機動車「狹路相逢」,雙方就都無路可走,由此導致的刮擦等交通事故和糾紛也不斷
  • 模玩機設:MS資料大收集 Part.2 屬於扎古的時代已經拉開帷幕
    機體採用了新型的ZAS-MI8A引擎(05型後期採用了更新式的ZAS-MI8B型引擎)。駕駛艙設置在機體的重心附近,新開發的高性能電腦使該機體只需一名駕駛員便可完成全部的操作。而出於密封的需要,駕駛艙內沒有任何窗口,駕駛員只能依靠電視屏幕來進行具體的操作。
  • 中大南方學院擬轉設為民辦普通高校,正在推進
    中大南方學院擬轉設為民辦普通高校,正在推進金羊網  作者:陳亮  2020-03-27 爭創中國一流民辦大學,轉設後三年過渡期內,師資、管理、聘用協議、教師待遇不變。
  • 模玩機設:MS資料大收集 Part.7 伊夫利特 高機動型的吉翁運動員
    MS-08TX-N伊夫利特夜戰型EFREET NACHTMOBILE SUIT OF ZEON該機型如同其兄弟機體MS-08TX [EXAM]一樣,強調近身格鬥戰。所以主武器為專用的Heat Sword,根據具體戰況和補給,使用二刀流的OS也配備在該機上。
  • 這所獨立學院面臨轉設,叫什麼名稱也大有學問
    學校轉設已經是定局,但面臨兩個關乎發展的問題:轉設為公辦還是民辦是個問題?轉設後叫啥名字?轉設為公辦還是民辦是個問題?根據學校網站顯示,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是由華南理工大學和廣州珠江雲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獨立學院,按實施方案,應當是轉設為民辦高校,廣州高校眾多,廣州市政府也似乎沒有足夠的動力和精力接手。在剛剛舉行的廣州學院新任黨委書記任職大會上,舉辦方法人代表還作為廣州學院董事長出席了會議。所以轉設為民辦基本是定局。
  • 全國多所院校公布升級新方案:與省內高職高專合併轉設
    最近幾月,全國一些省市出現了高校和高職高專進行合併轉設的消息。在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的《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中就提到:鼓勵各地積極創新,可探索統籌省內高職高專教育資源合併轉設,也可因地制宜提出其他形式合法合規的轉設路徑,經教育部同意後實施。合併轉設是雙贏的機遇國家鼓勵基層創新,提出獨立學院整合高職院校資源合併轉設這條路徑,對於高職院校和獨立學院都是一種機遇。
  • 2021廣東公務員考試數量關係:設未知數的技巧
    方程法的三個步驟分別是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方程,其中設未知數通常有直接設和間接設兩種方式,那麼到底什麼時候直接設,什麼時候間接設,我們通過下面的例子來進一步解釋說明。那如果我們要建立起等式,這時就得將原有的甲乙丙三部門人數分別設為x,y,z,是直接設的方式,可以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組很明顯,解這個方程的難度是比較大的。那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設未知數呢?
  • 濰坊設主會場臺北設分會場,26屆魯臺經貿洽談會9月1日開幕
    今年的魯臺會開幕式暨主題論壇採用「1+1+15+16+N」模式,濰坊設主會場,臺北設分會場,山東省15市、濰坊市16個縣市區(市屬開發區)設分會場,依託央視客戶端、山東新聞客戶端等設立N個網上客戶端實行同步網絡直播交流。活動內容包括推介新基建政策、新戰略合作項目,兩岸產業界風向標人士發言,舉行山東省重點項目籤約等。
  • 中國早期都城的設都制度
    在設都制度上,世界各國存在一都制(如法國、俄羅斯)、兩都制(如玻利維亞)、三都制(如南非)、四都制(如沙烏地阿拉伯)之別,不同的都城在功能上有著明顯差異。基於國家安全考慮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一些國家還曾遷都(如哈薩克斯坦、巴西),或對不同都城進行功能上的調整(如韓國、奈及利亞)。在中國古代漫長的歷史時期,歷代國家政權先後建造了200多座都城。所謂「早期都城」,是指早期國家階段的都邑。
  • 不設GDP指標體現求真務實精神
    不設GDP指標體現求真務實精神——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東亞研究所學者鄭永年、顧清揚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東亞研究所鄭永年教授、顧清揚副教授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不設GDP增長目標,反映了中國政府決策的實事求是和科學性
  • 小米cc9e,性價比超高的千元機
    千元機算是市場上比較大的一個範圍,但是由於價格低,想要做到性價比高就很難,但是小米cc9e,作為小米cc9的低配版,還算是性價比較高的千元機。AMOLED屏幕+指紋解鎖,還有6GB+64GB,的確是讓人心動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