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雖看不懂小說原著,卻看得懂電影,這就是《降臨》的成功之處!

2021-01-11 蹲馬步扒娛樂

本文由蹲馬步扒娛樂原創,拒絕轉載,感謝讀者批評指正。

電影《降臨》上映之後,雖然因為題材原因在中國票房平平,但是十分受到北美觀眾的青睞,上映當年,即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8項提名。《降臨》是一部很難界定題材的電影,若說它是硬科幻,好像不太貼切,若說它是一部劇情長片,科幻的佔比也很大。有很多觀眾看完電影,好像看的似懂非懂,想要找一找電影原著,從原著中探尋一些細節,幫助自己更好的理解電影。但是沒想到,電影能看懂,原著反而一點也看不懂。

《降臨》是根據華裔作家姜峰楠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而來。這部小說是一部基於科學原理創作而出的科幻小說,小說中經常用大段的篇幅來探討某個定理、要素,如果對於這方面不太感冒,只想看劇情的觀眾來說,小說原著顯得十分晦澀難懂。如果完全按照小說的劇情來拍攝電影,那麼這就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科普作品了,觀眾很難理解。因此,《降臨》的故事情節,既遵循了原著,也把原著之中的過於學術的部分刪掉。

但即便是這樣,這部影片相對於其他的科幻片,甚至相對《星際穿越》來說,都還是顯得劇情更加艱深。所以在觀影的時候,千萬不能跑神,這是一部跑神就跟不上的電影。而且相比原著來說,《降臨》更偏重於感性色彩,而非小說中的理性思考。側重在表達女主的感受,雖然是披著科幻大片的外衣,但是其實講的是更哲理性的「宿命論」和「因果論」,因此雖然是科幻電影,但是相對來說文藝氣息更為濃厚一些。

影片用畫面的穿插和敘事,詳細闡述了「費馬定理」,通過費馬定理引出來全片的核心思想「接受既定的命運的安排」。之所以《降臨》能夠獲得當年奧斯卡的最佳改編劇本提名,也是因為相對於原著小說而言,劇本更符合電影的要求。改編成電影之後,最初電影的名字跟原著一樣,即為《你一生的故事》。可是這個名字反響平平,最後改成了更有玄幻色彩的《降臨》。

電影中引用的最重要的兩個觀點,第一個就是「非線性時間」。《降臨》全片的核心就是非線性時間,只有這個觀點成立,影片的故事才能成立。非線性時間的意思就是說時間不是線性的,不是一條直線簡單的區分為從前、現在以及未來。相反,時間像一個圓環,是閉合的,它可能是多維的,可以以多種方式存在於各個時空,只是看法的區別。而在《降臨》中的時間,就是一個閉合式的圓環,多個時空可以同時發生。女主通過學習外星人的語言,掌握了外星人對於時間的看法,最終在學習文字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才終於得以掌握文字,掌握時間,並且通過在時間中看到未來的事,成功的給中國將軍打電話,阻止了一切戰爭的發生。

第二個觀點則是袋鼠陷阱。中國上映的版本中,對於原作中袋鼠陷阱的翻譯很不到位,讓很多觀眾看得雲裡霧裡。其實「袋鼠陷阱」在片中起到了推進劇情的作用,女主正是因為想到了「袋鼠陷阱」,才終於得以破譯外星人的文字。袋鼠陷阱的來源有一個故事,18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英國的庫克船長第一次乘船來到澳大利亞,他也是第一次看見澳大利亞的袋鼠這種生物。於是他詢問當地的土著居民,問這個動物叫什麼名字。土著居民回答他「kangaroo」。於是,庫克船長就畫下了袋鼠的畫像,並且在英文單詞中加入了「kangaroo」這個單詞,以此來表示袋鼠。但是其實,袋鼠在土著語言裡根本不叫這個名字,在當地的土著語言裡,「kangaroo」的意思是「不知道」。其實這是一個大誤會,土著居民根本不懂庫克船長想問什麼東西,所以隨口答到不知道,但是卻被認為是袋鼠的名字。在電影中,人類試圖通過計算機模仿外星人的發音,以此來進行交流。但是沒想到外星人的書面語言和口語完全相反,沒有任何互通之處。為了避免袋鼠陷阱,所以女主立刻終止了對發音的探索,而改變研究方向,徹底的進行外星書面語言的研究。

《降臨》這部影片,在宣傳海報上打出的口號是「他們為何而來」,而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有告訴觀眾,「外星人到底為何而來」。提出這個問題的觀眾,一定是沒有看懂影片。《降臨》提出的外星人的思維,他們認為未來是既定的,是不能被改變的。而他們來到地球,是未來既定的一個事件,未來讓他們來,他們就來了。他們的思維像他們的文字一樣是一個閉環,所以在這個閉環裡面,沒有前因後果,只有事件本身。他們之所以來了,是因為這件事是肯定會發生的事,所以一定要去做。理解了這一點,就能理解女主的選擇。

