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電影《香水》與原著小說相比的未盡之處

2020-12-07 臨門兒半腳

湯姆·提克威導演的《香水》改編自派屈克·聚斯金德暢銷國際的同名小說,原著自1985年出版以來,始終高居德國暢銷書排行榜前十,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四十種文字全球發售。

作為新世紀德國電影的先鋒,出生於1965年的提克威,從11歲起就是德國有名的電影神童,與他共事的電影創作人都稱他為「電影娃娃」。隨後又在德國被人們冠以「小法斯賓德」的美稱,這足以證明他能在「作家電影」的深邃與美國電影可視性融合上擁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的影片故事充滿離奇於機巧,鏡頭語言流暢而富有衝擊力,代表作有電影《羅拉快跑》、《雲圖》以及豆瓣8.4的高分電視劇《超感獵殺sense8》。

提克威在《香水》這部電影上的造詣可圈可點,筆者在這裡只想淺析幾點:電影與原著想要傳達的主題內容有哪些缺憾。

一、葛奴乙出生就沒有體味,電影中未做伏筆。

1738年7月17日,主人公葛奴乙出生在巴黎最臭的魚市上,他的母親在一片腌臢之中,用菜刀自割臍帶,然後打算晚上把他扔到垃圾推車裡和其他魚肚腸一同倒進河裡。電影的影調非常灰暗,但黑白對比層次分明,刺眼的凸顯剛出生嬰兒的純潔。男主的出身環境,讓人一度懷疑是不是因為」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導致葛奴乙聞不到自己的身上「臭魚爛蝦」體味。

原著中無論是養育葛奴乙的乳母還是育兒園的院長,以及孤兒院其他夥伴,都已經早早發覺到他沒有任何「人味兒」。 如果味道是人存在的象徵,那麼他幼兒時期飽受的那些痛苦就不僅僅是因為他嗅覺的天賦異稟。 他被完全忽視,是不被當作一個人的忽視。

二、與「黃香李子少女「的情愫是愛情嗎?

「日復一日,他把自己頑強和執拗的全部能量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他僅把它們用於按照扁蝨那樣的態度來戰勝面臨的冰凍期:他堅韌不拔地、知足地、不引人注目地在最小的、但又是小心照料的火苗上把握住生命希望之光。」

在惡劣的成長與工作環境中,葛奴乙的生命力依然如此頑強的原因是:他自知與他人不一樣,嗅覺上的不滿足促使他向擁有更多味道的地方去,這是他要生存下來的唯一目標。

可對於製革匠格裡馬來說,男主只是一個年輕的勞動力,碾死他如同碾死一隻螞蟻,這也為他在後面醉酒跌進河裡的戲劇性埋下了伏筆。第一次出現這種戲劇性是孤兒院的院長賣掉葛奴乙以後,瞬間就被搶劫者殺掉了;第三次是香水店老闆巴爾迪尼的房子塌陷。

整部電影都透露著,只要與葛奴乙有過密切接觸的人,最後的下場都只有死亡。當電影進行到後半段,葛奴乙舉起棒子,蘿拉睜開眼睛的那一瞬間,觀眾都會以為出現意外,但最終沒有。在葛奴乙的心裡,完成香水的最終收集比任何人命都重要。

原著中,當他第一次遇見「黃香李子少女」,是沒有絲毫猶豫就把她掐死了。而在電影裡,最後葛奴乙站在城市中心高臺之上,腦子裡浮現出這位少女的臉與身體,似乎是向觀眾表達這是愛慕與情慾。 這段表現矮化了原作者想要表現的主題,少女依然是葛奴乙嗅覺的犧牲品,他對她完全不存在「愛」這個概念,這只是一場獻祭的開端。 在從小未被任何人愛過的環境裡長大,葛奴乙終不懂愛的感覺,並且也不想知道。

蘿拉

如果按現代科學的方法解釋,2007年國家地理頻道拍過一部特別有意思的紀錄片《人體內旅行》,其中就指出:費洛蒙其實就是一種「信息素」,無色無味,但其中包含你的基因信息,異性能在不經意間敏銳捕捉到這些信息。在擇偶的狀態下,人們都是不自主的傾向於選擇基因差異大的另一半,以最大程度互補的形式來繁殖下一代。

那麼羅拉的基因信息與葛奴乙的差距是最大的,李子少女也只貧苦家庭出身,賣水果討生活,身份地位與葛奴乙無大不同。如果是因為愛意,那葛奴乙最不該殺的就是羅拉,最懷念的應該也是蘿拉。

