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來的那一夜》,你對這部電影的理解是什麼?

2020-12-05 相見無事別後憶君

《彗星來的那一夜》,你對這部電影的理解是什麼?

剛看完《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最大的疑惑的它到底哪裡燒腦了。無限的平行宇宙,無限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不斷的替換。可是它並不需要推理啊,並不需要知道誰來自哪個世界,也沒有一個所謂的真相,我反倒認為如果只有有限個世界相互影響,前後互相對應會比較燒腦。唯一讓我耳目一新的說法是,其實最後那個世界並不是一開始就美好,或許只是一群尋找美好的人匯集在一起小心翼翼,不去過多的交流罷了。

我的理解是,我們的生活是有無數可能性的,一個極微小的選擇都會分叉出一個平行空間。最後女主男朋友接到的那個電話應該就是那個沒被自己幹掉的自己吧,在女主最終選擇的這個平行空間裡,因為大家都沒有出去,所以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在別的世界,他們最後都是意識到的,所以很可能亂套了,我覺得開頭他們在吃飯喝酒的一段,領子和杯子只是bug。因為在他們進到屋子前,就已經受到彗星影響而來自於不同空間,談話時職業啊什麼的偏差就是不同空間的證明。

但是一旦他們進了同一個屋子,只要不出去,他們就仍舊是進來時的他們,因為平行空間在這個屋子是不會對他們影響的。所以從進來到吃飯,他們沒有出去過。導演在訪談也說過全程看到的這個女主就是最開始的女主,我們是在跟著她走而已。另外有人問幹嘛要殺掉自己。因為女主最後選定的空間是她認為最好的一個空間。開頭說到她拒絕了當芭蕾舞替補,哪知道當了替補的人碰巧因為選定的演員不演了而上臺成名。女主雖然在餐桌上沒有表現出,但是看得出來也想的出來她肯定後悔。

而電影最後一部分她離開屋子看到了一個個不同空間的他們,發現了一個大家很愉快地在一起聊天,女主男友跟她也很恩愛,並且對話提到說女主就算跟男友出差一個月她在芭蕾舞舞臺的地位也不會撼動的屋子。所以女主決定趁此機會殺了這個空間的女主,自己取而代之。實際上我覺得真女主並不要殺掉這個空間的女主只要丟到外面就可以了。可能她當時緊張第一反應就是幹掉。這個劇不是就在說薛丁格的貓嘛,就是所有的平行空間都有他們這些人生活中可能性的兩種分支,時間也不一樣。

比如:Laurie在另一個空間裡沒有和Kevin分手,所以有一個房間裡他們倆是抱在一起的,所以那個空間裡女主跟這撥人估計還沒有關係。又比如:女主還沒有遇到頂替她跳舞的那個女演員,還在做決定是不是放棄當名演員替補的時間段,這個別說空間不等同了,時間也不一樣。所以不管是殺了別人還是沒有殺別人,既然女主可以後來跑進別人的屋子萌發殺人的想法,那麼所有人都可能想殺掉其他時空的自己,而所有人都可能不是電影鏡頭裡上一秒那個人(當然,必須落單給另一個自己殺人的機會)。

這也就是為什么女主講的那個上一次彗星靠近的時候那個老婆硬要跟警察說她老公不是她老公了,因為彗星過後,空間錯亂停止,她或者她老公壓根就不在之前那個時空中了。在整個電影中,無論房客們來自幾號房,無論再怎麼組合,但有一點是變的,每個房子都是標準8人組合,不會多也不應該少,量子物理講盒子中的每一種可能性都存在,在外部觀察者存在的時候會坍縮為一種,但在沒有觀察者存在事,這每一種可能都佔一個位置哦,大家彼此間是平衡且平等的,是和諧的,是質量能量守恆的,而如果有一種可能突然被扼殺了,整個完美的混沌就再無法坍縮,缺失質量的鏈條會強奪其他的鏈條以維持自身的完整。

整個秩序只會越來越混亂再也回不去。我認為這是一部跟《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樣的被過譽的片子。如果非要說不就是無數個時空相錯亂的故事麼?如果可能性是無窮的,那再怎麼分析也分析不出來啊。再說我真心覺得裡面的人物反應過度,個個作死,還非得扯上一個量子力學來彰顯逼格,怎麼看都牽強透頂。還有談什麼人性還有哲理的,拜託,就幾句臺詞往那一放就彰顯人性了顯示哲理了?故作什麼深沉啊。整部片子就只看到一幫人在那閒扯淡加大驚小怪,完事只覺得心裡煩悶得緊。

