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低估的燒腦科幻電影!可以媲美《彗星來的那一夜》

2020-12-05 百家號

一般耗費巨資有大製作的科幻片總是給我們視覺上的震撼,小成本的科幻片難以達到,卻往往帶給我們思想上的驚喜,比如《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彗星來的那一夜》,如果你喜歡這種小成本科幻片,相信也會喜歡我今天推薦的影片,一部被低估的驚悚燒腦科幻片,可以媲美《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是——《定時拍攝》。

故事發生在某座住宅區,有著畫家夢的公寓管理員菲恩和女友凱莉,好友約瑟三個人生活在一起,窮的叮噹響。

隔壁的貝先生好多天沒有動靜了,凱莉前去查看,結果發現貝先生的房間裡貼了一牆他們三人的照片,有一個巨大的照相機對準他們的客廳,相機裡出來的照片和未來發生的吻合,居然是一部可以看到未來的相機!可是,貝先生去了哪?

他們發現了貝先生的日記,相信他已經死了,他們找到了貝先生的屍體,全身炭黑,衣服卻是完好,他們猜測貝先生一定是想要改變未來才失去生命,為了自己的私慾並好好活下去,三人決定藏起屍體按照片上的做。

每晚八點相機會拍出第二天的照片,上面有菲恩的畫,約瑟的賭狗結果,菲恩很開心不用擔心沒有靈感,約瑟也因賭狗賺了大錢興奮異常。

可是這一天,他們有點沮喪,照片裡約瑟和凱莉在接吻,菲恩卻似乎很淡定的背對他們作畫,糾結再三後,菲恩同意了這樣的場景,畢竟活下去最重要,可是菲恩作畫太過投入忘記兩人,兩人居然開始了舌吻,菲恩醋意大發,但很快原諒了凱莉。

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一天的照片裡,是一個男人與約瑟坐在客廳,那個男人是賭狗的大佬,是個危險人物,猶豫再三約瑟還是給大佬打了電話,而這個決定也讓三人處於危險之中,約瑟每次賭狗都贏早就引起懷疑,在大佬逼迫之下約瑟和盤託出,大佬派人盯著他們,每天獲取照片讓自己獲利,可惜大佬疑心太重,導致自己被約瑟殺死。

約瑟的錢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張狂,菲恩覺得應該離開,女友和約瑟卻都不同意,直到新的照片出現,讓女友凱莉陷入沉默,照片中,凱莉和約瑟正在做羞羞的事,菲恩卻躺在沙發上似乎睡著了。

這天,有人敲門,是貝先生一起做實驗的同事,她收到之前貝先生寄來的信,裡面有張照片,是菲恩三人的客廳,屋裡空無一人,牆壁上好多血跡,原來貝先生是知道了兩周後的結果想做點什麼卻意外而死,並不是試圖改變未來被時間殺死,然而約瑟對他人已經不再信任,他開槍打死貝先生的同事,綁起了菲恩,他要一切還是按照片裡來。

菲恩悄悄掙脫,拿起一桶水放在相機上威脅約瑟讓菲恩和女友離開,卻沒想到被約瑟打倒,女友的及時出現救了菲恩,也殺死了約瑟,但活下來的菲恩並不開心,他發現女友在隱瞞什麼。

原來那臺相機不僅每天晚上八點拍照,早上八點也會拍照,凱莉每天早八點偷偷拍照,以提醒前一天的自己,更可怕的是,凱莉和約瑟間真的有姦情,就發生在不久之前,凱莉顯然是個心機婊......

這部電影裡總共只有七個人,場景只是公寓,卻講述了一個非常燒腦的故事,關於這個悲劇故事可以有很多種解讀,有人說是薛丁格的貓,有人說是宿命論,也有人說有很多邏輯漏洞,有網友表示,看後腦子要被燒壞了,可見其燒腦程度。

這部影片結局還是很意外的,萬萬沒想到,會是那樣!這裡我就不劇透了,留個懸念!如果你有這樣一臺可以看見未來的相機,你會怎麼做呢?

