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降臨》緣何成年度最燒腦? 影片燒腦最重要的四個原因...

2020-12-06 Mtime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

科幻片

《降臨》

號稱「年度燒腦」,其實不然,銀幕影像將原著《你一生的故事》中的晦澀推理化繁為簡,觀眾對故事精髓能夠體味得更加清晰了。反而是原著,雖為短篇,卻翔實細緻,推理的韻味更為濃厚。換句話說:看得懂電影,不一定看得懂小說。

這也很奇妙,因為《降臨》的故事,恰恰關於視覺信息和書面文字。

       相信大家都知道劇情簡介了:艾米·亞當斯飾演的語言學家露易絲受僱於政府,來與外星人溝通了解它們此行的目的。然而當用外星語言「七肢桶」與這些來客交流時,她眼前突然浮現了她從出生到死亡、已知或未知的完整一生。


       其實這一生,並非露易絲的一生,而是她女兒的一生。電影有2個旁白口吻,分別是露易絲(艾米·亞當斯飾)和伊恩(傑瑞米·雷納飾),主要以露易絲的視角回顧,其與女兒的生活點滴,也隨著接觸降臨的外星人飛船交叉敘事呈現出來。


      《降臨》與很多電影非常像,羅伯特·海因萊恩《你們這些還魂屍》改編的

《前目的地》

、諾蘭導演的

《星際穿越》

,甚至朱迪·福斯特主演的

《超時空接觸》

。因為《你一生的故事》創造於2000年前,所以聚焦現代的《降臨》失去了小說的探究性質感,創造出更多冷峻的未來科技感。就像你看《回到未來》和

《環形使者》

的區別。

       更有意思的是,《降臨》還將中國狠狠地黑了一把:中國對待外星人的態度被貼上「魯莽」的標籤,急於用武力解決問題,這並非大家此前以為的中國在電影裡崛起。


   不過回頭看改編,非常得體,最終電影表達的內容也相當豐富:


①.人類面對未知的恐懼

       當外星飛船降臨地球時,圍繞飛船的公路被汽車堵得水洩不通,全是來瞻仰的人類,跟《超時空接觸》非常像。彼時,人類聚集於探測外星人信號的地方,雖不遠萬裡而至,但願見證奇蹟;其中也興起了一些邪教,慫恿人們,對於外星信號「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在《降臨》中,面對未知,人類也做出了4個不同的選擇,既有類似女主角這種追求中立的探究真相者,也有中國軍事力量那樣的懷疑者,還有如同上帝一般膜拜這種新生命而選擇自焚的邪教團體,更有偷運炸藥意圖直接炸掉外星飛船者。

②.語言:重中之重的主題

       你有沒有懷疑過,世界上第一個到達中國的英國人,在完全沒接觸漢字的情況下如何與中國人交流?很難是吧?如果對方是科技文明發達程度遠超越人類的外星種族呢?語言是一種什麼語言?甚至不需要說話?還有詞組和語法結構嗎?如果與地球語截然不同,甚至你難以想像組成,你又該如何交流。

       男女主角通過升降機抵達外星飛船時,那個高度讓我想起了通天塔,不同種族因不同文字而分裂崩析、戰亂不休。女主角一直努力與外星人交流,在如今這個距離更近彼此內心卻更遠的地球社會,無疑是一種警示。


       原著中將外星人的語言取名為「七肢桶語言」,還分為A/B兩種,其中書面語言B影響了女主角的思維方式、乃至能夠理解到未來(「看到」未來)。

③.費爾馬最少時間律

       這是原著中引用的一種科學基礎,用來輔助說明七肢桶的語言表述和思維過程。挺費腦子的,不過電影弱化了。人類與七肢桶外星人的語言或者說思維方式的最大區別是:人類思考和表述是線性的,而七肢桶是同列並舉式的。它們一旦開口,就說完了所有,想到了所有,理解了所有,因此在「此時此刻」到達地球,正是因為它們知道三千年後自己會需要人類的幫助。

       物理常識下,我們的目光所及之處,不過分析一些事物未來數日的走向,譬如天氣預告。而對於天文學現象的論證,卻需要耗費數年數十年。再對於非線性事物的預測和推斷,更顯得難上加難。憑空預測一些充滿「隨機性」的事物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掌握了七肢桶的語言,貌似就可能了。語言影響著思維,影響著看待事物的方式。

       但是這種時間如同《前目的地》與《星際穿越》的「閉環效應」。會有人疑惑:倘若她不與傑瑞米·雷納飾演的伊恩結婚,會如何?女主角選擇了既定的命運,哪怕充滿痛楚,也要走下去。如果放棄眼見的「未來」,這個故事就不成立了。

       這裡我們可以認為作者特德·姜考慮的正是閉環效應:女主角之所以會和男主角結婚,正是因為她看到了自己會結婚。環蛇銜尾,對未來的預知同時推動著自己的行為,外星人知道自己會來,也知道有一個同伴會死亡,人類最終能擔當起拯救它們的責任,這些早已被「命運」鋪局,只不過表現形式是命運呈非線性交叉,而非純粹的因果論。


