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被指會凍傷人的「冒煙雪糕」廣州也有賣,液氮濺到記者身上瞬間...

2020-12-06 金羊網

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報導:一種會「冒煙」的冰淇淋,近段時間在國內部分地區流行。其「冒煙」的原理,為製作時採用零下196度的液氮冷藏食材,或者將液氮注入已冷凍的冰淇淋。雖然賣相討人喜歡,但不恰當的操作亦可能讓食客受傷。8月6日,廣西柳州一名女童,在食用一款「冒煙冰淇淋」時,疑遭冰淇淋杯中的液氮凍傷。記者巡城發現,廣州也有出售聲稱由液氮製作的冰淇淋。一旦操作不慎,製作冰淇淋有可能造成凍傷。由於液氮的獲得和師傅的手藝有講究,廣州售賣液氮冰淇淋的商家不多,有的液氮冰淇淋並不完全由液氮冷藏製作。

女童吃「冒煙冰淇淋」疑遭凍傷,商家要家長自證與液氮有關

根據廣西當地媒體報導,8月6日,柳州市民黃女士,給5歲的女兒,買了一杯「冒煙冰淇淋」。媒體報導稱,冰淇淋攤檔先舀了幾個冰淇淋球,再將一壺冒煙的汽水混合物倒入冰淇淋中,產生「冒煙」效果。黃女士女兒食用冰淇淋期間,忽然報稱「身上好冷」。黃女士發現,女兒接觸了「冒煙冰淇淋」後,身上有冰粒。黃女士隨後帶女兒就醫,女兒被診斷出現凍傷。

黃女士對「冒煙冰淇淋」成分表示懷疑。經向店家了解,冰淇淋的製作過程中,使用了零下196度的液氮。在確診女兒被凍傷後,黃女士欲找店家索賠,但店家卻要黃女士先證明女兒確實被液氮所凍傷。在媒體回訪冰淇淋攤檔期間,店員手拿保溫瓶如倒開水般將液氮倒向皮膚。結果,店員並沒有被凍傷。

液氮做的「冒煙冰淇淋」到底會不會傷人?黃女士女兒的遭遇經廣西當地媒體報導後,引全國輿論關注。廣西媒體引述柳州市人民醫院皮膚科肖敏醫生稱,人體接觸液氮時若遭遇液氮氣化大量吸熱,有凍傷風險;如果接觸超過2秒,會引起不可逆轉凍傷;廣西科技大學生化學院易弋博士稱,液氮在常溫常壓下揮發極快,倒開水般倒向皮膚的操作,液氮早已吸收了周圍空氣的熱,而不集中吸收人體熱量,則未必會讓人凍傷。

記者實測:液氮飛濺上身,「凍」感十足衣物結冰粒

液氮作為食材不慎接觸身體,有凍傷可能?記者實測發現,若操作不慎,確有風險。

通過大眾點評搜索,記者在廣州馬場路一商場的餐廳內,找到一家售賣聲稱由液氮製作的冰淇淋。據店員介紹,平日有不少客人專門來品嘗這款「會冒煙」的冰淇淋。

記者花了28元點了這款冰淇淋後,便看見兩名男店員,將一個煤氣瓶大小的罐子,從甜品區拿出走向廚房,「我們的冰淇淋已經預先在廚房裡冰凍好,上到你桌上會加液氮。」店員介紹,「煤氣瓶」中,裝的就是液氮。

再過一會,店員端著一碗冰淇淋,並提著一個保溫瓶來到記者桌前。店員打開保溫瓶,朝冰淇淋添加液氮。此時,一股「煙氣」從瓶中流出,緊接著大量氣液狀的物體灑在冰淇淋和裝冰淇淋的碗上。此時,冰淇淋表面「噝噝」作響。氣液混合物碰到冰淇淋和碗的表面後,反彈至坐在桌前的記者身上。記者頓時感到衣服上有冰粒狀的物體產生,並明顯感到寒意。