好了,今天小編的分享就到這了,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歡迎留言,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相干性——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又名《相干性》。小成本科幻片。科幻的內核是量子物理現象的其中一種解釋:平行宇宙。     從量子層面說,某個事件,或說變量,在沒有被測量之前,是各種可能性的疊加,量子既在這兒又在那兒,所以有了著名的「薛丁格的貓」,在你沒有打開門觀察它之前,它處於又死又活的疊加狀態,直到你觀察它時,才知道它是死是活。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部靠對白撐起的劇情,卻極度燒腦,細節扣的好強,值得反覆回味,是一部值得反覆揣摩反覆觀看思考的好電影。影片的主題是關於你和你自己,或者說和另一個可能存在的你之間的衝突和鬥爭。同是,這部片子使用了量子力學的多重宇宙詮釋的設定,將多個平行世界集中在一棟房子處發生相干。
  • 《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大生產,平行空間,我們在做什麼?
    我推薦美國科幻懸疑驚悚片高分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豆瓣得分8.5,在豆瓣TOP上排名230,250,別小看他的排名!上榜影片均根據「看過」的數量和綜合電影的評級進行篩選,排名前250名,因此他們都是公認的優秀影片,而阿姆斯特丹奇幻電影節的榮獲黑鬱金香獎也不容小覷。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是彗星打開了平行世界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電影,豆瓣和騰訊視頻的評分都非常高。該片大概講的是八個好友在彗星來的那夜聚會,在磁場產生了很多個平行空間,同時,平行時空引用了薛丁格貓。大概就是人性的黑暗面無限放大以後的每個樣子。結局可以有無限的討論。
  • 關於《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看法?
    小編也是在無意中看到這部電影的,說實話,這部電影你要是認為只是一部科幻片,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小編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部驚悚片。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感受吧。電影講述了女主角安和她的一群朋友在朋友家聚會。
  • 科幻懸疑燒腦電影推薦:《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集合了科幻和懸疑兩大元素,看完回味無窮,會情不自禁向親朋好友們推薦。《彗星來的那一夜》原名叫「Coherence」,直譯就是「相干性」,在本片中指的是平行時空之間相互產生了幹涉,直譯名雖然不如「彗星來的那一夜」好聽,但其實更直接點名了本片的主題。
  • 90%的文科生都看不懂的科幻懸疑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2013年,由艾米麗·芭爾多尼、莫瑞·史特林、雨果·阿姆斯特朗、伊莉莎白·格瑞斯、亞歷克斯·馬努吉安、勞倫·馬赫、尼古拉斯·布蘭登、勞倫·斯卡法莉婭等人主演,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長片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 一部低成本的燒腦劇情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彗星來的那一夜》總概《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nrence)據說這部由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電影,只用了五個晚上在同一個場景拍攝,是一部低成本的燒腦劇情電影。於2013年美國奇幻電影節首映,而後獲得奇幻電影節黑鬱金香獎並且攬獲數個最佳劇本和最佳影片。
  • 記得《彗星來的那一夜》嗎?導演聊了聊這部很「窮」的片子從何而來
    「彗星划過天空的時候,不同的時空發生了交叉,一切秩序都被打破了。」《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rence)是一部關於平行時空的科幻電影。影片從頭到尾一共出現了 450 處矛盾和十幾次的時空交叉,「燒腦」 是觀眾對這部小眾的硬核科幻片最常見的評價。見到布蘭特的時候他已經被影迷們問了兩個小時的問題,「我以為只有四五個人會來看電影,沒想到座無虛席。」他顯然沒有意識到中國影迷會如此熱情。布蘭特表示,《彗星來的那一夜》可能會出中國版,導演、演員都來自中國。
  • 《彗星來的那一夜》|願永遠保持真我
    在彗星來的那一夜,你選擇了最好的世界,卻湮沒最好的自己。在很多時候,當我身處一個情境之中,我的腦海會不自覺有一個念頭出現:這地方我好像來過,或者這個情景好像在什麼時候出現過。我會選擇什麼專業,又會過上什麼生活?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平行世界中的我,我該對她說些什麼?導演詹姆斯·沃德·布柯特在其自編自導的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中幫我們實現了這個幻想。《彗星來的那一夜》原片名為《coherence》,這個詞在物理學中是一個現象,指的是「量子相干性」,這部電影就是對於這一現象的戲劇化詮釋。
