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當年在上大學的時候打過B肝疫苗,現在已經有快二十年了,當時打了疫苗的保護作用還有嗎?需要補打疫苗嗎?如果需要該怎麼打呢?
注射B肝疫苗是預防B肝最有效的方式,新生兒一出生即需要接種B肝疫苗,採取出生後24小時內注射第一針,一個月時注射第二針,六個月時注射第三針的0-1-6免疫接種法,接種後體內產生B肝表面抗體即表示對乙病病毒具有免疫能力。
B肝表面抗體產生後,可在體內持續存在10-12年,且其在體內的滴度要求大於每毫升10個微單位才能起到保護作用,因此注射B肝疫苗後要進行相應的檢測,以決定是否需要加強注射B肝疫苗。
對孩子來說,在注射後3-5年應進行一次B肝五項的檢測,看看體內是否存在B肝表面抗體,如果B肝表現抗體的滴度低於每毫升10個微單位,需要加強一針B肝疫苗。
對成年人來說,在注射B肝疫苗5-10年也應當檢測B肝五項,如果其滴度水平低於了每毫升10個單位,也需要及時加強注射一針B肝疫苗。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屬於B肝感染的高危人群,如與B肝患者共同生活、多性伴、吸毒、同性戀、透析輸血等,則應當密切監測B肝表面抗體的滴度,及時加強注射B肝疫苗。
加強注射B肝疫苗只需要注射一針20單位的B肝疫苗即可,不需要象首次接種一樣連續接種三針。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