「一下子就沒事了。」店員表示,液氮接觸衣物的瞬間,會有結小冰粒的可能,不過持續時間很短,很快就會融化。

記者將液氮倒入冰淇淋的場景拍成視頻發在一個微信群內。微信群中有網友看到視頻後,擔憂如果現場有調皮小孩子,碰到液氮會有危險。建議店方將倒液氮的工序在廚房完成,再端上餐桌。

不同製作方式,冰淇淋「凍人」風險不一

「最初剛有這種創意的時候,確實挺有趣,而且廣州的顧客也很喜歡。」有做冰淇淋經驗的唐師傅,曾在廣州珠江新城,開設一家提供液氮冰淇淋的甜品店。他告訴記者,如何使用液氮,液氮灑在哪個位置,都會對人體是否凍傷,有不同概率。

「精細化的操作,液氮不會傷人。」唐師傅稱,他在廣州經營時,先將製作冰淇淋的材料,預先製作成漿狀。當有客人點這款冰淇淋時,他會把冰淇淋漿倒入攪拌機中攪拌,同時拿出裝有液氮的保溫瓶,向攪拌機中倒入液氮。利用液氮低溫的特性,使冰淇淋漿瞬間凍成冰淇淋,然後提供給食客。由於製作過程中使用液氮冷卻冰淇淋漿,冰淇淋會有冒煙的效果。

「廣西的那款冰淇淋,我不確定是否和我的製作方式一樣。」看過廣西媒體的報導後,唐師傅注意到,黃小姐說店員是一邊舀雪球進冰淇淋杯中,一邊倒液氮進杯裡。「這樣製作,有可能液氮只起到裝飾的作用,即冰淇淋本來可能已冷藏好,並不由液氮冷藏,只是倒入液氮讓冰淇淋有冒煙效果。」通過觀看視頻,唐師傅認為記者購買的液氮冰淇淋,並不採用他的製作方法。

「兩種不同的製作方式,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湯師傅說,採用他的方法,液氮在倒出時,已經和空氣大面積接觸,這個過程中液氮已吸收了空氣的熱,加上液氮還需冷藏冰淇淋漿,在確保液氮不會過量使用時,用來冷藏冰淇淋漿的液氮,在端到顧客面前,實際上已升到相對溫暖的溫度,加上此時的液氮,猶如煙氣般只是在人體皮膚滑過,人體被凍傷概率很低。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把液氮如倒開水般倒向皮膚,反而不易凍傷。

「如果採取後者,或者倒入過量液氮,則有機會傷人。」唐師傅說,液氮如果只是作為已經冷藏好冰淇淋的裝飾,有機會沒有充分吸收到熱量。加上過量倒入冰淇淋杯中,小朋友抓取冰淇淋杯不慎,有機會讓液氮灑到衣服上。由於過量的液氮在紡織物中沒法象煙氣般流動,沾有液氮的衣服猶如冰塊般接觸皮膚,有機會造成凍傷。

液氮來源師傅技藝均有講究,「冒煙冰淇淋」廣州不多見

液氮冰淇淋在廣州流行嗎?記者在淘寶上輸入「液氮」二次,搜索結果出現大批裝載液氮的容器,其中不乏專門針對餐飲企業的小型液氮保溫瓶。淘寶結果顯示,不少瓶子由廣州發貨,且顧客不少。不過在一眾液氮容器搜索結果中,記者難覓有人售賣液氮氣體。

記者再在大眾點評廣州站輸入「冒煙冰淇淋」或者「液氮冰淇淋」等關鍵詞,發現廣州商家目前已較少售賣此款產品。一家在惠福東路的甜品店,顯示曾有售賣。記者前去發現,店鋪已更換主人早已不賣「冒煙冰淇淋」。在興盛路片區一家西餐廳和一家星級酒店,店家稱有液氮冰淇淋出售。

「作為原材料,液氮確實不是想買就買得到。」唐師傅說,他當時需要找一家工業氣體製造商,才能買到液氮。這家氣體製造商,同時也為多家醫院供應液氮。「和醫院的需求相比,餐飲企業的需求量不多,我們拿貨的單價也相對貴一些。」唐師傅稱,綜合各種原因,他現在已不做液氮冰淇淋生意了。由於現場調製冰淇淋漿很考驗師傅技藝,唐師傅相信不少液氮冰淇淋,大部分採取預先冷凍再注入液氮,而不是直接拿液氮冷凍冰淇淋漿,「好玩而已,有冒煙效果。」

