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來的那一夜》聽起來名字十分的浪漫唯美,但這部電影卻帶給人一絲詭異的感覺。這是一部很經典的群戲電影:一群朋友聚會,由於彗星接近地球,幾個平行空間被串聯,混合在了一起。
從劇情的角度說,劇情沒有停。人物的行動,故事的發展,沒有一刻是在停止的,甚至說,每一個行動,都慢慢地走向了更大的高潮。
慧星划過的時候,他們這棟房子的各個時空就被那個最黑暗的街道作為一個節點聯通了,事實上,每一次莫名其妙地黑後又亮的鏡頭,都是一次時間與空間地切換。因此會感覺這部電影的時間線越到後面越亂。最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部電影,是鏡頭在無數個空間內的記錄拼湊的結果。但每個時空的時間快慢不同,但差別不大;各個時空同一人想法都是一樣的,但是是否執行,每個房間的同一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慧星划過的時候,他們這棟房子的各個時空就被那個最黑暗的街道作為一個節點聯通了,但每個時空的時間快慢不同,但差別不大;各個時空同一人想法都是一樣的,但是是否執行,每個房間的同一個人會做什麼樣的選擇都是不可知的。
其實總感覺沒有看太明白,在觀看影片的時候,常常感覺腦子不夠用,不知道是導演刻意策劃還是小說原本就是那樣,你越想跳出來思考,越跳不出來,電影中每個人的動機不同,目的和結果也不同,加上朋友、夫妻之間的隱私和欲望在封閉空間內被無限放大,導致感覺電影看起來非常燒腦,當然也有可能電影本身是簡單的,但看電影的人都自認為不簡單所以這部電影很難看懂。結局現在都都已經忘了,不過通過空間穿插,朋友猜忌,個人感覺是本人性本身的思考。影片討論的核心還是人性,導演將角色放置於一個很特殊的場景,這個場景有無數的可能性,你可能殺死仇敵、也有可能獲得愛情,有可能改變命運,每一個人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可能影響到另外一個或者無數個世界的運行軌跡,在這種錯亂的空間裡,人性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當然它也提供一個角度,一個個偶然才造成的我們如今的生活狀態,是絕大多數下意識的選擇,導致了我們的生活的現狀。
很多個也許,很多個假如讓我們看到,我們的生活可以是那樣,也可能是這樣。
這部電影在拍攝的時候演員只拿到大概地劇情,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他們在拍攝之前並不知道。這樣的不確定性不僅考驗了演員的演技更為這部電影增加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