④.故事主題的改編


       原著聚焦女主角和女兒的關係,而《降臨》還提煉出人類與外星人的直接關係,闡明了外星人為何會來。

       但不同於《超時空接觸》中朱迪與外星人跨越光年的接觸,讓人類倍感溫暖與希望,還說出了那句經典的「宇宙那麼大,如果只有我們人類,那不是太浪費空間了嗎」。

       關於《降臨》,卻表達出從頭到尾的一種孤獨與傷感,如同電影《超新約全書》:如果告訴你餘生還有多少倒計時,你是坦然面對還是狂亂不堪?知曉生來的宿命,也告別了生而為人的一切未知希望,徹底打破了偶然性。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活著的樂趣正是在於未來不知道會遇到誰、經歷什麼故事、自己會變成什麼樣。紀錄片《浮生一日》提煉出的關於「活著」的主題是: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未知。

       因此哪怕道路困苦艱難,人們總是積極地走下去。而露易絲接下來會結婚生子,卻始終於時間長河中孤寂一人。


相關焦點

  • 《降臨》摸到了科幻片的天花板?影片演示出何謂「燒腦」
    上映5天,該片截止到昨天的票房為7100萬,這個成績並不算理想,但在口碑方面,該片目前在豆瓣的評分為7.6分,很多觀眾認為這部科幻片是去年最優秀的作品,更有專業影評人表示,該片「已經摸到了科幻電影的天花板,」言下之意,已經好得不能再好了。
  • 神作《降臨》發雙片段明日上映 詮釋燒腦科幻巨製
    神作《降臨》發雙片段明日上映 詮釋燒腦科幻巨製 今日,影片連曝「星際爆炸」和「異星消失」兩支電影片段,詮釋史上最燒腦科幻巨製。 超強班底 實力派導演加金球影后 《降臨》幕後主創可謂是奧斯卡級別的超強班底。
  • 豆瓣高達9.4分,年度最燒腦的神劇就是這部!
    這是一部關於時間穿越的劇集,多條時間線展開故事,劇情十分燒腦、懸念十足,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好看到一追就迷上。2019年6月,盼了一年半的《暗黑》第二季終於開播,一下子放出8集,追起來根本不用等,相當過癮。
  • 科幻電影變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上周五,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今年最燒腦的片子來了!
    (本文由電影鋪子原創:movpuzi)如果粗略地將諾蘭式的「燒腦」視為理科生式的,那理查·考夫曼的「燒腦」便自然而然要被劃歸到文科生的範疇了。考夫曼曾作為編劇,憑藉《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暖暖內含光》和《改編劇本》被大家所熟知。
  • 神作《降臨》獲逆天好評 全球影評人成「自來水」
    神作《降臨》獲逆天好評 全球影評人成「自來水」 共5張 1905電影網訊  即將於1月20日全國上映的好萊塢年度燒腦科幻神作
  • 當我們談論電影「燒腦」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在觀眾那裡,類型是一部電影最外層的輪廓。稍有經驗的觀眾,都能夠根據「科幻」「動作」「愛情」「喜劇」「奇幻」之類的字眼,迅速判斷出具體影片在氣質和場面上所應擁有的特徵。 實際上嚴格來說,「燒腦」並不能和這些表類型的字眼放在一起,它們並不在同一個層級上。 但這些年來,它卻也的確在越來越多地扮演類似的功能。並且,「燒腦」一詞的出現雖然相當晚近,但它所指代的事物,卻存在已久。
  • 勸退無數人的燒腦神作,如何才能一次看懂?
    《瑞克和莫蒂》S02E01如今,「平行世界」的概念已經成為最套路的科幻梗之一。動作片裡,可以讓主角穿越平行時空,與無限個自己激情互毆;不過在我看來,真正將這個梗玩透了的,是一部十級燒腦的小成本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 八大最燒腦香港電影,《神探》不輸《盜夢空間》,期待《赤道2》
    提到懸疑燒腦電影的話,大家會想到好萊塢的《盜夢空間》《禁閉島》《恐怖遊輪》《蝴蝶效應》等,再有內地的《心迷宮》《暴裂無聲》等,大聖作為香港電影愛好者,自然為大家介紹幾部懸疑燒腦的香港電影。看完之後,對鄭伊健那句上帝禁區印象最深刻,實在太帥太霸氣。3、《神探》如果非要排名的話,《神探》絕對是香港第一燒腦影片,許多網友甚至說《盜夢空間》在它面前也要認輸。杜琪峯韋家輝聯手必出精品,故事和細節基本上無懈可擊,最後的換槍更是升華了整部影片,將暗黑進行到底,人心如鬼域,你的心裡有沒有鬼?
  • 不燒錢只燒腦的《彗星來的那一夜》,五萬美元拍出的經典科幻片