由於液氮的製作帶有「工業」二字,也有食客對於此物是否適合食用表示懷疑。「其實我們呼吸的空氣中,就有氮氣。」唐師傅說,液氮製作,需要採集一般的空氣,經分餾、淨化、加壓、冷卻等工序,最終獲得。其製作過程,本身也有淨化消毒作用,他認為按照現有製作工藝,液氮可以用於食品的製作。

編輯:Giabun

相關焦點

  • 液氮加入冰淇淋 操作不當會傷人
    液氮作為食材不慎接觸身體,有凍傷可能?記者實測發現,若操作不慎,確有風險。  液氮濺上身,形成小冰粒  通過大眾點評搜索,羊城晚報記者在廣州馬場路一商場的餐廳內,找到一家售賣聲稱由液氮製作的冰淇淋。據店員介紹,平日有不少客人專門來品嘗這款「會冒煙」的冰淇淋。
  • 冒煙冰淇淋外表可人暗藏風險!專家:非食用級液氮可能含有毒物質
    隨後,記者對廣州市面上的冷飲店進行了走訪。在北京路、上下九等商業街看到了多家賣冒煙食品的店鋪,包括冒煙冰淇淋、冒煙酸梅湯、冒煙芒果飲等。有做冰淇淋經驗的唐師傅,曾在廣州珠江新城開設了一家提供液氮冰淇淋的甜品店。他告訴記者,如何使用液氮,液氮灑在哪個位置,都會對人體是否凍傷,有不同概率。「精細化的操作,液氮不會傷人。」唐師傅稱,他在廣州經營時,先將製作冰淇淋的材料,預先製作成漿狀。當有客人點這款冰淇淋時,他會把冰淇淋漿倒入攪拌機中攪拌,同時拿出裝有液氮的保溫瓶,向攪拌機中倒入液氮。
  • 吃「冒煙冰淇淋」留神被凍傷 避免直接接觸液氮
    不過最近,廣西柳州一女童在吃「冒煙冰淇淋」時卻疑似被凍傷。  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發現,在北京街頭,也有商家在售賣這種「冒煙冰淇淋」。商家在出售時提醒「吃的時候不要太著急」。在醫生出具的診斷證明中,北青報記者看到了「凍傷」兩個字。  但面對這一診斷結果商家並不認可,店員還為此親自做試驗,將液氮直接往胳膊上澆,以試圖證明液氮並不傷人。  北青報記者聯繫了一家代理「冒煙冰淇淋」加盟業務的企業,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製作這種「冒煙冰淇淋」其實並不複雜。「先將奶油、鮮奶、糖等原料混合在一起,製作成一種黏稠的狀態,然後將它們做成球狀,放入液氮內。」
  • 吃「冒煙冰淇淋」留神被凍傷 專家提醒需避免直接與液氮接觸
    不過最近,廣西柳州一女童在吃「冒煙冰淇淋」時卻疑似被凍傷。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發現,在北京街頭,也有商家在售賣這種「冒煙冰淇淋」。商家在出售時提醒「吃的時候不要太著急」。在醫生出具的診斷證明中,北青報記者看到了「凍傷」兩個字。但面對這一診斷結果商家並不認可,店員還為此親自做試驗,將液氮直接往胳膊上澆,以試圖證明液氮並不傷人。北青報記者聯繫了一家代理「冒煙冰淇淋」加盟業務的企業,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製作這種「冒煙冰淇淋」其實並不複雜。
  • 冒煙冰淇淋外表可人暗藏風險!專家:乾冰、液氮食品屬於食品安全...
    「如果客戶加盟,我們會統一配送罐裝的食用液氮,液氮做成的冰淇淋由於製作時其溫度比一般的冰淇淋還低,可以使奶油更加綿密,口感更細膩。」餐飲規劃師李女士說。被問及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李女士表示,一般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如果擔心的話,可以提醒顧客在吃的時候先用牙齒接觸冰淇淋然後再用舌頭接觸。隨後,記者對廣州市面上的冷飲店進行了走訪。
  • 年輕帥小夥擺攤賣冰激凌,8元一份,顧客:為什麼還會冒煙?
