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導航科普(4):什麼是歐拉角?

2021-01-15 網易

2020-07-08 09:05:36 來源: bynav北雲科技

舉報

  

  任何兩個坐標系之間都存在相對方位,稱為姿態(attitude)。

  常見的描述姿態的方法有:歐拉(Euler)角、坐標轉換矩陣(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atrix)、四元數(quaternion)和旋轉矢量(rotation vector)等。其中,歐拉角將姿態描述分解為三個連續的轉動過程,每次旋轉所圍繞的軸與前後旋轉所圍繞的軸正交。

  歐拉角常用於描述載體的姿態,通常是載體坐標系相對於對應的當地導航坐標系的姿態。假設載體坐標系的坐標軸定義如下(符合右手準則):y軸為前向(即正常航行的方向),z軸為天向(即向上方向),x軸為右向。在載體姿態發生變化時,歐拉角中三個連續的轉動過程分別為:第一次轉動的角度是偏航角(yaw),也稱航向角(heading)或方位角(azimuth),其旋轉軸為z軸;第二次轉動的角度是俯仰角(pitch),也稱仰角(elevation),其旋轉軸為x軸;第三次轉動的角度是滾動角(roll),也稱側傾角(bank),其旋轉軸為y軸。本次姿態的變化可以描述為歐拉角: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歐拉角按轉動順序的倒序排列。

