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來的那一夜》豆瓣評分8.5,它以極低的成本,靠對白和設定構建了一個非常硬核的故事,家庭DVD式搖晃拍攝的手法,正合適本片想要營造的氛圍。
幾位許久未聚的好友在彗星來的那一夜重聚,手機的突然碎裂、言語中奇怪的細節都被熱鬧的歡鬧掩蓋。彗星划過天際,酒杯憑空被打碎,房間突然停電,有兩人商量著去看看兩個街區外唯一一間亮著燈的屋子。
回來後,其中一人聲稱在那間房子裡看到了「大家」,眾人原本不相信,後來發生了一連串更加詭異的事情,有四人拿著藍色的螢光棒,打算結伴去看個究竟,離開那間沒人的房子時,四人碰到了同樣拿著螢光棒另外四人,黑暗中的對視過後,雙方驚愕地發現彼此的差別只有螢光棒的顏色。面對對未知維度的震撼和恐懼,他們慌亂地跑了回去。
又經過了幾次的出去進來,眾人終於窺見了平行宇宙的一角,他們打算用隨機數字給他們的房子打上標記。你以為平行宇宙就這麼簡單嗎?Em在核對同伴們對應數字時,驚恐地發現只有兩個人對得上號,意思就是所有人其實都來自不同的宇宙,他們都不是自己世界裡的「他們」。
而後幾人對不上盒子裡的隨機物品,結合之前種種詭異卻被一筆帶過的事件,更印證了Em的結論:一旦穿過那片黑色的領域,你就落入了迷失的平行宇宙,又因為存在無數的平行宇宙,幾百億幾萬億分之一的可能,意味著你永遠不可能回到你所在的世界。
或許是想在另一個世界從頭來過,Em一次又一次穿過黑暗區域,看到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最終停在了一個世界裡,試圖殺死那個宇宙中Em,自己取代「自己」。
大夢初醒,前一夜仿佛是一場超現實的夢,在Em以為自己成功殺死自己時,男友Kevin卻接到了Em的電話,這時Kevin明白眼前的Em並不屬於他所在的這個空間。
片名Coherence,直譯是「相干性」。經典物理中最簡單的定義是:這是一種讓兩列波產生幹涉的性質。在量子物理中,coherence可以從很多種角度去定義。地獄一般的科幻旅行,我會這麼說《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的連貫性非常強,從頭到尾都能讓你保持緊張,而與此同時,你必須保持思考的能力才能不被劇情甩開。
有趣的是,其中很多對話都是演員即興創作出來的,你可以從他們自然的對話中辨別出來。隨著情節的曲折發展,角色之間真正的默契和奇妙的化學反應得到了保持,劇本也因此變得更加精彩。
令人驚訝的是,本片在曲折中引導著觀眾,但同時又什麼都沒說,有很多借題發揮的地方,使整個電影看起來是那麼自然容易。
如果你看得夠仔細的話,你會發現平行時空一開始就被展現出來了。而後他們每一次的選擇,都製造了對應這個選擇不同結果的平行宇宙。
《彗星來的那一夜》沒有將觀眾置於上帝視角,而是讓觀眾和角色一起蒙在鼓裡,一些錯誤的提示和誘導會讓你以為你明白了,但稍後你就會發現你其實和片中的角色們一樣混亂,這讓我想起了傑克·吉倫哈爾主演的《死亡幻覺》。
無論是雙縫幹涉實驗,還以疊加態的薛丁格的貓,在我們所認知到的三維世界中,是無法找到平行宇宙存在的證據的。平行宇宙本就是一個神秘離奇的理論,無從論證它的存在,也無法徹底否認它的存在。關於量子力學或者宇宙學,如果感興趣的話,有不少入門級的書籍,在這給大家推薦幾本:《隱藏的現實》《平行宇宙》《果殼宇宙》。
這個世界很大也很有趣,有太多超出我們認知的東西,我們都該保持著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