    年輕帥小夥擺攤賣冰激凌8元一份,顧客:為什麼還會冒煙?食物是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少不了的,食物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的好吃就像是人間美味,有的不好吃就是難以下咽。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對新鮮事物總是很好奇,看到沒見過的東西總想去碰一下。
  • 「冒煙冰激凌」事故頻出,你敢讓孩子吃嗎?
    一入口就能讓人有吞雲吐霧的能力,拍照片特別炫酷……一款冒煙冰激凌最近火了起來。在抖音上,還有一個「冒煙冰淇淋」的話題,有千萬人關注,話題裡的每一個視頻都洋溢著享受「冒煙冰淇淋」的喜悅。這款冰激凌不僅在國內有,國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龍的呼吸」。
  • 花樣雪糕 大戰苦夏
    還是乖乖把伸向珍饈的手收回來吧,夏天少了雪糕,怎算是一個完整的夏天?   最會跳雪糕:「烏雲蓋頂」冰爽入心   「烏雲烏雲快走開……」廣州這段時間天天烏雲來找,真恨不得把它吞進肚子裡,還原美麗天氣。上下九的REMICONE可以幫我們實現這個「吞吃烏雲」的想法。這家從韓國遠道而來的小店有一款明星雪糕「烏雲雪糕」,深得少男少女們鍾意。
  • 冒煙冰淇淋溫度底達零下196度 醫生:有凍傷可能
    陳先生:「宣傳的是冒煙冰淇淋,吃到嘴裡,有種麥芽糖的感覺,還粘牙。液氮的話,好像溫度很低,如果不小心,肯定還是對人,有一定的(影響)。」,記者找到了杭州延安路附近的這家冒煙冰淇淋。這款冒煙冰淇淋,能吃能玩,可以說噱頭十足。但是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液態氮,畢竟溫度低達零下196度,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呢?我們聽聽專家的說法。溫度低達零下196度液氮在醫院應用較廣在杭州燒傷專科醫院, 皮膚科主治醫師蘇一平告訴記者,其實液氮在醫院裡, 應用比較廣的。
  • 「會冒煙的冰激凌」?難道有毒嗎?吃起來鼻子和嘴都冒煙的冰激凌
    會冒煙的冰激凌做好的冰激凌上面籠罩著一層煙,這個煙是什麼呢,其實是水蒸氣,利用了液氮在常溫下會汽化的原理。我們知道這種冰激凌和普通冰激凌做法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要將做成的半成品冰激凌放入液氮裡,然後它會逐漸冷固成形,連續攪動,直到形成一層硬殼。液氮溫度極低,有零下196度,遇熱蒸發,產生冒煙的效果。它本身是沒有毒的,是一種惰性氣體,無色無味,無腐蝕性,對身體並無害處。
  • 網紅液氮冰淇淋:看上去仙氣飄飄 吃起來容易凍傷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了解到,液氮冰激凌是在普通冰激凌的基礎上,澆上適量的液氮。液氮冰激凌在口味上與普通冰激凌並沒有太大差別,但由於其顏值高、外形新奇,受到大量追捧。不過,有專家表示,液氮用於製作冰激凌,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一旦不注意,就會造成凍傷事故。
  • 煙霧冰淇淋凍傷舌頭 液氮溫度低至-196℃需防凍傷
    記者調查發現,這款網紅冰淇淋是使用液氮製作的,所以會冒煙。醫生提醒,液氮極度低溫,其沸點為-196℃,接觸到皮膚可能導致凍傷,因此應謹慎食用這種液氮製作的煙霧冰淇淋。吃在嘴裡就可以「吞雲吐霧」記者調查冰淇淋冒煙成噱頭 原來加入液氮製作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市區中山路一家煙霧冰淇淋店。在冰淇淋車上,印著煙霧冰淇淋的介紹:「哇,好神奇的冰淇淋,零下196℃,煙霧冰淇淋。」店內的喇叭也在宣傳著該款冰淇淋,吸引市民前來購買。