  為了避免表示相同變換的歐拉角的多值性,一般對俯仰角 θ 的範圍作如下限定 -90°≤θ≤90°

  更多內容請關注:bynav北雲科技——高精度定位核心部件製造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MEMS陀螺儀需組合其他傳感器使用 歐拉角和四元數表述飛行姿態
    MEMS陀螺儀需組合其他傳感器使用 歐拉角和四元數表述飛行姿態 隨著MEMS技術不斷成熟,目前MEMS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已經集成在一起,通常稱為6軸組合傳感器。在此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硬體(6軸組合傳感器)和軟體(濾波算法、姿態/導航算法等)兩部分。」
  • 基於組合導航的汽車姿態數據採集系統設計
    編者按:本文設計了一個基於組合導航的汽車姿態數據採集系統,該系統利用集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於一體的高精度高靈敏度的慣性測量晶片MPU6050,結合地磁傳感器形成的九軸傳感器,對汽車的線性加速度、角速度參數數據進行直接採集,以互補濾波實現九軸傳感器的誤差補償,用四元數法對其姿態解算
  • (加餐)歐拉角及矩陣旋轉
    分析剛體運動是後續非剛體運動分析的基礎,這是因為可以將人體等非剛體運動視作一系列剛體運動的組合,從而簡化人體等微都卜勒特徵分析。一般的,剛體的運動可以表述為平移和旋轉的組合。為了描述剛體運動,需要引入局部坐標系(xyz)和全局坐標系(XYZ),如圖1所示。其中距離向量R義為全局坐標系原點指向局部坐標系原點的有向向量。一般局部坐標系的原點定義為剛體的質量中心(重心)。
  • 三維旋轉:歐拉角、四元數、旋轉矩陣、軸角之間的轉換
    也就是說,一共有12種基礎旋轉的組合順序,它們可以旋轉出三維的所有旋轉狀態。所以一共是12種旋轉順規(可以表示所有旋轉的集合),DirectXMath庫採用的是ZXY順規,分別對應著Z-Roll,X-Pitch,Y-Yaw。
  • [飛控]剛體運動學-歐拉角模型
    剛體運動學模型研究的是與力無關的過程,只研究位置、速度、姿態、角速度等參量,常以質點為模型。例如路程的計算公式:x=vt剛體動力學模型就是要研究物理的受力,物體受力後會有什麼變化:例如:F=ma所以,之前的歐拉方程描述的是機體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關係,屬於動力學模型。
  • 歐拉角與萬向節死鎖(圖文版)
    ##陀螺儀首先,我們來了解Gimbal 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下面來自維基百科中關於Gimbal的一段引述:---平衡環架(英語:Gimbal)為一具有樞紐的裝置,使得一物體能以單一軸旋轉。由彼此垂直的樞紐軸所組成的一組三隻平衡環架,則可使架在最內的環架的物體維持旋轉軸不變,而應用在船上的陀螺儀、羅盤、飲料杯架等用途上,而不受船體因波浪上下震動、船身轉向的影響。
  • 一文詳解四元數、歐拉角、旋轉矩陣、軸角如何相互轉換
    也就是說,一共有12種基礎旋轉的組合順序,它們可以旋轉出三維的所有旋轉狀態。所以一共是12種旋轉順規(可以表示所有旋轉的集合),DirectXMath庫採用的是ZXY順規,分別對應著Z-Roll,X-Pitch,Y-Yaw。
  • 多體動力學裡的歐拉角解析
    下面三張動圖形象的表示了歐拉角的旋轉方式。第一張是繞x軸旋轉pitch,第二張繞y軸旋轉yaw,第三張是繞z軸旋轉roll。廣義上來說,歐拉角共有24種方案,在車輛工程中通用的歐拉角為「3-2-1」。
  • 【今日精選】組合導航系統--衛星/光纖慣導組合導航系統
    中高衛星組合導航系統集成了光纖慣性測量單元FOG-IMU、GNSS(GPS L1,北鬥B1、B3)、合路器、黑匣子和彈載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可實現飛行器的組合導航功能和數據記錄功能,採用東北天導航系或發射坐標系進行導航(可自由選擇)。整個系統可依據任務進行快速改裝定製,抗過載能力強,已在某遠程制導火箭上成功應用。
  • 頭條 | 一文詳解四元數、歐拉角、旋轉矩陣、軸角如何相互轉換
    也就是說,一共有12種基礎旋轉的組合順序,它們可以旋轉出三維的所有旋轉狀態。所以一共是12種旋轉順規(可以表示所有旋轉的集合),DirectXMath庫採用的是ZXY順規,分別對應著Z-Roll,X-Pitch,Y-Yaw。
  • 「飛控」姿態誤差(一)-歐拉角做差
    而且歐拉角是有隱藏條件的,就是旋轉順序,同樣是三個角 (10,20.30) ,x-y-z,y-x-z順序可是兩個不同的旋轉,如果我不告訴你它的旋轉順序,那其實它就是沒用的三個數,因為它根本就沒法還原成旋轉。但是我就沒見過有對控制器做先後順序處理的,roll,pitch,yaw的控制器都是同時啟動,沒有順序之分。所以,憑什麼姿態誤差可以用歐拉角相減!!!
  • 組合導航系統在四旋翼無人機上的實現
    在四旋翼無人機系統發展所面臨的關鍵技術中,導航系統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承擔著提供給飛行器位置、速度、姿態等參數狀態數據的任務。目前常用的導航方法有:慣性導航、衛星導航、視覺導航以及它們的組合導航等。由於單一導航系統難以滿足無人飛行器的發展要求[3],於是產生了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導航系統以適當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的組合導航,比單獨使用任一導航系統時具有更高的系統性能[4]。
  • 一文介紹GPS+北鬥+慣性組合導航模塊的那些優勢
    這種情況下,選用GPS+慣性組合導航模塊就是比較好的選擇了!GPS北鬥衛星+慣性組合導航模塊近日,SKYLAB推出了最新的GPS/北鬥/格洛納斯+慣性組合導航模塊SKG12UC, SKG12UC模組融合了北鬥高精度衛星定位和慣性導航技術,為複雜的城市環境提供組合導航,適用於各種形態車載終端導航系統,在高架遮擋、山間隧道、城市峽谷、地下停車場等弱(無)衛星信號覆蓋場景中,仍能通過慣性導航技術提供連續可靠的高精度定位導航體驗
  • 航晶產品在慣性導航系統中的應用
    慣性導航(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 科普:北鬥導航如何實現信號覆蓋全球?衛星分布圖詳解
    下面我就借眼鏡哥的手大家科普一下我的軌道分布,以及如何實現全球信號覆蓋的。敢問各位同學是否準備好了足夠強大的空間想像力了嗎?我有三種衛星軌道,完勝GPS我的三種衛星軌道分別是GEO、IGSO、MEO,而GPS只有MEO。多種衛星軌道組合是我可以提供比GPS提供具有更高定位導航精度服務的殺手鐧。
  • 從北鬥三說起,什麼是通信導航一體化?
    近年來,大眾對精準定位和導航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傳統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雖然衛星導航常與慣性、地磁、視覺等手段形成組合導航提高其定位連續性及精度,但當衛星信號長時間不可見時以衛星導航為核心的組合導航系統難以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服務。將信號覆蓋範圍大,用戶數量多,信號強度受程度幹擾小的通信信號作為衛星導航的補充成為勢在必行的趨勢。在此背景下,隨著通信和定位技術的快速發展,通信和導航的耦合程度不斷加深,產生了通信導航一體化技術,並成為了國內外研究熱點。
  • 小米Note2隧道內定位導航是怎麼實現的?
    那麼GPS和SAP有什麼區別,SAP又是如何實現無信號定位的呢?小米公司技術團隊在官方論壇為我們進行了科普:1、出現手機GPS信號不穩定的原因是什麼呢?當我們在城市裡使用衛星定位時,因為樓宇、樹木和高架橋等的遮擋,手機無法收到衛星的信號,有時候信號是經過反射後到達手機的,這些反射信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多徑效應」。
  • OS-M火箭組合導航算法跑車試驗圓滿完成
    近日,零壹完成了OS-M火箭組合導航算法跑車試驗,該試驗對OS-M火箭組合導航算法進行了充分的驗證。整個試驗中,軟體、硬體均工作正常,各項指標均滿足要求,試驗圓滿成功。在火箭上,導航系統是必不可少的裝置。它就像是一雙眼睛,將火箭從發射地精準的導引到正確的軌道。而導航是否準確,則要取決於導航算法是否科學。
  • 天天科普 | 被熱議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近年來「量子」一詞頻繁出現經常聽說量子科技又有新的進展然而很多人不免發出疑問究竟什麼是量子科技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什麼是量子?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是量子科技的基礎?量子科技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量子1900年,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用來解決困惑物理界的「紫外災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