三、味道可以操縱人心橋段,電影表現略不足。

18世紀的法國貴族沉溺於社交和感情,香水鋪子裡各種味道的流行也隱含了原始的情慾在裡面。當葛奴乙第一次進城站在香水店前看到裡面的男男女女為香味痴迷,他就已經知道自己要走怎樣的路了,所以才在給香水店老闆巴爾迪尼的送羊皮的時刻,努力抓住機會展示自己,並在隨後為他贖身的過程中表現的毫不驚訝,他已經胸有成竹的確認這一刻一定會來。這也是電影中葛奴乙第一次用味道操縱人心,他改進的「愛神與靈魂」香水,讓巴爾迪尼仿佛置身於最美妙的大自然和美女的懷中。

聞到羅拉的味道之後,他不再像第一次那樣衝動,而是謀劃要好好將這個味道保存下來。他隱藏一切心思,低入到塵埃裡。

「他沒有好友或熟人,但是他卻認真地注意,儘可能不被人看作是狂妄自大或孤僻的人。他讓別的夥計以為他的社交是平平淡淡的,收益甚微的。他在散布無所事事和把自己扮成笨拙的白痴這一技巧方面是一位大師——當然從不過分,以免別人作弄他取樂,或是把他當作某個粗魯的行會玩笑的犧牲品。他成功地做到使人認為他是完全乏味的人。人家從不打攪他,他所希望的也不過如此而已。」

在這兩年當中,葛奴乙一直在做實驗。比如製作不引人注意的香水、感覺粗魯的香水、激起同情心的香水、令人厭惡的香水,讓這些氣味兒成代替他行使一些特權。

「按外部的需要像換衣服一樣變換氣味,這些氣味都使他在人的世界中不受攪擾、不暴露其本質。在這些不同氣味的保護下,格雷諾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獻給他的現實的熱情追求:靈敏地追獵種種香味。」

這段實驗的過程在電影中完全沒有體現,這就導致了最後時刻他在萬人廣場中心拿出手絹揮灑「少女香」時,所有人似靈魂出竅的行為有些突兀。這種香味怎麼就能達成這種效果的?香味兒不是只對葛奴乙有特殊意義嗎?為什麼對大眾也會痴迷?

如果電影在這點上再著墨多一點,邏輯上會更順暢。

將優秀的傳統現實主義敘述作品改編成電影對任何導演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試圖用電影畫面表現「香味」更是難上加難。加上原著作者派屈克對藝術造詣的嚴格挑剔,無疑更能體現提克威擔此重任的出色能力。此外,提克威導演還是一個精通音律的專業作曲家,《香水》整部電影的插曲及片頭片尾曲都由他操刀完成。男主人公葛奴乙在兩次遇到他生命中的「女神」之時,配樂都是女高音哼鳴,氣氛烘託得恰到好處,讓人有流淚的衝動。

十七至十八世紀,歐洲藝術在這個時期充分發展,風格多種多樣。法國桑普與洛蘭的古典情懷、拉圖爾對於黑暗與燭光的熱衷,以及洛可可華麗藝術的豐富都讓這個時期的光明面精彩奪目。同時對比在資產階級蓬勃發展時期底層人民的痛苦,「香水」味道包括萬象。讓人不禁想起《悲慘世界》裡的這句:「巴黎是一個大漩渦,一切消失其中,好比捲入大海的漩渦裡一樣,一切都消失在這人世的漩渦中。任何森林都不如人流掩蔽一個人。」

視覺和聽覺一直以來都是人的主要感官,電影技術發展到現在,VR技術又提升了體感,或許未來的某一天,味道也可以打包一起帶到觀影廳。到時候再「聞」這部電影,肯定又會有不同層次的解讀。

