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袋鼠「一家」的照片很感人 但不懂愛的科學家認為……

2021-02-26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朱海舟編譯

近日,一張雄袋鼠摟著即將死去雌袋鼠的照片引發了無數人的感動。然而據每日郵報1月14日報導,澳大利亞的動物學家對感動毫不領情,依其研究指出,此時的雄袋鼠是想讓雌袋鼠站起來——這樣方便他進行交配。

澳大利亞博物館陸生脊椎動物研究首席科學家馬克·埃爾德裡奇博士的說法引起了推特上的熱烈討論。

感動無數人的畫面,然而雄袋鼠只是想來一發

雄袋鼠處於性興奮狀態

似乎是很感人的畫面,然而……

雌袋鼠終於還是死去了

這一照片最初由一名叫艾文·斯威策的人拍攝並交給媒體,他對媒體表示,當時是周一早晨,他正好路過澳大利亞昆士蘭島海濱小鎮利佛海茲,他拍下了這樣的照片,相信雄袋鼠是哀悼自己死去的伴侶。

埃爾德裡奇博士表示,這張照片拍的很好,但是「從根本上錯誤解讀」了。這位科學家表示,雄袋鼠的行為並不是託起雌袋鼠的頭,讓它在臨死前可以看見自己的幼崽,雄袋鼠實際上想讓雌袋鼠站起來,方便他交配。

博士說:「在雌性的發情期,雄性也是躍躍欲試。雌性的發情期對雄性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所有雌性袋鼠都會被追逐求歡……因此雄性當時想的都是這個。我並不了解是否存在雄性袋鼠與死去的雌袋鼠交配的情況,但是如果發生我也不會覺得奇怪。」

「雄性體內充斥著性激素,所以它們滿腦子都是這樣,而雌性一般都不怎麼配合雄性擺出應有的姿勢。」埃爾德裡奇博士表示,從雄袋鼠兩腿間的生殖器來看,它正處於性興奮狀態。

「(圖中的)雄袋鼠處於高度緊張且騷動的狀態,它的前肢非常溼,因為它舔前肢試著讓自己冷靜下來。而且它已經處於性興奮狀態,因為它的陰莖已經從陰囊後面伸出來了,平時袋鼠的陰莖位置是在陰囊後面的。袋鼠還會流口水讓自己冷靜下來——無論它們在跳來跳去追逐雌性或者雌性不配合它們進行交配時都會這麼做。此時的雄袋鼠可能因為雌袋鼠的不配合非常沮喪。」

埃爾德裡奇預測,這隻東方灰袋鼠可能4到5歲,而幼崽大約18個月或2歲。「幼崽離開袋子以後,還是會和母親一起生活一段時間,離開袋子以後它們會繼續吃奶18個月,因此雌性和幼崽的關係非常密切,直到它們分開。」

灰袋鼠全年繁殖,但是交配季節通常發生在春季和初夏。在真相公布之前,拍照的斯威策對媒體表示,他是聽到重擊聲之後才注意到這些袋鼠的。他立刻跑回家裡去拿相機,發現它們還保持著這種姿勢,於是記錄下這一刻。他說:「我一路上看到過很多路邊死掉的袋鼠,但是從沒有看到過這種情況。雄袋鼠可以去追逐別的雌袋鼠,卻作出了這樣的舉動。小袋鼠看起來可能是很疑惑,在母親腳邊吃了點草又跳回來了。」斯威策表示他並不知道雌袋鼠是怎麼死的,因為並沒有看到什麼傷口。而埃爾德裡奇博士也未能依照照片給出雌袋鼠的死因。

讀到這裡,小編幽幽地唱到:「科學家,你不懂愛……」

(觀察者網編譯自每日郵報)

感謝閱讀!這裡是華語地區首屈一指的政經資訊新媒體觀察者網。

24小時滾動更新,每日獨家熱點評論,

私人定製外媒內參,政治波普情趣閱讀!


