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場上,如果領導布置一個「燙手」的工作,工作難度係數極高,沒有人有把握完成,這個時候如果是你,你會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嗎?
接下:如果完不成,領導會不會認為你能力很低,從此不再重視你,你在公司也可能走到盡頭了?
不接:這麼慫,領導以後還敢把重要的事情交代給你麼?
接與不接,在這種情況下看來,都讓人十分糾結。
實際上我認為,你不該直接否定自己選擇拒絕,理由如下:
首先,別人不敢接,也並不一定一味著任務就是很難,人們的心理就如同過馬路一樣,一群人一起闖紅燈就不怕,可是如果是一個人自己創,大多數人是慫的;其次,你都還沒評估,就認為不行,拒絕,那你和那群闖紅燈的人也是一樣的;再者,領導也不會布置難以上青天的任務,難就難在心理上的障礙,而你跨出去的第一步 ,就已經是勇氣可嘉;最後,如果人人都覺得確實很難,而你接下了,就算完不成,也不會過於苛責,要知道,這是大家都不敢接的任務,而如果你能夠做好,那就讓領導刮目相看了呀。
問題總比困難多,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道理,千萬別讓自己成為前進路上最大的敵人。
另外,別認慫,因為職場上,所有人都在盼著你輸呢。
2
今日學到一個詞「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換成在職場上,你是否願意接一個看起來似乎難以完成的工作,用拆屋效應來闡述就是:
你接下領導和同事都認為難度係數很大的工作,其實在領導的心裡,對於那個任務的要求其實是沒有特別高的,相對於做一件相對簡單但是領導要求盡善盡美的任務,難度係數大的任務不僅可以磨練你,對於你,其實也是一個機遇。
人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常常會失去了理智,其實嚇倒我們的很多時候並不是困難本身,而是自己,讓我們潰敗的也是我們自己。
人們都說工作上沒有真正的朋友,雖然此話有些偏激,但是確實職場上明爭暗鬥很多,大家都在努力「上位」,堪比宮鬥劇。
生活上又何嘗不是這樣,人內心深處的自私就是,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也因此,千萬別認慫,越是別人希望你成為「扶不起的阿鬥」,越要給自己爭氣。
職場上、生活上,勇於挑戰那些高不可攀的任務,想要殺出重圍,一味地循規蹈矩安守本分去做那些對自己沒有任何提高的工作,是無法成長的。
3
有一個發小,家裡從小就經濟不好,又是農村,在農村很多地人的心態就是,看不得別人好,可是你生活不好,又變成了處處是惡意,根本沒有人把你放在眼裡,你過的好了,要麼就是被巴結,要麼就遭受嫉妒。
發小從小遭受來自周圍的很多惡意,於是她從小就發誓好好讀書,考上好的大學。
那時候這個目標對於一個來自偏遠農村的人來說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人必須要有目標,並且她告訴自己不能半路認慫,卯足了勁,後來真的考上了大學。
再後來,村裡人看他們家的眼神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職場上也是如此,你一直沒有成績,那麼你又怎麼能指望領導能夠重視你呢?
同理,即使高不可攀的工作,不要認慫,至少別一口否定,多少人在看著你低頭呢,你要做的是昂首挺胸自信滿滿的去迎接挑戰。
霸氣又自信的你,看起來應該很酷。
加油!共勉~