女主通過學習外星文字,理解了外星人的思想,「未來是既定的,只要去做」。也因為如此,她像外星人一樣,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看到了自己生出女兒,女兒又早夭。但是她仍然選擇繼續這個未來,因為這是肯定會發生的事,「面對命運的安排,我們只能選擇擁抱它」。女主給自己的女兒起名為「Hannah」,也是因為這個「hannah」是一個閉環的單詞,無論正讀或者是反讀都是同樣的意思,符合電影中傳達的時間觀點。

這是一個能夠喚醒心中溫暖的電影,電影中女主明知道女兒會在25歲的時候死去,但是仍然堅持把女兒生了出來,這是一種愛也是一種對生命的負責。時間是一個閉環,沒有原因,愛亦然。《降臨》不是一部爆米花電影,相反觀影時需要沉下心來,才能領會片中的精髓。

相關焦點

  •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還要推薦你讀劉慈欣的原著小說?
    春節假期結束,也宣告了今年的電影春節檔正式落下帷幕。根據劉慈欣兩部小說改編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成為了這個春節檔熱度最高的作品。前者目前斬獲了超20億的票房,並被譽為中國硬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口碑從朋友圈一路炸裂到外媒。
  • 淺析電影《香水》與原著小說相比的未盡之處
    湯姆·提克威導演的《香水》改編自派屈克·聚斯金德暢銷國際的同名小說,原著自1985年出版以來,始終高居德國暢銷書排行榜前十,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四十種文字全球發售。作為新世紀德國電影的先鋒,出生於1965年的提克威,從11歲起就是德國有名的電影神童,與他共事的電影創作人都稱他為「電影娃娃」。
  • 睡不著丨《降臨》:一部只成功了一半的電影
    2013年的《地心引力》、2014年的《星際穿越》、2015年的《火星救援》,今年則是《降臨》(Arrival)。《降臨》海報然而很可能,《降臨》將不會在國內上映,原因將在後文中講到。不過也不用太遺憾,因為跟電影比起來,原著《你一生的故事》無論藝術性、哲學性,還是結構之精巧、閱讀體驗之暢快,都在電影之上。
  • 科幻片《降臨》緣何成年度最燒腦? 影片燒腦最重要的四個原因...
    時光網特稿 科幻片《降臨》號稱「年度燒腦」,其實不然,銀幕影像將原著《你一生的故事》中的晦澀推理化繁為簡,觀眾對故事精髓能夠體味得更加清晰了。反而是原著,雖為短篇,卻翔實細緻,推理的韻味更為濃厚。換句話說:看得懂電影,不一定看得懂小說。
  • 電影《降臨》背後的科幻神作:看外星人降臨如何顛覆人類語言觀
    雖然電影給人的感覺沒有神作《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如此驚豔,但是其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卻是拿下1998年的星雲獎和斯特金獎的短篇大作,給人的震撼不下於這兩部電影神作。劉慈欣和他的代表作《三體》大部分人甚至連根據原著改編的電影《降臨》都沒聽說過,更別說其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
  • 電影越看不懂越高級?俗人不懂藝術?究竟什麼才是好電影?
    電影越看不懂越高級?極具娛樂性浪漫化的宣傳語,被盛讚的是這個「可以載入史冊的3D長鏡頭」,沒有得到觀眾的觀後心得,卻迎來了無數篇《地球》的深度解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人們的思想變成了越看不懂的電影越高級。高級的電影不是當觀眾看不懂時,二刷、三刷和去看各種影評人的深度解析。而是在自己的觀看中,得到自己的電影體驗,等過了一段時間,依然有烙在你腦海深處的值得回味的地方。
  • 竇文濤:電影導演操心觀眾智商 生怕看不懂
    我是想聊一個什麼事兒,我最近跟幾個導演做咱們這個《鏘鏘三人行》,你知道我現在有一個感覺,就是現在的很多中國這個導演他們在操心觀眾的智商。就是懂不懂成了一個很要命的問題,你比如現在有一個名導演每拍完電影之後,點映的時候,他就能夠哆嗦成每過一個情節,他就要看觀眾的反應,他就問,這個懂不懂,這個懂不懂,看完了電影,一聽說有人說我沒看懂啊,譁一下這汗就下來了。因為他覺著這就沒票房了。
  • 《流浪地球》只拍了小說的一半內容,而原著卻不是你看的那樣!
    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源自有個好原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劉的科幻小說就非常有影響,然而《流浪地球》電影對原小說的還原度不到三成,以大劉的寫作風格小說中肯定會有充滿爭議而黑暗的一面,當然兩個小時是不可能把劇情完全展現出來的,那麼我們來看看電影與原著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 純正克蘇魯味的科幻驚悚,看得我毛骨悚然
    它改編自洛夫克拉夫特1927年同名短篇小說《異星之彩》,還原度非常之高,眾所周知,洛夫克拉夫特的驚悚小說改編起來特別困難,尤其是「不可名狀」,想要以影視化的方式表現出沒有實體或者看不到廬山真面目的異空間生物,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著重表現未知和無助困境下所帶來的恐懼。