  • 閒扯「氮」的網紅冰淇淋——液氮食品探秘
    這類網紅食品,往往都是炒作一個噱頭,用一個標新立異的外觀,吸引消費者的好奇心,卻很容易讓人忽略其中的食品安全問題。事件回顧:最近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名兒童因為吃用液氮冰激凌引發哮喘,其母在「臉書」上寫道,孩子有輕微的哮喘症,在食用了冒煙冰激凌之後,開始劇烈的咳嗽,引發呼吸困難,在醫院搶救後,才有所好轉。
  • 這2款網紅雪糕熱量爆炸!9款雪糕實測...
    雪糕打破了季節的限制,  其屬性已從「消暑」延伸到「社交」,  這個夏天不少網紅雪糕走進大家的視野!  臭豆腐味、魷魚味、  蟹黃味、啤酒味等,  哪一款最能俘獲你的芳心?
  • 這14種冰棍雪糕,貴港人還記得嗎?…
    這14種冰棍雪糕,貴港人還記得嗎?滿滿的童年回憶~ 最近幾天真是無比的熱 連續30+℃的高溫 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絲顧慮 我們大貴港 瞬間就切換到了夏天模式
  • 吃雪糕不止圖消暑解渴了,東北鐵鍋燉、德國黑啤……奇葩口味雪糕是...
    近日,新時報記者探訪濟南的大型超市、街邊店和批發商了解到,伊利和蒙牛的傳統口味依然佔據銷量「C位」,奧雪鐵鍋燉等鹹味雪糕、高端雪糕已形成相對固定的消費群體,對年輕消費群體來說,「解渴」和「小確幸」,兩層需求都想滿足。 十幾元一支的雪糕,有批發店單月賣出上千支
  • 年輕小夥擺攤賣「冒煙冰激凌」,5元一份,謝霆鋒也喜歡吃!
    夏天即將就要來臨,又到了一年吃冰棍冰激凌的季節啦!這幾天在東莞的街頭就偶遇了一種新奇小吃,一種會冒煙的冰激凌,非常神奇,由於整個製作過程都是煙霧繚繞,吸引了不少路過的市民圍觀,這種小吃究竟是什麼?據小攤的老闆介紹:這種美味又漂亮的冰激凌製作的時候需要有這種液體來幫助實現,它就是——液氮。
  • 綠瘦知道:網紅冰淇淋背後的隱憂:液氮到底有沒有危險?
    一時間,冒煙冰淇淋的安全性受到廣泛質疑。 那麼,加工冒煙冰淇淋所用的液氮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傷害?日常生活中接觸液氮有沒有風險?液氮竟然會引發劇烈爆炸還會造成操作人員窒息死亡?此外,飛濺的液氮液滴即便是落到身上也並不會造成實質性的皮膚損傷,這是因為液氮在飛行過程中和與皮膚接觸的瞬間會與周圍空氣發生劇烈的熱量交換,吸收周圍環境中的熱量。在液氮迅速吸熱氣化的同時,皮膚與沸騰的液氮之間存在一個很薄的氣體層,很大程度上隔絕了皮膚與液氮之間的熱量傳輸。 筆者經常使用液氮進行實驗,過程中也不免有液滴飛濺到皮膚上的經歷。
  • 把龍蝦放進零下200℃液氮凍成冰,遇水又活了,人能做到嗎?
    把龍蝦放進零下200℃液氮凍成冰,遇水又活了,人能做到嗎?一到冬天就開始全球降溫,雖然會有那些不受影響的地方,依然四季如春,或者更暖和,但大多數國家都會普遍降溫,甚至會有到零下四五十度的地方,但跟「冰凍神器」液氮相比,還差得很遠。
  • 文創雪糕上新!濟南趵突泉推出同名款,辛棄疾、李清照網紅雪糕醞釀中
    天冷了,來支雪糕?近日,濟南趵突泉景區推出一款文創雪糕,每支售價20元,造型還原了湧動的泉水與觀瀾亭,並以「趵突泉」命名。其實,「文物雪糕」「景區雪糕」等早已在全國各地層出不窮,深受遊客的喜愛,成為了一些景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