長按炫彩二維碼

免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

(ID:guanchacn)

回覆:招聘 了解如何加入我們

小編年終獎已與此掛鈎,一一分錢↓↓↓

相關焦點

  • 澳洲袋鼠慶祝大雨照片遭瘋傳,作者站出闢謠:假的,它們打架而已
    據《每日郵報》1月19日報導,近日,兩隻袋鼠的照片在澳大利亞廣為流傳。照片中這兩隻袋鼠好似在經歷過史上最嚴重的叢林大火之後,在雨中慶祝。然而,最近拍攝這張照片的攝影師查爾斯·戴維斯站出來闢謠了。他表示,這張照片拍攝於六年前,只是兩隻袋鼠在雨中打鬥而已。
  • 澳洲袋鼠媽媽生命的最後一刻,袋鼠爸爸和袋鼠寶寶的反應竟然是這樣..看得人眼淚直流..
    周一早上,攝影師Evan Switzer在昆州River Heads林區散步時拍到了下面這令人心痛的一幕↓↓↓照片中,一隻雄袋鼠神情悲傷地搖晃著懷中的愛人,雌袋鼠躺在芒果樹下,奄奄一息...在生命結束前最後一刻,她伸出手去撫摸袋鼠寶寶。。
  • 40張來自加拿大的照片,絕對顛覆你的認知!
    網友為了展示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可怕程度,在ins上曬出了40張讓照片,請看完後,再決定你是否去加拿大旅行。
  • 澳洲「網紅」袋鼠去世了,肌肉照曾火爆全球...傳奇背後,多虧了他,十幾年如一日為袋鼠打造了一個人間天堂...
    表情淡定中帶著點威嚴可愛中透露著不容侵犯配上一身健壯的肌肉和捏爆鐵桶的霸氣讓人忍俊不禁就是這張簡單的10年前,我建造了這片區域,在這裡撫養Roger。很多年來,Roger一直是袋鼠中的首領,然後成為粉絲遍布世界的『網紅』,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像我一樣深愛著Roger。
  • 首張黑洞照片的意義以及與霍金、愛因斯坦、史瓦西等科學家的關係
    網絡上一直有人認為,2019年4月份科學家們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與霍金有很大的關係,甚至有人認為是發現了霍金提出的黑洞輻射,因此霍金可以追授諾貝爾獎。這是一個誤解。霍金雖然在黑洞研究上做了許多探索,也取得不少科學界公認的成就,但第一張黑洞照片真得與霍金關係不大。
  • NASA最受歡迎的10張照片,看看有沒有你愛的那張
    Connie Moore在NASA的工作涉及到處理公眾使用照片申請,她在Google Arts and Culture分享了她工作的30多年間最常被人申請的10張照片,並講述了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來看看NASA最受歡迎的照片吧。
  • 無比感人溫馨的照片,背後的真相竟然如此的令人髮指
    一張張感人溫馨的照片背後竟然如此的殘忍,人類在對自然做發指事情的時候,自然也對人類展開了報復。上圖的是曾經火爆全網的治癒青蛙,而這張圖片竟然是這樣拍出來的。蝸牛與青蛙溫馨相遇,青蛙一動不動看起來非常溫馨,因為青蛙被黏住了根本動不了,它將保持這個姿勢一直到死,這就是所謂的 溫馨。
  • 首張「量子糾纏」照片問世,科學家拍到了愛因斯坦口中的「鬼魅」
    「沒人懂得量子力學」是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的名言,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量子力學如今的現狀,在現代物理學中,科學家對量子力學中的各種現象充滿了疑惑,另一位量子力學推動著玻爾則說,如果有人對量子力學不感到疑惑,那麼這個人一定不懂量子力學。
  • 黑洞首張照片曝光,作為吃瓜群眾的你這九個知識點必須要知道
    4月10日晚九點,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公布,很多領域內的科研工作者振奮不已,很多領域外的人一臉懵逼的時候發現不論是搜尋引擎還是內置推送都在推送這條根本看不懂的新聞,茫然吃瓜的時候,這九個知識點你可能需要知道。
  • 澳洲網紅袋鼠離開了江湖,從此袋鼠界少了一隻「施瓦辛格」
    商務聯絡QQ:1683804491 這張照片相信很多人都見過。
  • 史上詭異4張照片,真偽難辨,有觀點認為其真實存在!
    最近一段時間來天氣實在不爽,天天下雨,還悶熱,各家媒體上也開始沉渣泛起,有幾張神秘的照片又開始廣泛傳閱!喜歡看超自然或者靈異故事的朋友對這幾張靈異照片顯然不陌生,內容介紹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這些神秘事件有意無意的認為是真的,或者模糊結論,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全世界等待的這張照片來了!