相關焦點

  • 科幻懸疑燒腦電影推薦:《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集合了科幻和懸疑兩大元素,看完回味無窮,會情不自禁向親朋好友們推薦。《彗星來的那一夜》原名叫「Coherence」,直譯就是「相干性」,在本片中指的是平行時空之間相互產生了幹涉,直譯名雖然不如「彗星來的那一夜」好聽,但其實更直接點名了本片的主題。
  • 一部低成本的燒腦劇情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總概《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nrence)據說這部由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電影,只用了五個晚上在同一個場景拍攝,是一部低成本的燒腦劇情電影。於2013年美國奇幻電影節首映,而後獲得奇幻電影節黑鬱金香獎並且攬獲數個最佳劇本和最佳影片。
  • 經典小成本優質燒腦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看過《恐怖遊輪》的各位朋友,一定會被《恐怖遊輪》電影中所蘊藏的各種精密燒腦的邏輯和思考,還有女主角的精湛演技所迷倒,不停為之稱讚叫好。《恐怖遊輪》是一部腦洞極其大,整部電影細節豐富,埋藏的線索也能融會貫通,那麼這部《彗星來的那一夜》,不得不說與《恐怖遊輪》一樣設計精巧,甚至在邏輯思考上,更勝一籌。《彗星來的那一夜》用很低的成本,簡單的電影鏡頭,還有簡單的故事架構,卻是在邏輯上埋下了更多細膩的伏筆,一部引起人們內心對平行空間,這個概念思考的科幻懸疑作品。
  • 不燒錢只燒腦的《彗星來的那一夜》,五萬美元拍出的經典科幻片
    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是由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於2013年上映的經典科幻驚悚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劇荒的快來關注收藏吧!和我之前推薦過的《月球》一樣,《彗星來的那一夜》同樣是不可多得的經典科幻片,也是低成本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成本有多低?
  • 90%的文科生都看不懂的科幻懸疑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2013年,由艾米麗·芭爾多尼、莫瑞·史特林、雨果·阿姆斯特朗、伊莉莎白·格瑞斯、亞歷克斯·馬努吉安、勞倫·馬赫、尼古拉斯·布蘭登、勞倫·斯卡法莉婭等人主演,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長片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 《彗星來的那一夜》:年度最佳燒腦時空片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由艾米麗·芭爾多尼、莫瑞·史特林、雨果·阿姆斯特朗、伊莉莎白·格瑞斯、亞歷克斯·馬努吉安、勞倫·馬赫、尼古拉斯·布蘭登、勞倫·斯卡法莉婭等人主演。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部靠對白撐起的劇情,卻極度燒腦,細節扣的好強,值得反覆回味,是一部值得反覆揣摩反覆觀看思考的好電影。影片的主題是關於你和你自己,或者說和另一個可能存在的你之間的衝突和鬥爭。同是,這部片子使用了量子力學的多重宇宙詮釋的設定,將多個平行世界集中在一棟房子處發生相干。
  • 史蒂芬金版《彗星來的那一夜》?堪稱年度最佳燒腦恐怖片
    這是一部影片的開頭,很像文藝公路片的場景吧?但很快,美好就被打破了。懷孕六個月的女人又害喜了,歡快的小車不得不停下來,她吐了,兩人只能暫時休息。這時,旁邊的草叢中傳來小孩的呼救。這片綠油油的草叢有股神秘的力量,會改變時間、空間、方向,走進來就很難出去!女人打了求救電話,但沒有信號,然後她發現,和她的哥哥走散了。而哥哥顯然也發現了不對勁,聽到妹妹的聲音在左邊也在右邊。兩人現在也顧不得小男孩的呼喊,只得先自救了。
  • 《彗星來的那一夜》燒腦懸疑之作,結局你看懂了嗎?
    作為懸系推理劇的愛好者,小編總是喜歡研究一些比較燒腦的作品,要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智商,高推理能力嗎,其實也不是,小編只是喜歡被智商碾壓的感覺……小編知道《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還是在看網綜的時候知道的,一個推理破案的偵探綜藝當中,無意聽人提到了薛丁格的貓,以及這部電影,所以就打算看一下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是彗星打開了平行世界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電影,豆瓣和騰訊視頻的評分都非常高。該片大概講的是八個好友在彗星來的那夜聚會,在磁場產生了很多個平行空間,同時,平行時空引用了薛丁格貓。大概就是人性的黑暗面無限放大以後的每個樣子。結局可以有無限的討論。
  • 《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部看得很多人頭疼的電影