  • 電影裡的科學知識之《彗星來的那一夜》——另一隻薛丁格的貓?
    最近看了不少不少科幻的電影,發現其中有些電影十分不錯,且蘊含著不少科學知識,今天我們先來講一講個人認為十分經典的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涉及到一個目前來說十分前沿的科學知識點——多世界理論。
  • 高分懸疑巨作《彗星來的那一夜》,影片的伏筆,你真的看懂了麼?
    「導讀:高分懸疑巨作《彗星來的那一夜》,影片的伏筆,你真的看懂了麼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文章!文/小林手記原創撰寫,轉載請註明!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部名叫《彗星來的那一夜》的高分懸疑驚悚電影,這部電影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5分,僅次於2010上映的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主演的《禁閉島》,可以稱得上是懸疑驚悚電影中的經典作品了。
  • 豆瓣高分懸疑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你真的看懂了嗎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從八個朋友的餐會開始,在一場大停電之後,所有的人際關係、甚至世界秩序都有了驚人的改變,融合科幻、懸疑及室內心理劇等各種類型元素。在每一次銘心刻骨的選擇裡,總有一個你選對了路 。在茫茫的恆河沙數的宇宙裡,總有一個你,終生幸福。」所以,最後我選擇了,留在那一個看似最好的版本,不惜幹掉另一個「我」。
  • 《彗星來的那一夜》影評, 考驗你智商的時刻來了
    《彗星來的那一夜》的評價兩極分化很大:有些人愛不釋手,為了理清劇情脈絡,二刷三刷甚至五刷;而有些人則直言無法接受這種題材
  • 電影賞析《彗星來的那一夜》:希望永遠不會有平行世界的交錯
    《完美陌生人》在現實的基礎上,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性,提醒觀眾不作死就不會死;而《彗星來的那一夜》赤裸裸的將無數個平行世界打亂到你眼前,甚至給了你重新來過的希望,如同那瓶打著純植物幌子的氯胺酮,危險且致命。
  • 影評|《彗星來的那一夜》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本片的核心主人公Emily,她在自己本來的世界(電影的主視角)裡過的並不如意,她放棄了自己的芭蕾舞事業,而彗星來的那一夜,她竟然發現發現另一個平行世界的自己不僅沒有放棄舞蹈事業還收穫了巨大的成功,對於命運的不甘和一種對所謂的幸福的追求驅使她傷害了平行世界的另一個自己,甚至妄圖殺死並取代那個自己。
  • 《彗星來的那一夜2》,這部劇不火,真的是天理難容!
    《彗星來的那一夜2》是由張雨劍、該劇主要講述了男主林森禾和女主白筱心一起直播潛水,卻因為一場彗星的來臨所造成的藍洞而改變了人生軌跡,在多次時空變幻中碰碰撞撞擦出愛情火花的故事。作為《彗星來的那一夜》的第二季,也是延續了第一季的劇情構思了走向,主講總裁和小透明之間的趣味愛情故事。
  • 《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部看得很多人頭疼的電影
    《彗星來的那一夜》聽起來名字十分的浪漫唯美,但這部電影卻帶給人一絲詭異的感覺。這是一部很經典的群戲電影:一群朋友聚會,由於彗星接近地球,幾個平行空間被串聯,混合在了一起。因此會感覺這部電影的時間線越到後面越亂。最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部電影,是鏡頭在無數個空間內的記錄拼湊的結果。但每個時空的時間快慢不同,但差別不大;各個時空同一人想法都是一樣的,但是是否執行,每個房間的同一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
  • 《彗星來的那一夜》看部電影,你竟然和我扯量子力學
    暑假臨近結束的時候,小編就看到了一部有著不錯「科幻內核」的小成本科幻片,就是《彗星來的那一夜》(Coherence,2013)。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英文片名裡並沒有提到彗星(當然彗星是影片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Coherence其實是物理學裡面的一個專業術語,直譯過來就是「相干性」,可見影片和物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彗星來的那一夜》:燒腦神作!讓人頭禿的平行宇宙
    《彗星來的那一夜》豆瓣評分8.5,它以極低的成本,靠對白和設定構建了一個非常硬核的故事,家庭DVD式搖晃拍攝的手法,正合適本片想要營造的氛圍。幾位許久未聚的好友在彗星來的那一夜重聚,手機的突然碎裂、言語中奇怪的細節都被熱鬧的歡鬧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