    剛剛,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首張黑洞照片。
  • 這張70年前的照片成迷 科學家研究了25年
    與我國分享這一喜悅的還有太平洋另一邊的美國,下面這張著名作品《勝利之吻》,拍攝於1945年8月14日(北京時間8月15日),完美記錄下了那個勝利的瞬間,也給後人留下了耐心尋味的謎題。《勝利之吻》拍攝時正值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紐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
  • 去澳大利亞,看袋鼠和考拉
    大叔進一步解釋:整個澳大利亞有大約7000萬隻袋鼠,人口卻只有2800萬,你看,袋鼠數量不是人口數量的兩三倍嗎?但是,袋鼠體型大,絕大部分都是野生和放養的,怎麼敢跟人在城裡爭地盤呢?大部分都在野外,城裡一般是看不到的。尤其是雪梨這澳洲第一大城市,不會有袋鼠的生存空間,在我們後面要到的小城市裡,會有緣一見。第二座城市是凱恩斯,依然沒看到袋鼠和考拉。
  • 別被自己眼睛騙了,這張照片是黑白的,科學家為你揭開視覺的秘密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這張照片,都會認為它是全彩色的,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除了那些後期加上去的彩色網格外,網格背後的人和物其實都是黑白的。彩色柵格引起錯覺這種奇異的、非常有效的視覺錯覺,會讓你的大腦被眼睛所欺騙,認為它是彩色圖像。不過,不要小看這個「雕蟲小技」,這裡的背後,其實包含了很多關於顏色的學問。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背後的科學與審美
    以審美的方式做到,所以我認為科幻是對科技的審美創造。接下來,我會結合科幻的經典之作《星際穿越》來講講審美創造是如何完成的。這是這部電影中我特別喜歡的一張照片,父女相擁,仰望星空,背後是破爛不堪的農場,父女在思考人類未來在哪裡,下面兩張照片是男一號庫珀要出發做星際穿越任務時與女兒告別的場景,父女相擁難捨難分。
  • 澳洲袋鼠成功作死,「國寶」變餐桌菜餚,熊貓:你不懂生活
    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有極其嚴厲的動物保護法,殺死一隻考拉就可能面臨牢獄之災,但是殺死一隻袋鼠卻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並且會有人來收拾殘局,要知道袋鼠當初也是國寶級保護動物,怎麼現在就無人問津了呢?原來袋鼠在澳大利亞嚴厲的動物保護法下迅速繁殖,因為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並且是一座巨大的孤島,除了人類,袋鼠在澳大利亞幾乎沒有天敵,廣袤的草原成為袋鼠們的天堂,得到釋放的他們快樂的交配,繁衍,很快就泛濫了整個澳洲。
  • 從火星傳回的這張照片,科學家不相信
    從火星傳回的這張照片,讓科學家不敢相信科學家對宇宙中很多星球進行探索時,探索最多的就是火星和月球了。人類研究出的各種探索器在月球和火星上進行探索,從這些探索器所傳回的信息中,科學家得到了很多重要信息,據說探索器在火星上進行探索期間,科學家發現火星傳回的一照片裡,好像有外星人的面孔,這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 你雖看不懂小說原著,卻看得懂電影,這就是《降臨》的成功之處!
    但是沒想到,電影能看懂,原著反而一點也看不懂。《降臨》是根據華裔作家姜峰楠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而來。這部小說是一部基於科學原理創作而出的科幻小說,小說中經常用大段的篇幅來探討某個定理、要素,如果對於這方面不太感冒,只想看劇情的觀眾來說,小說原著顯得十分晦澀難懂。如果完全按照小說的劇情來拍攝電影,那麼這就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科普作品了,觀眾很難理解。
  • 癌症科學家們在戰勝病魔之路上的努力與艱辛,就在這10張照片裡
    這 363 張圖片可以幫助他們完善這個檔案,發現對抗癌症的新幫手。這張圖片顯示了 X 射線拍攝的「智能」胰島素蛋白晶體結構。 這張照片使用了一個帶有 W1 共焦旋轉盤的尼康 TI-E 拍攝而成。圖像中,結腸癌細胞(綠色)模型是Yilmaz 實驗室開發出來的,而 Regev 實驗室對它進行了測序和螢光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