  • 周末電影 | 降臨.異星入境
    Arrival(《降臨》)根據華裔科幻作家姜峰楠的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講述了12個神秘的外星飛船降臨在地球上時所發生的故事。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現了十二架貝殼狀的不明飛行物,懸浮在十二個不同的國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類發出了訊號,但人類卻並不能夠解讀。美國軍方找到了語言學家露易絲·班克斯和物理學家伊恩·唐納利,希望兩人能夠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語言之謎。
  • 《流浪地球》原著小說講了什麼?小說和電影有哪些差異?
    早在2009年,就有人購買了《三體》的改編權,試圖將其拍成電影,但《三體》的改編之路一直曲折,至今也沒有進一步的消息。《三體》的拍攝難度主要在於科幻元素「太硬」,小說中充斥著眾多晦澀難懂的科學名詞和物理學概念,對於許多缺少相應知識基礎的讀者來說,即便是讀小說都有很大難度。更何況,《三體》篇幅之長,格局之宏大,世界之複雜,都是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無法說清的。
  • 這是一部另類的外星人電影,帶你讀懂《降臨》的悲傷
    ——《你一生的故事》女主給女兒解釋為什麼給她起名叫Hannah時,女主說這是個「回文字」(parlindrome,回文,字幕「媽媽用心給你起的…」),即正著讀倒著讀都一樣。這正映射了影片的主題,在非線性的時間線中,頭既是尾,尾既是頭,正如電影《前目的地》(蛇吞了自己的尾巴)。
  • 好萊塢電影《雪花秘扇》同名原著小說上市
    《雪花秘扇》,將於6月24日上映,《雪花秘扇》原著小說及其作者鄺麗莎的名字也隨之浮現在中國讀者的面前。這部電影取材於美國華裔女作家鄺麗莎(Lisa see)的英文同名小說《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講述了發生在滿清和當代,兩段女性「第四類情感」的悽美故事。作為鄺麗莎的名作之一,《雪花秘扇》已經在世界上近四十個國家發行。日前,據99網上書城董事長黃育海透露,《雪花秘扇》原著小說的全新簡體字版正在最後製作當中,六月底即將面世。
  • 光明網評規範紅頭文件:別止於看得懂,還要經得起合法性審視
    對於這樣的情況,河南省出臺了《行政機關政策文件解讀實施辦法》,要求省級行政機關出臺的「紅頭文件」,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讓群眾聽得懂、信得過、用得上。政府部門出臺的紅頭文件讓人看不懂,這種現象並不少見。
  • 電影《降臨》背後,有一本神作小說和一整套語言學原理
    《你一生的故事》書封作為一個語言學研究者,我看到特德·姜的科幻小說《你一生的故事》後,立刻驚為神作,推薦給了我所有的學生。毫無疑問,這是一篇傑出的小說,但我壓根沒有想過它能拍成電影。原因很好理解,小說的情節太簡單,根本沒有戲劇性衝突。
  • 【深影電影】降臨Arrival
    電影也再來一發!
  • 非科班出身如何讀完上百本英文原著?
    閱讀英文原著,你也要學會忍受這種似懂非懂的不舒服的感覺,如果你一旦感覺自己沒看懂,就放棄,那你就會永遠恐懼,永遠看不懂英文原著。開始的時候,讀一本英文原著,如果只看懂40%,50%,那也沒關係,要強迫自己讀下去。你會發現,一本書你越看到後面感覺越容易,看的越順利。因為你前面查的新單詞,它們常常會反覆不斷的出現在一本書裡。
  • 《降臨》外星飛船降臨地球,語言學家以一人之力改變了未來!
    電影《降臨》改編自華裔科幻作家姜峰楠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用十分硬科幻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悲傷至極卻又溫暖感人的故事。《降臨》給了一個科幻迷最關心話題的可能性,即人類最有可能和外星智慧生命以哪種方式取得聯繫。圖片?聲音?造型?還是都有可能?
  • 《流浪地球》無劇透影評 先讀小說還是先看電影好?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為劉慈欣,科幻文出產較高的國產作家。全文共計約2.3萬字,預計閱讀時間約2小時,快速閱讀者預計30分鐘左右(達到這個速度的一般都是像我這樣博覽群(小說)書的,囧)。邱嵩松點評:先看電影或是先看小說皆可,沒什麼劇透,可以放心先看。看過影片的更可以看了。如果你先看電影,再看小說。會覺得小說怎麼寫那麼短,意猶未盡,這種文應該二次擴寫成長篇,幾十萬字才對。如果你先看小說,再看電影,一樣會有新鮮感。
  • 神作《降臨》獲逆天好評毒舌電影將其列為年度排名前三
    電影《降臨》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金球獎影后艾米·亞當斯、「鷹眼」傑裡米·倫納聯袂主演。該片自海外上映後,就收穫了影評人、電影獎項的瘋狂寵愛。諸多電影雜誌將其視為科幻電影的巔峰之作。《芝加哥太陽報》表示,該片是一部傑出的科幻電影,有著教程般的星際語言。《電影評論》雜誌稱,該片融合了諾蘭和史匹柏的精髓,「把精彩和燒腦結合得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