相關焦點

  • 你雖看不懂小說原著,卻看得懂電影,這就是《降臨》的成功之處!
    電影《降臨》上映之後,雖然因為題材原因在中國票房平平,但是十分受到北美觀眾的青睞,上映當年,即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8項提名。《降臨》是一部很難界定題材的電影,若說它是硬科幻,好像不太貼切,若說它是一部劇情長片,科幻的佔比也很大。有很多觀眾看完電影,好像看的似懂非懂,想要找一找電影原著,從原著中探尋一些細節,幫助自己更好的理解電影。但是沒想到,電影能看懂,原著反而一點也看不懂。
  • 《流浪地球》原著小說講了什麼?小說和電影有哪些差異?
    早在2009年,就有人購買了《三體》的改編權,試圖將其拍成電影,但《三體》的改編之路一直曲折,至今也沒有進一步的消息。《三體》的拍攝難度主要在於科幻元素「太硬」,小說中充斥著眾多晦澀難懂的科學名詞和物理學概念,對於許多缺少相應知識基礎的讀者來說,即便是讀小說都有很大難度。更何況,《三體》篇幅之長,格局之宏大,世界之複雜,都是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無法說清的。
  • 電影助原著逆襲 小說《狼圖騰》被曝銷量月增20倍
    電影助原著逆襲 小說《狼圖騰》被曝銷量月增20倍 2015-03-11 13:08:38有消息說,電影上映的半個月時間裡,原著銷量大幅上漲,相比之前一個月激增20倍。這種書籍被改編成電影登上大銀幕助推原著迎來「第二春」的現象,最近的除了《狼圖騰》,還有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模仿遊戲》原著《艾倫·圖靈傳》,和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萬物理論》原著《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銷量都實現了飛躍。
  • 電影《挪威的森林》相比原著改編得如何?值得一看嗎?
    對於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看過原著的觀眾會失望,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會迷惑。與其看這種「原著的皮毛」,倒不如去看看原著好了。電影版《挪威的森林》,實在有太多的詬病了。而直子和綠子的選角,我想到了三個也許有些過分的字——毀原著。不是說菊地凜子與水原希子演技不到位,而是這兩位真的不符合直子與綠子的形象。誠然,哪怕一部電影選角不是太到位,但可以將原著小說的意境影像化,那也算一部佳片,可是《挪威的森林》更讓我失望的正是這裡。不知道是不是村上春樹的這部作品太強大了,還是導演陳英雄火候不到位,電影版《挪威的森林》仿佛就像在花兩個小時在翻一本書。
  •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還要推薦你讀劉慈欣的原著小說?
    春節假期結束,也宣告了今年的電影春節檔正式落下帷幕。根據劉慈欣兩部小說改編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成為了這個春節檔熱度最高的作品。前者目前斬獲了超20億的票房,並被譽為中國硬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口碑從朋友圈一路炸裂到外媒。
  • 好萊塢電影《雪花秘扇》同名原著小說上市
    《雪花秘扇》,將於6月24日上映,《雪花秘扇》原著小說及其作者鄺麗莎的名字也隨之浮現在中國讀者的面前。這部電影取材於美國華裔女作家鄺麗莎(Lisa see)的英文同名小說《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講述了發生在滿清和當代,兩段女性「第四類情感」的悽美故事。作為鄺麗莎的名作之一,《雪花秘扇》已經在世界上近四十個國家發行。日前,據99網上書城董事長黃育海透露,《雪花秘扇》原著小說的全新簡體字版正在最後製作當中,六月底即將面世。
  • 電影《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1994年上映,嚴重偏離原著精神
    金庸老爺子的《天龍八部》深受喜愛,很多人即使沒有看過原著也一定多少看過電視劇,也能說出了一二三來。因為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好很多版本,可以說是從"噪點雪花"到"高清4k",延續了幾乎三代人的記憶。不敢說關于天龍八部的影視之多是鋪天蓋地,但是完全可以說是大街小巷皆有耳聞。
  • 奧斯卡獲獎影片多小說改編 中文原著已出版(圖)
    獲獎的近20部影片中有不少改編自小說,單是入圍「最佳影片」角逐的9部影片就有5部改編自小說。其中,像《荒野獵人》《房間》等獲獎影片的原著小說都出版了中文版。此外,獲提名的《火星救援》《卡羅爾》等四部電影的原著小說也有了中文版。如果你還沒找到資源看這些電影,不妨先讀讀這些原著小說。
  • 2015這些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原著先溫習起來吧
    我們大致整理了一下2015年剛剛上映以及將上映的電影,給還沒來得及看或者翹首企盼的大家一份清單——在看電影前,原著先溫習起來。《許三觀賣血記》上映日期:1月14日(韓國)       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已經不用多介紹了,他的《活著》曾被改編成電影,這部《許三觀賣血記》也曾搬上話劇舞臺,但改編成電影還沒有。
  • 10部菲利普·K·迪克小說改編電影優劣排名
    《銀翼殺手2049》是延用小說人物的再度創作,不計算在內。1.全面回憶(1990)《全面回憶》的顯著之處在於精彩地將PKD 1966年的短篇小說改編成了一部熱門大片,儘管預算龐大,但仍然忠於原著,忠實於作者的精神。2.