    《彗星來的那一夜》聽起來名字十分的浪漫唯美,但這部電影卻帶給人一絲詭異的感覺。這是一部很經典的群戲電影:一群朋友聚會,由於彗星接近地球,幾個平行空間被串聯,混合在了一起。因此會感覺這部電影的時間線越到後面越亂。最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部電影,是鏡頭在無數個空間內的記錄拼湊的結果。但每個時空的時間快慢不同,但差別不大;各個時空同一人想法都是一樣的,但是是否執行,每個房間的同一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
  • 《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的懸疑科幻燒腦神作
    《彗星來的那一夜》原片名是《coherence》直譯就是相干性。相干性經典物理中最簡單的定義就是:這是一種讓兩列波產生幹涉的性質。這個定義比中文譯名逼格高很多,也更能表達影片中所發生一切的本質。本片在敘事和人物刻畫上都比較隨意,不同於有些一本正經的硬科幻作品,這樣的隨意反而不會束縛觀眾的想像力。平行宇宙這種已經快脫離純科學範疇的概念,更是讓觀眾有極大的遐想空間和代入感。一旦影片進入到某一階段,觀眾就會被基於現實物理理論的情節嚇得毛骨悚然,心理產生恐懼。
  • 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燒腦影片,看一遍遠遠不夠
    今天推薦一部特別燒腦的影片。在這之前,我們先來想一想,宇宙有沒有可能存在兩個平行的空間?在這些平行空間裡,就住著一模一樣的你自己,區別只是你們處在不同的時區,也許你正在過夏天,另一個你在過冬天, 又另一個你剛剛畢業......你們從未交集,彼此不知道對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彗星說它要來了.....<彗星來的那一夜>,講述了由於彗星的到來,使得平行空間發生相干交互,一切都開始亂套了!
  • 燒腦神劇《彗星來的那一夜》,當你面對另一個自己時你要怎麼做?
    有的電影看起來不需要帶腦,只需要投入感情去感受,有的電影純粹是為了搞笑,但相信很多人對燒腦劇或者高智商劇都會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雖然確實很費腦。2014年的《彗星來的那一夜》就是一個很精彩的小眾科幻神劇。
  • 高分燒腦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解析:人性比平行世界更複雜
    《彗星來的那一夜》主要講述了一個我至今看著都有點懵圈的六個主要演員在互相聯通的平行世界上演的一出「你以為我是我,但我卻是另一個人」的故事。因為彗星的到來,讓一群正在聚會閒聊的各懷心事的朋友們先是手機屏幕裂紋,緊接著又從手機沒了信號到停電。
  • 【每周鑑影】 平行時空的另一個我 高分燒腦電影 《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由艾米麗·芭爾多尼、莫瑞·史特林、雨果·阿姆斯特朗、伊莉莎白·格瑞斯、亞歷克斯·馬努吉安、勞倫·馬赫、尼古拉斯·布蘭登、勞倫·斯卡法莉婭等人主演。電影從八個朋友的餐會開始,在一場大停電之後,所有的人際關係、甚至世界秩序都有了驚人的改變,融合科幻、懸疑及室內心理劇等各種類型元素。
  • 《彗星來的那一夜》,你對這部電影的理解是什麼?
    《彗星來的那一夜》,你對這部電影的理解是什麼?剛看完《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最大的疑惑的它到底哪裡燒腦了。無限的平行宇宙,無限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不斷的替換。可是它並不需要推理啊,並不需要知道誰來自哪個世界,也沒有一個所謂的真相,我反倒認為如果只有有限個世界相互影響,前後互相對應會比較燒腦。唯一讓我耳目一新的說法是,其實最後那個世界並不是一開始就美好,或許只是一群尋找美好的人匯集在一起小心翼翼,不去過多的交流罷了。我的理解是,我們的生活是有無數可能性的,一個極微小的選擇都會分叉出一個平行空間。
  • 《彗星來的那一夜》影評, 考驗你智商的時刻來了
    《彗星來的那一夜》的評價兩極分化很大:有些人愛不釋手,為了理清劇情脈絡,二刷三刷甚至五刷;而有些人則直言無法接受這種題材
  • 有些科幻片一定要看,《彗星來的那一夜》全面解讀,一起燒腦起來
    【彗星來之前】 【彗星來了】 【彗星走了】前提:你需要認可平行時空理論,即存在無數相互平行卻又互不幹擾的平行世界。當然,如果你不認可平行時空理論,也沒有關係,結尾處我們可以做另一種解釋。(1)彗星來之前:諸多平行世界同時存在,卻又互不相干。運行的軌跡基本相似,每個人的人生大體相同。
  • 豆瓣高分懸疑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你真的看懂了嗎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從八個朋友的餐會開始,在一場大停電之後,所有的人際關係、甚至世界秩序都有了驚人的改變,融合科幻、懸疑及室內心理劇等各種類型元素。人物關係圖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很小,只有5萬美元,但是它新奇而燒腦的劇情得到了大部分觀眾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