    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是由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於2013年上映的經典科幻驚悚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劇荒的快來關注收藏吧!和我之前推薦過的《月球》一樣,《彗星來的那一夜》同樣是不可多得的經典科幻片,也是低成本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成本有多低?
  • 《盜夢空間》《信條》背後,燒腦電影風靡全球的秘訣
    在觀眾那裡,類型是一部電影最外層的輪廓。稍有經驗的觀眾,都能夠根據「科幻」「動作」「愛情」「喜劇」「奇幻」之類的字眼,迅速判斷出具體影片在氣質和場面上所應擁有的特徵。 實際上嚴格來說,「燒腦」並不能和這些表類型的字眼放在一起,它們並不在同一個層級上。 但這些年來,它卻也的確在越來越多地扮演類似的功能。
  • 十大現代戰爭片科幻片燒腦片電影推薦
    獵殺u-571:潛艇戰戰艦風語者:看了之後才知道吳宇森導演,凱奇最經典的電影之一太陽之淚:緊張刺激,美國特種兵的故事二、十大古代戰爭片勇敢的心劇照勇敢的心:FREEDOM四、十大科幻片星際穿越劇照星際穿越:看完沒人起立鼓掌,因為全跪著。
  • 一部被低估的燒腦科幻電影!可以媲美《彗星來的那一夜》
    一般耗費巨資有大製作的科幻片總是給我們視覺上的震撼,小成本的科幻片難以達到,卻往往帶給我們思想上的驚喜,比如《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彗星來的那一夜》,如果你喜歡這種小成本科幻片,相信也會喜歡我今天推薦的影片,一部被低估的驚悚燒腦科幻片,可以媲美《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是——《
  • 尬聊+冷場,《腦大洞開》和《腦力男人時代》這樣的燒腦綜藝「燒...
    尬聊+冷場,話題度不高,《腦大洞開》和《腦力男人時代》這樣的燒腦綜藝「燒」的有點扎心了作者:陳慕蓉燒腦≠尬腦,娛樂與燒腦的結合才是綜藝致勝法寶。尬聊pk冷場,這樣的燒腦節目看的著實有點扎心優酷獨播的《腦大洞開》和騰訊的《腦力男人時代》同屬於燒腦綜藝,又都是5月開播,難免會讓人進行一番對比,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發現沒有最無聊,只有更無聊。
  • 10部好看的燒腦懸疑片,看完讓你懷疑人生
    小的我就是燒腦情節懸疑片的忠實粉絲,一直愛好者懸疑類的燒腦電影無法自拔。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我看過的十部賊燒腦的懸疑片吧。部部經典,絕對讓你們欲罷不能,看完後腦細胞死一堆一堆的!廢話不多說,開始撩電影吧!!!!!!!!(片名我打在最後,喜歡的可以收藏哦(*^▽^*)!!)
  • 神作《降臨》獲逆天好評毒舌電影將其列為年度排名前三
    《降臨》露易絲與伊恩討論問題即將於1月20日全國上映的好萊塢年度燒腦科幻神作《降臨》,還未上映就已賺足全球萬千影迷目光。《電影評論》稱其將精彩和燒腦結合得天衣無縫。提前看過該片的國內影評人同樣瘋狂喜愛,紛紛化身「自來水」安利影片。
  • 智商鑑別與檢測之高端精神產品---10大高智商燒腦國產影片
    第1名:橫財局中局(2019)燒腦指數:9.5影片採取諾蘭式敘事手法,被稱為華語電影的《盜夢空間》,影片從D段開講。在D段中,老年江燕燕(黃聖依飾)用光碟講述了C段,B段,A段的故事。在C段中,關老爺(王全有飾)用夜讀筆記本的方式及自己的主觀回憶,講述了B段,A段的故事。
  • 3部世界級燒腦懸疑電影,看完感覺我的腦細胞不夠用了
    偶爾活動活動大腦也挺好的,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五部世界級經典燒腦片,保證能鍛鍊你的腦細胞,可能還會燒掉你的一些腦細胞。NO3.《彗星來的那一夜》雖然說這部電影的投入成本不高,但是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收到的好評如潮。
  • 《時空終點》今日公映 五大看點燒腦追兇
    為幫助影迷燒腦追兇,下面提前揭曉一下本片於一般驚悚懸疑電影為規避審查的原因,結尾強行解釋為人為、幻覺、精神分裂的常規套路,創新出驚悚片的新結尾。而且因為影片的科幻元素,創新的結尾不僅合理,首尾呼應的效果會讓觀眾有恍然大悟的觀感。
  • 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非《TENET信條》莫屬,不僅劇情燒腦讓人想要二刷三刷,臺詞更是彩蛋滿滿,讓人看完只想狂刷影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燒腦這些必知的詞彙英文怎麼說,以及原文臺詞中有多少值得討論之處。一、到底什麼是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