  • 《流浪地球》只拍了小說的一半內容,而原著卻不是你看的那樣!
    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源自有個好原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劉的科幻小說就非常有影響,然而《流浪地球》電影對原小說的還原度不到三成,以大劉的寫作風格小說中肯定會有充滿爭議而黑暗的一面,當然兩個小時是不可能把劇情完全展現出來的,那麼我們來看看電影與原著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 《流浪地球》原著和電影差別真的這麼大?
    主角劉啟等人在最開始只想回到地下城躲避災難,到後來決定拯救地球,與王磊隊長等踏上了重啟發動機之旅。面對一系列的天災,流浪地球時代的主人公們一一克服,並且獻出寶貴的生命,故事中充斥著人性的黑暗、理性、道德的約束。電影的結局是,吳京駕駛著空間站飛向木星引爆燃料,使木星的氫氣爆炸,通過衝擊波,將地球推向正確的引力軌道。而主人公劉啟也意識到了父親的偉大,成為一名流浪地球計劃的工作者。
  • 上映沒幾天,原著就買斷貨,《流浪地球》帶動科幻小說整體熱銷
    連帶效應《流浪地球》的連帶效應持續不斷,隨著電影的持續熱映,劉慈欣的原著及其他作品,甚至是同類的科幻圖書作品也跟著一併火了起來。記者近日走訪了新華書店等多家書店了解到,春節期間,大連各大書店的《流浪地球》原著已經賣到脫銷。
  • 《流浪地球》:原著裡虐心的情節,電影沒敢拍
    這個春節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不出意外應該就是靠口碑逆襲的黑馬《流浪地球》了。
  • 茅盾與電影《子夜》:銀幕化再創造消除了原著與觀眾的「隔」
    改編忠實於原著,又不拘泥於原著。改編本對原小說作了一些必要的增刪。據桑弧回憶:「現在影片中範博文和林佩珊一對,比小說中思想更傾向進步,並安排他們最後雙雙出走,這都是茅盾先生建議改動的。他還建議,將朱桂英與金和尚寫成愛人關係。茅盾先生認為原著中工賊屠維嶽和資本家馮雲卿父女刻畫得比較好,我在改編時都注意保留了。」
  • 吳京角色「婚內出軌」,電影《流浪地球》與小說有何不同?
    在原著基礎上改編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少不了兩者間的對比,郭帆導演、劉慈欣編劇、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亦是如此。但如何評價還有很多因素,畢竟這部《流浪地球》代表著中國科幻片的開始,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設計、地球與木星的交會。
  • 提名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哪些已有中文版原著
    [摘要]在本屆奧斯卡的入圍影片中,不少電影都根據小說原著改編,其中提名最佳影片的,有四部原著小說已有中文版,而大熱的《卡羅爾》(獲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中文版近日也將上市。冒險主題的《荒野獵人》、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背景的《大空頭》、冷戰間諜片《間諜之橋》、移民故事《布魯克林》、公路動作片《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太空科幻片《火星救援》、劇情片《房間》和《聚焦》也獲得最佳影片提名。在本屆奧斯卡的入圍影片中,不少電影都根據小說原著改編,其中提名最佳影片的,有四部原著小說已有中文版,而大熱的《卡羅爾》(獲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中文版近日也將上市。
  • 影評下午茶:尋龍訣被罵毀原著小說 火星救援:馬特達蒙帥氣加分
    我就納悶了,起點都是玄幻類小說,怎麼會和原著差的這麼多,為什麼響徹全國的鬼吹燈就不能改得好一點,是編劇的能力不行還是真的連寫手還不如?神吐槽我就納悶了,起點都是玄幻類小說,怎麼會和原著差的這麼多,為什麼響徹全國的鬼吹燈就不能改得好一點,是編劇的能力不行還是真的連寫手還不如?打醬油大家不要期待了,小說已經被毀了。頂一下特效看出來是誠意十足的做了,錢能花也絕對花。而對於劇情改編也很合理,人物選角和塑造真心很贊很還原了。
  • 認真讀一本書|流浪地球|原著和電影
    在2018.12.19號知道了由大劉(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馬上要在大年初一上映的時候,就趕緊在微信讀書裡下載這部小說,看完小說再看電影,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果然在觀影后就暗暗慶幸自己提前看了原著,電影本身不錯,但不得不說電影和原著講的是兩個故事,傳達的是兩種思想,看完是兩種感受。流浪地球原著:太陽即將爆炸,人類傾盡了所有能源實施了史上最大的逃亡計劃: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飛向比鄰星,建立新的太陽系。在逃亡的過程中有兩個高潮點,一次是近日點,一次是認為流浪地球計劃是聯合政府的騙局。
  • 魔幻電影三部曲,小說與電影的對比,細說經典《指環王1》
    電影與原著的對比分析:當然,電影和原著小說所表達的並不完全一致,而小說也更加豐富精彩,那原著和電影到底有哪些不一樣的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1、同小說從比爾博的生日宴會開始不同,《魔戒重現》一上來就先交代了中土世界圍繞索倫與魔戒的漫長紛爭歷史,精靈、矮人、人類、半獸人和魔君索倫各方人物悉數登場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